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素湖15万年前铁管外星人遗址纯粹胡扯
一、前言
所谓“外星人遗址”位于柴达木首府德令哈市西南40多公里的白公山。白公山北邻克鲁克湖和托素湖,这是当地著名的一对孪生湖,一淡一咸,被称为“情人湖”,留有美丽动人的传说。但近来却被拒哪些无知的人用来胡说八道,编撰出外星人遗址来着。真是无知!!!
号称“外星人遗址”就坐落在咸水的托素湖南岸。远远望去,高出地面五六十米的黄灰色的山崖,仿佛像一座金字塔。在山的正面有三个明显的三角形岩洞,中间一个最大,离地面2米多高,洞深约6米,最高处近8米。这主意,这座山,其实都是沙质性的山,是数万年前沙石沉积形成的砂岩,而不是熔岩,不是火山岩。这说明他具有很好的透水性,渗水性。
奇特的是:大洞内有一根直径约40厘米的管状物的半边管壁从顶部斜通到底,仿佛是铁管。在洞外的岸边或水中的砂质你图上,也有很多管状物,或其他形状的胶结块。在湖边和岩洞周围,散落著大量类似锈铁般的渣片、各种粗细不一的管道和奇形怪状的石块。
这些到底是什么东西?
号称15万年前的铁管
二、管状物是什么?
具有不同的知识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地质学家的给出答案是:岩浆形成的管状物(相当于海中的火山烟囱)
但也有好奇者,给出的答案犹如天方夜谈。
1、史前期留下的遗物。也就是说在我们这届人类之前,还有一次人类,他们的工业、文化水平远高于现在,这届人类被冰川灭绝后,但其遗物犹存。这个说法显然不存在,因为这一带未见到任何冰川活动的迹象。
2、化石。如芦苇等类的茎管植物化石,在高压下形成呢?但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任何动植物化石,只能保持其原样,而不可能形成有规律、有排列方向的铁管。这一带的沙石没有成化石的条件,附近山峦与此岩性时代、成分完全一样,不仅不见任何化石(即无化石条件),也不见这样的铁管,甚至连铁粒子也没有分布。
3、特殊地质现象说。有关青海“外星人遗址”的消息被广泛传播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郑剑东曾致电《北京晚报》说,他曾赴此处实地考察,所谓“外星人遗址”应该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去年4月,11位中国地学界专家为此组成课题组,包括郑剑东教授在内的6位专家亲赴托素湖考察。据郑教授介绍,这些奇特的管状物分布在距今五六百万年前的第三季砂岩层中,都呈现出铁锈般的深褐色,成分以氧化铁为主。谈到管状物成因,郑教授表示有多种可能。一种是植物埋葬形成的化石;另外管状物也可能是砂岩层快速沉积形成,这在沉积岩石学上是很常见的现象。郑教授本人则更倾向于地下岩浆上升到地面,岩浆中含铁的物质凝聚形成了管状物。虽然不排除人工钻凿、冲击的可能,但专家组认为“外星人遗址”还是一种地质现象。郑教授说:“从科学探秘的角度讲,这些管状物的确存在许多谜团,比如尺寸之大国内罕见,有的管状物还有很强的放射性,但如能深入研究,我相信‘外星人遗址’的真正成因不久会大白于天下。”
4、外星人的选择。外星人为什么会选择柴达木盆地的白公山呢?柴达木地势高、空气稀薄、云层很少,透明度极好,是观察天体宇宙的理想之地。1984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德令哈建立青海天文站,就是因为这一带干燥、海拔高,容易收到毫米波。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就在距此仅70多公里的德令哈野马滩草原安装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3·7米直径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建立了国内唯一的毫米波观测站,每年都有许多国内外专家来这里做天文观测,这里被认为是亚洲最理想的天文观测点。
5、海底沉船说。亿万年前,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大海,欧亚板块的漂移,喜玛拉雅山脉的隆起,造就了群山环绕的高原盆地,于是就有了一个更具想象力的说法——一艘类似“挪亚方舟”的巨船搁浅于此,沧海桑田,斗转星移,这艘巨船被风沙掩埋,形成了现在的状况,而那些形形色色的铁管则是巨船上的构件?
