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冰山理论高低语境个人主义霍夫斯泰德霍尔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

http://210.46.97.180/jpk/kcsj/7.html

七、文化理论(Theories on Culture)

(一)文化冰山模式(Iceberg Model ofCulture)

文化冰山模式是最为人们熟知的文化模式之一,其主要研究焦点是组成文化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中显性的部分和隐性的部分。

这一理论把文化比喻成冰山:露出水面的只不过是冰山的一小部分,且这一部分需要隐藏于水下的部分作为支撑,而这一隐藏部分往往是重要的基础。

事实上,文化中存在某些显性的部分,例如:建筑、艺术、烹饪、音乐、语言等。但是文化中更为重要的基础部分则不易被察觉,例如:代表某一群体文化的历史、习俗、价值观以及对于空间、自然和时间的态度等。

文化冰山模式认为文化的隐性部分通过显性部分展现出来,并且这一理论也告诉我们有时去了解来自不同文化的人难度有多大,因为我们往往能够发现其它文化的文化冰山中的显性部分,但却不能立即发现支撑显性部分的隐性基础。

然而,文化冰山模式也无法解答一些问题。大多数情况下,这一理论往往作为进一步审视文化的出发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有时我们很难了解其它文化。

(二)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模式(Hofstede'sModel of Cultural Dimensions)

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关于文化的观点是在他做的关于文化差异的实验性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尽管IBM公司想在全球各工厂建立一套共同的管理程序和标准,但是在不同国家,如巴西和日本的管理程序和标准仍存在很大差异。霍夫斯泰德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与员工所在国家的文化有关系。他把文化描述成是"人的头脑中的一种集体共有的程序,它能将一类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

经过几轮的研究,他把文化差异归纳为四个基本的维度。他指出所有的差异都可追溯到基本维度中的一个或几个中。这些维度是:权利距离、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和不确定性规避。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又增加了时间取向维度。

1. 权利距离(Power Distance)

表明一个社会能够接受组织或公司的权利在各成员之间不平等分配的程度。权利距离与等级有关。对这个维度,各个国家由于对权力赋予的意义不完全相同,所以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美国对权力的看法跟阿拉伯国家的看法就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不是很看中权力,他们更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对权力的追求比阿拉伯国家要逊色不少;阿拉伯国家由于国家体制的关系,注重权力的约束力,由此,阿拉伯国家的机构,不管是政府部门或者企业都多多少少带有权力的色彩。

文化冰山理论高低语境个人主义霍夫斯泰德霍尔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

2. 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

是指组织或群体面对不确定性时所感受到的威胁以及试图通过制定安全规则和其他手段来避免不确定性的程度。霍夫施泰德认为,人们抵抗未来这种不确定性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科技、法律和宗教。人们用科技来抵抗自然界的不确定性,用法律来抵抗来自其他社会成员的不确定性,而宗教则被人们用来化解无可抵抗的死亡和来世的不确定性。霍夫施泰德的调查表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在不确定性状态的回避倾向上有很大的不同,有的民族把生活中的未知、不确定性视为大敌,千方百计加以避免,而有的民族则采取坦然接受的态度,"是福不是祸,是祸也躲不过"。

3.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表示个人与群体间的关联程度。在个人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联较松,人们只关心自己和与自己较亲近的人;反之,在集体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倾向于形成一个凝聚力很强的整体,人们把他人按照团体内部成员和团体之外成员进行区分。人们期望得到团体的眷顾。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感到和家人联系紧密并且要对家人负责任,而且更喜欢把自己看成是不同团体中的一份子。在霍夫斯泰德的研究中,一个社会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倾向是通过个人主义指数来衡量的。这一指数的数值越大,说明该社会的个人主义倾向越明显,如美国;反之数值越小,则说明该社会的集体主义倾向越明显,如日本和亚洲大多数国家。

4. 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Masculinity/Femininity)

表明性别对一个社会中男性和女性扮演什么角色的决定程度。是否对男性特征,例如进攻、武断的赞赏,还是对其他特征的欣赏,以及对男性和女性职能的界定。霍夫施泰德把这种以社会性别角色的分工为基础的"男性化"倾向称之为男性或男子气概所代表的维度(即所谓男性度MasculinityDimension),它是指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差别清楚,男人应表现得自信、坚强、注重物质成就,女人应表现得谦逊、温柔、关注生活质量;而与此相对立的"女性化"倾向则被其称之为女性或女性气质所代表的文化维度(即所谓女性度FeminineDimension),它是指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互相重叠,男人与女人都表现得谦逊、恭顺、关注生活质量。

