1、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 ①竽:一种乐器的名称,很象现在的笙。②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③廪:粮食仓库。
2、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1)。夫子式(2)而听之,使子路(3)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4)重有忧(5)者。”而曰(6):“然。昔者吾舅(7)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12)也?”曰:“无苛(8)政(9)。”夫子曰:“小子(10)识(11)之,苛政猛于(13)虎也。”
注释:(1)哀:极伤心。(2)式:同“轼”,车前横木,用作动词,指扶轼而听。(3)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4)壹似:壹:确实。壹似:确实像。(5)重有忧:有很多伤心的事。(6)而曰:妇人接着说。(7)舅:当时称丈夫的父亲为舅,即公公。(8)苛:苛刻,暴虐。(9)苛政:残暴的政令。(10)小子:古时长者称晚辈为小子。这里指孔子称他徒弟。(11)识(zhi):同“志”,记住。(12)去:离开。(13)过:路过。
3、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羽。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鬻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4、薛谭学讴(1)于秦青,未穷(2)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3),抚节(4)悲歌,声振(5)林木,响遏(6)行动。薛谭乃谢(7)求反(8),终身不敢言归。(选自《列子》)
5、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 1.师旷:字子野,春秋晋国人,著名乐师,目盲。2.于:向。3.欲:想。4.暮:晚,迟。5.秉烛:点燃火把、火炬。先秦时期有无蜡烛,尚有争论,但本文中应理解为照明工具,当时称烛,即是火炬。6.安:怎么。7.戏:戏弄。8.盲臣:师旷是个盲人,故自称盲臣。9.何不:为什么不。何,为什么。10.秉烛之明:像点燃火烛的光亮。⒒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6、田登作⑦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①,举州②皆谓“灯”为“火”。值③上元④放灯,吏揭榜⑤于⑧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故语云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本此⑨。(选自《古今谭概》)1)笞(chī):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2)州:此指郡。3)值:遇到,碰上。4)上元:农历正月十五。5)揭榜:张贴告示。6)云:说。7)作:担任。8)于:介词,在。9)本此:源于此。
7、回⑪年二十九,发尽⑫白,蚤⑬死。孔子哭之恸⑭,曰:“自⑮吾有回,门人益亲⑯。”鲁哀公⑰问“弟子孰⑱为⑲好⑳学?”孔子对⑴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⑵,不贰过⑶。不幸短命死矣(14),今⑸也则亡⑹。”(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注释:⑪回:颜回⑫尽:全部。⑬蚤:通“早”,很早。⑭恸(tîng):哀痛之至。⑮自:自从。⑯门人益亲:学生更加亲近。益:(副词)更,更加。⑰鲁哀公:鲁国国君。⑱孰:指“谁”或“哪个”。⑲为:最。
⑳好:喜好,爱好。⑴对:回答。⑵不迁怒:不转移愤怒。迁,转移。
⑶不贰过:不重复犯一个错误。贰,重复。过,错误。⑷短命死矣:命太短而死。⑸今:现在。
8、人有卖骏马者,比(1)三旦立市,人莫(2)之知(3)。往见(4)伯乐曰:“臣(5)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6)立(7)于(8)市,人莫与言(9)。愿(10)子还(11)而视之,去而顾(12)之,臣请献一朝之贾(13)。”伯乐乃(14)还而视之,去(15)而顾之(16),一旦(17)而马价十倍。(选自《战国策燕策二》)
注释:1、比:接连。2、莫:没有谁。3、知:了解。4、见:拜见,谒见。5、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6、旦:天。7、立:站立。8、于:在。9、言:交谈。10、愿:希望。
11、还:音义通“旋”,围绕。12、顾:回头看。
13、一朝之贾:一天的费用;贾:通“价”,这里指报酬;朝:早晨,也指一天;之:的。
14、乃:就,于是。15、去:离开。
9、医扁鹊见秦武王①,武王示之病②,扁鹊请除③。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④曰:“君与知之者谋(6)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⑤,则君一举而亡国矣⑦!”
