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绝不是只有意气之勇的匹夫,而是一员既勇且谋、能够决胜千里的战将。
---题记
◆史记《霍去病列传》:
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骠骑始为出定襄,当单于。大将军引还过幕南,乃得前将军、右将军。大将军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前将军广,广自杀。……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而大将军不得益封,军吏卒皆无封侯者。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子嬗代侯。嬗少,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居六岁,元封元年,嬗卒,谥哀侯。无子,绝,国除。自大将军围单于之後,十四年而卒。竟不复击匈奴者,以汉马少,而方南诛两越,东伐朝鲜,击羌、西南夷,以故久不伐胡。(摘略)
历史记载的是,霍去病当时是长安一霸,没什么人敢惹他。可事实上霍去病表面上行事张狂随性,实际却城府暗藏。
可以说是霍去病打通了大汉通向西域的道路,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身先士卒,勇猛果断。他一生四次领兵正式出击匈奴,都以大胜回师,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土,战功比他的舅舅卫青还要壮观,这样一个战功彪炳的战士不只是有勇,其谋略也绝不输他人。霍去病非常善于运用骑兵集团在沙漠、草原地带机动作战,他可以指挥骑兵进行短程奇袭。也可以指挥骑兵进行长距离、大规模的正面进攻,可以用骑兵打运动战,也可以用骑兵打遭遇战,表现出良好的战术素养和高超的临战指挥艺术。霍去病具有一种强烈的忠君报国精神和奋发有为的气势。否则有勇无谋的人还哪能在历史上站得住脚,早就在浩瀚的历史之海中沉下去,哪还有一丝身影。
霍去病是骄傲的,他夸赞李敢是条汉子,他自己却是汉子中的汉子,敢放心大胆重用敌人,也不计较李敢是否会因此升官得势后再来对付他,如果他的心胸不是比李敢更宽广,他怎么能理解李敢的心思?又怎么能容下李敢?那是他这样一位大将的风度,敢于为大汉奋勇拼杀的精神。“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就能看出他有着怎样的胸襟与气度。
霍去病的亲人轮转于权贵之中,其实在那个阳光照不进去的宫廷里待久了的人,最后除了自己还会相信谁呢?然而霍去病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为这样一个西汉的大英雄,有着大气概。所以那样的性格,爱得肯定热烈。只是我不知道在那个时候是谁有幸成为他的伴侣,陪他度过短暂而轰轰烈烈的生命。他是那样一个行事可以虚虚假假,但心一定要真。值得他真诚对待的女子一定是最幸福的,这只是我从微弱的历史文迹中寻得的,或许只是一种猜想,但世事无绝对,可能这就是真实的他,一个爱得真切的男人。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漠北大战,此一役是霍去病留名历史的最重要的一战。漠北之战后,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
历史记载,这一年的霍去病,年仅二十二岁。
余愿已尽,君意亦了。
白云悠悠,物过人老。
黄沙漠漠,各寻逍遥。
今日一别,相见无期。
年轻的他最终战死沙场?我始终有一种感觉,他没有淹没于沙场中,而是隐世,因为他在那时已经没有什么对手,他感到继续留在长安享受清闲的日子太无聊,于是就离开了历史的视觉,把自己掩藏在渺渺的人海中,浩瀚的黄沙中,去追寻他自己的生命。
我认为,这若是霍去病的结局,才是最完满的。风华过后,隐其锋芒,遨游于西域。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从军行》李昂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
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
阴山瀚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
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
长途羽檄何相望,天子按剑思北方。
羽林练士拭金甲,将军校战出玉堂。
幽陵异域风烟改,亭障连连古今在。
夜闻鸿雁南渡河,晓望旌旗北临海。
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
玄漠云平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
城南百战多苦辛,路傍死卧黄沙人。
戎衣不脱随霜雪,汗马骖単长被铁。
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
匈奴未灭不言家,驱逐行行边徼赊。
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
天边回望何悠悠,芳树无人渡陇头。
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
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
麾兵静北垂,此日交河湄。
欲令塞上无干戚,会待单于系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