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十八怪
韦 清
由“彩云现于南中”而得名的云南,地处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和东南亚半岛结合部,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汉文化、藏文化及东南亚文化等诸文化对云南本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形成云南文化的多元性,其中形成于上世纪40年代的“云南十八怪”就是一例。
长沙火柴厂2001年10月生产的《云南十八怪》火花,以装饰性漫画形式,用押韵的文字,形象化地再现云南这一特有的社会现象。
该套火花显示的“云南十八怪”是:
【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串卖:老乡们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又不被碰坏,便以竹篾或麦草贴着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可以挂在墙上,想吃的时候便吃几个拿几个。
【云南第二怪】摘下草帽当锅盖:农村作为生活用品的锅盖,是用稻草或麦秆搓成绳子后,由顶部一圈一圈往外盘,尺寸按锅的大小而定,形状像草帽。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炒盘菜:云南的许多地区,天气较为炎热,终年蚊蝇不绝,特别是野地与牲畜圈里的蚊子个头都比较大,故夸张说3个蚊子一盘菜。
【云南第四怪】竹筒能做水烟袋:当地人抽烟所用的烟袋很像内地的吹火筒,只不过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里吸,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减低焦油的浓度,味道更加清凉香醇。
【云南第五怪】米饭饼子做饵块:云南产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后,揉制成长条形的半成品,可炒、煮、蒸、烧、卤、炸,颜色白如雪,像内地做的白米粑,当地称饵块。加料后的饵块,风味各异,久食不厌,是云南有名的风味小吃,被称为“东方热狗”。
【云南第六怪】背着娃娃谈恋爱:年青姑娘因照料自己幼小的弟妹或侄子侄女,让嫂子或姨娘去田间劳动,而自己已成年,到了谈恋爱的时候,有时男朋友来相约,而照料的小孩又无寄托处,只好背着去约会。外地人初到云南,不了解这一习俗,还认为她已有小孩了,怎么还去谈恋爱?觉得奇怪。
【云南第七怪】四季服装同穿戴: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是冷热瞬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厚的、薄的,颜色艳丽,绚丽多彩。
【云南第八怪】蚂蚁能做下酒菜:云南许多地区的人都有吃虫的爱好,变害虫为佳肴,化昆虫为美味,所以昆虫都因为油煎之后,焦脆鲜香,而成为了美味的下酒菜。
【云南第九怪】老太爬山比猴快:云南多高山深谷,当地的妇女们从小到老都勤劳无比,爬山越岭、种地砍柴都习以为常,因此练就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七、八十岁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云南第十怪】火车没有汽车快:由于有许多的高山峡谷,所以云南境内的铁路坡度很大、弯道较多,使得火车的速度特慢,上世纪40年代后,云南随着公路拓宽,汽车发动机的改进,汽车的速度明显比火车快,形成了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独特景观。
【云南第十一怪】娃娃出门男人带:云南的妇女们历来勤劳,所以很多外面的活都由她们来干,而男子们相对来说却比较清闲,大多都呆在家里带孩子。
【云南第十二怪】这边下雨那边晒: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十里不同天的多变气候的。相差十里便会有不同的天气景象,而同一座山的两面也是一面艳阳天,一面雨倾盆。
【云南第十三怪】四个竹鼠一麻袋:山区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笋。食竹笋的鼠多肥硕,形状与家鼠有很大差异。用这样的山珍待客真是赛过鸡鹅。
【云南第十四怪】一把茅草当腰带:过去云南山区山高水险,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贫困,吃不饱穿不暖,穿裤子买不起皮带,就用茅草绳系在腰上,作裤带。
【云南第十五怪】石头长到云天外:距昆明东南86公里的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现象,黑色的岩石形态各异,千峰竞秀,气势磅礴,有的像利剑直刺蓝天,云雾在石峰上飘浮,岩石好似长在云天之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云南第十六怪】豆腐长毛才出卖:云南天气较热,不易保存新鲜的食物,许多云南人也都爱吃臭豆腐,干脆就将刚做出来的新鲜豆腐用稻草捂上几天,直到长毛变成臭豆腐,才拿到街上去卖。据说清朝时康熙皇帝品尝了云南臭豆腐后,龙颜大悦,赐名"清方臭豆腐"。因而,滇中、滇南、滇西等地烧豆腐摊遍布城乡。臭豆腐还可以煎、炸、蒸或腌制成腐乳,是云南别具风味的地方佳肴。
此外,还有“种田能干多老太”、“草会咬人真厉害”之怪。
《云南十八怪》火花,记录了当时人们的风土人情,而有的则是文人的夸张或误解,如“三个蚊子一盘菜”,形容云南蚊子个头硕大,而所见者,误将人们吃蚂蚱当成吃蚊子,于是夸大其词,将“三个蚂蚱一盘菜”当作“三个蚊子一盘菜”传了下来。
这套火花上的“云南十八怪”,既不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十八怪”,也不是今日流传的“十八怪”,而是新旧“十八怪”的综合,也许是设计者提炼了昔时今日“云南十八怪”精华吧!通过这“十八怪”,人们看到了云南的自然、饮食、服饰、民俗、物产、购物等社会现象,从而可以进一步了解云南历史、民俗和旅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