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潘恩及其政治思想——《潘恩选集》读后 托马斯潘恩名言

托马斯·潘恩及其政治思想——《潘恩选集》读后 托马斯潘恩名言

托马斯·潘恩及其政治思想——《潘恩选集》读后

徐总rehcafe写于2003年

看完《潘恩选集》,我首先想到的是,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人民真的是太幸福了:在自身已经拥有非常良好的条件的前提下,还恰逢其时地遇上了一位名叫托马斯·潘恩的先生——一位来自英国的、在自己国内有点呆不下去、迫不得已只好远赴北美大陆来谋生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这后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拥有优势与发现并能很好的利用自己的优势从来就不是同一回事。就英属北美殖民地而言,在18世纪70年代,人民(包括华盛顿、杰斐逊等杰出人物在内)根本就弄不清楚美英关系该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正是托马斯·潘恩,通过一本小册子《常识》的发表,让正犹豫不决的殖民地人民仿佛一夜之间醒悟了过来,明白原来世界竟然是如此的美好和公平——只要勇敢地站起来反抗,尽管昨天、乃至今天都依然生活在大英帝国的铁蹄之下,但是明天,一定是明天,最迟也不过就是后天,美国人民必将拥抱天底下最大的幸福!

历史并没有跟美国人民开玩笑,在潘恩政治思想的鼓舞下,在华盛顿将军的英明领导下,经过数年的战争之后,1783年9月,北美人民终于取得了反英独立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一个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共和国!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都是无与伦比的,它都堪称是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有人说,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靠的是潘氏的笔,华氏的剑。平心而论,这种评价,一点也不为过。当然,潘恩的论述很多,涉及面也颇广,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无所不包,而且都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因此若要写的话,可以做一篇很大的文章。由于受写作时间及写作能力的限制,这里仅就笔者本人读完《潘恩选集》后对潘氏本人及其政治思想的理解和把握谈几点看法,请朋友们指正。

一、潘恩的个性特征

潘恩的个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单纯而富于鼓动性

潘恩才华横溢,是个伟大的作家和宣传家,其作品具有非常大的鼓动性。在他的眼里,社会是单纯的,只有黑白两色,因此人的选择也是单调的,非此即彼。比如他认为,当时的美国革命是善与恶之间的较量,具有不可调和性,选择与英国和解就等于是选择毁灭。在国家政体的选择问题上,潘恩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而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制,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p.13)只有共和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一个政体越接近共和,则人民越自由,相反,当共和失效时,奴役便接踵而来。(p.18)这种个性和写作方式(即将两种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强烈的对比以凸现各自的优缺点的方式)的结果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特定时代的)受众很容易就接受了他的看法,并马上激发出进一步行动的力量。

(二)对未来充满信心

从《常识》及《人权论》的行文风格都可以看得出,潘恩是典型的启蒙时代的产儿,他总爱把过去描绘成是由无知、迷信和暴君统治的时代,理性统治的时代在于未来,而自己则恰好处于由“蒙昧时代”通向“理性时代”的交接点。因此,只要大家一体同心,共同奋斗,一个崭新的、圣洁的人类世界必将不久于未来。当然,潘恩这样认为是有充分根据的,他说:一切关于社会的伟大法则都是自然的法则,而人类的理性一旦从政治骗术的传统和宗教的荒谬中解放出来,必将轻而易举地领悟那些涉及社会和政府的自然法则;随着理性知识的广泛传播,政府势必会依照自然的法则而得以重建,这样一来,一切重大的社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了。

(三)富于革命性

该特性是潘恩人格中的最核心部分,也是其与英国保守主义思想家爱德蒙·伯克绝然不同的地方。记得美国革命家富兰克林博士曾说:“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国家。”可潘恩却说:“哪里没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国家。”前者表达的是对自己祖国的无限满足与自豪,而后者显示的则是要为自由而奋战到底的决心。潘恩于美国革命胜利后没有留在美国以尽享荣华富贵而是毅然重返欧洲大陆投身法国大革命并做出重大贡献即是对该决心最好的诠释。

二、潘恩的政治思想

潘恩的政治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主题:

(一)政府的起源及建立之基础

同卢梭等启蒙思想家一样,潘恩也致力于探索社会和政府的起源。在潘恩看来:1、社会产生于人类相互需要的欲望,而政府则产生于人类的邪恶,前者使人们一体同心,相互合作,从而积极的增进人类的幸福,而后者则制止人类的恶行,以便能够消极地增进人类的幸福;就人们的喜好而言,社会在各种情况下都是受人欢迎的,可是政府呢,即使在其最不坏的情况下,也不过是一件免不了的祸害,在其最坏的情况下,还成了不可容忍的祸害(p.3)。2、社会生活的问题主要是在正确的原则基础上建立政府的问题,而所谓的正确原则就是社会及有关人的权利的原则。3、政治哲学的要旨和实质就是,政体不过是一个按照社会原则来行事的国家组织。

(二)政府之形式(政体)

