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简 重生之高门嫡女

卅三年三月辛未朔丁酉,司空腾敢言之:阳陵溪里士五(伍)〔不〕采有赀馀钱八百五十二,不采戍洞庭郡不智(知)何县署,今为钱校券一,上谒洞庭尉,令署所县责,以受(授)阳陵司空。司空不名计,问何县官计,付署计年为报。已訾责其家,家贫弗能入,乃移戍所,报,署主责发,敢言之。历日为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三月二十七日,司空腾系阳陵县官。过去曾发现秦阳陵虎符(注: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六十七,三秦出版社,1990年。),王国维作过考证(注: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八《秦阳陵虎符跋》,《王国维遗书》三,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其地是否传因汉景帝陵改名的汉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尚待考虑,但从本组文书看无疑是秦人故地。司空是管理刑徒一类事务的官吏,也负责居赀赎债,县中溪里士伍名不采的,尚欠赀钱,本人已遣戍到洞庭郡不知何县署(防地)(注: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78页注⑧,文物出版社,1978年。),家中无钱偿还,于是请洞庭尉命署所在县催讨。文末云“报,署主责发”,是说文书送抵后,要有作为回执的文书(报),由管理索钱的吏员开视。四月壬寅即初二日,阳陵代理县丞同意并抄发了司空腾的文书:四月壬寅,阳陵守丞恬敢言之:写上,谒报,署金布发,敢言之。公文旅行了很长时间,阳陵的官员不耐烦了,于三十四年八月初一进行追问:卅四年八月癸巳朔朔日,阳陵遬(速)敢言之:至今未报,谒追,敢言之。这可对照睡虎地秦简《行书律》:书廷辟有曰“报”,宜到不来者,追之(注: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04页,原注③不确,文物出版社,1978年。)。附带说一下,“阳陵速”系阳陵县令名速(注:参看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第183页,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卅年九月丙辰朔己巳,田官守敬敢言之:廷曰:……诣廷。敢言之。  J1⑨981校园用户注册通道|贴吧手机客户端|百度首页|登录注册 您正使用IE6浏览器访问贴吧,安全系数落后于全球94%的网友,推荐安装百度浏览器 分享到一键分享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空间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收藏和讯微博更多...百度分享分享到一键分享腾讯微博QQ空间人人网新浪微博百度新首页百度贴吧更多...百度分享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音乐 图片 视频 地图 百科 文库 相册吧内搜索|全吧搜索|夏日聊天 十万大奖等你拿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进吧-1考古吧
图片
精品
视频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页 跳到 页 确定回复贴:37 <<返回考古吧初读里耶秦简只看楼主 收藏回复historylong
【英文标题】Some Notes on Insvribed Slips of the Qin fromLiye LiXueqin【作 者】李学勤【作者简介】李学勤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英文摘要】Most of the inscribed slips from Liye,Longshangovernment aredocuments of the reign period of EmperorShihuang,with a setformat and expression.The documents show thetime of theirreceipt and dispatch and the persons involved,just asrequiredby the related Qin law(行书律).The files are those ofthegovernment of Qianling County of the Dongting Prefecture.Someofthem are found in a set.They provide us a peep into thethen socialsituation.【正 文】 2002年6月3日,在湖南龙山里耶古城址一号井开始发现有文字的简(注:张春龙、龙京沙《湘西里耶秦简复活秦国历史》,《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第9期。前此媒体报道或云6月4日开始发现,恐有误。),随后出土大量简牍,总数估计竟达36000支左右(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文物》本期。)。这项重大考古发现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学术界。7月下旬,我有幸应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之邀,前往长沙,观察了已清理的一部分简牍。当时看到的材料,不少即在简报里发表,尽管在发现全数中所占比例有限,但尝鼎一脔,仍足以显示这批简牍的珍异。这里就几个问题试作讨论,以待进一步探索和印证。   一 历朔 对于里耶简牍这样的发现,大家首先关心的,自然是其年代问题。据简报,一号井上部首先发现的是楚国竹简残片,应系后来混入。主要须考察的,是作为这一发现基本内容的大量木质简牍的年代。 曾有报道说:“大部分简牍记载的是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后的秦代,其纪年由二十六年到三十七年,一年不少。”(注:新华社长沙7月14日电,《大河报》2002年7月15日。)现在简报将之扩大到秦王政二十五年至二世元年,是整理间发现更多材料之故。简牍是否属于秦,正可由所见历朔来推定。 在简报中公布的材料,已有许多条历朔,如:
廿六年五月辛巳朔  J1(16)9八月庚戌朔   J1⑧134廿七年二月丙子朔  J1(16)5八月甲戌朔   J1⑧133廿八年八月戊辰朔  J1⑨984卅年 九月丙辰朔  J1⑨981卅二年正月戊寅朔  J1⑧157四月丙午朔   J1⑧152、158卅三年二月壬寅朔  J1⑧154三月辛未朔   J1⑨2、3、9、11四月辛丑朔   J1⑨1、4~8、   10、12卅四年六月甲午朔  J1⑨1、10七月甲子朔   J1⑨3、12八月癸巳朔   J1⑨2、4~7、   9、11卅五年四月己未朔 J1⑨1~12

