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书院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位于西湖跨虹桥西。明朝巡盐御史叶永盛每逢春秋公务之闲暇,召集徽州籍子弟聚于跨虹桥西的湖面画舫中,现场出题考课,然后命各舟荡漾分散,称为“舫课”。叶永盛调离之后,徽商在跨虹桥西建院舍,称“紫阳崇文书院”。清康熙四十四年,康熙南巡,题榜“崇文”,遂更名为“崇文书院”。今已不存。崇文书院奇异的上课情状
那是在苏堤跨虹桥畔,曲院风荷烟水矶。初夏清晨,一片烟柳中,鸟声婉转。荷叶已经高出水面,几颗露珠被风从叶面吹落。四处洋溢着湿润的花草气息,让人心胸大开。这儿离城远了,这个时光人迹鲜有。然而听到了跳跃的脚步声,一群少年嬉笑而来。他们在烟水矶边上的一幢别墅里鱼贯而入,又鱼贯而出,出来后,他们纷纷跃上一艘艘的小船,让船工们将船划出湖岸些许。这些少年或在船舱中沉思动笔,或在船头伫立发呆。
此时,那幢别墅里走出了一位头戴瓜皮小帽身穿青色盘领窄袖袍子的先生,他背后别墅正门悬着一块匾额,上书崇文书院。这位先生叫叶永盛,是万历皇帝的两浙巡盐御史,也是这群学生的老师。他今日有空,便来到此处为孩子们上课。
平日上课无非是选经文中的句子,让孩子们破题发挥,理解经义,明白学理,并懂得八股课艺的技巧。叶永盛今日却让少年们做诗去了,他觉得这个初夏的早晨,不吟诗作赋实在是辜负了良辰美景。他的目光在一艘艘小船间流连。这些船中少年大都是盐商弟子,他们的父母很多是叶永盛的同乡。
杭州的盐商大体来自山西、陕西和安徽,行商发达后,他们往往举家迁居杭州。但是当时政府有规定,没有户籍的子弟,是不能进入杭州府学读书的,更无法参加乡试。这些外地来的盐商子弟家中虽有钱财却因户籍问题与仕途无缘。叶永盛作为巡盐御史自然明白其中的委屈,他向朝廷奏议,要求给盐商另置商籍,等同落户。这个奏议得到了批准,从此,盐商的子弟和浙籍学子一般拥有了在杭读书参加科举的权利。叶永盛还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借来别墅为盐商子弟办起了讲堂,讲堂就设在烟水矶。叶永盛此举让在杭盐商感激肺腑,纷纷送孩子来此就读,因为路途遥远,交通竟靠小船。叶永盛觉得利用小船作为游动的书斋不失为授课的妙法。
一个时辰后,叶永盛叫小童吹响了画角。那些隐蔽在花洲鹭渚、柳荫芦丛里的小船纷纷回航,汇集到烟水矶旁。小童搬来几案,叶永盛坐在岸边开始批阅一一呈上来的作业,他当着学生的面,在卷子上评定甲乙等级。每一位轮到的少年都屏声静气,斜欠着身子看先生的落笔。
叶永盛不知道,他这种奇异的授课形式,后来竟成了杭州四十二景中的一景,“崇文舫课”的情状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叶永盛任满离开杭州后,盐商们集资买下了这幢别墅,改称“紫阳崇文书院”,又在书院后面为叶永盛立了生祠,早晚供奉。
崇文舫课名气越来越大,大到康熙皇帝南巡时也亲幸这个书院,并题写了“正学阐教”和“崇文”两块匾额。从此,崇文书院有了与其他三大书院相颉颃的资本,成为浙江四大书院之一。
崇文书院后来也毁于太平军战火,同治年间又重建,光绪年间,还引来海宁人王国维在此读书,王国维成名后,回来崇文书院讲过学。
崇文书院最后变成新式学堂--钱塘县学堂是在1902年。四年后,它和紫阳书院(当时也已改成仁和县学堂)合并,称为仁钱县学堂。1907年,两所学堂又重新分开,各自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紫阳书院原名紫阳别墅,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间(1703年),由两浙都转盐运使高熊征及盐商汪鸣瑞等捐资建造,初名“紫阳别墅”,主要招收商人子弟。咸丰十一年(1861年),院舍毁于战乱。同治四年,得以重建,更名为“紫阳书院”。乾隆年间,学生多至三百余人。清代著名学者孙衣言曾在此主教,咸淳十一年书院舍毁于兵灾,同治四年重建,并改名为紫阳书院。光绪十八年改为仁和县高等小学堂,院址今为紫阳小学学校。紫阳书院在城南紫阳山脚,与几个书院相比,最得山林野趣。幽径乱石,杂树繁花,提供探胜的乐趣。紫阳书院从1703年创建到1902年归并,有199年的历史。紫阳是朱熹的号,清代书院里,很多省份都有紫阳书院,最有名的是苏州。苏州紫阳书院和杭州敷文书院地位一样,名列全国23所省级书院之中。乾隆皇帝曾经到各省级的书院巡视,杭州敷文和苏州紫阳都去过六次,是去的次数最多的两所书院。苏州的紫阳书院由李鸿章选中俞樾作为山长,杭州的紫阳书院则是由俞樾的浙江同年挚友孙衣言掌印,这孙衣言的儿子就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大师孙诒让。
诂经精舍嘉庆六年(1801年),由浙江巡抚阮元在原《经籍纂诂》编纂之地创建,阮元在《诂经精舍记》中认为:圣贤之道存于经,经非诂不明。遂将书院更名为“诂经精舍”。现已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