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歌
文:紫华
东北民歌,是东北小调的统称,分为山歌、歌舞曲和萨满调。格调生动活泼,极具地方特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我国的民间歌曲中占有重要地位。热爱她,那样俏皮嘹亮,就象摇响的黑土地上的大豆,就象太阳晒红脸的高粱。不仅是因为她的独特的热情,乐观的不屈。在雪域高原的高亢的呐喊,是因为她是这片土地的心的自语。热爱她欢快的脚步走在心的沃土上。
东北民歌是指流传于东北三省汉族小调的统称,它的歌词是东北人民生活语言的诗化。由于地理、语言、生活习性养就了东北人《我们一起过年》晚会张冬玲演唱东北民歌
豪爽的气质,在民歌中往往得以充分体现。东北民歌中有些曲调是受地方戏二人转唱腔的影响,因此显得非常富有地方色彩,生动活泼,反映了劳动人民开朗的性格和丰富的生活情趣。东北民歌的特点一般音调比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上也比较刚直。《东北风》、《月牙五更》、《摇篮曲》及《小拜年》已成为具有东北代表性的民歌,久唱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民歌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及魅力。
东北民歌可分为三大类:
山歌
山歌又分“长调、“短调”,“长调”高亢刚健,节拍自由;“短调”曲调平稳,节奏规整。
歌舞曲
歌舞曲大多为一领众和形式。
萨满调
萨满调是为请神、跳神、祭祖、葬礼时唱的歌,曲调吟诵式,多为领和。鄂伦春民歌为五声音阶。以宫调式、羽调式居多。他们最喜爱的民歌有《额呼兰.德呼兰》,是一首歌颂大自然的歌。此外《鄂伦春族小唱》在全国也很闻名哦。
艺术特色
内容方面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东北民歌的内容常常是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它唱出了人民的痛苦和欢乐,记述了黑土地上的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而且还具有鲜明的阶级意识和强烈的阶级感情,爱与憎的倾向总是鲜明得毫不隐讳。旧社会,劳动人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日寇的铁蹄践踏东北三省。那时黑土地上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悲惨的情景在东北民歌中体现着,如《煤黑子苦》就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表现了东北汉子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解放后广大劳动人民又创作出许多唱翻身,唱解放,歌唱领袖,歌唱共产党,歌唱自由幸福生活的歌曲。如:《新东北风》、《翻身五更》等。 在东北民歌中有许多歌曲是与生产劳动实践密切相关的,如节奏鲜明的劳动号子:《哈腰挂》、《拨粮包号子》、《打路基歌》等,有的直接反映劳动的场面、劳动的情景、劳动的心情,也反映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勇敢、不怕困难,充满人定胜天的必胜信念,如:《姐妹上场院》、《卖饺子》、《生产忙》、《气死龙王》等。也有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爱情及地方习俗的歌曲。如:《摇篮曲》、《瞧情郎》、《反对花》、《回娘家》等。 东北民歌,孕育在这片黝黑的土地上,孕育在豪爽、乐观的东北人的血液里,它们把人们劳动中的苦与乐、生活里的喜与悲,把民俗、情趣、青山、秀水,把小伙子、俊姑娘那份羞答答的爱用欢畅的、粗朴的、奔放的、柔婉的腔调唱出,织出了一幅幅色彩浓烈独具地方风味的民俗画面。新货郎、瞧情郎、乌苏里船歌等,每一首歌里都散发着黑土地上的玉米香,每一句歌词里都透出东北人的豪气。
调式方面
东北民歌以小调为主,以宫徵调式为多,也有商羽调式。 如:《东北风》、《放风筝》、《翻身五更》、《庆新年》、《小看戏》、《回娘家》、《摇篮曲》等均为徵调式,《丢戒指》、《卖饺子》、《秀云肩》、《小拜年》等均为宫调式;《茉莉花之二》、《正对花》等为商羽调式。东北民歌总体上给人以明朗、活泼的感受。
旋律方面
东北民歌的曲首往往是同音反复、或使用重复的表现手法,二者也常常叠用,继而用“加花”或“放宽”或“紧缩”等手法。 东北民歌在旋法上常出现四度旋律音程的同时,更突出使用小三度音程,旋律性较强,节奏规整。人民很善于运用音乐的表现因素,短小简练的手法,创造出鲜明、准确而生动的音乐形象,表现深刻的内容和思想情感。 东北民歌旋律清新明朗,节奏规整,接近自然语言形态,多采用2/4拍,形象准确生动,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表现手法上还有这几个突出的特点: ①运用四季、五更、十二月等来取缀多段唱词,形成分解歌的形式。例如《正对花》、《反对花》、《翻身五更》,以此表现出人民较高的创作才能及艺术性。 ②衬字衬词的使用是东北民歌的特点,如:《小看戏》表现出东北人特有的诙谐、风趣。 ③舌尖颤音贯穿全曲,加上模仿锣鼓声所使用的衬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东北民歌“活”“俏”“浪”“逗”的特点以及高超的演唱技巧。如《正对花》。 有时歌词中方言的运用,更突出了东北的地域特征,听起来让人有亲切感。