这些从年数来说,已经包括了简内纪年的大部分。 对照现代推算的历谱,很容易证明上引纪年都属于秦。试查出版最后的徐锡祺《西周(共和)至西汉历谱》,可见这些历朔几乎与谱全合(注:徐锡祺《西周(共和)至西汉历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惟一有出入的,是二十七年八月甲戌朔,谱为癸酉朔,推测当时在三至七月间置一连大月,以致有一日之差。由此可知,秦代施行的历法统一细密。 里耶简全部发表后,我们可能对秦代历日获有比较完整的了解。目前已知历朔,也有能与其他有关历日材料对比之处,在此先举出两例: 第一例是湖北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的“南郡卒史盖庐、挚田,假卒史k21n3111.jpg复攸、k21n3127.jpg等狱簿”,其中记: 御史书以廿七年二月壬辰到南郡守府,即下,甲午到盖庐等治所,其壬寅补益从治,上治它狱。四月辛卯k21n3111.jpg有论去。五月庚午朔(人名)、益从治,盖庐有赀去。八月庚子朔论去。尽廿八年九月甲午己(注: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223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 查徐锡祺《历谱》,这段话里秦始皇二十七年的历日是这样的:
二月壬辰  十七日甲午    十九日壬寅    二十七日四月辛卯  十七日五月庚午  二十六日八月庚子  二十八日

均与里耶简历朔相容,但二十八年九月甲午却不合于徐编《历谱》。《张家山汉墓竹简》的注释称:“据方诗铭、方小芬《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秦始皇二十八年有闰。九月戊戌朔,无甲午。此则为后九月,丁卯朔,甲午二十八日。”(注: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224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不过其他诸家历谱,闰月都在二十九年。究竟事实如何,等里耶简二十九年历朔公布,即可明白。 第二例是湖北荆州沙市周家台30号秦墓竹简秦始皇三十四年历谱,其朔日是: 十月戊戌 十一月丁卯 十二月丁酉 正月丙寅 二月丙申 三月乙丑 四月乙未 五月甲子 六月甲午 七月癸亥 八月癸巳1回复1楼2007-11-06 11:07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historylong九月癸亥(注: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关沮秦汉墓简牍》,第93~96页,中华书局,2001年。“丙寅”原误为“丁卯”,注释已校正。)与徐编《历谱》和里耶简比较,有一点明显差别,就是七月作癸亥朔而非甲子朔,也即以六月为小月。揣想这是因为简只供私人记事使用,从岁首十月起始,一小一大排下来,误将连大月放在七、八月了。另外周家台简也未记后九月,而据徐《谱》和里耶简三十五年历朔,三十四年无疑是有闰的。看来当时官方文书的历日要更为准确。  二 行书与文书格式在里耶简出现以前,我们对秦的行政文书所知不多。实物材料只有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的秦始皇二十年南郡守腾文书(注: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5、16页,文物出版社,1978年。),但该文书可能是抄本,文书上某些细节或已略去,只是在里耶简上才能全面看到。给人印象深刻的是,里耶简这些行政文书和过去所见秦法律文书一样,有固定成熟的格式,语言也很简练。例如有的文书用习语“敢言之”:卅年九月丙辰朔己巳,田官守敬敢言之:廷曰:……诣廷。敢言之。  J1⑨981卅二年四月丙午朔甲寅,少内守是敢言之,廷下御史书举事可为恒程者,洞庭上帬(裙)直(值),书到言。今书已到,敢言之。  J1⑧152两个“敢言之”之间,是文书的主体。这个主体也可能很短,但“敢言之”不可少,如:三月戊午,迁陵丞欧敢言之:写上,敢言之。  J1(16)6不难看出,“敢言之”的作用是标示文书主本的起讫,防止有人赘改。类似的习语还有“敢告”,如:卅二年四月丙午朔甲寅,迁陵守丞色敢告酉阳丞,主令史下络帬(裙)直(值)书已到,敢告主。  J1⑧158这和上引J1⑧152是同日同事,只是少内守是乃向上级报告,故称“敢言之”,迁陵守丞色和酉阳丞则为同级,故说“敢告”。睡虎地南郡守腾文书末云:“以次传;别书江陵布,以邮行。”是该文书有两种传送方式,“以次传”即在郡内各县、道以驿传依次传送,“以邮行”则为由专门设立的邮人送达。里耶简J1⑧154记“邮人得行”,意思就是由名叫得的邮人递送。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有《行书律》,规定十里置一邮,南郡江水以南二十里一邮,一邮十二室(注: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69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系统相当庞大。秦代这里显然还没有像吕后二年时这样的系统。里耶简有一支云:卅二年正月戊寅朔甲午,启陵乡夫敢言之:成里典、启陵邮人缺,除士五(伍)成里匄、成,成为典,匄为邮人,谒令、尉以从事,敢言之。  J1⑧157可见启陵这样的乡只设一名邮人。由于邮人数少,除一些紧急必须交邮人专办的文书,如J1⑥2“迁陵以邮行洞庭”外,多数文书是由下级吏员、一般民众,甚至隶臣妾递送的,如:
佐处以来           J1⑧152佐壬以来   J1⑨981守府快行   J1⑧156、             157走贤以来(注:走,《文选·   J1⑧133诣蒋公奏记》注引《汉书》应劭注:“仆也。”)走印行都乡   J1⑨984求盗簪袅阳成辰以来   J1(16)5不更成里午以来   J1(16)9士五(伍)巫下里闻令以来   J1(16)6隶臣尚行   J1(16)5隶妾冉以来   J1⑧157隶妾以来   J1⑨984