5. 时间取向(Time Orientation)

表明一个社会的决策是受传统和过去发生事情的影响程度大还是受现在或将来的影响程度大。举例来说,你认为你这个地区的历史对今天或未来有多重要。当人们试图炫耀自己曾经生长的地方时,他们是谈论其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霍夫斯泰德因为自己对文化的实验性的研究受到了赞许,很少有其他研究或理论得到了同样的支持。但另一方面,他的模式没有解释为什么只有五个维度,没有解释为什么只有这五个维度才是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更进一步说,这个模式暗示了文化是静止的而不是动态的,那么为什么文化的发展不能用它来解释呢?此外,霍夫斯泰德只关注了作为民族的特性的文化而没有关注现代社会的文化差异,没有关注亚文化,混合文化及个体的发展,为此他受到了批判。他对维度的描述有时有暗示一些文化比其它文化"好"的倾向。然而,对许多读者来说,这五个维度从直觉上来看与社会的组成是相关的。

(三)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Kluckhohn &Strodtbeck) 的六大价值取向理论

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Kluckhohn & Strodtbeck,1961)提出了六大价值取向理论来解释不同文化的具体差异。克拉克洪等人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在美国的不同的文化和种族的社区展开了一项大规模的研究。六大价值取向理论就是研究成果之一,发表在《价值取向的变奏》一书中。他们认为,不同文化中的人群对人类共同面对的六大问题的观念、价值取向和解决方法就能体现这些群体的文化特征,从而将不同的文化区分开来。他们提出的六大问题是:

1. 对人性的看法

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人性的看法差别很大,西方人受基督教影响崇尚"原罪说",认为"人性本恶",而中国人受儒家学说影响,认为"人性本善"。美国文化对人性的看法比较复杂,不单纯地认为人生来善良或生性险恶,而认为人性可善可恶,是善恶混合体。他们同时认为人性的善恶有可能在出生以后发生变化。基督教的原罪说反映的是人性恶的理念,通过忏悔和行善可以洗脱罪孽、升上天堂,反映的则是人性可变的信念。相反,有的社会对人性采取较单一的看法,比如,中国的"人之初性本善"表现的是对人性的乐观态度,而"三岁看老"、"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则是对人性难变的假设。

2. 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

在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上,不同文化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文化认为人可以驾驭自然,如美国文化。美国人强调的是人通过改变自然环境去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达到自己的目标。因此,人主导环境是美国文化的特色。有的文化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我们知道很多中国人讲究"风水",很多事物的布局摆设都得先看风水才能决定。另外,房子的朝向、形状等也都得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和谐,那样才能人丁兴旺,生意兴隆。而人与环境和睦相处即为中国文化的特点。这样的价值取向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事件的反应。还有一些文化认为人受制于自然,自然是不可战胜的,如某些美国印第安文化。

3. 对自身与他人之关系的看法

不同文化中的人对自身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看法也很不相同。中国人把个体看成是群体的一员,个人不可以离开群体而存在。个人不应有与他人不太相同的特征,应该尽量合群,左右逢源。一个人如果个性太突出,太与众不同,就可能遭排斥,而变得格格不入。在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则应该牺牲自己的利益保全集体的利益,应该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应该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而美国文化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人应该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应与众不同,都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负责;或者说是先对自己负责再对别人负责。

4. 人的活动导向

人的活动取向是指一个文化中的个体是否倾向于不断行动。比如,美国社会是一个相当强调行动的社会,人必须不断地做事,不断地处在动之中才有意义,才创造价值。这种文化导向要求人们不仅要动,而且要快。美国人创造的快餐食品,速递公司,也都是行动导向文化的产物。虽然美国的这种行动文化已越来越成为商业社会的重要特点,但在许多亚洲社会里,静态取向,安然耐心仍然被视为美德之一,提倡"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强调无为而治。所以,当美国人发现问题的时候,总是倾向于立即找出解决方法,然后实施;而东方人有时会选择静观,什么也不做,让时间和外界环境自然成熟,再抓时机去把问题解决掉。而这样的智慧则很难被美国人接受。