潘恩认为:1、所有的政府形式,至少在没有直接民主的较大的国家中,可以分为两类:实行选举和代表制的政府与实行世袭制的政府。2、一切世袭政府本质上都是专制政府,这在18世纪的欧洲比比皆是;这些政府就其形成方式而言,唯有依靠完全违反神圣道德原则的手段才能形成,不仅其起源如此,这些政府的整个历史都是罪行累累;世袭政府的主要目的是掠夺(却美其名曰“税收”),而提高税收的主要途径便是卷入接连不断的战争;由于世袭政府实行的是剥削制度,因此只有靠欺骗、迷惑、愚弄等手段才能暂时维持其统治;由于世袭政府的奴役性质,其根本无权存在,欧几里德数学中也没有比这更正确的问题了。3、代表制政府是唯一合法的政府形式,因为其体现了人民的自治权,而后者是人的诸多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之一;选举代表的权利不应受财产多少的限制,否则便是把人贬为奴隶;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一个在庞大的、平等的代表制基础上的共和主义政府,有了这样的政府,人们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进行自治,战争和贫困这两大社会弊病才能得到有效减少乃至根除。4、君主政体体现不平等的权利,共和政体则体现自然状态;君主制源于暴力,共和制则以社会和文明为基础,在君主制下,国王就是法律,而在共和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总之,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但是君主制这种政府形式却违反自然;与之相反,代议制则始终同大自然的秩序和规律并行不悖,并且在各方面都与人的理性相适应。

(三)人的权利(人权)

1、潘恩是以民主主义的观点来阐发人的自然权利的。潘恩认为,人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因为在人类诞生的时刻,只有人是他最高的和唯一的称号,没有再高的称号可以给他了(p.139);在宇宙万物中,人类本来是平等的,人生而平等,每一代人同前一代人在权利上也是平等的,人权平等的光辉神圣原则(因为它是从造物主那里的来的)不但同活着的人有关,而且同世代相继的人有关(p.140),因此,在社会中,人权是不可分割或转让的,也是不可消灭的,而只能代代相传,而且任何一代都无权打破和切断这个传统(p.195-196)。2、从这一观点出发,潘恩论证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潘恩认为,人民是权利的源泉,公民权利源于天赋权利;主权作为一种权利只能属于国民,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潘氏再三申明,人民有制定宪法的权利,人民创立的立法权是他们自然的、不可割让的权利;宪法必须归国民所有,而不是归执政者所有;宪法必须建立在人民权利之上,组织政府、改组、产生或更新宪法与政府的权利都属于国民,政府的职能只限于制定与实施法律。3、潘恩认为,人民应有思想以及言论自由的权利,国家无权压制和迫害,相反应该为之提供保护。潘恩说,言论自由是人们永久保有的天赋权利之一,就国民议会而言,运用这种权利乃是他们的义务,而对于国民则是他们的权威。4、政府的唯一目的应该是谋求普遍的幸福,否则就必须进行改革。政府本身只有义务而不拥有权利,权利不是政府的目的。如果一个政府的存在有碍于人的权利的追求和实现,人民就有权去推翻它,并重新建立一个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意愿的政府。

三、对潘恩政治思想的总体评价

综上可知,潘恩的政治思想是以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等理论为基础的。从其文章中透露的思想倾向可以看出,英法早期的启蒙学说,尤其是“人民主权论”,对他有着很大的影响。但他又不是简单的沿袭前人的思想,而是既有批判也有发展。比如启蒙思想家洛克主张君主立宪,可潘恩却对君主制进行了最为猛烈的抨击,潘恩认为,英国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但其实行的政体却依然保有严重的封建残余,本质上与法国的帝王专制政体无异,应予废除;卢梭呢,他也“只是听任人们去爱上一件东西,却并没有阐述该如何去得到它”。总之,也许是由于自己出身卑微、也或许是自己曾经亲历过两次伟大的革命(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缘故,与其前辈洛克、孟德斯鸠、亚当·斯密、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相比,潘恩的思想显得更激进,更接近下层人民,也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但是,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潘恩的政治思想也不是没有其显属稚嫩的地方。比如在他的文章中,潘恩对共和制推崇备至,认为共和制乃是包治百病的良方,可事实又是如何呢?两百多年后的今天,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同样地,潘恩极力主张应予废除君主立宪制,可是直至今天,英国“议会中的君主”制政体却依然得为保留,这又说明什么?

有必要指出的是,我提出该问的目的并不在于否定潘恩,而是致力于提出以下观点,那就是:对任何社会问题的批判都应该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来进行,具体情况应该具体分析。如果我们以这个原则为指导,那么我敢说,至少在我的心目中,潘恩先生没有错过:在他那个时代,潘恩醉心于自由民主的理想,把共和制当作包治百病的良方,他没有错;在他那个时代,潘恩为下层人民的利益大声疾呼,并真心诚意地反对黑奴制,他也没有错;在他那个时代,潘恩所孜孜以求的理性王国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王国,他同样没有错;……

对于托马斯·潘恩,我已经不可能再要求更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37073.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劳伦斯·斯特恩《项狄传》 劳伦斯斯特恩

原文地址:劳伦斯·斯特恩《项狄传》作者:张朴之- 一意寻求主题的读者在读了英国作家劳伦斯·斯特恩的这部著名奇书《项狄传》之后,一定会摸不着头脑:作者洋洋洒洒究竟想表达什么?似乎不是给项狄立传,因为作品直到结束,项狄还是个婴儿嘛。书

声明:《托马斯·潘恩及其政治思想——《潘恩选集》读后 托马斯潘恩名言》为网友剧烈失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