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八大报告指出一定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胡锦涛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的“特色”体现在它是一条先进文化的发展道路,着重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把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当中通盘考虑,同时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融入到文化建设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它是一条强魂健体、强基固本之路。不仅注重文化之“魂”,体现内在价值,更注重这个“魂”如何传播到广大的受众当中,传播的路径、方式、载体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它是一条以人为本之路,就是坚持“二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发展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它是一条改革创新之路,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我们的文化能够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文化的含义

从广义看: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看:文化是指物质生活以外,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和政治并列,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其中,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其核心。

2.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先进文化建设

什么是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就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社会进步方向的文化。它包括先进的政治思想、先进的伦理道德、先进的科学文化三个部分。先进文化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一直十分重视先进文化的建设,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含义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上述文字涵盖了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发展方向、特点四个方面。所谓中国特色和民族性,指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实践,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的基本特征,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4.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意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根本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其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整体,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其中,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与道德紧密联系,理想的破灭,也常常伴随着道德的沦丧;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体现,纪律是理想和道德的表现,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文化是基础,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培育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整体标。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繁荣是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管理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1.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含义

价值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非核心价值观,二是核心价值观,所谓“核心价值观”即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为社会多数成员认可的价值观。有人简言之能维持社会基本团结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不能维护社会基本团结的都是非核心价值观。在一个社会里,多元的非核心价值观能增进社会活力,统一的核心价值观能阻止社会分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重要、最集中、最具决定作用的价值内核,它反映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激励人心和鼓舞人们不断前进的作用,而且这种价值观包含着非常高尚和值得人们前赴后继为之献身的内在合理性,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它的成型和系统化,必将成为人们共同遵循和维护的行为准则,潜入人们的思想和心灵深处,进而作为人们的价值传统和文化精神长期稳定下来,发挥代代相传的价值传递效用。

在社会成员的价值观中,能够影响人们对一个事物,一种行为做出选择和判断的,居于主导地位并形成一定逻辑体系的若干价值内涵的集合,就构成了所谓的核心价值体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只有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又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第四,马克思主义丝毫没有因为实践的发展而失色,反而更加生机勃勃,显示出真理之树常青。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作用,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自觉做到“两个坚定不移、决不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理想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同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我们现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就是为将来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奋斗。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把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针对市场经条件下有人不知何为荣,何为耻,甚至不经为耻反以为荣的现象。

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呢?

第一,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建设。

第二,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第三,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第四,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第五,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教育和科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1、大力发展科学

科学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源泉,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首先必然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一个崇尚科学的民族,必然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族。

如何推进我国科技进步?

第一,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第二,要坚持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把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启动一批重大专项,力争取得重要突破。

第三,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四,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铸造我国科技事业的新辉煌。

第五,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

第六、重视哲学社会科学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

要进行文化体制改革

第一,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必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结合日益紧密,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呼唤着文化体制改革。

第三,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要求我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步伐。

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持、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条件。构建和谐社会,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没有和谐的舆论环境,没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然要求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使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使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都得到充分保障。

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第一,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第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29955.html

更多阅读

第四讲物业公司其他业务收入的核算 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

第四讲 物业公司其他业务收入的核算其他业务收入是指物业管理企业从事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中介代销手续费收入、材料物资销售收入、废品回收收入、商业用房经营收人及无形资产转让收入等。物业管理企业除了从

第四讲 冯延巳上 冯延巳

今天我们开始讲第三个作者冯延巳。先简单看一下作家的生平,等一下需要的时候我们再加以补充。冯延巳是五代南唐人。南唐是五代十国之中的一个国家。己、已、巳三个字字形相近。,我们用的是巳,就是说他的名字应该是延巳。我们用的是词学

第四届中国国际仙人掌及多浆植物精品展 仙人掌科植物图鉴

2013年9月15日-9月22日,“第四届中国国际及精品展”在北京植物园举办。来自韩国、日本、等国家及山西,山东,天津,上海,武汉,郑州,厦门,杭州的仙人掌多浆植物协会;厦门,上海,南京,华南,深圳,重庆南山等植物园参展,是参展国家、地区最多的一次展览。

东北三省——中国第四极 中国经济第四极

东北三省,俗称关东,生活习惯相似,经济联系紧密。位于山海关以东以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三市一盟。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是中国最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具有综合的工业体系、完备

声明:《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网友我强大无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