5. 人的空间观念

人在关于空间的理念上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也非常显著。中国人倾向于把空间看成公共的东西,没有太多隐私可言;而美国人、德国人却倾向于把空间看成是个人的私密之处,他人不能轻易走近。中国家庭中的房间常常没有单独的门锁,家里任何人都可随意进出,包括父母的房间,孩子的房间。父母进入孩子的房间无需敲门,有的父母甚至擅自拆读子女的信件、翻阅子女的日记而不以为然。美国家庭的房子每一个睡房都有门锁,提醒别人尊重自己的隐私。

6. 人的时间观念

最后,身处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对时间的看法更加表现出文化差异。对时间的看法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关于时间的导向,即一个民族和国家是注重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另一个层面是针对时间的利用,即时间是线性的,应在一个时间里做一件事;还是时间是非线性的,在同一时间里可以做多件事。

关于时间的导向,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化关注过去和现在,而较少注重未来;美国文化则很少关注过去,基本着眼现在和未来。这种导向的一个表现可以从中美两国创造的文学、电影和艺术作品中稍见端倪。美国人擅长编写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其中对于未来的假想可谓登峰造极。中国很少拍类似的影片。相反,看中国的电视频道,古装电影、戏剧或电视连续剧充斥了大部分的频道。

此外,将时间看成线性与否也是区分文化的重要方面。美国人、德国人倾向于把时间看成是线性的,一个时间内做一件事,做完一件事后再做另一件事,每件事都应该在事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反,意大利人、中东人等其他一些国家的人则把时间看成是非线性的,一个时间内可以做多件事,不必按部就班有板有眼地按时间表行动,而必须随机应变根据当时的情况及时调整时间安排,不让自己成为时间表的奴隶。

以美国文化和其他文化做对比,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的六大价值取向理论可以被总结为:

表4 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的六大价值取向

用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提出的六大价值取向理论来区分文化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许多平时观察到的文化差异现象,并对有些"异常"行为进行合理的解释。该理论没有探索更深层次的原因,即为什么不同国家和民族在这六大价值取向上会如此不同。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从自己的研究出发,得出结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在这六大问题上有相当不同的观念,并且这些不同观念会显著地影响他们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和行为。

(四)霍尔的文化行为构成(Hall'sBehavioural Components of Culture)

爱德华·T·霍尔(Edward T. Hall)和米尔德丽德·里德·霍尔(Mildred ReedHall)两位学者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他们的文化模式:他们想给在国外旅行和工作的美国商人一些好的建议。他们的研究包含了许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深入的、开放性的会晤,而美国的商人很有可能会与这些人进行合作。他们的研究关注那些导致跨文化交际冲突的一些细微的行为差异。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几种差异维度。这几种维度或者和交际模式有关,或者和时间、空间有关。

1. 快信息和慢信息(Fast and Slow Messages)

指某一特定信息被解码并执行的速度。标题、广告和电视属于快信息。慢信息则如艺术、电视记录片、深层次的关系等。很容易熟知往往是快信息人群的典型特征。而有些人认为,要想很好的了解一个人是需要时间的,这样的人玩完来自于"慢信息"文化。有些文化中交朋友所需的时间比另一些文化中短,因此易熟知是快信息的表现。

2. 高语境和低语境(High and Low Context)

高语境传播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中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的讯息中;低语境正好相反。东方社会很多都是"高语境"社会。

高语境文化的社会成员由于历史、传统、民俗风土等高度的重叠性,绝大部分信息都已储存于既成的语境中,成为全体成员共享的资源,因此在人际交往上,更擅长借助共有的"语境"进行交流;而低语境文化的成员由于缺少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很难形成非语言的心灵感应,他们在交往中必须更多地借助直接的、清晰的符号编码信息。

高语境文化的成员在表达感情和传递信息方面,喜好用含蓄间接隐晦的方式,并且内向羞涩,不善长自我表现;低语境文化所属成员则喜好用坦率直白的方式进行沟通,并且外向,热衷自我表现。高语境文化是集体主义导向的文化,追求整体和谐,竭力回避对立冲突;低语境文化是个人主义导向的文化,倾向采取正面冲突的方式解决问题。

根据Hall & Hall(1990),日本、阿拉伯和地中海文化属于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在这些文化的日常生活中不需要也不期待别人提供很多的背景信息。美国、德国、瑞士和斯堪的纳维亚文化为典型的低语境文化。在一般的交流中需要更多的背景信息。缺乏对高低语境不同交际风格的考虑容易造成误解。例如,一个高语境文化背景的人会认为一个低语境文化背景的人太能说,过分精确,提供了很多不必要的信息。相反,一个低语境文化背景的人会认为一个高语境文化背景的人不真诚(由于信息被隐藏)、不合作。