艺术价值
东北民歌表达了东北人民勇敢的精神、勤劳的作风及火热的情怀。它凝聚着东北人民的智慧,是关东人民的杰作,东北民歌在我国的民间歌曲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东北民歌深受人们的喜爱 东北民歌王郭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东北民间音乐,赋予它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的生命。同时,他又通过自己独具特色的演唱,把东北民歌和具有东北地域风情的创作歌曲介绍给了全中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使东北地区的音乐在中国和世界音乐园地里更为光彩夺目。 2、东北民歌促进了“二人转”及东北大秧歌的发展 传统音乐的五大类(即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从来都是互相影响和吸收,互相丰富互相促进的关系。但从基本的方面看,民歌又是其他各种音乐的基础。东北民歌也影响促进了东北的二人转、东北大秧歌。两者都从民歌中吸取材料。 3、经典器乐曲源于东北民歌 独奏曲《赛马》与《江河水》20世纪60年代初问世以来,风靡全国,轰动海外,成为我国二胡的经典曲目。其中《江河水》这首乐曲是黄海怀将同名的东北民歌《江河水》移植改编为二胡独奏曲,该曲悲愤的旋律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在1965年拍摄的电影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以一盲公卖孙女的悲惨场面,配以二胡独奏曲《江河水》的悲愤旋律,深刻地表现了旧社会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此曲和《赛马》直到今天,仍然盛传不衰。而《江河水》已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之中。又有许多演奏家将东北民歌《摇篮曲》、《回娘家》、《月牙五更》、《瞧情郎》分别改编为小提琴曲、唢呐独奏、板胡曲及爵士乐等,让人耳目一新。随着现代化的电声乐队的发展,东北民歌又有新的演绎,为东北民歌注入了新的生机。 4、东北民歌的精髓滋润艺术家的创作 八十年代创作的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王德词刘锡津曲)描绘了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塑造了北方人纯洁、崇高的精神境界,旋律宽广而婉转。《十五的月亮》(石祥词、铁源曲)赞颂了军人及军人的妻子为祖国守边防,甘于奉献的精神,旋律优美而细腻。还有《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想给边防军写封信》、《辽河水从我家门前走》这些歌曲,一问世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广为传唱,家喻户晓,如今已成为经典之作,久唱不衰。细细品味,旋律中都吸收了东北小调的味儿。这些艺术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也许是有意的,也许是无意的,但是,这种艺术精髓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在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们的创作。 新时代,《大辽河》、《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过河》、《家在东北》这些创作歌曲唱遍大江南北,也无不吸收了东北民歌的精髓。 由沈阳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舞蹈系列剧《月牙五更》是曾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舞蹈艺术精品。它以东北民间广为流行的同名民歌《月牙五更》为主旋律,并以鲜明的关东舞蹈风格,描绘了关东大地人民群众世世代代拼搏向上的生存意识,构成了一幅幅多彩、情趣盎然、美丽纯情的生活画卷。该舞剧曾在中南海演出,并先后在上海艺术节、杭州艺术周、香港“神州艺术节”等艺术盛事上演出,受到国内外舞蹈艺术家的高度评价。再一次展示了关东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风貌。
东北民歌依然活俏浪逗
东北民歌是指流传于东北三省汉族小调的统称。东北民歌的特点一般音调高亢嘹亮,气韵悠长,旋律活泼明朗,节奏规整,接近自然语言形态,音乐形象鲜明生动,反映了东北人民开朗的性格与丰富的生活情趣。
东北民歌始终与时代生活紧密相连,1955年之前,东北民歌只是在寻常百姓、民间艺人中传唱,词曲作者与演唱者均来自民间。从1955年开始,东北民歌进入专业艺术团体,有越来越多的音乐工作者从事东北民歌词曲创作与演唱。1955年,第一届中国音乐周在北京举行。东北民歌《小拜年》、《绿叶配红花》在音乐周上获奖。
