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常香玉捐献飞机的第一人 常香玉 飞机](http://img.aihuau.com/images/02111102/02020738t01d2f5dbd49842e427.jpg)
豫剧大师常香玉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她带领她的私营剧社到处义演募捐,捐献了一架飞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义举,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那么,有谁知道,第一个写报道在报纸上进行宣传的人是哪一个人?他就是开封市新华书店退休职工,至今仍然健在的巩起恒老先生。
巩起恒,原籍河北武安县人。十几岁来开封,以卖报纸为营生。后来生意做大,成立了自己的派报社,代理多家报纸的发行,并且成了上海《大公报》分馆特约记者。听说常香玉从西安来到开封,准备开展义演活动捐献飞机的事之后,立即到人民会场进行采访,没有见到常香玉本人,就采访了常香玉的丈夫陈宪章。陈宪章向他做了详细介绍。从介绍中,巩起恒为这位在旧社会苦大仇深,对新社会新中国无比热爱的艺术家的报国壮志所感动了。常香玉在做出决定之后,把三个年龄还很小的孩子送到西安一家全托的幼儿园抚养,以减轻拖累。并向当时的西安市委领导做了汇报,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赞扬。离开西安来开封时,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亲自到车站送行。常香玉之所以把义演的首站定在开封,是因为开封是豫剧的发祥地,她的名气几乎家喻户晓。到开封的次日,河南省委书记吴芝甫亲自接见,并拿出五万元奖金鼓励她和她的剧社。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提着一篮鸡蛋送到她跟前,要她保养身体。
两天之后,稿子写成,一口气写了五页稿纸,寄往上海南京路《大公报》总编室。报社的编辑们有点犹豫,一位艺人要捐飞机,这事难办到吗?经过研究,以简讯的形式,在1951年10月12日的《大公报》第四版刊登了。
很快,毛泽东主席看到了这个新闻,非常兴奋,就对身旁的新华社首席记者帅鹏吩咐,你马上给新华社河南分社打电话落实一下,如果确实无误,要在《人民日报》上大力宣传。于是,常香玉捐飞机的事,就在全国广为人知了。
毛主席对帅鹏说的话,巩起恒事后是怎么知道的?真是无巧不成书:巩起恒因腿疾,住进北京宣武区医院,恰巧跟帅鹏在同一个病房里。两位病友闲聊时,就谈起了这件事。(上图:巩起恒在为作者找资料;下图:巩起恒与作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