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成霸主
姜卫华/文
勾践,生卒不详,姓姒(大禹的后代),名勾践,又名菼执,春秋末 越国国君。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兵败于吴,屈服求和。后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终成大事,公元前473年灭吴。
吴王阖闾乘越国丧乱之际兴兵伐越,勾践率兵抵抗,战于携李(今浙江嘉兴市)。吴军战败,阖闾死于归国途中。其子夫差即位后,勤于练兵,欲报杀父之仇。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练兵,欲先发制人,于周敬王26年前(前494年)率军攻吴。吴王亲率精兵迎战,两军大战于夫椒(今江苏吴县),越军以失败告终。勾践带着剩下的五千人逃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被吴军包围。无奈之下,范蠡向勾践献策,让大夫文种贿赂吴太宰伯嚭,向夫差跪求称臣纳贡。点评:腐败是恶性肿瘤,也是致命的祸根。一念之差与妇人之仁,导致吴国灭亡。
勾践被夫差押解到吴国,夫差有意羞辱他,要他住在阖闾坟前的一个小石屋里,白天为夫差喂马擦车,黑夜为阖闾守坟看墓。夫差每次驾车出游,勾践都要给他牵马,步行在车前。夫差生病,勾践前去问候,还掀开马桶盖亲尝夫差的排泄物,极力显出体贴的样子,以博取夫差的信任。过了三年,由于勾践尽心服侍,再加上吴国太宰不时接受文种的贿赂,并在夫差面前为勾践说好话,夫差认为勾践已真心臣服,决定放勾践夫妇和范蠡回国。点评:忍辱负重,磨练意志,成大事者必备的要素。
史书记载:“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勾践回到越国后,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这就是“卧薪尝胆”典故的由来。为向老百姓作出表率,他和夫人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吃饭没有鱼、肉,穿粗布衣衫,自己经常同百姓下田耕种,夫人自己也养蚕织布。点评:领导下基层,体察民情,同甘共苦,比任何说教来得更感染人。民心所向,功到自然成!
越国遭受战争的重创,田地荒芜,人口减少,生产受到很大的破坏。为使国家迅速富强,勾践采纳了范蠡、文种提出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策。由范蠡负责练兵,文种管理国家政事,推行让人民休养生息的政策,由国家奖励耕种、养蚕、织布、尤其鼓励生育,增加人口。点评: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使百姓安居乐业,加强国防力量是越国笑到最后的杀手锏。
在内部,越国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在外部,勾践又采取多种办法麻痹吴国。勾践年年按时给吴国纳贡,使夫差始终相信他是真心臣服,并且继续贿赂吴太宰,派出奸细刺探吴国的消息,散步谣言以离间吴国君臣关系,使夫差杀害了忠臣伍子胥。勾践又以越国遭遇自然灾害为理由,不时向吴国借粮,使吴国粮食储存减少,而越国则储备充足。得知夫差要建造姑苏台,勾践派人运去特大木料,夫差非常高兴,扩大了姑苏台的设计,使吴国劳民伤财。点评:不择手段对付对手,有无奸不商的味道。但消弱对方的实力比发展自己来得更快、更直接,有立竿见影之功效。
公元前482年,勾践亲率五万大军攻打吴国,吴军大败,太子友阵亡。这时,夫差打败齐、晋、卫、鲁等国,在黄池(今河南封丘)会盟,当上了霸主。接到消息,夫差只得派伯嚭向越求和。公元前478年,吴国多年灾荒又遇大旱,勾践乘隙攻吴。越军采取两翼佯动、中央突破、连续进攻的作战方法,大败吴军于笠泽。吴王夫差被越军长期围困,力不能支,遂派王孙雒袒衣膝行向勾践求和。范蠡力劝勾践说:“大王您忍辱受苦二十余年,为了什么?怎能就此前功尽弃呢?”就回绝王孙雒说:“过去是上天把越赐予吴国,你们不受;今天是上天以吴赐越,我们不敢违背天命而听从你们的请求。”王孙雒还要哀求,范蠡依然击鼓进兵。吴王夫差见大势已去,遂自杀而亡。点评:斩草除根,永绝后患乃千古血的教训。重蹈覆辙也许就是灭顶之灾的开始。。。
勾践率得胜之师,北渡淮河,与齐、晋等国会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周王派使臣送来祭肉,封勾践为:“侯伯”。自此,越军横行江淮一带,诸侯尽来朝贺,勾践的霸业完成。于是迁都琅琊,称霸中原,成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点评: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成就心中梦。忍辱负重,苦修内功,功到自然成。谁笑到最后才是真英雄豪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