注释:1.扁鹊:战国时名医,姓秦名越人,勃海郡(在今河北任丘县)人。学医于长桑君,医疗经验丰富,擅长各科,反对巫术治病。入秦后,太医令李醯自知不如,派人将他刺死。2.示:给......看。3.除:去掉,此可引申为医治。4.石:石针,即砭(bian),中国古代用于治病的石针。5.谋:商量。6.此:这。7.矣:啊。8.聪:听力好。9.已:停止,引申为把(病)完全治好。10.君:指秦武王。11.之:的。
10、陈万年乃朝中显官,尝病,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注释:字词翻译1.尝:曾经。2.戒:同“诫”,告诫;教训。3.语:谈论。4.睡:睡着了。5.欲:想要。
6.杖:名词用作动词,用棍子打。7.之:代词,指代陈咸。8.曰:说。9.乃公:你的父亲。10.谢:道歉,认错。11.具:都。12.大要:主要的意思。13.谄(chǎn):谄媚,奉承。拍马屁。14.乃:于是,就。15.复:再。
11、明吴讷由医士荐举,仕至副都御史。其按贵州还,有司以黄金百俩馈公,追送至夔kuí州。公不发封,反之,题诗其上曰:“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物并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
注释:都御史:官职名称。按:巡视。夔州:古州名,今四川境内。萧萧:简朴的样子。仕:做官。
反:通“返”,返回。发:打开。
12、(1)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选自欧阳修《归田录》卷下)
(2)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
注释:①吕文穆公:吕蒙正,字圣功。宋太宗时任宰相,“文穆”是他得谥号②以:凭借③眷遇:赏识,眷:器重宠信④遇:礼遇⑤鉴:镜子⑥因:通过⑦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⑧伺间:等待空闲⑨从容:不慌不忙⑩于:介词,比11.寡:大概12.好:嗜好13.之:主谓间14.安:怎么15.以为:认为
16.李卫公:唐初功臣李靖,曾封为卫国公
13、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注释:加点字欲:想要隐:隐居 语:对。。。说,告诉枕:把石头当枕头漱:漱口误:错误
孙子荆:晋代人,名楚。王武子:王济,字武子。
14、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注释:昔者:从前。晋献公:周代晋国国君,姓姬,名诡诸。晋,在今山西和河北南部一带。荀息:晋国人,字叔,献公时官至大夫。假道:借路。虞(yú):周代国名,在今山西平陆县一带。虢(ɡuï):周代国名,在今山西平陆县境内。
15、宋有狙公①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②狙③之意④;狙亦得⑤公之心⑥。损⑦其家口⑧,充⑨狙之欲⑩。俄而(11)匮(12)焉,将限(13)其食,恐(14)众狙之不驯(15)于己也。先诳(16)之(17)曰:“与(18)若(19)芧(20),朝(21)三而暮四,足(22)乎?”众(23)狙皆(24)起而怒(25)。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26)。——选自《列子·黄帝》
注释:1.狙(jū)公:养猴子的老人。2.解:了解,理解,懂得。3.狙:猴子。4.意:心意。5.得:懂得。
6.得公之心:了解养猴老人的心思。7.损:减。8.口:口粮。9.充:充实,这里是满足的意思。10.欲:欲望,要求。11.俄而:一会儿,不久。12.匮:缺乏。13.限:限制。14.恐:恐怕。15.驯(xùn):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16.诳(kuáng):欺骗。17.之:代词,它,代指猴子们。18.与:给。19.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代“你”、“你们”,文中指猴子们。20.芧(xù):橡树的果实,俗称“橡实”。21.朝:早上。22.足:够,足够。23.众:所有的。
16、虎求[5]百兽而食[6]之,得狐。狐曰:‘子[7]无敢[8]食我也!天帝[9]使[10]我长[11]百兽,今子食我,是逆[12]天帝之命也。子以[13]我为不信[14],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15]乎?’虎以为[16]然[17],故[18]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19]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5]求:寻求,寻找。[6]食:吃。[7]子:你。[8]无敢:不敢。[9]天帝:上天。[10]使:派遣。
[11]长(zhǎng):以„„为首领。[12]逆,违背。[13]以„„为„„:认为„„是„„。[14]不信:不真实,不可靠。[15]走:逃跑。[16]以为:认为。[17]然:真的,正确的。[18]故:所以。[19]畏:害怕。
17、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ǎn)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18、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指楚国。谏:规劝。以下劝上为谏。如是:像这样。是,这样。
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国王的侍从官员。少孺子:年轻人。
怀丸操弹:怀揣子弹,手拿弹弓。操:拿着。再三:三在这里是多的意思,就这样过了几天。
19、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注释:1..杨子:对杨朱的尊称。杨朱,战国时哲学家。2.反:(通假字)通“返”,返回。3.亡:丢失。
4.既„„又„„: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既:不久5.率:率领,带领。6.党:旧时指亲族,现指:朋友,有交情的人。7.竖:僮仆(童仆)8.歧:岔路,小道。9.奚:(疑问代词)怎么。这里指为什么。10.(吾不知所)之:到„„去。11.所以:表示原因的虚词。12.反:通“返”,返回,回来。13.戚然:忧伤的样子。然:„„的样子。14.移时:多时,一段时间。15.竟日:终日,整天。
20、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注释:1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2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3亡:逃跑.。4而:连词,表承接。5胡:古代少数民族。6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7其父:即为上文中的“善术者”。父,老汉(老人),古代对老年人的尊称,(读第三声)。8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遽,就
