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天狗》
出 品: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
联合摄制: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福建省东宇影视有限公司、广东国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李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导演:戚健
编剧:郑宏志
摄影:李明
主演:富大龙 .... 李天狗
朱媛媛 .... 桃花
刘子枫 .... 村长
周力 .... 王所长
王振 .... 秧子
王建荣 .... 吴县长
杜杜 .... 乡长
刘畅 .... 李公安
【剧情简介】
凌晨,一场血案发生在山林:护林员李天狗开枪打死了村里的孔家三兄弟。
案发现场,一杆老枪倒在血泊中,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李天狗是在身受重创奄奄一息的情况下,用这杆老枪完成了精准的射击。
李天狗是个战斗英雄,在战场上被打残了一条腿,回到地方后,被安排到偏远的国有林场泮源村护林点,当了一名护林员。中枪的三兄弟则是当地名声显赫的人物,被称为“三条龙”。
“三兄弟”有钱有势,称霸乡里,他们把持着泮源村,长年累月地盗伐国有山林,大发横财而富甲一方。复退军人李天狗被派来当护林员,无疑断了他们的财路。
三兄弟调动起整个村庄,对李天狗进行人情利诱:充满乡情的迎宾礼仪,络绎不绝的送礼人群,关怀备至嘘寒问暖。继而设宴请酒,开出高价,欲将李天狗拉进他们的利益共同体。
李天狗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在巡山时被盗伐山林的场面震惊了。他下定决心:顶!他顶得很坚决,和送礼的人闹翻了天,和三兄弟撕破了脸。
于是,三兄弟开始用种种手段整治李天狗。停了护林点的电,更狠的是断了李天狗一家的水源。在这个缺水的山村,断水就等于要一个人的命!继而,三兄弟又把毒手伸向李天狗的家庭,他们打起李天狗妻子桃花的主意,在一个夜晚将桃花骗到村里,设陷羞辱。同时又将天狗的宝贝儿子诱进了深山……
李天狗忍受着,但决不退让,他扛着一杆老枪,拖着残腿,默默守护着山林。在这场力量悬殊的较量中,他坚守着一个军人的信念!
终于,为了巨额利润,三兄弟铤而走险了。他们纠集一群人将李天狗暴打。在天狗昏死过去后,三兄弟带队上山,向林中的名贵树木举起了斧头。
李天狗从昏迷中醒来,他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爬回护林点,取下那杆老枪,赶到山林。
在生命垂危之际,李天狗射出了三颗子弹……
【制片人的话】
我们为什么要拍摄电影《天狗》 肖峰
2004年夏天,我看了著名作家张平的中篇小说《凶犯》,当时就对张平手术刀似的解剖农村现实关系的深刻性和力度感到震惊。在小说里,狗子不是英雄,但他为了守护一个护林员起码的良知和责任,而被各种社会关系和力量推向绝境。阅后给人掩卷长叹。在我们这个拍电影团队的一次论证会上,我提出了这个题材,大家一致叫好。这样,《天狗》很快就上马了。从“买”下张平的小说,到完成剧本改编,到剧组成立,用了五个月左右的时间。《天狗》就开拍了。
我们看好这个题材,一是因为这个故事所传递的信息和意义是具有普遍性的。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市场化的大潮中,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已实际上成为社会主导性的语境。飞速增长的物质财富逐步淘空了人们的精神和灵魂,一切传统和现实的东西都在金钱面前被解构。这也许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一个历史阶段。但是,正如鲍尔丁在《作为道德学的经济学》中所警告的:在个性解放,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人应该成为“经济人”,同时也必须成为“道德人”。否则就会引发巨大的灾难。李天狗在本片中,就是作为一个“道德人”出现的。他抗拒着金钱的诱惑,守护着一个护林员的底线,他守护的不仅仅是一片森林,而且还有良知、正义、理想、政策、法律、岗位、职责、人的道德底线及许多人都已不再看重的国家利益和人们应该共同遵守的社会共同价值观。狗子以他自己惨烈的行为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追问。“我们要守护什么?”“我们要不要守护?”
“守护是艰难的”这是李天狗对“守护”的回答。天狗守护的那一片绿色,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基础。二十一世纪,人类最大的课题是如何调整和大自然的关系!过分的掠夺会导致大自然的报复似乎已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人们还是在继续掠夺。这其中的魔鬼就是二个字“利益”。利益是人性弱点中最薄弱的环节。于是,我们看到了腐败的官员、黑恶势力和被眼前利益驱动的村民一起向狗子的进攻。在这个利益共同体面前,狗子是那样的孤独和无助。坚守社会的共同利益,坚守人们绿色家园的李天狗居然成为了“人民公敌”。这个惊心动魄的现象,令我们震撼、发我们深省,告诉我们太多太多……实际上,从古到今,认识真理、坚持真理的人永远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只是根据利益原则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举止。守护的艰难根源于此。这究竟是人类的不幸?还是人类的无奈?