东北民歌记述了东北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以及精神风貌。民歌承载着民族的、地域的、历史的、文化的珍贵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说,传唱民歌就是传承历史文化记忆。
从内容上看,东北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东北民歌的内容常常是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及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在调式上,东北民歌以小调为主,以宫徵调式为多,也有商羽调式;在旋律上,东北民歌的曲首往往是同音反复、或使用重复的表现手法。此外,东北民歌在表现手法上还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运用四季、五更、十二月来连缀多段唱词,形成分解歌的形式。比如《正对花》、《反对花》,表现出较强的艺术性。第二,衬字衬词的使用是东北民歌的特点,表现出东北人特有的诙谐、风趣。第三,舌尖颤音贯穿全曲,加上模仿锣鼓声所使用的衬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东北民歌“活”、“俏”、“浪”、“逗”的特点以及高超的演唱技巧。
一些经典器乐曲也源于东北民歌。二胡名曲《江河水》于上世纪60年代初问世以来,风靡全国。其实,《江河水》这首乐曲是根据东北民歌移植改编而来的。还有许多演奏家将东北民歌《摇篮曲》、《回娘家》、《月牙五更》、《瞧情郎》分别改编为小提琴曲、唢呐独奏、板胡曲、爵士乐等。
民歌不再仅用民族唱法唱
在我省首届东北民歌节上,记者发现,东北民歌的演唱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变得多种多样。在大家的印象中,民歌似乎只能用民族唱法演唱,而参加我省首届东北民歌节的许多歌手却是用通俗唱法,甚至用美声唱法来演唱的。像《摇篮曲》就运用了民族、通俗、美声三种唱法,其中,辽宁歌剧院的歌手还采用了男女三重唱的演唱形式。
那么,民歌的演唱方式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呢?龚荣光教授说,民歌的题材形式、音调素材、风格色彩、表现手段都是在不同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形成的。运用民族、通俗、美声三种唱法,以及多种演唱形式演唱民歌,这种新趋势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生活的丰富、大众欣赏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龚荣光教授认为,欣赏群体的多元化导致民歌创作演唱方式的多元化,民歌创作演唱方式的多元化导致受众面日益扩大。
记者采访了几位现场观众,他们说以前没有听过用美声唱法唱民歌,但听过之后感觉还不错,挺新颖的。对于用通俗唱法唱民歌,现场观众表示很好听,并且保持了民歌的韵味,也便于音乐爱好者学习传唱。
新民歌吸收了流行元素
“东北民歌的创作演唱已经在传统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了。”龚荣光教授如是说。前来参加我省首届东北民歌节的葫芦岛市艺术团就带来了新创民歌。“大东北有条大辽河/源远那个流长/曲曲折折……”这首旋律大起大落的歌曲就是葫芦岛市艺术团副团长乔树军作曲的新民歌《大东北有条大辽河》。谈到新民歌的新特点,乔树军认为,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新民歌的内容与时代接轨,具有很强的流行性;第二,新民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第三,新民歌在唱法上呈现出多样性。歌手田松告诉记者:“每次演唱新创作的民歌都很兴奋!”老民歌固然经典,但新民歌却能及时传达出时代的强音。
摘要:一首民歌,就是一个超级的艺术品。”(英:威廉姆斯《民族音乐论》),民歌不仅是珍宝,它也是在成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得以成熟,得以精练的一种艺术,一种富有价值的完美的艺术。(柯达依:《论匈牙利民间音乐》)。
关键词:民间歌曲;特征;继承发展
民间歌曲,是广大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在漫长的年代里共同创作的一种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之光的艺术形式,也是我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而东北民歌的形成又与东北的地域和人文环境有着紧密联系。东北民间音乐历史文化悠久,这里孕育着满、赫哲、锡伯等民族文化,后来又吸取了蒙、汉、朝鲜、回族等文化,从而对东北民歌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一、东北民歌的形成与艺术特征
