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与“国”:爱国者的试金石——《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探讨

在一次专题学习中,一位专家的讲座中间有一断比较精彩的解读,触发了我的思索。

廉颇送赵王与蔺相如赴渑池会时,“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是教科书中的一段,往往被读者忽略。如果请就这则材料写一则读后感,你打算从哪入手?在这里请注意,“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这句话是来自战国时期的廉颇之口呀,即使在开明的汉唐,讲这话的人也是不被允许的,更不用说在苛严的明清了。可是呀,廉颇这话却说得干脆利落,体现了一位忠于国家的壮士情怀,践行了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精神,让人读之不禁热泪盈眶,令人感慨万端,很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玩读的。[1]

对这段解读,首先是令人敬佩。专家老师敏锐的思维、锐利的眼光以及善于质疑与发现的精神,不得不令人折服。确实地,从正常思维角度来看,廉颇这种“重社稷,轻国君”的思想很是令人感慨万端。他确实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为了自己的国家,他甚至于不惜当面得罪自己的国君。这样的爱国都,即使是放在今天,也是值得我们敬佩不已的。

只是,对于“这句话是来自战国时期的廉颇之口呀,即使在开明的汉唐,讲这话的人也是不被允许的,更不用说在苛严的明清了”这样的发挥,却引起了我的质疑。首先,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主应该是周天子,尽管只是名义上的。但这位被尊为天下最大的“君”,却并没有受到多少的尊敬,相反还不时得受到威胁,他只能战战兢兢地生活于各大诸侯战争的阴影之下。此时,“君王”只是个概念,并没有拥有绝对权威与至高的尊崇,这与后世“帝王”并不可相提并论。其次,即使在诸侯国内,对于君上的尊崇也需要大打折扣的。如春秋时期的鲁国的“三桓”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力证。当时,有土地,有士兵,就有权力,而“国君”相较于土地,就显得轻微多了。孟子在这时期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这种社会现状。我们甚至于还可以做这样的推测,孟子的提法在当时应该不算是件多么“骇人听闻”的言行,而是一种很普遍的说法。只是孟子的学说影响大,经后世的流传,被发扬光大,影响了后世。在此,我们还可以从同处战国后期的一个悲剧性人物——楚怀王身上得到佐证。从《史记·楚世家》可以看出,怀王“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2]”,在他被秦扣押时,他自己因拒绝割让国土最终回不了国,而当时的大臣们,“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於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3]”,在他们的谋划中,存国才是首位的,而保王是等而次之的事。

如此看来,廉颇的这一番在后世看来是惊世之语,在当时或许是作为国家主要将领再也正常不过的谋国策略罢了,应该不至于,“让人读之不禁热泪盈眶,令人感慨万端,很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玩读的”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可能是因被历史的长河遮蔽了我们的视线而失去了判断吧。

由此,我更想起了自己的一堂课。

在差不多学习完《廉颇蔺相如列传》,多数学生对蔺相如这一形象有一定认识之后,我引导学生阅读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并要求学生对照课文“完璧归赵”部分进行探讨:两种说法哪种更贴近于历史真相?

绝大多数学生经过阅读讨论之后,一致认为王世贞的说法具有独到的批判成分,这一点值得学习提倡。但若认同此说,却又不符合蔺相如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毕竟“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的无畏胆识与“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大公胸怀绝非投机取巧之辈所能具有。因此,王世贞之说虽可看作是一家之言,但与蔺相如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出入太大,未免过于偏激了点。正当我要满意地宣布讨论结束时,一个男生站起来说了一句话:

“我认为王世贞说的可能是历史真相,而课文有可能拔高了蔺相如了。”

“君”与“国”:爱国者的试金石——《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探讨

出于对学生的鼓励,我请全体学生给予他掌声并要求他陈述理由。

“理由是:从蔺相如的身份上看,他是个门客,好像可以看作是游说天下的纵横家这一类,“完璧归赵”是他纵身上层社会的一个绝好机会,所以,他不管如何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如果照你所说,蔺相如不是成了一个投机取巧的小人,那你如何看待‘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句话呢?”