“行”是递送,“以来”是拿回。睡虎地秦简《行书律》说:“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注: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 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04页,文物出版社,1978年。)即不要命年老体弱的隶臣妾或不堪信赖的人传送文书,正反映当时这种情况。秦简《行书律》还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莫(暮),以辄相报也(注: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04页,文物出版社,1978年。)。看里耶简,这一点确得到切实的执行,文书的送出或收到常有准确记录,不仅记日,还记出时刻。记时刻有两种方法,一是用一日内的时分名称,例如:
四月丙辰旦,守府快行旁。      J1⑧158九月庚午旦,佐壬以来。 J1⑨981正月丁酉旦食时,隶妾冉以来。 J1⑧157四月甲寅日中,佐处以来。 J1⑧152□□戊申夕,士伍巫下里闻令以来。 J1(16)6

而更多的是用漏刻。里耶简记漏刻有两种格式:一种是作“水十一刻刻下若干”,如:
甲辰水十一刻刻下者十刻  J1(16)9二月壬寅水十一刻刻下二  J1⑧154四月癸丑水十一刻刻下五  J1⑧156□月癸卯水十一刻刻下九  J1(16)5

另一种是略去“十一刻”等字,如:
丙辰水下四刻     J1(16)5八月癸巳水下四刻   J1⑧133八月壬辰水下八刻   J1⑨984三月癸丑水下尽□   J1(16)5
回复 收起回复 2楼2007-11-06 11:07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秦简 重生之高门嫡女
我也说一句

