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语文教育的拓荒者
——记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语文教师董文赟
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徐 维
董文赟先生出生于大别山区,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分配至农村初中任教,后几经辗转,现在安徽省示范高中——潜山县野寨中学从事高中语文学科教学。
董文赟先生一直在农村中学任教。从教30年来,他立足农村学生实际,坚持教学、教育、教研同步推进,致力于农村语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语文高考成绩,每届学生语文高考均分都在100分以上;致力于农村语文教育,努力渗透多种教育元素,学生语文素养普遍较高,据不完全统计,所教授学生中有近百人在省市作文竞赛中获奖;致力于农村语文教研,著书立说,发表文章近20篇,出版《学学教教四十年》等教研专著3部。先后被授予团省委“七五”建功者奖章、安庆市教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是安徽省首批教育评估省级专家、安庆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董文赟先生所在的潜山县,县内70%是山区,素称“七山一水二分田”,是典型的山区贫困县。相比较而言,山区的孩子更需要上大学,迫切需要通过升学跳出农门来改变命运。董文赟先生准确把握农村孩子“学习动力强,但是学习受重视程度弱;心理承受能力强,但是身体素质弱;独立生活能力强,但是合作交流意识弱;公平正义感强,但是社会适应能力弱”的特征,开拓出了一条有农村特色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在应试中提升语文素养,以较高的语文素养来应试,将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和谐的统一在一起。
他坚持“文化·生活·积累·思维·经营”十个字组织教学,引领、关爱学生,读书行走,融天池之智慧,纳百川之灵气,沉浸激情之讲坛,追求美好之化境。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得到了广泛认可,并已经辐射到同类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檀传宝教授认为董文赟先生且行且思、教学与研究相得益彰的求索模式,“立地”于日常教学的实际问题,“顶天”于教学实际、育人境界的提升,朴实无华但立意高远,大有语文教学研究“山药蛋”接地气、抒真情的风格,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的“真科研”。
董文赟先生曾说:“我自己出生于农村,深深感到农民的艰难和农村的不易,培养具有应试能力、人文素养好的学生是我终生的追求。一方面努力让学生跳出农门,另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他这样说呢,也是这样做,正如他的人生追求:“立言、立功、立德”。(作者系江淮好班主任、安庆市班主任工作研究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