底下的学生按捺不住了。

“确有投机取巧的嫌疑,但不能说是小人,毕竟蔺相如做到了完璧归赵。至于说到对付廉颇,首先蔺相如是一位谋士,面对着强悍的廉颇的巨大挑衅,他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智取,而非武斗。这正如兵书所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廉颇最后是‘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这说明蔺相如的策略是成功的。”

此时,有一部分学生主动地鼓掌以示赞同。

“看起来,你拥有了不少支持者了。那好,大家重新审视一下这个问题,看到底哪种观点最终能获得大多数的赞同。”

看到此种情况,我趁机发动学生重新思考。一阵沉静之后,学生纷纷开始发言。

生1:刚才,我回忆了一下《史记》,发现在蔺相如那个时代,似乎忠于国家的思想比较薄弱,如有名的苏秦和张仪,他们两人就似乎没有什么忠于祖国的概念,只要哪个君王欣赏他,他就会全力效劳,根本没想过自己是哪国人。……

生2:还有孙武、商鞅和李斯等等。

生1:对,所以说,如果就据“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句话来判定蔺相如,可能过于草率。

生3:我补充一点,在春秋战国时期,“国”是指都城,一般指周天子所在地,而非国家。各诸侯只是拥有封地,不能算国家。(此观点有待考证。注:这也是我后来查找文史资料的原因。)

生4:我注意到就在《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由于受到赵王怀疑而被逼跑到魏国和楚国去了。

生5:把蔺相如定位在谋士这一角色上,我可以认同,但完全否定他对赵国的感情、他的胆识和他的智慧,我不能接受。首先,在完璧归赵这一事件中,蔺相如的分析还是有见地的,同时他是以自己的性命去争取赵国的利益的。不说其它,就拿他廷叱秦王,欲从容就汤镬来说,不正显示出赵国人的强硬吗?其次,蔺相如为赵国人,难道他就对生他养他的土地没什么感情吗,难道他能为一已之利而陷赵国于战火之乱吗?如果说他秦国之行有些冒险的话,那我也认为那是在对自身智慧有充分自信的基础之上的冒险。王世贞所说的“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太过于绝对化了。其三,说到负荆请罪是属于智斗,我倒很有些赞同,但不正可看出这二者对赵国的一片忠诚吗?

生6:对,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么一句“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这就是忠诚于赵国的有力论据。

生7:“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这句话也表明了廉颇保卫赵国的决心。

生8:对,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君臣一心,因为,下文还有“王许之。”赵王听了这话,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还接纳了这个建议,比较难得。

生3:这应该是因为当时的“王”跟我们以后的“皇帝”不一样的原因吧,当时的国家的概念、忠君的思想可能还不像后世那样迷信吧。

师:现在,我们的问题集中到了爱国者的断定了。我们应该去课后查一查“国”与“君”的相关历史资料,为我们的论点找依据了。

生9:王世贞对蔺相如的批判,我觉得过于贬低蔺相如了。王世贞似乎对蔺相如的胆识与气魄视而不见,“事后诸葛亮”的痕迹比较明显。毕竟面对强秦的无理要求,无论赵国答应与否,总要派人去回应的,可是“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而蔺相如却能许下“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铮铮誓言,相比之下,蔺相如高明多了。

……

最后,语文课代表对这次讨论作了个总结:

或许在历史上,蔺相如确是一个纵横家式的谋士,他要把握住机会,从而施展自身才华,实现人生价值,他在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两件事上,存在某些投机和智取的成分,但我们不应忘记他身上那种对抗暴秦的智慧、胆识和对赵热爱的情怀。正如司马迁所评价的“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这节课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一个是,王世贞的“个性”解读,是这个课例的引子,从中,给我的经验是,“个性”解读很不容易,在你冒出一个新念头后,可能后人在你这个新念头后,会冒出更多的新念头来或支持或反驳你,所以,个性解读必须慎之又慎。其次,对于历史的背景材料的把握,是一个令我们后人很难逾越的迷障,在不了解事实背景的前提下,你所做的一些新解读,很可能与事实是相反的。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做了些查阅与历史资料搜集工作。在这过程中,有几个与主旨无关的材料引发了我的思考。在《东周列国志》中,记载着许多臣下弑主的事,往往有权势的臣下,对主上稍有不满,就可能拿刀把主上给解决了,似乎在那时,人们对于君上不存在着多大的敬重与臣服。似乎那个时期的人,并不具备后世那种“皇权至上”的观念。