historylong在J1(16)6简上,有“庚戌水下□刻”,下云“戊申夕”,可知所记漏刻皆指白昼。这是相当简单的漏制,即将一昼分为十一刻(注:数字十一对秦人似有特殊意义,如以十一钱当一布,参看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56页,文物出版社,1978年。),刻于漏壶箭上,视箭沈下几刻。这种漏壶形制应与已发现的汉代漏壶相似(注: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第289、290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估计木质浮箭上由下至上标有刻数,与汉代“昼夜百刻”的漏制比较(注:陈梦家《汉简缀述》,第239~243页,中华书局,1980年。),是很原始的,所以记漏刻的格式与汉代也不相同。里耶简文书又有一个引人注意的地方,就是常见“某手”,前一字是人名。按“手”训为“亲”(注:《经籍纂诂》卷五十五,第608页,成都古籍书店,1982年。),“某手”即某人签署。这一点,可通过以下几支简说明。上文已经引到J1⑧158简,是秦始皇三十二年四月丙午朔甲寅(初九日),迁陵守丞色给酉阳丞的文书,告知原由酉阳主管令史送来的关于裙值一事的文书业已收到(这件关于裙值的文书的标题见J1⑧153“御史问直(值)络帬(裙)程书”)。该简背面记:四月丙辰旦守府快行旁(注:旁,旁县,指酉阳。)。欣手。是说文书送往酉阳的时间在四月丙辰(十一日)。文书原件已经送走,现在看到的J1⑧158自系留存的副本,下署“欣手”,欣应是抄录副本的人。迁陵守丞色在从酉阳收到御史问裙值的文书后,曾在四月癸丑(初八日)将之下达本县管理钱财事务的少内,要他们执行,并规定书到应由署金布的官吏开看,即J1⑧156:四月丙午朔癸丑,迁陵守丞色下少内,谨案致之,书到言,署金布发,它如律令。欣手。四月癸丑水十一刻刻下五守府快行少内。原件已送往少内,欣也应是抄录副本的人。第二天甲寅,少内的代理主管遵命报告,即J1⑧152:卅二年四月丙午朔甲寅,少内守是敢言之:廷下御史书,举事可为恒程者,洞庭上帬(裙)直(值),书到言。今书已到,敢言之。背面记:四月甲寅日中佐处以来,欣发。处手。少内的文书由佐处持来,开看的人是欣,而处作了签署。这样,我们便知道,文书中签写“某手”的人是具体负责写抄、收发文书等事的吏员。  三 洞庭与迁陵细绎上引“御史问值络裙程”各简,可以知道出简城址是秦时的迁陵县,当时属于洞庭郡。“问值络裙程书”系御史所下。秦御史一职本于《周礼》,设御史大夫统之,辅佐丞相,有考课监察之权(注: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上册,第47~52页,齐鲁书社,1984年。)。文书要求“洞庭上裙值”,应由咸阳先送至洞庭郡治,由郡以次传送属县,所以经酉阳传到迁陵,迁陵丞收到后又下交其少内。这一过程表明了秦朝廷——洞庭郡——迁陵县三级的隶属关系。里耶简发现后,“洞庭郡”问题曾引起不少讨论和推测。我对此郡名的存在也有过怀疑,及至看到J1⑨1~12简明云“某某戍洞庭郡不智(知)何县署”,始觉释然。秦有洞庭郡的建置,不见于史籍。马非百的《秦集史》追述关于秦郡的研究,称:“自来言秦郡县者,分为二说。一以为三十六郡乃秦一代之郡数,而史家追述之。一以为三十六郡系始皇二十六年之郡数,而后此所置者不与焉。前者始于班固《汉书·地理志》,后者始于裴骃《史记集解》,而成于《晋书·地理志》。《汉志》所记郡国沿革,其称秦置者二十七,曰河东、太原、上党、东郡、颍川、南阳、南郡、九江、钜鹿、齐郡、琅玡、会稽、汉中、蜀郡、巴郡、陇西、北地、上郡、云中、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南海。称秦郡者一,曰长沙。称故秦某郡者八,曰三川、泗水、九原、桂林、象郡、邯郸、砀郡、薛郡。中有始皇三十三年置之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裴骃不之数,而易以鄣郡、黔中,并数内史为三十六郡。《晋志》从之,益以后置之闽中、南海、桂林、象郡为四十郡。……至于近日,王国维始于上述二说之外,用以《史记》证《史记》之法,推而及于嬴秦一代所有之郡,定为四十八郡。……谭其骧复纠合众说,舍短取长,于王氏四十八郡之中,弃去陶郡、博阳、胶西、城阳四郡,外加常山、衡山二郡,并以河内易河间,定为四十六郡,而以鄣郡、东阳郡及庐江郡置于多闻阙疑之列。”(注:马非百《秦集史》下册,第564、565页,中华书局,1982年。)不管哪一说,均未见洞庭郡之名。迁陵一带本属楚黔中郡,《史记·秦本纪》载,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楚世家》又云: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前277年),秦复拔我巫、黔中郡”。参看《水经·沅水注》“秦昭襄王二十七年,使司马错以陇、蜀军攻楚,楚割汉北与秦;至三十年,秦又取楚巫、黔及江南地,以为黔中郡”,知道秦两次攻取黔中,终以为郡。《沅水注》接着说:“汉高祖二年(五年之误),割黔中故治为武陵郡”(注:杨守敬《水经注疏》下册,第3088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于黔中郡在秦代有无变迁并未提及。汉初的武陵郡约包括《汉书·地理志》很山、零阳、充县、酉阳、迁陵、沅陵、辰阳、义陵、无阳等县境(注: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第128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郡治在义陵,今溆浦南(注:王先谦《汉书补注》上册,第767页,中华书局,1983年。)。迁陵依《沅水注》,则在今保靖东(注:杨守敬《水经注疏》下册,第3083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与里耶有一段距离,当系县治迁徙,但均在酉水沿岸。说里耶城址就是秦时迁陵县,理由很明显。从已发表的简看,其性质都是应保存在迁陵县廷的文书或文书副本,上引“问值裙程”简便是例证,所以迁陵县治应该即在当地。记路程的J1(16)52也印证了这一点,该简所记各地,据考可列表如下:
回复 收起回复 3楼2007-11-06 11:07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historylong……鄢    今湖北宜城东南销    (待考)江陵   今湖北荆州孱陵   今湖北公安西南索    今湖南常德东北临沅   今湖南常德西(注:地理位置均据《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迁陵