3. 领土 (Territoriality)

与物理空间的组织有关。如在办公室里,总经理的办公室是在办公楼的顶层还是中间。例如,如果一个人认为他的办公桌是一个个人领域,那么其他人未打招呼就把他桌上的笔借走会令他不悦。领土维度是人们对自身周围事物的空间感和物质感,也是权力的标志。

4. 个人距离 (Personal Space)

是指一个人与他人保持多远的距离才会觉得舒服。两位学者把个人距离描绘成每时每刻罩在每个人身上的"肥皂泡"。"肥皂泡"的大小随着情景和与之交往的人而改变(关系密切的朋友交谈时,相互之间的距离要比普通人之间的距离近一些)。"肥皂泡"表明与他人保持多远的距离是恰当的。有的人站得太远会被认为是有意疏远,有的人靠得太近超过了所谓的恰当距离会显得有点令人厌恶,有胁迫感或粗鲁。如果一种文化的常态交谈距离相当近以至于它与另一不同文化中的亲密距离重合,那么在交际中对同一距离的不同解释就会产生问题。

5. 多维度时间取向和单维度时间取向 (Monochronic and PolychronicTime)

与一个人的时间结构有关。单维度时间取向指一次只做一件事,按照计划一件一件地做事。不同的任务被安排在不同的时间去完成。对于单维度时间取向的文化来说,时间是实用性的,它几乎可以像资源一样被触及和谈论:度过、浪费和节省时间。时间是线形的,它像一根线一样从过去延伸而来,通过现在伸向未来。时间像一种工具一样被用来构成每一天。例如,人们可以说"没有时间"去见某人。多维度时间取向则相反:许多任务被同时完成,人的高度参与,这也就意味着与坚持计划相比更注重与他人的关系。时间在很大程度上不被视做是一种资源,可被比做是一个点而不是一条线。

Hall &Hall把我们谈论的某些维度看作是相互关联的。在他们的研究中多维度时间取向与低语境和允许生活区分的空间设计密切相关。除了上述维度之外Hall&Hall还提到了其他几个同样值得关注的概念。如:应该在多长时间以前通知开会,在守时方面如何做是恰当的,在一个系统中信息流动的速度有多快-这种流动是朝一个按等级划分的系统(上/下)还是像因特网一样朝各个方向流动?

在同其他文化接触时,Hall &Hall建议他们的目标群体-美国商人意识到文化差异,并且如果可能的话,适应目的文化的不同的行为方式。Hall &Hall描绘不同文化的主要概念指出了人们在跨文化交往中经历的重要差异,因此对许多读者来说是可认知的。然而也有人提出了一些批评。起初Hall& Hall把他们的维度设计成彼此独立的部分,但又把他们发展成最终只是一维的一种文化模式。此外他们对这些文化特征背后的原因,文化是如何发展的(文化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及个体在跨文化情景下如何处理自身的文化背景方面所谈甚少。

(五)雅克·德莫根和马奎斯·莫兹关于文化的讨论(Jacques Demorgon and MarkusMolz's Discussion of Culture

雅克·德莫根(Jacques Demorgon)和马奎斯·莫兹(MarkusMolz)曾明确反对任何引入其它文化模式的主张。他们认为,任何关于文化的定义基本上都是存在偏颇的,因为任何试图为文化定义的人都无法摆脱自身文化的限制。因而,德莫根和莫兹将他们的文章定位为审视关于文化的讨论以及人们从中获得的收获。他们发现,在这种文化的讨论中,一些有争议的内容会产生如下三种争论焦点:

·如何对待文化具有稳定性和持久的结构,同时又具有变化性和革新性这一现象?

·如何处理"文化"与"跨文化"的关系:是先有了文化,然后它被灌输给了跨文化交际者?还是文化始终存在于同其它文化的相互作用之中?

a.人们是该更多关注全人类一些共性的层面(每个人都有的特征),把人类当作许多个体,而文化是这些个体的特征,或者说只存在一种全球的文化?还是该去关注文化的作用,认知这个世界的差异性,将人们视作从属于文化群体的成员,所有的文化都具有各自的优势?

b.这些观点看上去都相当学术,也没什么实际价值。可它们却会引发一些政治观上的推论:

·改变是否意味着某种威胁?

