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在访谈里说他有意拍一部带科幻味的电影。这“科幻”在哪儿我倒是一点没看出来,但电影中的反乌托邦味倒是十足。这不是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们住在郊外的大房子里,父亲在一家工厂工作,他是这个家庭与外界唯一的联系。家里的三个孩子基本都到了20岁左右,可他们显然从来没有出过家门。父母告诫孩子,在家的围墙外面充满了危险,你们只有在家里才是安全的。家里封闭一切外界的消息,孩子们最开心的娱乐就是看录像——家庭录像。父亲为大家放上一首旋律优美的英文情歌,但是却把歌词翻译为枯燥累赘的爱家内容。每当孩子们听到一个与外界有关新词汇,母亲总是做出另外的解释,比如“电话”是盐的别称;“远足”是一种耐用的材料;“大海”是一种皮质沙发;“鬼魂”是一种黄色的小花……当一只猫进到院子里,父亲对此的解释是:猫是一种危险的动物,专门吃人。
这就是一个小型的《1984》里的大洋国,极权的模范家庭。
导演只是用了白描的手法来介绍这个家庭的种种怪现象,没有一点多余的笔墨来介绍这个家庭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会这样。是啊,一个家庭以极权的面容出现,大家都觉得挺奇怪,可极权国家在今天的地球上仍然不少见,生活于其中的人民是不是真的意识到自己生活于一种奇怪的管制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