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容闳学院观摩了研修活动的研讨课《石壕吏》,执教老师是容闳书院的黄漫老师,她运用容闳书院“合作、探究、展示”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在自由读、齐读之后向学生抛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些句子?写写你喜欢它的理由。接着学生以九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大约五分钟后各小组到黑板前板书,而后黄漫老师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引导学生赏析诗文,体会情感。听了这节课后,我的感受是很多的,把它整理了一下。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对诗文赏析完全来源于课堂的现场生成,教师正是充分利用了课堂生成来开展教学,所以学生的思维灵动,课堂也显得生动,我觉得这是最成功的一点。
但也确实存在遗憾之处。学生在赏析的时候是按各个小组的顺序来的,他们选的都是片段,这首简练、完整、有起伏的叙事诗最后留在学生心里真的是完整的吗?我相信它的情节在学生心中是完整的,因为我们的大脑思维有这种功能,我们的小说中不也有插叙、倒叙的表现手法吗?甚至连意识流的手法读者也能理解啊,何以理解这首诗学生就不能把片段连成完整的一件事呢?然后诗词的本质是要传达情感、表现情怀的,那些作者要传达的情感隐含在诗词的某些句中或某些词中。叙事诗不同于抒情诗,它不是通过意象或意象群来直接植入情感(如《天净沙秋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叙事诗要表达的情感更多的是融入在对事的叙述中的,并且在叙述中情感渐行渐进。在《石壕吏》这首诗里作者通过叙述“有吏夜捉人”到老妪哭诉“二男新战死”,在她还没有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中走出来的时候,她为了亲人、为了早已摇摇欲坠的家,又要“急应河阳役”,战乱真是要把百姓一步一步逼向绝路了啊,最大的哀痛往往都是无声的,我想唯有亲身目睹了这个人间悲剧的诗人,才会感同身受,天明“独与老翁别”时必定同情、哀戚混着理智(杜甫认为还是要先把“安史之乱”平复的)。作者的情感没有直接抒发,但我们在他渐进的叙述中感受到他渐浓渐强的情感,最终被打动和感染。在互动评课时有的老师说这种片段式的教学设计让情节支离破碎,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让情感断了,变成了一个个片段,学生也就难以与诗歌、与作者进行层层推进的深度的对话,又怎么来产生真正的共鸣,悲老妪之悲,哀诗人之哀呢?所以,我想叙事诗的教学还是要保持事与情的内在脉络,别让事断了,更不能让情碎了,最终让叙事诗的赏析流于表面。
容闳学院站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从2008年全面推进这种“合作、探究、展示”的课堂模式,是在改进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为他们的学生将来可能的出国留学而坚持的,但是这世上不存在某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再好的模式如果不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来使用,最终都将变成教学的镣铐,变成僵化的模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所有想要改变教育困境的人都不愿看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