· 一个国家的多样性究竟是文化形成的前提,还是对"原有"文化的威胁?

·一个国家的所有居住者是该被视为众多个体,被平等地对待(如法国的个人权利模式),还是被视作不同群体中的成员,并享有这个群体该享有的权利(如荷兰的模式,社会由不同的群体组成,每个群体有各自的机构)?

为了缓和这种压力,德莫根和莫兹提出了被称作"文化模式"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当人们将文化同适应性联系在一起时,才有可能理解文化。一直以来,人们都面对着一个挑战,即建立一个恒久的关系,将自己的内部世界(需求、思想等)同外部世界(环境、他人等)联系起来。他们在具体的环境中来将之完成,而这些具体的环境则构成了分析的基础。在这些环境中,个体们塑造着他们的环境(每个人都可以影响自己周遭的事物),又同时被他们的环境塑造着(每个人都会因为周遭的事物而发生改变),二者--塑造环境和被环境所塑造--构成了"适应"这枚硬币的两面。

用更科学的说法来讲,德莫根和莫兹将硬币的一面定义为"同化"(assimilation)。他们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将外部世界根据自己的"现实"进行调整。我们会将外部世界归入我们头脑中现成的框架里。一个典型的有关同化的例子就是玩耍的孩子们,他们会将任何一个大沙堆(外部世界的事实)视为珠穆朗玛峰(内在的想象)。当他们爬上沙堆后,他们就会将事实等同于自己的想象,这种对于事实的理解已经成了他们行动的框架。他们爬上的并非是沙堆,而是真正的珠穆朗玛峰。但并不是只有孩子们才会进行这种同化,当我们第一次见到某人的时候,也会对他/她的相貌留下印象。我们会仅仅根据这些有限的信息来解读对方究竟是怎样的人,并且运用我们头脑中原有的其他信息(常常是一些定势)来"了解"这个人,并决定我们该如何恰当地同他/她打交道。

硬币的另一面被德莫根和莫兹称为"融合"(accommodation)。它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头脑中的框架会随着外部世界信息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我们可能会在最初和别人打交道时根据我们的定势来理解对方的行为举止,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会知道事实并非真的如此,我们的定势,我们头脑中的框架同事实并不相符。于是我们会对它们进行调整。

极端的融合与极端的同化都是没有益处的。在极端的融合状态下,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会让我们目不暇接,我们会用一种"新鲜的"眼光来审视一切,我们的想法也将不断转变。而在极端同化的状态下,我们会否定事实,这也是不利于生存的。

整体来讲,同动物相比,人类后天习得的事物较多,而生物学上先天"注定"的事物较少。于是,我们在很多场合下就无法凭借本能或是生物学上的先天反应来处理问题。我们产生了一种需求:要培养一种能指引我们方向的体系,让它在各种场合中都能帮助我们应付自如。这种体系被德莫根和莫兹称为文化。由此,适应的作用就成了保持和加大在不同场合下恰当行事的可能性。文化也就构成了在这些场合下指引方向的框架(可以将它理解为那些在同化和融合过程中起基础作用的头脑的框架),它也是生物性的一种延续。正是由于无法在生物性中获得先天反应的模式,文化就成了寻找方向的一种必需。

如果适应是为了寻找方向,它就存在于同化和融合二者的张力之中。一方面,我们需要发展一种稳定的结构,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将之归纳好,适用于所有的场合之中。在这种同化模式中,文化,就像霍夫斯泰德(Hofstede)所说得那样,是一种精神软件,这种软件被用于处理外部世界的各种现有信息。

然而,德莫根和莫兹还指出,如果文化仅仅是一种精神软件,人们在年纪轻轻时就将之装入体内,我们就无法再去适应新的环境,并无法做出相应的调整,选择新的方向。人类还需要融合,改变方向和框架的能力,这样才能生存下去。

于是,在任何特定场合下的行为都是一种混合体,一方面重复着已知的,成型的,有着文化方向感的行为,一方面又在根据这个特定的场合小心翼翼地进行着调整。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可以选择的行为有一个广泛的范围,我们可以在没有获得全面的信息之前采取迅速行动,也可以等待获取信息而不急于做出行动。我们可以专注于正在发生的事件的一个方面的情况,也可以把注意力分散到该事件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明示地沟通(对一切进行深入解释),也可以暗示地沟通(使用很多的符号)。如果我们了解在一种情况下可以有数以百计种行为的可能性,我们就需要决定采取那种行为方式。

