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8日至29日,参加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6月28日至29日,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在浙江省嘉兴市举行,来自全国58位专家学者和嘉宾出席论坛。嘉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柴永强、浙江省文化厅副巡视员陶月彪、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办公室副主任李晓松等领导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论坛由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浙江省文化厅和嘉兴市人民政府主办,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协办。
论坛共收到论文63篇,其中浙江省38篇,上海市6篇,广东省4篇,江苏省、湖北省各3篇、山东省、北京市各2篇,四川省、山西省、甘肃省、陕西省、天津市各1篇。论坛上,与会代表们重点围绕“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及其民俗文化”主题,探讨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内涵的历史变迁与当代走向,探讨其科学保护理念、方式和实践,论题涉猎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和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区域特色比较、区域保护互动联动机制、文化空间构成、保护策略、传承模式、文化生态保护、生产性保护、数字化保护、民间蚕神信仰、传统染色技艺以及蚕俗文化保护与现代新农村建设等众多研究领域,这是当前我国蚕桑丝织技艺和蚕俗文化研究与传承实践的智慧结晶。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勤建作大会总结。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把酒画桑麻”书画展,实地考察了嘉兴丝绸博物馆、海宁周王庙镇云龙蚕俗文化园、桐乡洲泉镇蚕俗文化博物馆等场馆。这次论坛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文化部举行的首次蚕桑丝织民俗文化高端学术论坛,必将对保护和传承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起到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并举的推进作用,有利于促进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其对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论坛结束,将择优编辑出版论文集。
2009年9月,“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蚕桑丝织是中国的原创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五千年来,它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在这个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织机,以及由此生产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和织锦等丝绸产品,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的相关民俗活动。这一传统生产手工技艺和民俗活动至今还保存在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的太湖流域以及四川的成都等地,是中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申报书》)
嘉兴市素有“桑蚕之乡、丝绸之府”美誉,蚕桑丝织文化具有4700多年的历史,蚕桑生产、蚕茧加工、丝绸贸易引领全国、闻名世界;悠久的种桑养蚕织丝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技艺和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保护传承地区,近年来,嘉兴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其当代传承,把传承蚕桑丝织技艺及其民俗文化作为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对这份珍贵遗产的保护,履行蚕桑丝织文化保护地的责任与义务,嘉兴市出台《嘉兴市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保护规划(2010-2015)》等政策措施,命名了海宁市、桐乡市和秀洲区为首批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为蚕桑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坚实保障。先后投资兴建了嘉兴丝绸博物馆、桐乡洲泉蚕俗文化博物馆、海宁云龙蚕俗文化园等蚕桑丝技艺织和蚕俗文化展示场馆。2011年12月,海宁市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合作建设的“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生态园”项目举行签约仪式。生态园规划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中先期建设的九里桑园核心面积3000亩左右。生态园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第一个有较大规模的蚕桑文化生态园,不仅能全面保护、研究、传承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也将带动周边种桑养蚕的发展,有利于保持和改善目前我国茧丝绸业的发展环境。同时,嘉兴市又先后承办了杭嘉湖蚕桑丝织民俗文化研讨会、双庙渚水上蚕花胜会、云龙蚕俗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保护传承和学术研讨活动,以实际行动积极推进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一、论坛开幕式
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金琴龙主持开幕式。
嘉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柴永强致辞。
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致辞。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办公室副主任李晓松致辞。
嘉兴学院文法学院师生80人列席论坛。
二、主旨发言
主持人: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1.顾希佳(杭州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研究员):《对蚕桑生产民俗实施文化生态保护的相关论证》
2.杨秀(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象征中的蚕桑文化——以嘉兴地区田野调查为例》
3.许淳熙(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编审):《马鸣王信俗与区域经济发展》
4.史静(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讲师):《“蚕月”年画与“非遗后”时代的蚕文化保护》
三、主题发言:中国蚕桑丝织生产与技艺研究
主持人:顾希佳
1.黄荣华(原野天然染色工作室工程师):《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之传统染色技艺》
2.严弢(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保护传承区域特色比较研究》
3.林敏(浙江杭州市文化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关于杭州市“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蚕桑丝织技艺的调查》
4.张赞梅(浙江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馆员):《嘉兴市“蚕桑丝织技艺及民俗文化”数字化保护研究》
5.陆在良(浙江湖州市文化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双林绫绢织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6.缪雪峰(甘肃庆阳市文化馆馆员):《蚕桑丝织民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与庆阳香包绣制的生产性保护比较研究》
四、主题发言: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研究
主持人:杨 秀
1.彭佳琪(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杭嘉湖地区蚕神信仰形态研究》
2.施敏锋(浙江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生态位语境中江南民间蚕神信仰的多元并存与和谐共生——以杭嘉湖地区为中心》
3.袁瑾(浙江杭州师范大学讲师):《蚕神信仰与蚕桑丝织文化空间的构成——以余杭塘北村为中心的考察与思考》
4.张礼花(上海大学硕士生):《民俗生活模式中的生态思维——以杭嘉湖蚕桑区桑树文化为例》
5.周奥扬(上海社会科学院在读研究生):《由蚕马传说与嫘祖传说的对比看两种不同的蚕神信仰》
6.张秋红(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经济发达地区原生态蚕桑民俗保护——以杭嘉湖地区为例》
7.朱秋枫(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编审):《湖丝阿姐》歌谣的流传与文化内涵》
8.郑团吉(陕西安康市汉滨区文化文物广电局党委副书记):《蚕桑民俗文化保护与新农村建设》
9.徐春雷(浙江桐乡市文化馆研究馆员):《蚕桑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桐乡蚕歌为例》
10.余筱璐(浙江德清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扫蚕花地”民俗与文化空间》
五、论坛总结
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