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 蒙曼讲大隋风云隋炀帝


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 蒙曼讲大隋风云隋炀帝


经略西域 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帝王,其野心也大。隋炀帝对内进行建设大工程的同时,也在竭力地进行对四夷的征服,希望能使自己威加八方。大业三年四月,隋炀帝出巡塞北以后,大隋王朝的东、南、北三个方向,隋炀帝都逐一到达,其统治也更加稳固。而事实上,当时隋朝最大的隐患主要在西域,西域地区分布着一些小的城邦国家,受制于一些游牧政权。如果能通过军事外交手段,达到对西域地区的经略,隋朝才真正高枕无忧。那么,野心勃勃的隋炀帝会如何解决西域问题呢?   西域是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指阳关到帕米尔地区,广义上指,往中亚南亚一部分地区。最早进入中国视野的是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征服了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到魏晋南北朗时,没闲暇顾忌,受制于游牧政权,现在隋统一中原,隋炀帝自比汉武帝,想重现辉煌,西域就进入了他的视野,成了下一个目标了,这次是一个大臣推动的结果,这人是裴矩,这是能在隋炀帝面前说得上话的人,隋炀帝骄傲,不怎么看得起人,裴柜不是一般人,本是贵族,从小父母双亡,爱读书,这时有伯父点拨,日后想当官,就不能只会读书,得关心现实事务,他受到启发,还留心政治,裴矩成了文人型官员。好,而且很难得,难得的是他身上有侠气。举个例子,灭亡了陈,隋文帝让他去巡行岭南,皇十年,南方反了,把岭南路断了,当时隋文帝部觉得没法去,没想到他主动要求去。义无反顾地走了,去了后,时局更乱了,岭南也反了,叛军把广州城包围了。叛军兵强马仕,裴矩人少,一般人认为尽了力就行了,或许直接回去也没人说什么,裴矩不畏惧,带看三千残兵,冲了上去,居然解围了,一个文人关键时能敢打,这是令人佩服处。第二件事,隋文帝时,部兰可汗可敦是大义公主,是隋文帝的干女儿,但是,她一心想替北周报仇,对隋的安全是威胁,出使的长孙晟,发现她与胡人有联系,想挑唆把她干掉,派的是裴矩去,这是有风险的。万一不成,先把你杀掉,裴矩慷慨陈辞,把都兰可汗说得动心,真把大义公主杀了,出使成功了,两次建立威望。大家看得出来裴矩是不甘平庸的,想建功立业的人。正面来说有雄心,与隋炀帝有相似处,隋炀帝欣赏他,任命为吏部侍郎,派到甘肃去了,主管商人间的贸易往来。    裴矩的努力让隋炀帝了解了西域,产生了经略西域的想法,到底裴矩做了哪些工作呢?裴矩监管贸易,一般认为维稳与收税就行了。这两件事做好,应该不错了,可是他不止这些,之外还多干一件事,没事就找商人聊,聊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自哪个国家,走哪条路来的。你们国家有什么山什么河什么特产。人长得怎么样穿什么衣服国王是谁呀?这些问清楚,别看人家不出门,闲聊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写成了书,《西域图记》做礼物送给了隋炀帝,写的内容有:记载了西域各国概貌,西域各国详细的地图,把各国的方位与远近都标识了出来,还标明了从隋朝的西部通往他们的三条主要道路,一是北路,伊吾道,从敦煌到哈密,经中亚到东罗马帝国。中路是从敦煌奔高昌,再走天山南路,通往波斯湾。南路,郡善路,到和田,到南亚印度河。这是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不是一条,是三条。这里讲的是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裴矩说的是“以国家威德将士枭雄,泛蒙汜而扬旌,越昆仑而跃马,易如反掌,何往不至,但突厥、吐浑分领羌胡之国,为其拥遏,故朝贡不通。今并因商人密送诚款,引领翘首,愿为臣妾,圣清含养,泽及普天,服而抚之,务存安辑,皇华遣使,故皇华遣使,弗动兵车,诸藩即从,浑、厥可灭。”意思是把这些交代了,以国家实力想打通丝绸之路没有问题,各小国也想归顺,不派使者,是因为两个大政权,一是西突厥,与吐谷浑,挡在路上,每年征收重税,他们也想投奔我们。    拔掉两颗订子,就可以西行,这意昧看您就可以诙复汉武声威,荣光重现。隋炀帝听过也是心潮澎湃。裴矩是知己,才理解他的雄心,不仅懂得,还提供了这样的情报,难得呀,赐绢帛,拉到御座旁,详细了解西域各国情况,裴矩也高兴,说,其实这些都是商业国家,手中有珍宝,打通商路,经济上的好处也大呀,把经略西域的任务交给他了。    裴矩获得了更大的责任,他如何完成这些的呢?裴矩怎么完成呢?