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教无类”的几种解释 孔子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著名的教育思想,语出《论语·卫灵公》。关于“有教无类”的解释,一直以来人们的认识好像都比较一致,就是教育不分类别,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杨伯峻把“有教无类”翻译为“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李泽厚翻译为“教学生不要分类别”。但近来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上对这句话又作了新的解释。易老师分析得很细致,他说:

对“有教无类”的几种解释 孔子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也未必是“无类而教”,即不分类别(身份地位、地域种族)地进行教育。实际上,要弄清楚什么叫“有教无类”,得先弄清楚“有A无B””这种句式。这种句式在汉语中有四种意思:一,只有A,没有B,比如有勇无谋、有名无实;二,有A,没有非A(B),比如有增无减、有过之无不及;三,既有A又没有A,比如有意无意、有一搭没一搭;四,如果有A,就没有B,比如有备无患、有恃无恐。“有教无类”属于哪一种呢?第一种不对。因为教与类不像勇与谋、名与实,是矛盾对立的两面。第二种也不对,理由同上。第三种更不对。能选择的,只有第四种,即“有A则无B”。比方说,有备则无患,有恃则无恐。同样,有教则无类。所谓“有教则无类”,就是说,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就叫“有教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

易老师这里是从句式上进行分析的,搞得绕来绕去,让人颇费脑筋。其实他的意思也可以这样解释:这个“类”在“有教无类”这句话中不是“类别”的意思,而是“差别”的意思,这样说来,“有教无类”就可以解释为“接受了教育,人就没有了差别”。但愿我的解释没有曲解易老师的新解。

易老师的这种颇为新鲜的解释其实是大有来由的,翻一翻对《论语》最为权威的注释——朱熹的《论语集注》,朱夫子对“有教无类”是这样解释的:“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也。”意思是说,人性本来都是善的,只不过由于有受不好风气影响才分出恶来的,所以人经过教育都可以成为善良之人,而不应该再说他是恶的人了。简单地说,通过教育,可以消除差别,使坏人变为好人。

我看看《论语·卫灵公》原文,“有教无类”这句话没有上下文,孤零零地就一句,没有语言环境可以分析,所以大家都可以“六经注我”,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各自的解释。但是,没有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我们还可以讨论一下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从文化背景上讨论孔子当时说句的原意。

我这两天翻看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看到苏先生也曾讲到“有教无类”的语义。苏先生有一个关于历史研究上的让人振聋发聩的观点,他说:“几十年来,在我们的历史教育中,有两个怪圈:一个是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观念:一个是把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看成是历史本身。”这“两个怪圈”的观点的提出真了不起,可以说点出了历史研究中的病灶所在。苏先生讲到“中华大一统观”说:“我们习惯于把汉族史看成是正史,其他的就列于正史之外。于是,本来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如夏、商、周、秦、汉便被串在一起,像串糖葫芦一样,一根棍串下来,成为一脉相承的改朝换代,少数民族与境外接壤的周边地区的历史则被几笔带过,这也使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关系若明若暗。”接下来苏先生举孔子的“有教无类”为例,说明孔子的文化观和教育观,把“有教无类”这句话放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解释:

讲到中国历史,从孔夫子起就不是把中国史看成是铁板一块。子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就是把夏商周看成是三家来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而不是看做一连串的三代。汤武革命不是继承,三家各有千秋,可以互补,但还是周人的学问全面。“周礼”是国家大法,是周人建国治国的系统理论,以一个“文”字代表典章的制度化,是国家已成熟的表现,殷人还未达到这水平,所以孔子要以周为主。古人云,“入夷则夷,入夏则夏”,是看到中原的夏和四周的夷,各有各的根,周边民族到中原来,就被中原民族同化,同样,中原民族到周围地区,就被当地民族同化。这种同化过程往往是很快的,不过一两代人,而且进来是华,出去就是夷,进来出去又多有反复,所以,华夷之间的差别也并不是绝对的。孔夫子“有教无类”的名言,也是认识到他的弟子们来自四面八方,民族文化传统的背景来源不一样,甚至差别很大,而且有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别。“有教无类”的“类”一般都解释为身份、背景,较少联系到种族问题,但殷墟的情况给了我们启发。李济分析殷墟大批人头骨后,指出活动在商代中心地区人们的种族差别很大,他在《再论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一文中说:“从著名安阳遗址出土的人骨资料来看,就远不是纯一人种的。从研究这一人骨的头形指数计算出的标准偏差数,远远超出正常范围,这肯定地说明这一组颅骨有着极不同的来源。”虽然时代越近,人种差别越小,但孔子时代,中原地区的人种差别仍然很大,所以,“有教无类”主要不是指社会贫富等级差别,而是种族特征差别,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要平等待人,反对种族歧视,这当然是很进步的思想。由于面对的是多文化且复杂的民族传统社会,所以他讲课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兼容并举。《周礼》所讲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是包含了多文化的。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是汉武帝以后的事,把孔孟的书以朱熹的注解为标准,将朱熹一家定为一尊,那更是宋代以后才形成的。

苏秉琦先生在这里认为“有教无类”主要不是指社会贫富等级差别,而是种族特征差别,我觉得说得有一定的道理。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贵族是有种族身份界限的,不同种族背景的人,其文化传统是不一样的,社会地位也是不同的。孔子认为周人的文化水平高,社会地位也高,“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要利用周文化来教化各个种族的学生,所以他的学生,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同时也打破了社会地位的差别。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这一点。而且,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这就不仅消除了种族差别,而且消除了贫贱差别,是一种真正的平民教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32087.html

更多阅读

治疗阳痿早泄的几种药酒 阳痿早泄药酒

???  要就能够治愈阳【痿】早【泄】,这在中医里是有记载的。毫无疑问,男性如果患有阳【痿】早【泄】等症状,会使夫妻间性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不仅可能继续引起其他性功能障碍,也对自身心理压力以及夫妻感情产生不良影响,可谓后果严重,应

小学生的几种学习方法

小学生学习方法介绍小学生的几种学习方法——工具/原料学法的掌握,如同知识的获得一样,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不会到会的发展过程。开始,在很大程序上要靠教师在教给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明确的指点。诸如怎样发言答问,怎样执笔写字,怎样

家用不锈钢电水壶除垢的几种方法 电水壶除水垢

家用不锈钢电水壶除垢的几种方法——简介 不锈钢电水壶,作为一种常用家用小家电,在外山设计上并没有多少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在常出现的现象就是在内壁上附着的水垢,不锈钢电水壶水垢,不仅会影响电水壶的使用效率,同时还对电水壶的使用寿

白凡士林治疗牛皮癣(银屑病)的几种方法介绍 银屑病治疗方法

一、什么是白凡士林白凡士林,WHITEVASELIN,是从石油中得到的多种烃的半固体混合物,为白色均匀的软膏状物;无臭或几乎无臭;与皮肤接触有滑腻感;具有一定的拉丝性。凡士林非常便宜,很多爱美的女士因此对它不屑一顾。事实上,与市场上其他更加

关于太极拳折叠劲的十种解释复制 太极拳主要名词解释

:关于太极拳折叠劲的十种解释[复制▼]作者:悟易太极1、太极拳之“折叠”     太极拳“折叠”说法首先见于武禹襄的《十三势行功心解》,“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在转换,所谓‘因敌变化是神奇也’”。   此后,对于“折叠”涵义的诠释

声明:《对“有教无类”的几种解释 孔子有教无类》为网友好生俊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