我们可以将这些行为的可能性看作一条线,这条线代表整个潜在的行为。德莫根和莫兹认为文化的定位作用就是要将这些潜在行为的可能性限制到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试想,这条线按从0到10标记(0是一极端,另一端是10)。文化定位帮助交际者设定了适当的行为点为3。作为文化生物,我们要根据周围的情况在文化定位特征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当的行为,作为一种习惯,我们通常选择的解决方案在2和4之间。

让我们以交际为例。例如,你来自一个人们的交际方式很含蓄的地方(即避免长篇大论,而是依赖大家共知语境去理解隐含信息)。大家心目中认同的交际就是比较含蓄的。这种含蓄的交际方式是一个行为点,你们往往在这个行为点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交际行动。也就是说,在你们的交际中,视情况而定是要多一点暗示还是少一点暗示,但永远不要进行完全的明示交际。所以,只有通过学习,通过亲身经历,你感觉到你原有的行为范围不能指导你成功成功地交际,你才会放大您的范围,从而具备明示交际的能力--尽管你可能仍觉得这种交际方式非常奇怪。

文化是关于在适应过程中如何在两个极端之间做出恰当的决定。文化定位以一种抽象的方式告诉我们在一种文化中人们以往是如何成功交际的。围绕文化定位的那一系列范围内的行为,我们姑且容忍它们,认为是正常行为的偏差,是对情况的一种正常适应过程。而在这一范围外的行为则被视为令人不安的、错的、不正常的。

文化会发生变化,当某一文化导向的范围向一个方向延伸时,或当构成某一文化的人类行为趋向某一方向时,最初的文化定位就会逐渐的向这个方向倾斜。

在这个概念当中,文化与国家无关。关键是某一类型的群体的取向。而这种取向来自于个体的家庭,朋友和所使用的语言。基于这些,我们可以分辨出享有同一取向,同一文化的群体。一个人可以根据语境选择以何种方式交际。例如,在工作中,你的交流会较为明确,而在家中,你的交流则会较为含蓄。如果家庭和工作有许多共同之处,则交流方式会非常相近,而且有很多重叠。

在跨文化学习中,人们接触不同的标准,然后确立他们的文化取向。如果人们的生活需要接触两种不同的标准,那么他们会扩大行为表现的范围,其目的在于兼容两种文化取向。同时情况不同,选择也会有所不同。为了要使个体的行为适应外界社会,原则上讲,范围越大,兼容的可能性就越大。

跨文化的调节者是指那些能够包容两种文化标准的人,他们更容易划定一个包容两方面文化标准的范围。也更有可能形成适合于两种文化的交际方式。

德莫根和莫兹把许多不同标准的文化理论和模式融合在一起,所以吸引了很多人的兴趣。另外,由于这种模式是纯理论的,所以只适合有限的经验性研究。至于他们的模式与现实是否相似,目前最好的测试办法就是看这种模式是否能更好的理解和解释跨文化冲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35317.html

更多阅读

世界上实行一夫多妻制的国家 亚洲一夫多妻制的国家

国际私法研究涉外婚姻,涉外婚姻的有效必须满足婚姻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婚姻的实质要件中要求婚姻当事人不能与他人有婚姻关系。但现实生活中,许多国家实行一夫多妻制,一夫多妻是合法的。现在仍然实行一夫多妻制的国家有

霍元甲(EP+十一月的萧邦MVDVD) 霍元甲ep

·唱片名称 : 霍元甲 (EP + 十一月的萧邦MV DVD)·发行日期 : 2006/01/20·出版公司 : SONYBMG(TW)·歌   手 : 周杰伦周杰伦一直示国际巨星李连杰为他的偶像,李连杰与Jay惺惺相惜,为了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霍元甲》(Fearless),终于有机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根据其对病态人格进行的研究提出了人格的结构及发展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在此,他对发展心理学的建设也作

卡夫卡作品中的父子关系 卡夫卡作品赏析

卡夫卡作品中的父子关系卡夫卡,一位生活经历极其平凡、几乎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出生地,甚至任何障碍都可以将他“粉碎”的“业余作家”,是现实主义的延伸者,更是现代主义的开创者。文学写作是他相对短暂的四十余年人生的重心,父子关系的

声明:《文化冰山理论高低语境个人主义霍夫斯泰德霍尔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为网友戒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