这条路线正以迁陵为终点,所载沿途里数是供赴迁陵的人使用的。至于洞庭郡治在哪里,洞庭郡于何时建立,持续了多少年,目前尚难确论。相信里耶简全部公布时,会提供这方面的证据。  四 事例为了使大家了解里耶简的重要性,试选取几例略作解说。例一:J1(16)9正面云:廿六年五月辛巳朔庚子,启陵乡应敢言之:都乡守嘉言:渚里……劾等十七户徙都乡,皆不移年籍,令曰:“移言。”今问之,劾等徙……书告都乡曰:“启陵乡未有枼(牒),毋以智(知)劾等初产至今年数,……谒令都乡具问劾等年数,敢言之。背面记:……迁陵守丞敦狐告都乡主,以律令从事。建手。甲辰水十一刻刻下者十刻,不更成里午以来。正面文书,是迁陵所属启陵乡给县廷的一分报告,内容说都乡的代理负责人嘉曾向启陵提出(注:都乡,县治地的乡,与离乡对称。),由启陵迁徙到都乡的劾等十七户,都没有移交年龄的登记。启陵乡负责人应做了调查,在劾等户迁徙时,有过文书通知都乡,说启陵乡没有记录,不知劾等人的年龄。因此上报县廷,请告知都乡,由都乡自行问询。背面所记,是迁陵代理县丞敦狐的指示,要都乡负责人依法行事,也就是登记劾等的年龄。启陵乡的报告时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五月二十日,县丞的指示则于二十四日送到都乡。这件文书当在都乡保存。按当时人成年,须著名籍,给公家徭役,因而登记年龄对政府说是很重要的事。《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十六年(前231年)“初令男子书年”,睡虎地秦简《编年纪》称“自占年”(注: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7页,文物出版社,1978年。),可与本文书参看。例二:J1(16)5、6的正面都是:廿七年二月丙子朔庚寅,洞庭守礼谓县啬夫、卒史嘉、叚(假)卒史谷、属尉:令曰:“传送委输,必先悉行城旦舂、隶臣妾、居赀赎责(债)。急事不可留,乃兴k21n3128.jpg(徭)。”今洞庭兵输内史及巴、南郡、苍梧,输甲兵当传者多。节(即)传之,必先悉行乘城卒、隶臣妾、城旦舂、鬼薪白粲、居赀赎责(债)、司寇、隐官、践更县者。田时殹(也),不欲兴黔首。嘉、谷、尉各谨案所部县卒、徒隶、居赀赎责(债)、司寇、隐官、践更县者簿,有可令传甲兵,县弗令传之而兴黔首,兴黔首可省少弗省少而多兴者,辄劾移县,县亟以律令具论,当坐者言名史泰守府。嘉、谷、尉在所县上书,嘉、谷、尉令人日夜k21n3129.jpg(牒)行。它如律令。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二月十五日洞庭郡的这件文书,除下达各县外,还专给了郡的两卒史和管理军务的尉。原来,洞庭要为内史和巴郡、南郡、苍梧生产军械等物品(前面所说的“裙”应即一种军服),传送时需用大量人力,因此洞庭郡援引法令,检查此种劳役是否影响人民的农事。对于各县把县卒、徒隶等留下,而征用民众的,规定紧急上报论处。J1(16)6背面:三月庚戌,迁陵守丞敦狐敢告□旾(春)乡司空、仓主:听书从事。尉别书都乡、司空,司空传仓,都乡别启陵、贰春,皆勿留脱(?)。它如律令。k21n3130.jpg手。
回复 收起回复 4楼2007-11-06 11:08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historylong庚戌水下□刻,走袑行尉。是迁陵代理县丞传达郡的文件,他直接告某春乡,大概是他当时在那里的缘故。同时他把文书送交县尉,由尉再抄送都乡、司空,都乡抄送启陵、贰春两乡,司空则传予仓,要他们一律遵文书办事。庚戌系三月初五日,到丙辰,即十一日,迁陵丞欧又重申了上述指示,见J1(16)5背面:二月丙辰,迁陵丞欧敢告尉,告乡司空、仓主,前书已下,重,听书从事。尉别都乡、司空,司空传仓,都乡别启陵、贰春,皆弗留脱(?)。它如律令。k21n3130.jpg手。丙辰水下四刻,隶臣尚行。值得注意的是,J1(16)6背面后记:三月戊午,迁陵丞欧敢言之:写上,敢言之。k21n3130.jpg手。己未旦,令史犯行。□□戊申夕,士五(伍)巫下里闻令以来。庆。如手。三月十三日,迁陵县丞把初五日下达的指示抄写上报,次晨送出。现在我们看到的,乃是这一抄件的抄件。当时文书制度的严密而又繁重,于此不难想见。例三:J1⑧154简云:卅三年二月壬寅朔朔日,迁陵守丞都敢言之:令曰:“恒以朔日上所买徒隶数。”问之毋当令者,敢言之。二月壬寅水十一刻刻下二,邮人得行。简文不长,却非常重要。县丞所引法令,说到“买徒隶”。什么是“徒隶”,从例二所引洞庭郡文书就可明白。该文书先说“乘城卒、隶臣妾、城旦舂、鬼薪白粲、居赀赎债、司寇、隐官、践更县者”,下又云“县卒、徒隶、居赀赎债、司寇、隐官、践更县者”,互相对比,知道“徒隶”就是隶臣妾、城旦舂和鬼薪白粲。这些,从汉代观念看,都是刑徒,其罪名由政府判加,人身为政府拘管,政府为什么会“买徒隶”呢?这由下举实例可以说明。云梦睡虎地秦简《封诊式》有《告臣》一条,其中云:某里士五(伍)甲缚诣男子丙,告曰:“丙,甲臣,桥(骄)悍,不田作,不听甲令,谒买公,斩以为城旦,受贾(价)钱。”讯丙,辞曰:“甲臣,诚悍,不听甲。甲未赏(尝)身免丙。丙毋(无)病殹(也),毋(无)它坐罪。”令令史某诊丙,不病。令少内某、佐某以市正贾(价)贾丙丞某前。