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千里送京娘》赏析
王若皓
昆剧《千里送京娘》是北方昆曲剧院在1960年创作演出的一部名剧。系由秦瑾、丛兆桓、白云生、时弢四人,根据明末清初李玉创作的传奇《风云会》中第十六出《义救》、第十七出《送归》“赵匡胤千里送金娘”的情节,并汲取江淮地方戏优长,重新编写的中型剧目。作曲陆放,导演樊放,侯永奎饰赵匡胤,李淑君饰京娘。1961年正式搬上北京舞台,首演后即得到各界好评。
剧情描写五代时期赵匡胤在汴粱城内因为抱打不平,打死土豪,只得凭藉一条蟠龙大棍,单人独骑一路逃往关西,以图建功立业。在途经清幽观时,遇到一个扫墓民女赵京娘被强盗劫掠,出于义愤,赵匡胤再度出手打跑贼盗救得京娘,并不远千里将其护送回家。故事至此并不复杂,而正是在护送途中,产生了全剧最具看点的所在:一开始,一对素昧平生的男女二人千里跋涉本已不便,为了掩人耳目,又正巧同为赵姓,于是二人拜为结义兄妹。一路之上,京娘骑马,匡胤步下,跋山涉水,野旷天高,英雄美人……因为红彤面庞、器宇轩昂的赵匡胤却有着一副侠义心肠与时时的关怀,一连串的意外使赵京娘渐渐产生了爱慕之心,于是她看山望水数杨花,借景抒情,一次次向赵匡胤倾吐眷念之意。怎奈这两份浓重炽烈的情感却是两条没有交点的平行线:赵京娘少女情怀,春心萌动,赵匡胤志在鸿鹄,行走天下……从婉言谢绝到直言说出自己当下的境况,一个朦胧的美丽爱情故事,荡漾起了不知多少痴情男女的心底涟漪。
这是一出红生(净)与旦角(昆剧中以闺门旦的基调和贴旦、作旦的表演技法应工)的情感对手戏,虽然前部也上周进、张广与众强徒,但基本属于过场,可以忽略不计。
该剧的特色是气度丰满,情感真挚,主线清晰;唱词念白诗情画意,穿戴妆扮大气古朴,身段优美造型别致,舞台调度画面感强,因而颇具昆剧艺术特色。
剧中赵匡胤将赵京娘从青石板下救出,因素不相识,到慢慢熟悉,“哪管自身危与安,且救人于倒悬”,使得剧情的情感度陡然腾起,很快过渡到后面千里相送的主要情节,无论是情节节奏还是音乐节奏都显得非常明快。
该剧真正的看点,首先在于把情节线推后,而突显人物情感基调的把握上。对于赵京娘来说,心中有爱的女子千娇百媚,燕语莺声,柔情似水。戏里的赵匡胤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又何尝不喜欢京娘?但他是大英雄,“侠肝义胆,志在解民忧,看青山笑我壮志未酬”,在事业未成之时,他只能压抑情感,放眼江山,也正是这一脉贯云豪气使得京娘越发地尊敬和仰慕。这里有一支曲【滚绣球】唱出了京娘少女的情怀:“妹羡那紫藤花挂满了枝芽,花树相伴堪称潇洒,美满无涯”,赵京娘巧借花树比喻兄妹彼时的关系,口念着花,手指着花,却情在人,心在兄,终于用“再莫要种松种柏不种花”一句大胆吐露了胸臆。
其次,情感线的荡漾就是情节线的进展,双双咬合,难解难分。就表演而言,这出戏把生旦习用的“合扇”对比的身段,转化为情感造型。像当京娘表白后,两人由在台中相互靠近的状态猛地一下向两旁分开,静动错落,合分瞬息,很好地张扬了内心化解不开的炽烈浓情。
第三,语言的情、景、境的熨帖到位,大大提升了人物的思想境界。
例如,京娘与匡胤的这段对白:“你远看——”,“吕粱山,山山不断”;“这近呢?”,“青石涧,涧水长流”,“那水面之上——”,“乃是片片落花”;“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却是为何?”“只因它有奔腾沧海之志。”
听到“只因它有奔腾沧海之志”的回答,此时的京娘虽然只有轻轻一句“原来如此”,却饱含了极为复杂的情感内容:被拒绝是委屈和失落的,却也是值得敬佩和欣赏的,因而这份爱不仅更加坚定而且升华。到这个时候,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心底里那份不能触碰却是绚烂美妙的伤痕就被深深烙印了。
第四,旋律优美的曲牌与情感的融合,将戏的情节线摆荡到了最高峰。
全剧中最核心也是最知名的曲子就是【赏花时】了,这段既描写春景,又表达二人不同心绪的春愁:“杨花点点满汀洲,柳丝袅娜垂岸头,春光洋溢春溪水,春意阑珊更惹春愁。水中鸳鸯并翅儿游,岸边兄妹并肩儿走……却为何有缘邂逅,难偕凤鸾俦?”这段唱概括了京娘整个戏的感情旨归:喜悦、春愁、痴恋、失重、无奈。而赵匡胤的“春光点缀山河旧,春意阑珊更惹国愁。云际鲲鹏展翅遨游,天下英豪四海奔走。大丈夫满腔热血,与世共忧。”豪迈、国愁、关爱、孤胆、壮志。娇莺鸿鹄,真个是美不胜收。剧中选用的【泣颜回】、【楚江吟】、【滚绣球】、【货郎儿五转】等曲牌,都有叙述与情感交织,反复陈述,层层渲染的功能,加上北派特有的大跨腿儿,抓髯捋髯扔髯摆棍背棍等身段技术,张弛有致,五彩缤纷。
当年,陈毅副总理看后极力赞扬该剧的主题立意、情节安排、舞台气势和表演艺术。专家学者几乎异口同声地赞扬这是一出可与传统经典剧目媲美的新昆剧。到今天,南方各昆剧院团(包括台湾地区),大都学习、照排并演出此剧,使其成为全国昆剧界各个院团均有并经常上演的保留剧目,时间跨度超过半个世纪。1980年代以后,北昆重排此戏,由侯少奎饰赵匡胤,洪雪飞饰京娘。三十多年以来,被侯少奎“送”过的京娘不下十几位之多,并且已经由侯少奎先生以及与他合作的老师们传授出第三代的“赵匡胤”、“赵京娘”。
说来有趣,这个剧目的原本中仅有一句【粉蝶儿】的“野旷天高”保留在新剧本中,可以说《千里送京娘》从主题、结构、人物定位到演出形式完全是崭新的创造。而且,这个作品的文学剧本也不是严格意义按照昆剧曲牌体制来填写的,可以说是打破了曲牌连缀体制、借鉴了板腔体文学特征的文本。但由于剧中立意高远,人物感情健康、充沛,情感线索起伏跌宕,曲词通达蕴藉,旋律流畅优美,达成了观演时观众的忘我与投入,尤其是其中“杨花点点满汀洲”早已不胫而走,成为昆剧的著名唱段,广为流传,因而奠定了它无可置疑的优秀剧目的历史地位。
如果说需要爆料的话,就是真正与侯永奎先生合作的第一个“赵京娘”是北昆现已年届80高龄的秦肖玉老师,这是很多熟悉此剧的观众并不知道的。
赘述一句,戏曲观众追根穷底的爱好,也常常出现“后来京娘怎么样了”的愿景追问,于是一出行内习称阴送的《京娘送兄》便应运而生,而且很多剧种都有该剧目,这就要另文再述了。
(配图为该剧电视片截图:侯少奎饰赵匡胤 李淑君饰赵京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