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阴阳是动态的,事物是发展的。物极谓之变,物生谓之化。“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就是阴阳相互转化,阴阳转化代表着事物的物极必反规律。《易传·系辞》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刚柔相推,阴阳相制,由此形成了昼夜、四季、岁月及人类社会的吉凶。
阴阳相易
阴阳相易,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易传·革·彖辞》:“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应乎人。”“革命”一词始出于此。“汤武革命”,是指商汤灭夏桀;周武王灭商纣王。“天”就是规律,“人”就是民心所向。社会变革与朝代更迭,是人类社会规律与人心向背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美国、日本及台湾地区政党轮换现象,即执政党与在野党角色互换,实质就是刚柔相推,互为制衡,阴阳转化。执政党的政声满足不了人民的期望,就要被在野党推下台,这既是人民的选择,也是社会规律。
阴阳学说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用以认识自然和阐释自然现象。事物运动变化的本质是能量的作用,刚柔相推就是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据《国语·周语》记载,西周时期的学者伯阳甫对地震的解释就颇有见地:“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这与现代科学所认知的“地震是能量的释放”十分吻合。
宇宙万物各有其存在发展的极限或转折点,一旦达到其临界点则走向其反面,即阴阳互为界限而制衡。《易传·丰·彖辞》:“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阳消则阴长,阴消则阳长,阴阳消长代表着事物的量变与质变规律。“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否极而泰来,既济而未济,由此形成事物的波浪式前进与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趋势。
《易经》----应用之阐述《易经》是研究宇宙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部元典。弄清本源,说明规律之目的在于应用。孔子说:“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显然,《易经》并不是空洞地说教和抽象的理论,而是开启智慧,成就事务,认识掌握自然的法则和事物的客观规律,用于统一天下人的思想和意志,完成治国平天下的伟大事业,判断解决天下的一切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