丙中人,贾(价)若干钱(注: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259页,文物出版社,1978年。)。丙为甲臣,即奴隶,因甲认为他骄悍不听指使,把他绑交县廷,请求依法刑为城旦,付给身价。经官方审讯诊察,丙罪行属实,甲没有免除过他的奴隶身份,他又健康无病,于是在县丞面前,县少内负责人用市场上的标准价格将丙买下。这正是奴隶制的法律。作为甲奴隶的丙,不听主人甲的命令,即为犯罪,但他受刑后变为政府的徒隶,政府要出钱把他从甲手中买下,这样保障了奴隶主不受损失。这一类行为,在秦代必然是相当多见的,以故法令要求每月朔日上报买进徒隶数量,只是迁陵县该年正月没有罢了。例四:J1⑨1~12是一组文书,其开头都是司空腾的报告,以J1⑨11为例:卅三年三月辛未朔丁酉,司空腾敢言之:阳陵溪里士五(伍)〔不〕采有赀馀钱八百五十二,不采戍洞庭郡不智(知)何县署,今为钱校券一,上谒洞庭尉,令署所县责,以受(授)阳陵司空。司空不名计,问何县官计,付署计年为报。已訾责其家,家贫弗能入,乃移戍所,报,署主责发,敢言之。历日为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三月二十七日,司空腾系阳陵县官。过去曾发现秦阳陵虎符(注: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六十七,三秦出版社,1990年。),王国维作过考证(注: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八《秦阳陵虎符跋》,《王国维遗书》三,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其地是否传因汉景帝陵改名的汉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尚待考虑,但从本组文书看无疑是秦人故地。司空是管理刑徒一类事务的官吏,也负责居赀赎债,县中溪里士伍名不采的,尚欠赀钱,本人已遣戍到洞庭郡不知何县署(防地)(注: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78页注⑧,文物出版社,1978年。),家中无钱偿还,于是请洞庭尉命署所在县催讨。文末云“报,署主责发”,是说文书送抵后,要有作为回执的文书(报),由管理索钱的吏员开视。四月壬寅即初二日,阳陵代理县丞同意并抄发了司空腾的文书:四月壬寅,阳陵守丞恬敢言之:写上,谒报,署金布发,敢言之。公文旅行了很长时间,阳陵的官员不耐烦了,于三十四年八月初一进行追问:卅四年八月癸巳朔朔日,阳陵遬(速)敢言之:至今未报,谒追,敢言之。这可对照睡虎地秦简《行书律》:书廷辟有曰“报”,宜到不来者,追之(注: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04页,原注③不确,文物出版社,1978年。)。附带说一下,“阳陵速”系阳陵县令名速(注:参看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第183页,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内容基本相同的还有十一件文书,也是阳陵司空腾发出的,其历日为:卅三年三月辛未朔戊戌(二十八日)  J1⑨2、3、9卅三年四月辛丑朔丙午(初六日)   J1⑨1、4、5、8、10、12卅三年四月辛丑朔戊申(初八日)   J1⑨6、7也都经过阳陵丞同意发出和阳陵令、丞的追问等过程。最后,洞庭郡终于把这些文书一起下达到迁陵县:卅五年四月己未朔乙丑,洞庭叚(假)尉觹谓迁陵丞,阳陵卒署迁陵,其以律令从事,报之。当腾(誊)腾(誊)。嘉手。
回复 收起回复 5楼2007-11-06 11:08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historylong在封缄时,用的是洞庭司马印:以洞庭司马印行事。敬手。秦法如《盐铁论》形容,密如秋荼,人民极易违犯,很多困于赀债。阳陵这批人,有的还有爵称,而家中贫苦,自己充当戍卒,远到非常偏僻的迁陵,还难逃官方的索取。看到这里,我们对秦末起的背景也就思过半了。  五 与汉初文书对比里耶简的若干格式和内容,可与以往发现的汉初简相对照。这里试举一个例子,即湖北荆州高台18号墓出土的木牍(注: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第222-229页,科学出版社,2000年。)。木牍编号M18:35甲至丁,共四方,叠放在一起,由上而下是:M18:35-甲,长14.8、宽4.5厘米,正面书安都二字,下偏右书江陵丞印四字。M18:35-乙与丙,正面相对合置,乙长23.2、宽4.5,丙长23、宽3.7厘米,大小近似。乙正面书:七年十月丙子朔庚子,中乡起敢言之:新安大女燕自言,与大奴甲、乙、大婢妨徙安都,谒告安都受〔名〕数,书到为报,敢言之。十月庚子,江陵龙氏丞敬移安都丞。亭手。
回复 收起回复 6楼2007-11-06 11:09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吧友222.247.155.*好贴子