21、齐大饥⑪。黔敖为食于路②,以待饿者而食⑬之。有饿者,蒙袂⑭辑屦⑮,贸贸然⑯来。黔敖左奉⑰食,右执⑱饮,曰:“嗟⑲,来食!”扬其目⑳而(20)视之,曰:“予⑴唯⑵不食‘嗟来之食’⑶,以至于斯⑷也!”从而⑸谢⑹焉。终⑺不食而死。曾子⑻闻之曰:“微与⑼!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释:(1)大饥:严重的饥荒。(2)黔敖:春秋时齐国的富商。为食:摆放食物。(3)食(sì)拿饭给人吃。
(4)蒙袂(mâi):用衣袖遮着脸。袂,衣袖。(5)辑屦(jù):拖着鞋子。屦,古代用麻、葛等制成的鞋;辑,拖。(6)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7)奉:同“捧”,这里指拿着。(8)执:端。(9)嗟:喂,叹词,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10)扬其目:瞪着他的眼睛。(11)予(yǘ):代词,“我”。(12)唯:在句中起连接作用,“因为”。(13)嗟来之食:带有侮辱性的施舍。(14)斯:此,这种地步。(15)从而:表示前后两件事的相因关系,可译为“因此而”。(16)谢:表示歉意。(17)终:到底。(18)曾子:名参,孔子的弟子。(19)微与:不必这样啊。微。无须,勿。(20)而:连词,表并列.
22、太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23、御史大夫韩安国(字长孺),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安国持重,以谷物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燃)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吏,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
24、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chú),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â)!’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ã)?”
25、孟子妻独居,踞①。孟子入户②视之,谓其母曰:“妇无礼,请去③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④,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⑤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言妇归。
注释:①踞:箕踞,坐时随便,伸开两腿,像个簸箕,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相,这样做对亲人、朋友、陌生人都不礼貌。②户:此处指内室。③去:除去,去掉。此处指男方把女方赶回家,即休妻。④堂:正屋,客厅。⑤燕私:闲居休息。6亲:亲自7备:准备8责:责备9请:请允许我10孰:谁
26、(羲之)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羲之因谓姥曰:“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耳。”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复见羲之,求其书之。羲之笑而不答。注释:(1)尝:曾经(2)蕺(jí)山:古地名,今中国浙江绍兴市。(3)姥(mǔ):老妇人。(4)之:代词,指代六角扇(5)王右军:即王羲之,因其曾任东晋右军将军而得名。(6)愠:恼怒。(7)色:脸色,表情。(8)因:于是,就。(9)但:只要。(10)书:写。(11)以:用。(12)竞:争着。(13)羲之因谓姥曰:于是王羲之对老妇人说。(14)求其书之:求王羲之写字。(15)重:看重,推崇。(16)为:是。
27、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注释:1)为臣妾:做奴隶。臣妾: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称“臣”,女称“妾”。2)府:指国库3)赐:子贡的名4)子路:孔子学生。5)于:在6)举:做7)移:改变8)施:给予,传授9)适:适合10)寡:少 11)臣妾: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称臣,女称妾
28、孟孙猎而得麑(ní),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注释:1.纵麑(ní):放走小鹿。麑,小鹿。2.窃:私下,谦辞。3.太子傅:太子的老师;太子是君位的继承人4.使:派,命令,让。5.猎:打猎。6.烹:烧,煮。7.啼:啼叫。8.忍:忍心9.居:过了 10.以为:把...作为11.安:哪里12.诚:的确13.持:拿着
29、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①,守节自誓②,亲诲③之学。家贫,至以荻④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⑤成诵。及冠⑥,嶷⑦然有声⑧。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⑨,见义勇为,虽机阱⑩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注释:1.母郑:母亲郑氏2.守节自誓:自己下决心不改嫁3.诲:教导,训导4.荻:与芦苇同类,这里指荻杆5.辄(zhã):立即,就6.冠:指成人7.嶷(nì)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声:声誉8.及:到„„的时候9.天资刚劲:生性刚直10.机阱:设置机弩的陷阱。这里比喻陷害人的圈套11.画地学书,书:书法,书写12.再三:一次又一次;多次;反复多次
30、昔有医人,自媒①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②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③焉,而使治驼。乃索④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⑤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6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哉?
