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高尔基《春天的旋律》、《海燕之歌》
海燕之歌(原文)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捧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隆。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吼。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在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从雷声的震怒里,——这个敏感的精灵,——它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隆……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舌,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俄国作家,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童年、少年在社会底层度过,饱尝人间苦难。高尔基只受过两年正规教育,靠自学掌握了写作能力。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他的早期创作分为两类:一是抨击小市民意识、歌颂战斗激情的浪漫主义的作品,如《马卡尔·楚德拉》、《伊泽吉尔老婆子》、《鹰之歌》等;另一类是揭露沙皇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的罪恶、表现人民的疾苦和反抗的现实主义作品,如短篇《切尔卡什》、《草原上》、长篇《福马·高尔杰耶夫》等。20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运动日益高涨,高尔基积极参加革命,并与列宁建立友谊,逐渐将自己的创作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联系起来。1901年到1906年,他写出散文幻想曲《春天的旋律》、话剧《小市民》、《底层》、《敌人》和长篇小说《母亲》等。十月革命后,他发表一组统称为《不合时宜的思想》的文章,表达对革命的不同看法。二三十年代高尔基继先期写成的《童年》、《在人间》之后,完成了自传性三部曲的第三部《我的大学》,同时完成了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高尔基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创作实践和理论为俄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世界无产阶级文学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春天的旋律》是高尔基创作的一篇独特的散文。1901年3月,高尔基参加彼得堡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目睹沙皇军警镇压革命的血腥暴行,当即写出了《春天的旋律》。由于沙皇检查机关的否决,当时没有正式发表,仅以油印本和胶印本在读者中秘密流传。《海燕之歌》本来是它的结尾部分,但是,由于检查机关疏忽大意,竟然“漏审”才得以单独发表。所以,这两篇作品,原本是一篇。
在作品中,高尔基以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俄国革命的春天来临前的情势。《春天的旋律》逐一批判了各种保守和反动阶层,如“麻雀”的自由派的嘴脸,“乌鸦”的保守派的圆滑,“公鸽母鸽”的自由派的自私自利,“大公鸭”为虎作伥的行径,“灰雀”的官僚阶层的彻底反动。在一片圆滑、胆怯、自私、妄自尊大、森然戒备的絮烦聒噪声中,作家鲜明地突出了金翅雀企盼革命者的蓬勃朝气,而金翅雀唱出的海燕之歌更是直接欢呼革命风暴的战歌。《春天的旋律》中的各种鸟类,事实上已不再是鸟类,不过是一个婉转的代名词,读者很容易找到它们所指代的社会阶层。高尔基用这样的方法更强烈地表现出革命到来前夕对保守势力、反动势力、小市民、小资产阶级的轻蔑。这些保守派、反动派的“鸟类”,集体地构成了防范春天、镇压春天的灰色背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家突现了海燕的鲜明形象。海燕首先是一个高傲的自由战士,在乌云翻滚、大海狂怒的情景之中,它表现出健康的乐观的充满豪情的壮美;海燕又是一个对旧世界无比轻蔑的浪漫主义革命者。这种“海燕“式的高傲和轻蔑,体现了新兴无产阶级的崭新姿态。海鸥、海鸭、蠢笨的企鹅和麻雀是同类,是旧民主革命的各种代表。面对新的革命,这些人成了保守派。相比之下,海燕更表现出与一切传统决裂的矫健和轻盈。再次,海燕是一个破坏旧世界、欢呼新世界曙光的大无畏的无产阶级先驱。在乌云压顶、雷声震怒、大海汹涌的恶势力之下,它能预见到未来的阳光,因此,它无畏而坚定,敢于大胆地呼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春天的旋律》中,高尔基主要采用了拟人化手法和讽刺手法。诗中,挖苦、嘲讽的笔调表现了对群鸟的极度轻蔑,又把鸟类叫声和这种挖苦讽刺巧妙地结合起来,鲜明地刻画了保守势力、反动势力的群像。其次,作家一方面含沙射影,窗前说鸟,另一方面锋芒毕露,直击现实,群鸟的对话正是自由派、保守派、投机派、反动派的准确而深刻的写照。在这篇散文中,作家还通过反面“鸟类”的言行,曲折地透露了“春天”——革命的信息,,这样的曲笔也是它的一个艺术特色。
在《海燕之歌》中,作家一改讽刺文笔,以饱满昂扬的激情正面讴歌暴风雨中的海燕,高昂的浪漫主义激情是其最突出的特色。对比手法在这里也十分明显。作家有意把整个“幻想曲”的前部《春天的旋律》写成“谐谑曲”——鸟声错杂的情景,用滑稽幽默的手法,表现出一个黑暗的旧世界,而把《海燕之歌》写成狂想曲。它继续用对比的手法为海燕造势,沉重的乌云、大海,突现了海燕的高傲、轻盈。这情形吓坏了海鸟,海燕却相反,喊出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的豪言壮语。《海燕之歌》全篇构成强烈的象征,表现了革命即将来临的情势,表现了革命者勇敢迎接战斗的豪情,描绘了革命力量和反动势力英勇搏斗的壮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