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小兰说:我爸爸妈妈离婚了,很久都没妈妈的消息。她和一男人生了孩子,很少给我电话。爸爸在外地打工,后妈快生孩子了,我很孤独也很伤心,但是我只想让大家知道我很快乐,很幸福。
学生李浩说:爸妈离婚后,我一直和妈妈一起生活。我也知道妈妈很辛苦,但是她每天指责我,还说我和爸爸一样不争气。好像我一点优点也没有似的。我很想逃避也很想念爸爸。
九十年代《孽债》里有首催人泪下的歌“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多么无助的声音,这些不正是单亲家庭孩子的痛苦心理写照吗?
更多的孩子都觉得自己很不幸,而他们似乎又无力抗争命运的安排,因此都有些自暴自弃。
孩子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单亲家庭孩子时常受挫。他们渴望有个完整的家庭,渴望同时得到父爱与母爱,但他们害怕又担心社会的嘲讽,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困扰。
心理学家们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在此,我想给离异家庭孩子的父母和教师们提点建议:
首先离异家庭的父母们不要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孩子,也不可简单粗暴的将自己的情绪发泄于孩子。要客观正确地评价对方,多鼓励孩子面对生活的勇气,尽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其次,教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要善于洞察孩子的喜怒哀乐,因而研究和解决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和快乐、关心和鼓励。“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教师注入无私的爱来抚慰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创伤。创设一种真诚的氛围,使学生重新享受失而复得的温暖与快乐。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使他们朝气蓬勃地融入到集体中来,乐观地面对并克服困难。班主任老师还可以以主题班会的形式“我们都是一家人”、“同在一片蓝天下”……让双亲家庭孩子与单亲家庭孩子团结、互助、平等的共同活动,一起欢笑,没有讽刺,没有歧视,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个性和正常的人际交往。同时,避免当面谈论敏感话题,关注其动态,防止结交坏朋友,走上邪路。
![如何对待单亲家庭的孩子 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http://img.aihuau.com/images/02111102/02020531t01fa97e93396a0aa15.jpg)
因为爱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的父母、老师、同学以及社会多给这些孩子一点爱心、耐心、真诚,一定能帮助他们医治内心的创伤,克服生活的困难,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