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两天的焦点新闻是米歇尔来中国访问,在参观北师大二附中时,彭丽媛写了“厚德载物”这四个字赠送给米歇尔。清华校训取自中华文化经典文献《易经》。
可是古往今来,皆错解了《易经》这句话的愿意,造成误解的原因是不了解上古汉语的一个特殊语法现象。所以我想借此机会给大众普及一个语文知识,同时帮助大家正确理解中华经典。
清华的校训来自梁启超。建校初期,在该校任教的梁启超为同学们做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希望清华学子们能继承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后来清华人就把这八个字当成校规,最后成了校训。显然,梁启超认为这八个字是描写“君子”的特征,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解释。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易经》卦辞,原文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古往今来,关于上面这句话的解释五花八门,然而内容却大同小异。让我们看看清华大学的《清华百科》如何来解释这句话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个是清华校训的来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地万物在刚健稳定且永不停息的运转,要想做个有作为的人就得效仿天体的运行,拥有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阳刚秉赋;自强不息,清华人的思想精髓,它也鼓励着成千上万的清华人自强不息,生生不息;清华的祖辈就是靠着这四个字才有了清华的今天;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即大地的厚实承载着万物,要想做个有作为的人也得效仿大地的宽厚,使自己拥有胸怀宽广、品德高尚的阴柔品质。“一阴一阳谓之道”,这样阴阳共济,刚柔并存,才是完善的人性。清华人就是凭着这两句话,自强不息,祖祖辈辈的清华人有了这两句的鼓励,才有了今天的清华;
有所谓,有所作为;清华的学生教师,都会像校训说的一样;我相信清华的明天会更好。
按照清华对自己校训来源的解释,“君子”要仿效天的运行,自强不息;“君子”要仿效大地的宽厚,胸怀宽广,包容万物。也就是说,君子从天地得到启示而发奋作为。这种解释恰好把《易经》的原意搞反了。
解释错的关键是忽略了《易经》原文中一个关键的语法标记“以”,而且不了解上古汉语介词“以”的一个重要用法。那时“以”通常是置于所介的名词之后,即介词的宾语在前,这种现象后来消失了,现代汉语的介词只能出现在宾语之前(如,把桌子搬走)。下面是先秦汉语中“以”的宾语置前的例子。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诗经·硕人》
(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
(3)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
(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5)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6)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
在上面例子中,“素以为绚兮”就是“以素为绚兮”,“信以成之”就是“以信成之”,“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就是“夫子以温、良、恭、俭、让得之”,余此类推。
如果按照后来的语序,《易经》的原话应该为:
天行健,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以君子厚德载物。
至此可以明白,这两句话的本意不是谈君子如何受天地的启发该如何如何,而是谈天地运作的原理。解释这两句的意思之前,首先有两个词需要解释一下。“势”是“趋于”,“坤”是“低”,“地势坤”的意思就是“大地趋于往下(沉)”。
实际上,《易经》这两句话讲的是天地运作的原理:
天的运行刚健稳定,要用君子来增加力量而不停地运行下去;地的趋势是往下沉,要用君子来提升自己的道德而承载万物。
这是先哲的一种朴素的自然哲学观,尝试解释天为何能不停的运转,地怎么能够承载万物,关键是“天”和“地”都要从“君子”那里汲取能量和启发,因为“君子”是天地间最有力量最有道德者。这也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与“自然”不分的哲学观,“天”可以像人那样可以“自强”,“地”可以像人那样可以“厚德”。
在《易经》里, “不息”讲的是天的运行,“载物”讲的是地的功能,然而今人的解释恰好搞颠倒了愿意。《易经》探索自然现象形成原理的一本书,我们的解释与本书的主旨相符。然而大众的理解则成了谈君子如何做事,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也与《易经》的主题相违背。
至于今人可以断章取义去使用它,把它用作励志的言辞,赋予它在新时代的内涵,这也无妨。然而《易经》是中华经典,搞清它的原意是华夏儿女责无旁贷的职责。清华错解自己的校训(二)
要搞清古文的原意,既不能臆测,也不能按照今天的事理来推断,而首先要尊重古文语言形式。清华校训出自《易经》卦辞的这句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其中最重要的语法标记就是介词“以”,任何正确的解读都必须对这个语法标记有个交代。一般的解读囫囵吞枣,完全忽略了“以”的作用。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认为“以”后承前省略了宾语,即省略了下例中括号中的成分:
天行健,君子以(天)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地)厚德载物。
这种解释从语法上讲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上古汉语介词的“以”后也可省略宾语。这样似乎可以支持传统的解释,“君子”不仅是个主动的观察思考者,而且还把从自然中悟出的道理付诸行动:“君子仿效天的运行而自强不息,君子仿效大地的宽厚而厚德载物。”然而,纵观《易经》全书就会发现这种解释是不成立的。
《易经》中有大量的平行表达,先说出某种自然现象,然而是“用君子来如何如何”,所有例子中的“君子以”都可以理解为“以君子”,意思是某种力量“以君子”做某事,即君子肩负着某种使命。然而这类例子不能按照“以”后省略名词来解释。类似的例子如:
(1)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2)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3)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无窮,容保民无疆。
