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与猫的故事 作家故事


冰心老人与她的爱猫

 冰心先生在数篇文章中对可爱的咪咪的风趣描述,使热爱冰心的人都知道冰心的这只爱猫。咪咪是正宗的中国大白猫,浑身洁白,只有尾巴是黑色的。它可是冰心家中的“一等公民”。吴青告诉我,每天九点钟先生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咪咪”喂鱼片。“‘咪咪’在妈妈的‘培训’之下,每天吃完了鱼片就静卧在妈妈被子上睡觉,如果来客人就起来和妈妈一起招待客人。每次照相、拍电视都少不了它。来访宾客照片中及冰心生活的照片中也多有它的身影。”

  先生曾为这只白猫走失大哭过,为寻找走失的白猫,到处张贴“寻猫启事”,并留下一段文坛佳话。因为丢失了心爱的猫,在清华园里张贴寻猫启事。尽管启事上用的是化名,但还是被那些喜爱老人笔法的人悄悄揭去,一连贴了好几张,都用不了几个时辰,不见了影踪。

  吴青讲:“咪咪年轻时顽皮得不得了,不是将毛线缠成一团乱踢,就是上上下下将家里的东西碰得东倒西歪,还经常在书桌上踩出朵朵‘梅花’。”十几年的猫相当于人一百多岁,咪咪也是长寿之猫。由于冰心的关怀,它也成为一只有感情、通人性的猫。“咪咪每天下午总是2点就等在妈妈房门前,为了讨妈妈喜欢,它又是摇尾巴,又是在地上打滚。它有喜怒哀乐,也有真挚感情。”

  1986年8月21日,记者在冰心家采访,有幸见到咪咪。它是那样可爱,一忽儿蹿来蹿去,一忽儿摇头摆尾,它与冰心共喜怒、同哀乐。咪咪跳到桌上时,我曾用手抚摸过它,它既淘气又很乖,一点也不认生。

  1999年3月12日,冰心先生走后,我看到咪咪懒洋洋地躺在窗前暖气管上,萎靡不振,头无力地垂着,思念着它的主人,它是冰心先生的好伙伴,冰心先生走了,我特别向吴青教授提出和咪咪照张相。吴青一直叫咪咪起来,咪咪才勉强起来。吴青把它抱起放在书桌上,我再次抚摸着它。咪咪明显瘦了,昔日“小明星”的劲头全没了,提不起一点精神。但临走前,当我和吴青、陈恕合影时,咪咪又用深情的目光看着我,吴青把它抱在怀中。

  陈恕教授告诉我:自从先生住院后,咪咪很想念冰心先生,常常坐在冰心坐过的椅子上。十多年的亲密相处,咪咪与冰心像是有了一种难以解释的感情和缘份。冰心的爱心也使这只不平常的白猫回报给她真挚的情感,从此它变得很温顺,呆在家里安安静静的,时常还睡到冰心卧室里,似乎在回味主人对它的宠爱。吴青说:“娘住院后也时常惦记着她的爱猫咪咪。家里人理解老人的心情,为排遣‘相思’之苦,时常把洗过澡的咪咪偷偷带进病房陪伴她。老人见到咪咪总是很开心,每次都伸出双手抱它。当冰心用手轻轻地挠咪咪下巴时,咪咪乖乖眯着眼,显得格外安静。此情此景谁都不忍心打扰。”

  陈恕说:1999年2月28日,在冰心奶奶去世那天下午,一向温顺的咪咪像是感觉到了什么,流露出从未有过的心神不宁、烦躁不安,发出令人恐怖的惊叫声、嚎啕声。难道它知道冰心奶奶要离开它了吗?忽然电话铃声大作,吴青、陈恕接完电话和家人匆匆赶往北京医院。9点12分,老人安然地走了……

  去年9月,在“首届冰心国际研讨会”上,陈恕教授曾告诉我:自从冰心先生走了以后,咪咪吃喝就不正常,经常不饮不食,一天天地瘦下去,不久也走了。吴青、陈恕及时把与冰心心心相通的咪咪制成了标本,永远保留下来,送到家乡的冰心文学馆,让它“长住”设在展厅内的冰心故居里,永远伴随着冰心先生,让更多的人记起这只和冰心先生朝夕相处10多年、通人性、懂感情的不平凡的白猫。


中国作家与猫的故事 作家故事
散文大家、儿童文学作家郭风喜欢的小花猫

  生活中,猫已经算不上什么宠物了,人们不但养价格高昂的珍犬,而且还引进奇珍异兽。但在中国作家中喜欢猫的依然很多,夏衍、王蒙,尤其是冰心老人,还曾因为丢失了心爱的猫,在清华园里张贴寻猫启事。2000年秋我去福建莆田参加笔会,途经长乐冰心纪念馆,在馆内观展时有幸见到了那只猫的标本。