三、化验
中国第二大有色金属冶炼集团——西部矿业下属的锡铁山冶炼厂进行化验。冶炼厂化验室工程师刘少林化验后认为,管片样品成分中氧化铁的成份占30%以上,(也有说是70%)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含量较大,这与砂岩、沙子与铁长期锈蚀融合有关,说明管道的时间已久远。此外,样品中还有8%的元素无法化验出其成份。
2002年冬天,郑剑东跟随摄制组,来到托素湖,用Υ仪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测试得知,峭壁上管状物放射性铀含量最高达到每克625毫克,而周围岩石只有每克20毫克,并且越是管状物中心,铀含量就越高。郑剑东认为,这是岩浆说的一个重要证据。
有人反对,对于郑剑东这种观点提出否定的意见。他们认为,经过取样分析没有发现管状物是岩浆形成的有力证据,管状物周围的岩石也没有被高温腐蚀。放射性元素来历还须继续研究。
四、编者的观点
岩浆这种说法或许算“基本贴谱”,但不一定是“岩浆成因”,而应定义为“深层地下水上涌形成”,或者是比邻的湖水渗透形成。这就比较准确了。最为重要的条件是盐碱土或细沙土地带,并得伴有慢慢的地下流动的水流,形成氧化铁、硅石等的沉积过滤性的胶结体。
铁和铀及其他矿物资的来源
地下水可以含有铀。尤其是在青海和西藏,火山、热泉分部很多,活动年代新近,所以,数万年以来都存在着这样的条件。
这个大洞的存在,表明一定有过地下水洞,其中还流过水,而铁质管状物体,应该先于大水洞而存在,否则,不会形成管状物。管状物被水冲刷过了。
同样地,在大洞的外边,在岸基地上。裸露的各类管状物、胶体物件,都是早期形成的。如果深挖地下,地下必还有各种管状物,不限于地表有。
形成的顺序是:先形成细碎的沙石---然后形成湖泊---接下来湖泊错位--形成高低两湖--两湖之间有水的渗透---渗透时,地下小水流形成过滤、凝结、结晶、沉淀、地下漏管的长大和长粗。形成了这种地下铁锈管,在碱土和盐碱地中到处都是,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有,尤其是有地下“渗流”的地方常常存在。铁锈管中是有水流动的。
比如,井的周围,就有许多。人们每天从井中提水,水被提取后,水还需要从周边补充过来,地下的流水,尤其是平原区的水井,都得有地下”铁锈管”。土地中的井,水多数是从小管中流过来的。
在农村,只要挖坑,就能看待地下有这种“铁锈管”,“铁疙瘩”,有粗有细,一点也不奇怪。可是,对于没有务农经验的人,没有见过盐碱地的人,这简直是科学难题。难免有人浮想联翩,越想越没辄,竟然整除了“外星人”。见识太少了,或者太无知了。黄土高原上,也有很多土地中硬壳,硬质管等。挖土时就能看到。
五:当地条件全具备
事实上,当地主要为细沙土,可以隔绝两个湖,所以只能形成地下水的渗透,地下水慢慢慢地渗透流动。常年渗流。可达几万年。这是长粗的原因,与外星人无关,与船舶无关。
湖周边含有含铁量高的岩石。在西藏、青海这类石头很多。其中也会含有铀。铁、铀会溶于水中,在地下流动时,就会与胶体等形成结晶、凝结、胶结。沙土中含有胶体,比如:腐烂的动物、植物等。有了植物就容易形成酸类的盐,进而沉淀。这种胶体不一定就是植物的实物本身,而只需要它们的溶解物乳胶溶液就可以。青海和西藏的湖边是有这种条件的。
管状物形成的条件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