东北民间音乐包括东北民歌、二人转、东北秧歌等艺术形式。然而东北民歌是对流传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汉族小调的统称。东北民歌的特点是诙谐、风趣,许多歌曲常常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东北民歌活、俏、浪、逗的特点。东北的汉人大都来自山东、河北等北方各省,他们与东北各民族共同创造和发展了风格独特的东北民歌。东北的民歌泼辣、爽朗、火爆、粗犷风格特征形象地反映了东北人的那种热烈、率直、豪放、淳朴的性格,表达方式开门见山、直来直去、很少修饰,旋律优美、自然流畅、语言质朴、感情率直。
①民歌名,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中国民歌。 起源 “茉莉花”小曲(即民歌)曲名为“鲜花调”,有几百种鸣唱法,但大同小异,实际就是一种,音乐界称为“近似音调”。这种曲调广泛流传于明、清,主要流行区在江浙。据已故音乐史论家章鸣(原中国艺术研究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等专家考证清代的“鲜花调”是在明代已流行于扬州的“鲜花调”基础上的发展。扬州清曲,以及从扬州清曲中汲取丰富营养的扬剧,都有“鲜花调”曲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国音乐源远流长,但最大遗憾是,长期以来大多数只有曲牌名及歌词,很少有曲谱记载。现存最早的“鲜花调”(又名“仙花调”)歌词,见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1年)扬州戏曲演出脚本《缀白裘》丛书中《花鼓》一剧的“仙花调”。现在发现最早的曲谱,国外见于由英国人希特纳于1804年出版的《中国旅行记》中记载的“小调”(有谱无词,后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运用到歌剧《图兰朵》中);国内最早记谱为工尺谱,此工尺谱记载在清道光元年(1821年)刊行的《小蕙集》上,由扬州清曲家王万卿演唱、张中操记谱、武俊达校订,王万卿演唱的“鲜花调”更接近当代流行的“茉莉花”;再次为1840年抄本《张菊田琴谱》之古琴曲。 现代首次以简谱形式面世的“茉莉花”,1957年由前线歌舞团到北京作汇报演出,演唱很成功,后灌制了唱片,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80年代中期,按照文化部的部署,扬州大规模采集民歌,所收录的1000余首民歌中,就有仪征、江都、兴化三种“茉莉花”,词曲大同小异。90年入选《中国民歌集成.江苏卷》的扬州民歌达230余首,“茉莉花”(即“鲜花调”以7种词曲形式列入该书,第一种即为何仿这一首,在其曲最后注有“佚名唱,何仿整理词、记谱”。 起源争议 1942年,新四军战士何仿在江苏六合采风时,记录了一首当地民间艺人演唱的《鲜花调》。1957年,已在南京前线歌舞团工作的何仿,将其改编成了民歌《茉莉花》参加全国汇演,《茉莉花》被首次标名“江苏民歌”。但《鲜花调》早在清末就唱遍全国,山东省就有《鲜花调》,假设何仿在临清记录了这首民歌,并由山东前卫歌舞团演出,今日岂不成了山东民歌?因此笔者认为,最先“注册”与它的原产地,是两码事。 有文章说,据已故音乐史学家章鸣考证,“清代的《鲜花调》是明代已流行于扬州的《鲜花调》基础上的发展”,据笔者考证,《鲜花调》之名却最早见于清乾隆年间。扬州清曲有《鲜花调》,这是不辩的事实。但据中国戏曲音乐、曲艺音乐、民间歌曲等集成记载,全国各地到处都有《鲜花调》,证明《鲜花调》最早出现于扬州清曲中非常牵强,至于传播到全国的方式,有人提出是通过歌妓的说法也不能让人信服,至今并没有发现历史上有扬州歌妓跑遍全国的记载。还有人提出,英国人希特纳于1804年出版的《中国旅行记》中记载的“小调”(即《鲜花调》,有谱无词,后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运用到歌剧《图兰朵》中),就来自于扬州清曲,同样也没有拿出确凿的证据。[1] 发展和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因此广泛流传的民歌小调数量也甚多。它们就像暮春三月花园中的百花,姹紫嫣红,姿态万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个品种姿压群芳,栽培悠久,广受大众喜爱,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小调《茉莉花》。 《茉莉花》自古以来流行全国,有各种各样的变种,但以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一首传播最广,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中,就刊载了它的歌词,可见其产生流传年代的久远。 十八世纪末年,有个外国人将她的曲调记了下来,歌词用意译的英文和汉语拼音并列表示。后来,又有个叫约翰·贝罗的英国人来华,担任英国第一任驻华大使的秘书。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国游记》。也许在他眼里《茉莉花》是中国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谱刊载了出来,于是这首歌遂成为以出版物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开始在欧洲和南美等地流传开来。 1924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剧《图兰多特》的初稿后逝世。