回复 收起回复 9楼2008-07-11 21:48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Hikehiking资料采集5前两天才在CCTV10探索发现了解了里耶古城的发掘情况,真是激动人心的一段历程
回复 收起回复 10楼2008-07-12 14:48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anlya资料采集5很厉害~~~看CCTV放时还说有片简上面是乘法口诀~~
回复 收起回复 11楼2008-08-05 23:07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我就爱许昌考古发掘4学习
回复 收起回复 12楼2008-08-11 09:09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远征东周考古发掘4呵呵,楼主应该是与我共事的,因为我荣幸的参加了里耶考古发掘,不知楼主是……,我发一张里耶古城的全景照,我照的,发掘报告已经采用,楼主应该知道我是谁吧?
回复 收起回复 13楼2008-08-14 20:47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远征东周兴趣来了,在来几张,这是秦简送西安兵马俑博物馆展览交接时拍的
回复 收起回复
我也说一句

远征东周还有,2005年冬天又出土了50多枚,这是刚出土的一枚秦简
回复 收起回复
我也说一句

远征东周武警护送秦简去西安展览,照片的地点保密,不能泄露出去,呵呵,要讲纪律
回复 收起回复
我也说一句

远征东周戒备森严
回复 收起回复
我也说一句

远征东周不发了,照片我还多着呢。等楼主告诉我真实姓名
回复 收起回复
我也说一句

远征东周加楼主为好友
回复 收起回复
我也说一句
吧友58.44.142.*秦简 内容怎么没有公布呢? 也没有出书介绍当时的秦朝的情况(秦简记载的)? 为什么?