(4)象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獄。
(5)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6)象曰: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德 行。
(7)象曰:風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8)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9)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10)象曰: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例(1)的意思为,当出现了“火在天上”这种现象时,就会有某种力量“以君子遏惡揚善”;而不能理解为君子观察模仿“火”或者受其启发,然而以“火”遏惡揚善。例(2)的意思为,当出现“澤上有水”这种现象时,就会有某种力量“以君子制數度,議德行”;而不能理解为君子模仿“澤上的水”而来“制定规章制度”。余此类推。
在《易经》中,“君子”不仅仅是道德高尚之人,而且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可以用言辞来“动天地”,也是完美智慧的化身,是大众尊崇的对象。请看《易经》有关论述:
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所以自然的意志都需要借助君子来执行来实现。“君子”成了完美的“主”,他自己不需要再“自强不息”,因为已经至善至美。“君子”也不需要再提升道德而来“厚德载物”,因为他的道德已经达到最高的境界。
重新解读清华校训
——清华错解自己校训(三)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按照清华人自己的解读,“自强不息”是一个人的学习工作态度,“厚德载物”是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这也不错,但是视野太小,都局限在“自我”二字。这是一种“独善其身”。
然而,按照《易经》原来的意思,“君子”是一种具备特殊的能力的人,肩负特殊使命,有维护自然运行和社会秩序的职责。那么就可以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做出新的解释:
自强不息:面对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当代的君子们要不断为社会输送正能量,让国家健康持续发展下去。这里的“自强”指整个社会和所有人的生存环境,不再是个人的工作作风或者学习态度。
厚德载物:面对各种现实问题,当代的君子们肩负着提高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责任,让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从而提高物质文明和环境文明的水准。
自梁启超以来,上述八字仅仅局限于“独善其身”,视野太小,胸怀不够。然而根据《易经》愿意的解释,境界则完全不一样,不仅是“兼善天下”,而且应“要善天下”。孟子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易经》的说法更加有意义,“济天下”是君子与生俱来的使命,不论穷达都必须坚定不移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君子是人类社会的精英,并不限于中国。乔布斯跟别人说,他是爱因斯坦、甘地一类的人,是受到过神谕的,肩负着一种使命来到人世间。他的使命就是用科技改变世界,给世界留下自己的足迹。这种使命感一直激励着他,这种信念让他在受到极大挫折时也不放弃追求,在他成为亿万富翁后仍然孜孜不倦地工作。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君子,那么不论穷达,义无反顾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吧!
梁启超对清华校训的解释错在哪里?
梁启超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学子奋发有为,用意是积极向上的,然而他对《易经》原话的解释则是错误的。梁启超忽略了古文的语法,不管原来的词义,想当然地以自己的观念诠释古文。
更重要的是,梁启超的解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秉承了两千多年来的儒家传统教育观,只看重学习态度和道德修养。而《易经》原文的解释视野更宽广,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观念,具有更好的励志作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见我们前面的博文分析。
清华大学校史馆存有其校训的来源和解读的文献,摘录如下:
緣民國三年冬,梁啟超先生來校演講,講題為「君子」,即以此辭為中心內容,激勵清華學子發憤圖強,並把此二卦辭作了如下的詮解:
「乾象言:君子自勵猶天之運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學者立志尤須堅忍強毅,雖遇顛沛流離,不屈不撓;若或見利而進,知難而退,非大有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子世猶舟之航海,順風逆風,因時而異。如必順風而後帆,登岸無日矣。」
「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寬厚猶大地之博,無所不載。君子責己甚厚,責人甚輕。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蓋惟有容人之量,處世接物,坦然無所芥蒂,望之儼然,此所以為厚也,此所以為君子也。」
——摘自台湾大学校史馆《往事如繪 楊覺民教授遺作選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摘自北京清华大学校史馆《清华大学校训释疑》
上述两种解释大同小异,主要问题有以下两点:
一、忽略了关键的语法标记“以”。梁启超的解释为“君子自勵猶天之運行不息”,前后两句成了“犹如”、“相应”的关系,这完全是自己凭想象加上去的,原文并没有表达这个意思的字眼。
问题的关键是,《易经》这两句话的语言形式完全平行,那么梁启超的解释也应该是平行的。那么,既然把前一句解释为“君子自勵猶天之運行不息”,那么下一句就应该是“君子厚德犹地之往下”,如此解释就莫名其妙了。
二、随意解释“地势坤”。把“天行健”解释为“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这还是尊重古文的表达,然而把“地势坤”解释成“大地之博”或者“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就完全不顾原文的意思而随意解读了。势,趋于;坤,下。“地势坤”就是“地趋于下”,即“大地往下走”。根据原文的词汇表达,梁启超的解释就成了:“君子增厚美德犹如大地往下走”,这样解读就不知所云了。