该剧以中国元朝为背景,虚构了一位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将它的原曲改编成女声合唱,加上剧中的角色全都穿着元朝服饰,这样就使一个完全由洋人编写和表演的中国故事,有了中国的色彩和风味。1926年,该剧在意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从此,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歌剧经典的流传而在海外飘得更广。 据近年来媒体报导,《茉莉花》原名《鲜花调》,本来有三段歌词,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银花和玫瑰花。1942年,音乐家何仿到隶属江苏省南京市的六合区金牛山地区采风,从当地一位知名的民间艺人那里,采集到了这首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民歌,将她的曲调及歌词一一记录了下来。1957年,他将原曲原词作了改编,三段歌词都用同一曲调,由原来歌唱三种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作结束,遂成为现在大家所熟悉的这个样子。该曲当年由前线歌舞团演唱,后由中国唱片社出了唱片,于是得到进一步的流传。 本世纪初年,张艺谋在它导执的申奥、申博宣传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2003年8月3日,2008年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隆重揭晓。当著名运动员邓亚萍和著名影星成龙扶着会徽缓缓走上祈年殿时,管弦乐又响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时此刻你所听到的《茉莉花》的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古老的中国正在阔步向前。随着这些电视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将飘得更远更广。
东北民歌就是在民间流传,百姓中传唱,久唱不衰,百听不厌,动之以情的小曲小调。
解放前的东北民歌有:窑娼的《烟花叹》。譬如:提起宋老三/两口子卖大烟/一辈子无儿无女……还有《送情郎》,在电视剧:《关东大先生》贝勒爷曾哼唱:小妹妹送情郎/送到那大门外/泪珠啊一行行/落呀么落下来……
另外,东北解放初期的民歌有《月牙五更》、《看秧歌》、《摔灯碗》、《丢戒子》等。
东北民歌有些是文艺界的词曲作者创作的。有些是民间艺人编词作曲的。
东北民歌比别的地方的民歌好听,易懂。歌词合辙押韵。咬“儿”的小字眼儿。吐字真切,末尾一句的字,大多都是“儿”或“子”儿。唱起来轻柔俏皮、动听。艮揪揪的,贼有人情味和关东火辣辣的万种风情。
譬如:《摇篮曲》。郭颂后来创作的《新货郎》。又如:庞龙演唱创作的《家在东北》,还有由马金萍作词,杨伯森作曲的《大姑娘美,大姑娘浪》也属东北民歌的范畴之内。
民间是产生东北民歌的摇篮沃土。
譬如:1948年林彪带领部队攻打四平时,当时在当地老百姓的口头中就自编自唱道:攻打四平/四平修得好/城里有碉堡/城外有水壕/老百姓说打吧/八路打不了。这也是东北民歌的一种。
尤其东北一些老女人,闲暇之时,怀抱着孩子拍打着,或悠着摇车子,哼着摇篮曲,更是优美动人。
记得我小时候母亲就套用《苏武牧羊》的曲调,给我哼唱着:谁家有个胖娃娃/今年正三岁/不吃饭不喝茶/整天吃妈妈/头戴小红帽/身穿粉红纱/小红帽、小红鞋/附体向天花/小便像天锥/小脸笑微微/货郎鼓、小棒槌/外屋一大堆/爷爷奶奶拿着当个小宝贝……
东北民歌由盛到衰,由地地道道的原生态,向流行歌曲的方面演变,也愈来愈少、少而又少,几乎濒临灭亡。
《翻身五更》是辽宁、吉林的一首汉族民间小调,原名是《月芽五更调》,它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唱词为“五更体”,二是每“更”中必有“月芽儿”三个字。历代“五更”均以其“主题”加“形式”命名,如古代《思妇五更转》、《太子五更转》,如近代的《等郎五更》、《扬州五更》、《摇船五更》、《叫化五更》等。民间流传的原词内容为情歌,20世纪50年代为配合农村土地改革而填入新词,但原词句式仍被保留。词格为“三五五(或三)七三三五”,三种句格相互交替,使歌词韵节灵活多变,也给曲调、句幅带来影响。
全曲共四个乐句,首句三小节12拍,音调明快,气韵舒展,是全首民歌的“点题”之笔;第二乐句前半是首句的重复,起到巩固乐意的作用,后半引入新的音调材料,并结于“Do(1)”音,它比首句多了一小节,从结音看,它是呼应的关系,从结构上看,它打破了平衡,使乐意有所展开;第三乐句改变音型、节拍,缩短句幅,造成音乐的不稳定感,而这正是“转”句应该具备的功能,这句结于“La(6)”音,也是为了服从这一要求;第四乐句与第三乐句间几乎没有停顿,先上行再依势下行,直冲到全曲最低音区,十分自然而流畅地完成了音乐的陈述。四个乐句分别结音于Re(2)—Do(1)—La(6)—Sol(5),形成典型的四句头句式结构。可能因为是“寻声填词”,它的词曲关系方面有一些不“顺”之处,如“压迫受了几千年”这句词,被安排在弱拍起唱,似乎有违于歌唱的顺畅。不过,它在当时已经普遍传唱,得到广大歌者的默许,故无伤其大体。
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