他说得清楚:一是加强与西域胡人的沟通,让西域人了解隋,归顺。二是拔除掉西突厥与吐谷浑。他是双管齐下,一起解诀,一是招诱胡人,他就通过胡商不断向他们释放友好,宣讲大隋的好处,大业二年,十多个国家的使者齐聚张掖,这是盛事。另外,大业三年,北巡时,这些西域拜渴也是他努力的结果。只要西突厥与吐谷浑在,他们也不敢直接投靠隋朝,还得把重点放在拔除钉子上,西突厥是分化而后的,西突厥游牧在天山南北一带,曾进攻隋,被打败了,西突厥一蹶不振,被处罗可汗取代了,这时实际统治是处罗可汗,他会打仗,弱点是刻薄寡恩,不会体恤,只会征税不给好处,是众叛亲离,内部不稳,对于隋打他有利。更妙的是一个重要情报,隋不用打仗,外交就可以取胜。这个处罗可汗母亲是中原人,姓向,向夫人本是他父亲的小妾,生下了处罗可汗,父亲去世后,按习俗嫁给了叔叔。向夫人,在动乱中投降了隋朗,住在大兴城。而且,处罗可汗是孝子,思念母亲,渴望见到母亲。裴矩觉得天助我也,把来龙去脉打听到,跟隋炀帝说了,隋炀帝派使者去召处罗可汗,要他称臣,跪拜接受诏书,处罗可汗当然不接受,不肯接受诏书,使者游说,你们突厥本是一家,西东突厥交兵多少年了,谁也制服不了谁,东突厥的启民可汗有实力,为什么甘心向隋臣服呀?他们想制服你们西突厥,启民可汗是友好邻郊,我们隋也是摩拳擦掌,发兵日期确定好了,你母亲知道了,就从早到晚,守住皇帝的宫门,哀哀求饶,只要使者到,你们就会归顺,念她的慈母之心,我才来的,你不想归顺,我们皇帝会外死你母亲,也会灭掉你。我们知道你众叛亲离,你觉得抵挡得了吗?真忍心看你母亲因你而死,国因你而亡吗?一听真是这回事,处罗可汗是孝子,老娘在为人质,跪下来接了诏书,表明归顺了,从此不能阻止隋与西域的交往了,兵不血刃解诀了西突厥的问题。    吐谷浑是部落名字也是一个人名,本是鲜卑人,后来离家出走,是从东北走到西北,站稳了脚跟,建立部落,包括青海等地,控制范围大,仅次于西突厥,西域就臣服于两个国家了,这当然是隋不能容忍的。这是丝绸之路上的钉子,不一样的地万是西突厥与隋敌对,吐谷浑不一样,暗地里过不去,属于两面派。好的一面是可敦是光化公主,儿子也在隋当人质,这听起来关系好,而他也随时刺探情报,转让情报获利。这更狡猾,刚好有一个部落发出了友好的信号,让隋找到了机会,铁勒散布广,本是突厥的上司,后来成了臣属,铁勒后来建立了政权,活动在新疆的东边,介于东西突厥中间,铁勒打了敦煌,打完就后悔了。东、西都有力,又得罪了隋,还怎么活呀?立即向隋请罪。隋炀帝正好让他去打吐谷浑,裴矩派上用场上,去铁勒游说。裴矩分析形势,可汗打敦煌,我们隋生气。灭你不是难事,但念你悔过,去打吐谷浑,铁勒抓住机会,立即答应了。大业四年,铁勒攻入吐谷浑,铁勒打了他个措手不及,要往东跑,跑到了西平,今天的西宁,再往东就跑出了吐谷浑,吐谷浑这时居然向隋求饶,隋炀帝说行,派宇文述杀气腾腾地来了,吐谷浑知道是来收编自己的,还能自投罗网。再往西跑,宇文述追,斩首三千多,俘虏了不少,只剩下一些残兵,南逃到四川与西藏间的大雪山。这个也基本解决了,征服西域的前期准备作初见成效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30233.html

更多阅读

李渊和表兄杨广争皇位之战 李渊的兄弟

:隋唐演义:李渊和杨广表兄弟间皇权争夺 唐高祖李渊唐朝的宫殿中,上演的权力的争斗不可胜数。唐朝人的智慧和阴谋,所影响的人数,也不可胜数。他们之间的斗争依旧是残忍,而且无情的。为了皇位,表兄弟之间打仗,甚至于兄弟相残。为了获得权力,母

杨广,一个被大业压垮的君王! 压垮摊贩术

中国在隋世祖明皇帝杨广带领下达到颠峰,杨广被周边各少数民族尊为“圣人可汗”,“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圣人可汗。今是大日,愿圣人可汗千岁万岁常如今日也。”一般人都知道后来的李世民被突厥人尊称为“天可汗

李敏之死——节选自·《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之十一

李敏之死(本文节选自雅虎网·《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一书)在隋朝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大案,仅仅因为一条荒诞的谶语,三十二个李姓的大贵族就死于非命。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这场惨案中,隋炀帝本人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大业十年(614),

声明:《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 蒙曼讲大隋风云隋炀帝》为网友灬怡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