然而根据我的解释,既关注到“以”的重要语法作用,也照顾到了每一个词汇的意思,而且可以对两句话做出平行而统一的解释。上古汉语“以”常出现在所介宾语之后,按照后来的语序,《易经》中那两句话的意思应该为:
天行健,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以君子厚德载物。
“以”相当于“用”、“靠”。上述两句话的意思分别解释如下。
天的运动强健(那么,如果没有不断的力量补充就容易衰竭停止),所以要用君子来增强自己,从而永不停息地运行下去。
地的走向往下(如此,就无法承载万物,因为万物会跟着大地的走势而下陷),所以要用君子来加厚自己的德性,从而能够承载万事万物。
我的解释的优点在于,不仅每一个语法标记和每一个词汇都有交代,而且对两个平行的表达做出了完全平行的解释,从而祛除了梁启超解释中的主观臆测的因素。
《易经》的这两句话代表中国先人的朴素哲学观,反映了天人不分的观念,尝试解释天地的运作原理,而不是谈君子的行事态度和道德修养的。
从《易经》的思想体系看清华校训的真谛
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前面几篇博文里,我们从上古汉语的语法特点、词汇意义和逻辑关系等角度,对清华校训做出了重新解读。但是习惯势力是强大的,要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我们的解释,尚需假以时日。
本文将从《易经》的思想体系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尝试用系统观来看到底应该如何解释清华校训。
按照梁启超的解释,“君子”是人世间的优秀代表,他善于观察,积极向上,求善若渴,虚怀若谷。在这里,“君子”是个劳动模范和道德标兵,为尘世间的理想人物。
然而《易经》中的“君子”则不同,具有超人的力量,可以“动天地”,是完美智慧的化身,至善至美,肩负着维护自然运行和社会秩序的重任。天、地和君子一起共同维护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根据古汉语语法特点,“君子以”实际上是“以君子”的倒装,倒装具有强调的意思,意为“只有以君子才能如何如何”。介词“以”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用、靠、依据、根据”等含义。
整部《易经》共出现52个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致的表达格式,非常有规律,都是先讲一种自然现象发生,然而“以君子”来执行某种职责或者做某事。意思是君子肩负着某种使命,一旦出现某种自然现象,就会有某种力量“以君子”来行使某种职责。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这类例子都不能理解为,君子看到某种现象,受起启发、模仿它或者利用它来去做某件事。
在《易经》中,君子所做的不是“独善其身”,而是肩负着维护自然运行和社会秩序的重大使命。下面举例说明。
(1)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竭恶扬善,顺天休命。按:用君子竭恶扬善。“火在天上”与“竭恶扬善”没什么关系。
(2)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按:用君子来经纶(社会)。君子不可能看到“云雷”,就联想到去“经纶”。
(3)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按:用君子来劳民劝相。君子不可能用“木上有水”来做这件事。
(4)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按:用君子来治历明时。君子不可能因为“泽中有火”就“治历明时”。
(5)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按:用君子来作事谋始。
(6)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按:用君子来容民畜众。
(7)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按:依靠君子来懿文德。
(8)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按:用君子来明庶政。
(9)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按:用君子来虚受人。
(10)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按:用君子来赦过宥罪。
在众多可能的解释中,哪一种不光可以解释眼前的这两个例子,而且还可以解释《易经》中其他相关的例子,哪一种解释就更可靠。
“厚德载物”之“德”非关“道德”
——清华误解自己校训(五)
造成误解古文的常见原因之一,是用今天的词义来理解古文的意思。
几乎所有的人,包括梁启超、清华人和其他人,都把“厚德载物”的“德”理解为“道德”或者“品德”。大家知道,“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指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做事原则。
然而,《易经》中的“德”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事物现象的“特质”、“本性”、“属性”等。所以在《易经》中才会有“天德”、“地德”、“龙德”、“君德”、等说法。例如:
(1)用 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2)龙德而正中者也。
(3)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 也。
(4)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
《易经》中有三处谈到“地德”,它共有三个特性:一是“厚”,如例(5);二是“无疆”,如例(6);三是“方”,如例(7)。“坤”为“下”,指“地”。
(5)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6)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7)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例(6)的“坤厚载物”,与“厚德载物”的意思几乎一模一样,都是指大地的特性,意为“大地宽厚而能承载万物”,与君子的道德修养毫无关系。
所以,如果把“厚德载物”理解成“君子”的道德修养,那就与原意大相径庭,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