  也就是在那次南下福建时,我又听到了著名散文大家郭风与猫的故事。在老先生所居住的福建省文联后院内,本来,是老鼠为患,连大白天它们也大摇大摆出来示威,弄得人心不安。后来不知道哪里跑来了一只野猫在此安家,一二年时间里居然繁衍成了一个猫的家族,真是一物降一物,偌大的一个院落里从而也就此不见了鼠的行踪。据郭风的儿子小郭告诉我:老鼠望猫生畏,全都逃到他们那幢大楼的屋顶上去了。尽管猫们占据了院内的一隅,但人们都十分喜欢它们,无论是谁家,进进出出总要为它们供上一份美味的猫食。八十多岁的郭风也是这样,每天黄昏时分在儿子陪同着下来散步,也捎带着一份猫食,不忘为猫们作出一点贡献。

  说来也怪,一天,郭风正在散步,忽然发觉身后跟着一只长得活泼可爱的小花猫,一路上紧紧追随他,有时还十分亲切地偎依着他的双脚,热情地发出叫声。更让他惊喜的是他走上楼梯,猫也走上楼梯,他走进花丛,猫也走进花丛……以后的日子,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只要见到郭风的身影听到郭风的声音,小花猫马上会迎上前来,然后像一个忠实的跟班随从一样贴身追随着。早先每每刮风下雨的日子,郭风就不下楼散步了,可自从遇上了这只小花猫,也就打破了陈规,他一天不与它见面心里就好像少了点啥。也可以说还是因为结识了这只猫,年迈的郭风都坚持着每天散步的习惯,从而也极大地有益于身心的健康。在2002年以前,八十多岁的老人上楼下楼从来就不需要人相扶。

  然而又一年年初,院子里忽然失去了小花猫的身影。起初郭风还以为这只是暂时的走失,到了明天它一定会回来的。不料一个星期后,四方寻找,不见它的回归,再过一个星期,到处打听依旧音讯全无,老人终于彻底失望了。本来,散步时,身后有小花猫追随着,郭风的脸上总是阳光灿烂,不时地发出笑声,现在不同了,他很不开心,好半天也不讲话,像在寻思什么。到了后来,郭风吃了晚饭,也很少下楼散步,他怕经过院子看见那些猫们,以免触景生情……我理解郭老的心情,我们家也养过猫,当它突然再不回来时,我那老父亲急得屋内屋外团团转,我永远忘不了老人那痛苦的眼神。

  在这次由福州驶往莆田的同行途中,小郭十分懊恼地对我说,他父亲的双腿正是由于缺少锻炼,不幸患了血栓,造成了如今的行动不便。

  那天我随莆田文联派出的小车去福州省文联大院内接郭风先生出席会议时,看到了那一群人见人爱的猫们,有的盘卧在自行车车棚内,有的嬉闹在小花园内,也有的昂立在假山边,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只是十分遗憾地再也看不到郭风喜爱的那只长得活泼可爱的小花猫了。那可是一只有着灵性的猫呵!

  平日里只见到人的身后会跟着小狗,从来没有听过小猫也会有这般行为,又何况,又是一只不是自己饲养而且还是说来有点陌生的小猫。难怪郭风先生寻猫心急,想猫心切,会陷进痛苦的情感中。也难怪如此宠爱小生命的这位散文大家在一生中会创作出那么多传世的佳作。

  幸好,在听小郭讲他父亲的这段故事时,我未回首去观看坐在小车后座的老先生的脸色……我想:小郭与我聊起这个故事,也仅仅是自责自己未能照顾好老人的起居。其实他也不要太自责自己了,没有这只小花猫,也会有其他小动物引起这样的故事,因为郭风先生一生中就这样喜爱小动物,据说在他身上还有不少比这更让人感动的故事呢!

  在莆田与郭老相处的日子,我很想采访一下他,最终还是没有采访。我怕一不小心扯到那只小花猫身上。遗憾的是如今再也没有这种机会了,当我听到郭老突然去世的消息,不由得又想起郭老与那只小花猫的故事。

来源:福州晚报,新民晚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32541.html

更多阅读

连锁销售在中国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原因 沟通障碍的内在原因是

连锁销售在中国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原因中国连锁销售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必然性,行业的存在不仅有内在的因素,还有外在的因素,这种外部与内部因素的结合决定了中国连锁销售的根本价值,也因此孕育了巨大的产业机会。但我们也深知中国的国情决

中国古代名人美德的故事 善良的事例

孟子读书的故事(一)我国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孟子。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

汉武帝与西王母的故事 西王母和汉武帝

参照《山海经》、《汉武故事》、《汉武内传》、《赵飞燕外传》等典籍稗史和民间传说以及部分出土文物写出来的,本来想写成民间故事的格局口气,可是总找不到那种土得掉渣的感觉,结果写来改去就成了这个样子。汉武帝与西王母的故事泰山

一个凄美动人的——《丹顶鹤的故事》 徐秀娟与丹顶鹤的故事

【铭记】今年是徐秀娟因公殉职25周年。徐秀娟(1964.10—1987.9.16),女,满族。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扎龙国家自然保护区,受聘于江苏盐城国家自然保护区工作,不幸以身殉职。年仅23岁。花季少女,香消玉殒;挥泪掩卷,不忍卒读。聆听这哀婉凄绝、荡

声明:《中国作家与猫的故事 作家故事》为网友碧潭飞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