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骑马咚得咚》是上星期参加江西省首届小学音乐“生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中的一节课。这节课是一年级的一节童谣课,教师先让学生齐读了一遍童谣,然后组织学生练习了基本节奏,接下来拿出打击乐器为童谣伴奏。这节课我认为上得还是比较好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是教师在教基本节奏时用红桃子表示四分音符x,用绿色桃子表示休止符0,教师不直接给学生讲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只要求学生看见红桃子时拍手,看见绿桃子时停止。学生并不知道红桃子代表的是四分音符,绿桃子代表的是四分休止符,但学生看见桃子还是能按要求拍对节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在音乐理论方面不需要去讲得太多,能掌握实际运用就可以了。教师用学生能理解的红桃子绿桃子代替节奏,学生学习起来一目了然,很快就会了。
第二点是打击乐器的学习。教师拿出双响筒,并不直接教学生这种打击乐器要怎么演奏,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研究怎么拿怎么敲,怎样才能敲出咚嗒的声音。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了,而我们也总算看见学生不负众望地找到了演奏方法。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师管的太多,管的太死,总是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而学生的实际情况也确实是学前教育基本为零,教师放手,有时就意味着课堂陷入一片寂静。这节课老师的放手让我感觉到,哪怕会冷场,哪怕没效果,也要时常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机会多了,学生也总会有一次两次让我们眼前一亮的表现。
第三点是教师在这节课的打击乐器伴奏上运用了两种不同的伴奏型,x x x x 和 o x ox。这两种节奏在我们看来也许是非常简单的,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打出稳定的拍子是非常不容易的,更何况是两声部齐奏。我相信只要这样上课上下去,到中高年级唱合唱歌曲时会好得多。等我教下一个一年级时,我也要多做各种尝试,比较一下哪种方法学生掌握最快,记得最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