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有李天狗,还有那些知道艰难但决不妥协的人。我们呼唤这些人,希望李天狗们的队伍能逐步扩大。这是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人所必须具备的国民素质。我们知道那很艰难。但是我们呼唤。
中国电影在市场全球化的背景下,正迅速地追赶着电影娱乐化的大潮,追求视听奇观、追求高科技含量、追求故事的离奇、追求浮华和无厘头。它是对一段时间中国电影片面追求电影的教化功能无情的解构。这一切都无可厚非。电影的多元化时代正缓步向我们走来。但是,要清醒的看到,电影的功能不仅仅是娱乐,它应该还有审美、有认知、有教化。一部电影是否优秀,首先不是它的科技含量和视听奇观,而是它的人文含量和对社会生活、对人性刻化的深刻程度。中国电影是有自己的现实主义传统的。“百年中国电影”评出的百部电影佳作,百分之八十以上是现实主义电影,但这些年现实主义离中国电影渐行渐远。娱乐化大潮中折射出中国电影对现实的淡漠和人文关怀的缺失。我们拍摄《天狗》也是呼唤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回归。背离现实主义传统,中国电影也很难有更好的出路。
当然,拍摄《天狗》这样的电影,最根本上还是要得到观众的喜爱和接受,如果卖不出几个拷贝,观众不爱看,再有意义的作品也会变得无意义。市场、观众是决定中国现实主义电影能否走通的关键因素。市场是多元的、观众也是多元的。中国电影有现实主义传统,也必然有接受现实主义传统的观众。我们希望经过电影人的努力,现代电影观众能够喜欢这部电影,喜欢现实主义电影的观众也能够回归电影院。我们希望他们看了《天狗》后不会失望。这将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
【评论】
李道新(北京大学 教授)
这部影片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感动,还是一种震撼。应该说这也是这几年来,我个人所看到的国产影片当中令人非常高兴的一部影片,非常难得。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之所以有过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我们现在再来看它的时候还会觉得那样一种电影作为我们民族的文化财富是有如此重要的价值,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一种平民意识,有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同时还有一种非常难得的理想主义的激情,在《天狗》这部电影当中,让我震撼的就在这里。我觉得尽管电影商业化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电影一定要走向市场,但像这样一部电影,我觉得以它独有的一种现实关切,同时还有一种很深切的人性刻画,还有一种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在国产电影中比较少见的一种民族性的揭示,使得它成为一部我们几乎不太愿意用市场和商业的砝码来考量它的一部电影。
同时,让我感到特别敬佩的是咱们的创作组,能够有这样一种理想主义精神,这种理想主义精神在影片中体现在对人性的坚守,以及对正义的永不放弃,尤其到影片的最后达到一种高潮。这种理想主义精神在当下社会和时代,我觉得确实需要张扬,但是我们张扬得太少。
我是在北京大学教中国电影史的,但这几年我对中国电影史尤其是当下的中国电影,好像越来越缺乏一种激情,包括电影本身都缺乏一种激情。当这部影片出现以后,我觉得这种激情又重回中国电影,又重新回到我个人的内心深处。
童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这几年来,看电影第一次掉眼泪。以前看电影听人说掉眼泪了,我就很遗憾,有点不好意思,心想,我怎么没有掉眼泪呢?但我今天真的掉眼泪了。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尖锐地反映了我们中国社会肌体上的病痛。一开始看的时候想到《老井》,但《老井》是中国的,而这部电影能够让人跳出去,冲破民族疆界的局限,有一个时刻我就想到易卜生的《人民公敌》。《人民公敌》中那个医生在坚持一个真理,但他在坚持这个真理的时候,他跟全城居民的局部利益发生了矛盾,他被孤立了,成了“人民公敌”。《天狗》讲的就是“坚持的悲剧”,这个命题是中国之痛,也是人类之痛。你看,就是狗子他在坚守,他在坚持,他不妥协。而所有的妥协都把这个不妥协的人往悲剧上头推,这是一个非常让人难受的事情,但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这是好艺术的启示力。
我们需要喜剧与小品,因为我们需要娱乐,需要笑,但是我们也需要有浓烈悲剧色彩的作品,因为我们需要清醒与震撼。我们需要另一种难得的审美体验,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通过怜悯和恐惧,使我们的情感得到陶冶。它非常奇异,悲剧表现一个让人扼腕痛心的东西,让我们怜悯和恐惧,让我们掉眼泪,但是我们在怜悯与恐惧的同时在审美上得到了享受。《天狗》这部电影,它当然能够让我们产生怜悯和恐惧,但是应该说,它也给了我们非常好的审美的享受。这样的电影,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全民族的审美教育水平。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宣传运作,但是假如让人们知道,经常看电影的人没想到,在2006年3月份看到这样一部电影,这样一部他们预料之外的电影。他们以为这样的电影暂时还是不会出现的,但是它居然出现了,它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它可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它绝对是一部令人鼓舞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