回复 收起回复
我也说一句
吧友58.44.142.*2000多年前,中国社会制度就这么发达和完整,让人惊叹!!
难以相信!
真想回到秦朝,看看当时情况…… 哈哈

回复 收起回复
我也说一句

king8217hehe
回复 收起回复
我也说一句

king8217a
回复 收起回复
我也说一句

king8217?
回复 收起回复
我也说一句
吧友122.225.36.*期待新的发现。

回复 收起回复
我也说一句
吧友125.93.120.*记早日出成果,TMD,两千多年的历史大大丰富了..

回复 收起回复
我也说一句
吧友60.0.86.*好贴

回复 收起回复
我也说一句

开除黨籍里耶秦简所见的秦代户籍格式和相关问题
作者:田旭东 刊名:四川文物 出版日期:2009 期号:第1期 秦代书法之桂冠——里耶秦简——简论对里耶秦简的学习及对创作的一点思考
作者:谷国伟 刊名:青少年书法 出版日期:2008 期号:第12期 里耶秦简《祠律》考述
作者:曹旅宁 刊名:史学月刊 出版日期:2008 期号:第8期 屈赋“洞庭”与里耶秦简“洞庭”的解读
作者:张伟权 刊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出版日期:2008 期号:第5期秦代书法之桂冠:里耶蓁简:简论对里耶秦简的学习及对创作的一点思考
作者:谷国伟 刊名: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出版日期:2008 期号:第6期 2007年度里耶秦简研究综述
作者:郭艾生,赵松涛 刊名:云梦学刊 出版日期:2008 期号:第S1期 从里耶秦简看秦的公文制度
作者:陈治国 刊名:中国历史文物 出版日期:2007 期号:第1期 里耶秦简所见县邑考
作者:钟炜 刊名: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出版日期:2007 期号:第2期里耶秦简“金布”与《周礼》中的相关制度
作者:朱红林 刊名:华夏考古 出版日期:2007 期号:第2期 里耶秦简研读三题
作者:蔡万进 刊名: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出版日期:2007 期号:第1期里耶秦简赀赎文书所见阳陵地望考
作者:王伟 刊名:考古与文物 出版日期:2007 期号:第4期 里耶秦简和孔家坡汉简中的职官省称
作者:刘乐贤 刊名:文物 出版日期:2007 期号:第9期 咏里耶秦简
作者:王焕林,符伟 刊名:歌曲 出版日期:2007 期号:第7期 记录秦朝官员用餐情况的里耶秦简首次公布
刊名:收藏.拍卖 出版日期:2007 期号:第12期 里耶秦简“守”和“守丞”释义及其他
作者:陈治国 刊名:中国历史文物 出版日期:2006 期号:第3期
回复 收起回复
我也说一句

开除黨籍里耶秦简九九表初探
作者:王焕林 刊名: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出版日期:2006 期号:第1期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的探讨
作者:卜宪群 刊名:南都学坛 出版日期:2006 期号:第1期 里耶秦简与秦地方官署档案管理
作者:黄海烈 刊名:黑龙江史志 出版日期:2006 期号:第1期 里耶秦简所见的阳陵与迁陵
作者:晏昌贵,钟炜 刊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出版日期:2006 期号:第4期说“县令”确为秦制——读里耶秦简札记
作者:于振波 刊名:中国历史文物 出版日期:2006 期号:第3期 里耶秦简校诂
作者:王焕林 刊名:语言研究 出版日期:2006 期号:第4期 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的探讨
作者:卜宪群 刊名: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出版日期:2006里耶秦简丛考
作者:王焕林 刊名: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出版日期:2005 期号:第4期里耶秦简释义商榷
作者:杨宗兵 刊名:中国历史文物 出版日期:2005 期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29073.html

更多阅读

重生之军医 作者:达娃

我们俩第一次相遇在S市味庭宅,期间相处8秒。第二次在S市飞往京都航班头等舱,相处时间2个小时10分钟。第三次我们在B军医大校长办公室,相处时间38分钟,并在此期间交换姓名。原名《重生之那谁》,现在改成《重生之军医》一目了然。

声明:《秦简 重生之高门嫡女》为网友过去心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