还有一个材料是看到了很多有关汉唐两大公主改嫁的事故,如汉武时,武帝就将自己寡居的姐姐嫁给了自己的大将军卫青,武周时,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可以有多个“男侍”等等,可是当时的史书上也没有作多大的反应,只是当作一件普通事件加以记述,最多就是把这作为她们行为不端的一个证据加以评说,而没有上升到道德层面的批判。另外,有一个历史老师告诉我,其实中国对于人性是很尊重的,只是到了明初后,程朱理学才提出了“反人性”的学说,最终导致了中国人的思想禁锢,不近情理。可惜当时,对于这节课上的“国”的概念,以及当时“士”的行为解读,我未能查找到合适的材料,所以再次教《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就不敢讲这两个人的忠君与爱国,而只是强调这两人的智谋与能力,特别是在讲廉颇时,注重他作为一个将军的职责,“保家卫国”,这是他行为的出发点,包括在渑池之会时,他对赵王的建议,不敢突出他把国家置于国君之上的“民本”思想。

有了这个经历,在听专家如此推崇廉颇的爱国精神时,我当时的感觉是,恰恰相反地,正因为廉颇是身处战国时代,所以他提出的这个建议才显得那么正常。如果是在明清提出,那才是了不起的一件事!那才是真正能让人为之热泪盈眶的一句话呢!可惜的是,这之前我没办法找到确实证据,现在也是如此。后来,凭借着国家图书馆,我找到了一份博士学位论文《静静的思想之河——战国时期国家思想研究》,在这份材料中,有这么一段话:

公元前221年,齐王建被俘,东方六国灰飞烟灭。志得意满的秦始皇下令臣子为自己更改名号。廷尉李斯、御史大夫冯劫等人献上了“泰皇”的尊号。秦始皇对此不甚满意,说:“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皇帝诞生了,一个人的帝国诞生了。历史被戴上了一顶金碧辉煌的皇冠,历经两千年风雨沧桑不改。变换的只是皇冠上的粒粒明珠,秦皇、汉武、唐宗、宋祖……[4]

而这之前,战国时期的国家观念都是朝着理性与合理的方向发展着,只是由于秦王的个人因素,而使战国时期的国家观念发生了变异,而这种变异没有强大的势力的阻止,最终成为了后世中国国家观念的源,“忠于一人”成为了一个普遍的准则。至此,我的这个疑惑可能是得到了一个大致的答案,可以想像,把握一个历史事件的背景是很难的,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以为这是件容易的事,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1] 据现场文字记录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核

[2]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M).湖南:岳麓书社,1988:628

[3]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M).湖南:岳麓书社,1988:341

[4] 池桢.《静静的思想之河——战国时期国家思想研究》(M).台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189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3003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廉颇蔺相如故事

原文地址: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作者:兖州基督教会 战国时代赵国有一个忠良的人才名叫蔺相如,因为秦王应许用十五座城换赵国的和氏璧,有人把他介绍给赵王,他便带着璧往秦国去见了秦王。因为他看出秦王没有给城的诚意,便拿着璧倚着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八类对比 廉颇蔺相如列传ppt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八类对比在对比中表现人物性格是《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突出特点,仔细分析,对我们的写作和理解文章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笔者就高中语文第六册节选的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谈谈它的八类对比。一、廉颇和蔺

《将相和》教学反思 将相和教学视频

《将相和》教学反思人教版语文第十册课文《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而和以的用法1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

“而”作为连词的用法和例句:⒈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译]:“这不是远的小近的大吗?”⒉表

声明:《“君”与“国”:爱国者的试金石——《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探讨》为网友一生都赔给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