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部首:丨,部外笔画:0,总笔画:1
五笔86&98:HHLL 仓颉:XL
笔顺编号:2 四角号码:200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E28
基本字义
● 丨
gǔnㄍㄨㄣˇ ◎ 上下贯通。 因为象形,该字也有过“针”的含义。
◎形声字,同“棍”,表示棒子。如在四川话里边的口语:“给你一丨子”。
shù ◎同“竖”。
yī ◎姓 如果作为姓氏(yī),可写作“一”或者“壹”。
◎ 上下贯通。
English
◎ (same as U+3021 HANGZHOU NUMERAL ONE 〡) number one; line;KangXi radical 2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丨字部】 丨
【集韵】古本切,读若衮。
丨
拼音:
部首:丨,部外笔画:0,总笔画:1
五笔86&98:HHLL 仓颉:XL
笔顺编号:2 四角号码:200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E28
基本字义
● 丨
gǔnㄍㄨㄣˇ ◎ 上下贯通。 因为象形,该字也有过“针”的含义。
◎形声字,同“棍”,表示棒子。如在四川话里边的口语:“给你一丨子”。
shù ◎同“竖”。
yī ◎姓 如果作为姓氏(yī),可写作“一”或者“壹”。
◎ 上下贯通。
English
◎ (same as U+3021 HANGZHOU NUMERAL ONE 〡) number one; line;KangXi radical 2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丨字部】 丨
【集韵】古本切,读若衮。
丨
拼音:
部首:丨,部外笔画:0,总笔画:1
五笔86&98:HHLL 仓颉:XL
笔顺编号:2 四角号码:200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E28
基本字义
● 丨
gǔnㄍㄨㄣˇ ◎ 上下贯通。 因为象形,该字也有过“针”的含义。
◎形声字,同“棍”,表示棒子。如在四川话里边的口语:“给你一丨子”。
shù ◎同“竖”。
yī ◎姓 如果作为姓氏(yī),可写作“一”或者“壹”。
◎ 上下贯通。
English
◎ (same as U+3021 HANGZHOU NUMERAL ONE 〡) number one; line;KangXi radical 2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丨字部】 丨
【集韵】古本切,读若衮。
丨
拼音:
部首:丨,部外笔画:0,总笔画:1
五笔86&98:HHLL 仓颉:XL
笔顺编号:2 四角号码:200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E28
基本字义
● 丨
gǔnㄍㄨㄣˇ ◎ 上下贯通。 因为象形,该字也有过“针”的含义。
◎形声字,同“棍”,表示棒子。如在四川话里边的口语:“给你一丨子”。
shù ◎同“竖”。
yī ◎姓 如果作为姓氏(yī),可写作“一”或者“壹”。
◎ 上下贯通。
English
◎ (same as U+3021 HANGZHOU NUMERAL ONE 〡) number one; line;KangXi radical 2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丨字部】 丨
【集韵】古本切,读若衮。
说文解字》:
【卷一】【丨部】丨
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引而下行读若。凡丨之属皆从丨。古本切
示例:上、丰、韦、中等
方言集汇 ◎ 粤语:jat1 kwan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un5 [客英字典] gwun5 [宝安腔] kun3 [海陆丰腔] gun5
【卷一】【丨部】丨
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引而下行读若。凡丨之属皆从丨。古本切 【集韵】古本切,读若衮。象数之纵也。【说文】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引而下行读若。注:囟之言进也。tuì之言退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下上通也。依玉篇。引而上行读若囟。囟之言进也。引而下行读若。可上可下。故曰下上通。竹部曰。篆,引书也。凡字之直。有引而上,引而下之不同。若至字当引而下,不字当引而上,又若才屮木生字皆当引而上之类是也。分用之则音读各异。
古姓氏
姓氏分布
丨在姓氏中,读:yī
丨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大部分族人皆已改冠白氏,今仅在河南省的信阳市息县还有少量分布,以息县为郡望,人口数量很稀少,仅百余人,在中国大陆的“三小姓”中名列倒数第三。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上古帝王椲丨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椲丨氏的后裔以“丨”为姓氏,称丨氏,居于白邑(今河南息县)一带,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人口十分稀少,读音作yi(ㄍㄨㄣˋ)。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颛顼帝的裔孙白公胜之后,属于汉族入旗改姓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尚龙录》等资料记载,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熊绎在荆山一带建诸侯国,定都丹阳。公元前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前689年迁都郢,改国号楚。
楚平王时,太子建因做晋军袭郑国的内应而被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便逃到吴,投奔伍子胥。楚平工的孙子惠王即位后,楚令子西把熊胜招回国,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息县),称为白公胜。可晋国伐郑,子西出兵救郑,白公胜因子西言而无信,便发动了政变,杀死子西,囚禁惠王,并着手改革朝政以争取民心,但以失败告终,自杀身亡。他逝世后,其子孙便以祖辈封邑名为氏,称白氏,是为河南白氏;也有以“白公”、“白侯”为氏的。
唐朝末年,白邑的白氏族人有迁徙入黑龙江瑷珲县一带农耕,在后金时期入籍满族,归属为满洲姓氏蒙棍氏部落,称蒙棍氏,后再汉化省文为棍氏,继而简写为先祖原姓丨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河南白氏家族,属于蒙古族入旗改姓为氏。
“丨”,即为“棍”的古体汉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其在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古玛雅等历史上使用的原始象形文字中均相同。
蒙棍氏,为黑龙江瑷珲地区白石砬子一带满族姓氏部落,原是汉、达斡尔、蒙古、索伦(鄂温克)等民族混合组成,后来归附了后金政权,加入了旗籍。其蒙古族白如徳氏族人入旗后,改为满洲姓氏蒙棍氏,后称丨氏。现多为汉字单姓莫氏、白氏。
得姓始祖:椲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