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我曾经的工作单位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原称学术情报研究所,简称情报研究所,于1978年10月成立。所址设在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上海社会科学院大楼三楼。1992年10月5日,根据国家科委关于采用“科技信息”的称呼取代原来“科技情报”的决定精神,情报研究所向上海社会科学院,并由院部向上海市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要求将情报研究所更名为信息研究所。当年12月2日,上海市编制委员会发文同意更名为信息研究所。1998年12月迁址中山西路1610号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13楼。

情报所的建所可以溯源到1959年建立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情报研究室。虽然学术情报研究室不是情报研究所的前身,但是在人员、架构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由于国内外政治思想理论形势的需要,为了解、研究国内外学术理论动向,向领导提供决策服务,社会科学院从各研究所抽调了部分青年科研人员成立了学术情报研究室。名义上是一个研究室,实际上是一个研究所的编制。全室共30余人,下设办公室、国外组、哲学组、经济组、历史组、综合组、翻译组、图书资料组,杨国璋任室主任。学术情报研究室与同时成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室,均由院党委书记李培南直接分管。“文化大革命”中学术情报研究室随同社会科学院建制被整体撤销,人员解散,资料也散失殆尽。

1978年5月24日,中共上海市委批复同意建立上海社会科学院筹备小组后,建立情报研究所的筹备工作也随之展开,并组成了由金哲、丁珊为负责人的筹建小组,主要任务是调集人才、搭建机构。经过两、三个月的筹备,情报研究所已具有二十多人的规模。最初的人员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原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情报研究室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二是上海各高校外语专业新毕业的大学生;三是部队转业的总参情报系统和总政联络系统的外语干部。当时调进情报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均具有较强的外语读写能力。最先建立的是翻译、编辑和资料三个组。

1978年8月25日,所筹备小组向院筹备组上报的《关于学术情报研究所筹建工作的初步打算》(讨论稿)中提出:“学术情报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应当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市委和院部的具体要求,尽快组织培养一支既懂外文又懂专业的学术情报队伍,以研究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情报为主,兼顾研究国内学术情报,力争迅速翻译国外报刊和杂志有关的学术文章和专著,积极反映国内外学术活动的情况,为深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门学科提供原始资料,为领导提供学术情报。”同时,决定由情报研究所恢复出版《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月刊)、《学术界动态》(不定期、内刊),创办《外国文学报道》(双月刊),并提出“以刊物带所、以所办刊物”的办所方针。

根据上述研究方向和工作任务,情报研究所在筹建期间基本上沿袭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情报研究室的机构设置:办公室负责所内行政管理工作;哲学组负责研究国内外哲学情报,提供有关哲学领域的学术资料;经济组负责研究国内外经济情报,提供有关经济方面的学术资料;历史组负责研究国内外史学情报,提供有关史学方面的学术资料;编辑组负责编辑、出版《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学术界动态》和《外国文学报道》;翻译组负责翻译国外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学术论文、专著和资料。此外,办公室还下属图书资料室,直接为所内各业务组服务。最初的科研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也基本是原学术情报研究室的人员,包括杨国璋、许本怡、金哲、李良美、陈蜀琼、李燮英、张德璆等。

1979年3月23日,中共上海市委批复同意:蓝瑛任情报研究所党委书记(兼),江波任党委副书记,杨国璋和许本怡任副所长。情报研究所为正局级单位,实行所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由所长主持日常行政和业务工作。1980年1月24日,院部批复同意所的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由许本怡、杨国璋、金哲、周铭德、张祥年、陈鸿寿、董进泉等七人组成,副所长许本怡任主任,周铭德任副主任。情报研究所下设哲学研究室、经济研究室、政治历史研究室、编辑室、资料室和办公室。经院党委批准,1980年4月4日正式任命各研究室正、副主任:哲学室主任金哲、副主任郑开琪;经济室主任许本怡、副主任高立育;政治历史室主任江波(兼),下设两个组:政治组组长丁珊、副组长陈鸿寿,历史组组长董进泉;编辑室主任周铭德,副主任李良美、詹述仕;资料室主任于志(兼)、副主任崔宝鼎;办公室主任于志。

至1983年3月底,全所在编人员87名,特约研究人员1名,为本所在编人数最多的时期。其中科研、科辅人员80名,约占92%;行政干部6名,职工1名。在上述人员中,属原上海社会科学院归队的有15人,由大专院校和中学调进的有11人,机关调配、部队转业和其他实际工作部门的有43人,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有18人。在科研、科辅人员中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72人,其他学历的8人。

掌握外语是进入情报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当时在80名科研、科辅人员中,掌握三门或三门以上外语的有6人,其中尤以蔡振扬、许步曾、郑开琪等较为突出。蔡振扬懂得英、俄、法、德、日等八门外语;许步曾除精通英、俄、德、法语外,还通晓希伯来语和拉丁语;郑开琪对俄、英两门外语有丰富的翻译经验,特别是对德语有精湛的研究。全所科研、科辅人员所掌握的外语语种包括英、俄、法、德、日、西、越、印尼等八种。但由于科研人员大多所学专业为外语语言和文学,缺乏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只能在工作中重新学习。