注释:①媒:介绍,夸耀②延:请。③信:相信。④索:索要、要来。
⑤屣(xǐ):鞋子。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践踏。⑥鸣:申诉,控告⑦矢:箭。8但:只、仅
31、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王乎。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注释:1、之:到......去。2、苏秦:字季子,战国时著名说客。3、乃:才。4、卒:完毕。5、闻:听说。6、若:像。7、临:见。8、曾:竟然。9、愿:希望。10、闻:听。11、于:比。12、薪贵:比柴禾贵。
13、谒(yâ)者:古代掌管进谏的人(国君的近臣,负责传达)。
32、亮后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门至中藏取,蜜渍梅,蜜中有鼠矢;召问藏吏,藏吏叩头。亮问吏曰;“黄门尝私从汝处求蜜耶?”吏曰:“向求,实不敢与。”黄门不服。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矢里燥。亮大笑曰:“若矢先在蜜中,中外当俱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黄门首服,左右莫不惊悚。注释:1.孙亮:三国时代吴国皇帝,公元252-257年在位,后被废为会稽王。2.使:派遣。3.黄门:指宦官。4.就:到。5.中藏史:掌管皇家仓库的官吏。6.素:向来。7.矢:通“屎”。8.启:想要。9.不谨:失职。谨,谨慎,小心。10.持:握着,拿着。11.覆:遮盖,掩蔽。12.贷:借。13.易:容易。与“难”相对。
33、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其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断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1.郑:春秋时代的郑国,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2.欲:将要,想要。3.者:(怎么样)的人。(定语后置)4.先:首先,事先。5.度(duï):衡量。(动词)6.而:顺承连词意为然后7.置:安放,搁。8.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9.其:他的,指郑人的。10.坐:通假字,通“座”,座位。11.至:到了。
34、魏王欲攻邯郸,季梁谏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35、淳于髡者,齐之赘婿(1)也,长不满七尺,滑稽(2)多辩,数(3)使诸侯,未尝(4)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5),好为淫(16)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17),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18)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19)王之庭,三年不蜚(20)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21)一人,奋兵而出。诸侯震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36、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通假字:厥:“厥”通“橛”,断木。[4]注释1、仲尼:孔子。2、适:到,往3、楚:春秋时国名。4、出,行走,通过。5、痀偻:曲背之病,驼背的人。6、承蜩:粘蝉,把蝉黏住。承:《说文》:“受也”。粘取。蜩:蝉。7、犹掇(duō)之:好像用手拾取一样(容易)。掇:拾取,用手去拿。8、有道耶:有门道么?道:办法、方法、规律、窍门。9、五六月:指学习经过的时间。10、累丸:累叠圆形小弹丸。累:叠起。11、不坠:不掉(落)下来。12、锱铢(zīzhū):古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一两,六铢为一锱。此处喻极微少的数量。13、十一:十分之一,形容极少。14、处身:立定身子。15、若:好像。16、株拘:株:木桩;枸:曲木。枯树根。
37、楚人贫居,读《淮南子》(也有《淮南方》一说),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若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ji)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注释:通假字不,不通否,用在问句末尾,表示询问;如“汝见我不?”嘿,嘿通默,暗中;如“嘿然大喜”。1.居:居住的地方,处于 2.鄣:屏障。这里引申作“遮挡”,通“障”。3.贻:欺骗4.赍:携带
5.伺;观察
38、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掺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掺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人学者,忘本求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注释: 于:向,从 曲:酒曲,酿酒所用的发酵剂。归:回来而:表承接尝:品尝。
犹:仍然,还是。往;前往 诮(qiào):责备。
39、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以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重点字词:1.于:向。2.若:如果3.道:道理。4.之:代“禽”。5.使:让。6.引:拉。7.田:同“畋”,打猎。8.云梦:古代湖泽名,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9.虞(yú)人:古代管山泽的小官吏。10.起:驱赶起来。11.发:跑出来。12.交:交错。13.鹄(hú):天鹅。
40、庞葱(1)与太子质(2)于邯郸(3),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4)有虎,王信之(5)乎?”王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6)之乎?”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7)市之无虎明矣(8),然耳(9)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10)魏也远于市,而议臣者(11)过于三人矣,愿(12)王察(13)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释:
1.庞恭: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
2.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指作人质。谓将人作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3.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县西南十里。4.市:集市
5.之:代词,这里指“市有虎”这件事。6.信:相信。
7.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8.明:明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