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深圳以后,一直没有机会亲自去考察一番,在2009年,公司受顺德政府委托,改造顺峰山公园,决定对广州知名公园进行考察,吸取经验与教训,因此有了这次岐江之行。
岐江公园前身是粤中造船厂厂址,但在90年代衰败,遗留下了很多厂房和机器设备,中山市政府决定把这个厂区改造成一个市政公园,邀请刚刚美国回来的俞孔坚主持设计,中间一个小插曲是,原来的机器设备以100万卖掉,但在俞孔坚游说和坚持下,花200万买回来,此事不知真假,但一直有谣传。
此公园获奖无说,最大的算是ALSA的设计荣誉奖,也是国人第一次获这个奖,作为俞孔坚的代表作,作品很好推行了俞孔坚当时倡导的理念: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由这个公园开始,也基本形成了俞氏风格(鄙人认为,虽然后来俞孔坚作品和获奖无数,但都没脱离其原始风格,有些甚至被风格所累)
整个公园保留了原有造船厂的框架,对造船厂的一些遗留物也进行了演艺,大胆的直线,强硬的空间设置,突破了原有中国古典园林的局限,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俞孔坚强调的穿越感以及空间的依次展开变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铁轨、机器设备的保留也使原有土地的历史没有丧失,只是换一种身份,讲述自己的故事。
但其实公园好坏掺半,中山多雨,且太阳直射比较厉害,所以第一设计要点是要考虑遮风挡雨,但公园显然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凳子都是在太阳直射地方,根本没办法坐,还有就是厕所太少,找个厕所不容易,以我切身观察,改造过的地方,停留的人较少,而没动的地方,聚集人最多,也从侧面反应了公园的设计缺陷。
公园当时引起业界很强烈的震动,在习惯弯曲园路和步移景异的效果之后,确实给我们很强烈的反思,能引起争论是一个好事,至少带个我们思考!
水边的退台处理,效果很不错
红色的铁板景墙
铁轨与构架
![中山岐江公园 中山岐江公园图片](http://img.aihuau.com/images/02111102/02021830t01d56c1b1150cf8765.jpg)
原有船厂吊机,浓烈的红色在时间侵蚀下褪去
美术馆,我们去的时候比较冷清,展览比较凌乱
原有铁架搭建的舞台,做的不错,可惜没看到有人使用,有点遗憾,如果前面有个可以看表演的地方就完美了。
岐江公园的照片网上大把,这里就不在重复,一个公园的好坏其实还是应该看能否用的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