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010年9月,来到美丽的五中仁皇山校区。在新的环境里与新同事相处。10月,又很意外地成为我们三位新教师的师傅。
2011年9月,学校又安排我与另外两位年轻老师师徒结对。
如此,两年来我成了五位年轻老师的师傅。
只是虚长几岁,先跨入教师队伍,多读了几本书,对于师傅这个称呼,实在有愧。
今天,在这里发言,我想说:相聚都是缘,所谓师徒,就是一种缘分,是我和徒弟们之间相互的关爱、学习与帮助。这里,我想说我欣赏周峰萍老师的激情,欣赏任广永老师的沉稳,欣赏夏菲老师的耐心,欣赏方隽妍老师的明晰,欣赏袁林琳老师的温婉。而对于我自己而言,我只是学着当师傅,因为我一无所长。
我只能在这里对大家说:“至始至终,在学着做师傅的过程中,我是诚恳的。”
对于新老师而言,上课提问的方式,教态、难易尺度、距离感、问题的切入点和自己课前的预设,都没有太大的把握。老师们就只有广撒网,就一个问题反复问,提问很多的人次,却不太会就势引导,这样造成学生重复回答、课堂时间的浪费,同时却让学生无所适从。课堂提问,你不能居高临下,不能理所当然,更不能为难学生。记起有一次听方老师的课,方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连续三四个学生的回答中,如果能相互补充,其实已经得到呈现。老师却不知道在这个情境下如何引导,还在继续让另外的学生回答,因为我们老师在期待一个完整的几乎标准的答案。“还有吗?还有吗?还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样的单调的提问,反复出现,这只能让整个课堂觉得疲惫。在课后的评析中,我就着重对方老师谈了“课堂的提问和引导”这个问题,而对于此类问题的提法,也做了切身示范。
一堂课有一堂课的主旨。记起一次公开课的备课。方老师把自己事先的思路和想法来我办公室里交流,征求意见。那个课是莫怀戚的《散步》。是个温情的散文名篇,已有许多同行执教。我们的课,是重复别人?还是另辟蹊径?听了方老师的备课思路,我们两个就探讨着能不能有自己的思路,三代人,出去散步,妻子背着儿子,丈夫背着母亲,在一条岔路上,何去何从?是听从儿子走小路,还是听从母亲走大路?中年人背负的人生责任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中得到体现。最后的“我”决定听从母亲的意见,走大路。在我办公室里,我提议方老师抓住关键的一个点——“选择”来贯穿整个课堂。应该说,这个课是非常成功的。而方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非常机敏:修改课件和教案,不仅迅速,而且优美。
我们的老师成长是很迅速的。因为有赖我们学校务实严谨的作风,同时学校领导的高度的关心和重视,更有我们师徒之间的亲密沟通和不懈努力。那次夏菲老师高兴地跑来谢谢我,对我说,她的课得到了教研员的表扬。我记得那课,是鲁迅先生的《社戏》,以一个问题辐射发散拎起整堂课,这是我和夏菲老师事先的设计,果然得到了邢老师的首肯。我想,这种初涉成功的欣喜,是终身难忘的。还有任广永老师的《天上的街市》、周峰萍老师的《观舞记》,袁林琳老师的《咏雪》,这些课,如今想来,这些课堂,都如在眼前,都是我和这些老师一起辛苦、快乐,并一起收获成功的喜悦。
今天,在座的新老师比较多。我记得我最初踏上讲台的那一刻,也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缘何踏上讲台。对我自己而言,我的志向就是当老师,我就想当老师,我喜欢当老师。阳春三月,《湖州星期三》的“师味馆”栏目让我担任几期栏目主持人。我四处组稿。湖州中学沈培健老师的一篇《乐此则不疲》给我印象尤其深刻。沈老师的这篇文章写的就是湖州中学一位语文老师对教学的执着和热爱。我觉得这篇文章就是写给我们这些,(用书面语说就是理想主义者,用口语说就是傻乎乎的人)看的。大家不仿也拿来一读。老师们,要有爱,心怀爱,爱学校,爱孩子,心中有爱,你才会乐此而不疲。
同时,我也想给大家说说一位新老师应该如何面对的工作的几个方面。仔细分析一下,我每一位老师面对的无非这些环节:面对社会,面对学生,面对团体,面对教材。
对于新教师而言,这些方面,不可缺失其一,都很重要。但是,我们老师或许可以分出先后次序。
对于一位新老师而言,面对教材,熟悉教材,研究教材,是第一位的。课堂交给你了,你所有的底气,在于一个“授”字,只有研究教材,熟悉教材,你才能在课堂上站稳脚跟。我听老师们上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我们老师总是牢牢地守住讲台,不敢或很少到学生中间去,这个细节很有意思,大家或许可以仔细琢磨这其中的心理学原理。这方面,我的徒弟周峰萍老师就做得特别好。一次开会,散会后,周老师从后面追上来,对我说:“老师,我能不能来听你的课?”其实,那时候,我跟她不是同一个年级,也根本不认识她,但是,我内心里,就喜欢这样的直率而勤奋的人。因为通过主动学习,可以有效化解新老师的教材理解方面,教法渗透方面的难题。今天,看到周峰萍老师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学校考核优秀奖,由衷为她高兴,为她骄傲。当她拿着演讲稿让我修改的时候,我知道她必得一等奖,因为她用情深;当她在台上与学生一起大合唱的时候,此情此境,万分投入,我马上给她拍下照片留念,我觉得这样投入状态的工作者是最美丽的。一位新老师面对的工作的各个环节,就应该像周峰萍老师那样去多方学习,用心用智用情,化解难题,在工作中成长。
