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家人聚会,猛不丁闻听美国大杏仁假冒的新闻。到底是市面上的美国大杏仁多是假冒的,还是压根儿就没有美国大杏仁这一说,家人也没说清楚。晚上放狗狗一跑,好么,一不留神,一场大杏仁口水反美意淫战早就开始了。
有中立报道来龙去脉的,也有气势汹汹把一切都归咎于美国人的,更有搬出所谓的数学教授算出185亿“赃款”、法律人出来维权的。有个律师连锁店深圳分店的律师,从深圳沃尔玛买了袋美国大杏仁,回头把沃尔玛告诉人民的法院,要求沃尔玛承认出售假冒商品并加倍赔偿。
美国大杏仁标注英文为almond,而国内媒体言之凿凿apricot才是杏仁,把almond说成杏仁就是欺诈。
听这么一说,连我这个以英文为业的人也糊涂了,莫非又是……
查美国原版词典almond释义:
而apricot释义:
以上说明两者具有明显区别,无论是树木生长状态以及果实用途。然而,英汉词典的解释则大不相同。
《新英汉词典》算得上1949年后编撰并出版的最早英汉词典,本人恰好就找到了该词典最早版本,almond的释义:杏仁,扁桃,巴旦杏,杏眼。该词典2000年的世纪版——此版本堪称自1975年首次出版以来第一次真正的修订版——释义依然。
手头还有1988年《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Lo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English)香港中英文双解版,释义为:a fruit tree whose seeds are eaten as nuts 杏树;the nut of this tree 杏仁
显然该词典的中文释义跟英文释义不一致。该词典2005年外研社版本释义为:
a flat pale nut with a slightly sweet taste, or the tree thatproduces these nuts 杏仁,扁桃仁,杏树,扁桃树
外研社(汉英双语)《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版本,杏仁的英文为apricot kernel, almond
最有意思的是《北京青年报》12月18日的文章巴旦木误为杏仁数百年,一通板子把责任推给了古人,甚至点名李时珍要对此负责。
一个简单的单词翻译以及物种确认,从1949年混淆到现在,不是找美国人责任就是诿过于商人奸诈,甚至把古人从地下挖出来,唯独缺少了自我检讨,哪些是最应该负责的部门、机构、人士???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的大清朝,诸多西学大多都假借日本登陆,即便今天的汉语词汇也不乏当年日语转口的历史遗迹。
查almond的日语释义,アーモンド,ヘントウ(扁桃)、ハタンキョウ(巴旦杏)——日语中的外来语用片假名音译,所以第一个释义与英文读音类似,后两个释义则是意译,即用平假名以及日语里的汉字。
本人从这场风波中得知,原来新疆除了哈密瓜、葡萄干,还有巴旦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