其次,老师要面对学生。对于新老师而言,爱学生,但是要有距离感。一定要与学生保持一点距离。要记住,你是老师。你就是一位老师,尽管你的年龄与他们只相差没几岁。威而不怒,是一种境界。你不要靠大发雷霆来震慑学生。请问这招用完之后,你还有哪一招?所以,不要轻易发怒。发怒是你黔驴技穷的表现。我从来没有给我学生我的QQ号,我总是对他们说:“你们现在是我的学生,毕业后,才能是我的朋友。”所以要与学生保持一定距离,千万不能去讨好学生。千万不要让你的学生质疑你,与你抬杠。你就要理直气壮地说话,布置教学任务。老师要调动你所有的智慧和力量,去面对学生。我们初中阶段,是有一些学生比较顽皮,对新教师而言,用斗智斗勇这样的词语不为过。你要站得比他高一点。批评学生,要有理有据,有针对性,一定要理直气壮,但是要给学生面子。要让他感受到你的爱意。不要一堆人找过来批评,法不责众,一堆人在你面前,你的话语就让这些人平均分了。批评教育可以单独进行,单独,一个人,效果比较好。站着,比坐着效果好。你坐着说话,你的顽皮的学生,站在你边上,俯视你,效果也许就会减弱一些。特别讲一句,作业布置,各学科有不同特点,一定要精简,但是你布置的作业,就一定要认真批改。如此你的话语、你的指导就有针对性,学生才会信服你。不要一开始就学得一种坏风气,企图用作业来捆绑压迫学生,如此居心不良,这样初学当老师,必走死胡同,一定是没有前途的。
在家长面前,你也是老师。你要有一位老师的庄重和宽厚,有一位老师的气度和学养,尽管他们的年龄比你大。记住,你不能站在家长的对立面。我们有些家长,确实很难应付。你要做的工作是协调。协调家长与学生,协调家长与学校,协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之更为和谐。记起有一年,我刚刚接手一个初三毕业班。我来报到接到这个班级的名单时,这些学生已经暑期上课结束,等待我的是9月1日的报到注册和暑期补课的收费。那日学生第一天报到,面对一位新的班主任。在散学时刻,我布置了第二天的事情,并特意留了我的手机号,对学生说:“有什么事情,要家长打马老师手机。”那天晚上,接到不少家长来电,其中有两位学生家长,在电话里破口大骂。这两位家长都在愤怒明天要上交的350元暑期补课费。一位说学校不知道下岗工人的苦,一位说自己是法院的,学校这样请君入瓮地补课是犯法的。这两位家长不约而同表示要上告教育局。我对这些家长一无所知从未谋面,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明确,他们的怒气,不是针对我的。所以在电话里,静听,任由对方发泄咆哮,末了,我清晰并不失委婉地告诉家长:“这个情况,我会向学校领导汇报,请家长放心。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学校会按照相关规定予以一定的照顾和补助。对于学校没有事先征得所有家长同意而上新课的情况,我代表学校向家长致以歉意,……”电话的那头,息怒了,语气缓和了。这个班级,如今算起来,这些小孩已经大二了,就在这个八月份,我旅游回来,我们学生聚会,他们邀请我参加聚会,师生相聚其乐融融,我们有好几个学生出国留学,过去的一切,回忆起来,都只有美好。所以,对待家长,你也要有一定的高度,你不要气短。
最后一点,老师对待自己的这个新集体。我们相处的时间,比家人都长。这个团体,就是你的家,是你的力量所在。在你无助的时候,老师们就应该想到集体的力量。其实所有的这几个方面都是你力量的源泉。比如,你布置作业,不要让学生叫嚷质疑,但是万一有学生即使有一位学生叫喊,那你就说:“这个作业,是我们年级组统一的。”或者“这次考试,是我们两个校区一起进行的。”你要学会调动外力。你不要去老去盘算自己的那点东西。我以前备课,都是备好了放在共享盘上,让整个备课组共享。就自己的私心而言,就是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有更多的受众。现在也一样,我们两个校区,都是同步的,我们新老校区相当同步和谐。上学期大考前夕,我对罗老师说,你们有没有现代文的资料,罗老师二话不说,马上通过QQ打包把他们组整理的资料传送给我。而同时,罗老师也很乐意地采用我们校区提供的单元考试卷子。考下来,大家沟通一下,互通有无,很开心,有什么问题,记下来,及时修正。共进退、通有无,我想这是一个团体必备的条件。我们要为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团队中而感到幸福。并且在我们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已经用心的一起努力过了,我们对得起这个过程,我们没有辜负自己,也没有辜负学生的求知和光阴,我们已经问心无愧。至于结果,并不那么重要。所以老师们一定要学会与同事融洽相处。
这个讲话,有些太长了。
1990年,我被湖州师院提前录取。记得耿文锦老师在我的毕业留言册上写了一幅对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的《劝学篇》,我太喜欢了。而更让我感动的是耿老师的署名:“马年赠小马,同行勉同行”。耿老师没教过我,我不是耿老师的学生,她称呼“我”——一个高中毕业生,为“同行”,我非常感动;老师用荀子的话语勉励我,她清丽的字迹,如此认真地在我的留言本上,写下这两行寄语,我永生铭记。
老师们,这就是一种“师道”。
它,如此恳切,如此谦卑。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今天,这匹驽马,跑到了这个讲台。
我愿积跬步以至千里,我愿传承师道,诚恳面对所有。
同时也把耿老师送给我的话,送给在座的各位。
愿我们诚恳、谦卑,带着敬意,走上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