据1979年3月底统计,全所在编人员平均年龄为44岁,其中60岁及以上者10人,46-59岁28人,30-45岁33人,29岁以下16人。与院内其他研究所比较,当时情报研究所中青年人员的比例较大,具有朝气和活力。

在全所科研、科辅人员中,原先有职称者为7人,其中教授2人、讲师3人、助理研究员和工程师各1人。1979年底恢复科研职称评定时,全所经职称评定并复核的有47人,其中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20人、研究实习员25人。1982年8月全院进行第二次职称评定,晋升、新评副研究员、副译审、副编审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0人。

鉴于当时情报研究所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保证《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学术界动态》和《外国文学报道》等三份刊物的编辑与发行,所以全所对基础资料的建设投入了相当的力量,并将原先的资料室改为基础资料研究室。青年科研人员基本上都先在本所的资料室熟悉有关的专业知识。通过几年的挖掘、定购、搜集、交换,至1982年底,资料室已有藏书5000余册,其中外文字典、词典及各种工具书达300本左右。资料室订阅中文期刊157种,其他单位赠阅期刊86种,共达243种。此外,为加强科学研究,原来的编辑室也更名为综合研究室。该室藏有内部资料达522种,其中属本所订阅的有24种,其他单位赠阅的有近500种之多。至于办好三份刊物,特别是《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和《外国文学报道》所需的外文资料,主要靠本院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的馆藏外文资料。但由于各种原因,本院图书馆的外文报刊的到刊周期相当长,而上海图书馆的外文报刊借阅手续又比较严格,所以就由资料室牵头,组织了一个由20名外语能力较强包括不同专业的选题班子,定期去上海图书馆查阅并复印,以保证刊物的编辑、出版。

为加强学术管理,情报研究所于建所之初就设立专职学术秘书,先后由李燮英、黄德兴等负责。1985年设学术秘书室,承厚浩任副主任。1988~1993年施显生任主任。自1996年1月始,学术管理工作归属办公室,设学术秘书1人,先后担任学术秘书的有赵向薇、贺龙宝、殷皓洁。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为加强对社会科学情报研究的认识和对情报学的研究,自1985年2月始,新建情报学研究室,由朱锦任主任。1987年7月所内的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保留情报学研究室,副主任张新华;国际政治室,主任陈鸿寿、朱坚劲(1994年起)、徐觉哉(1996年起);《文摘》编辑室,主任黄德兴;综合研究室兼《学术界动态》编辑室,主任储有德,副主任沈智、荣颂安;资料室,副主任蔡文之。撤销哲学室、经济室,改设国内社会科学情报研究室,主任李良美;国外社会科学情报研究室,主任谈谷铮(1989年2月起)、张学群(1992年1月起),副主任乔桂云;新学科研究室,主任金哲,副主任刘峰、陈金桂。1992年5月,新学科研究室改称新学科研究中心,主任李良美(1992.5~1994.11)、鲁方根(1994.11~2001.3),副主任承厚浩(1992.5~1993.11)。

1995年12月8日,上海市政府任命沈国明为信息研究所所长。经过调研和全所范围的多次讨论,达成了对信息研究所的功能定位及自身发展的共识:以信息研究为基础,以图书馆为依托,以信息产业化为方向,建立社会支持体系,转变机制,面向市场,联系现实,自我发展。根据这一办所方向和工作任务,1997年10月,对部分研究室予以更名,除保留办公室、信息学研究室、综合研究室、《文摘》编辑室外,原国外社会科学信息研究室更名为信息文化研究室,原国内社会科学信息研究室更名为知识经济研究室,原国际政治研究室更名为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室,原新学科研究中心更名为新学科研究室。与此同时,根据院部统一部署,信息、图书逐步一体化的操作也开始实施。

2000年8月,因副院长兼信息研究所所长沈国明赴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经院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由部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贻志主持信息研究所工作。2001年1月,梁新来任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兼所党总支书记。

2001年1月,为加强社会科学信息研究、信息传播与信息服务,院部决定信息研究所、新闻研究所、院图书馆实行一体化运作,党组织、工会、妇委、办公室合一,对外仍是三块牌子。与此相应,原信息研究所下属研究室建制有所调整。自2001年3月起,信息研究所下设:信息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新华;国外社会科学信息研究中心,主任沈永林;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徐觉哉;区域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楼培敏;企业信息化研究中心(2005年起更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杨伟民、徐漪(2005年起);信息化政策法规研究中心(2005年起更名政务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江岚;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分中心,常务副主任黄晖;现代传媒研究中心,主任赵腓罗、武志勇(2004年起);《文摘》编辑部,主编王贻志(兼),常务副主编张绍光(2006年起),副主编夏伯铭、李兆雄;联合国公共行政全球网络亚太区域中心编辑部,主任王建华。

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我曾经的工作单位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2005年起,院图书馆重新分离,不再隶属信息研究所管理。

多年来,信息研究所(情报研究所)有众多组室和个人获得上海社会科学院表彰:哲学研究室获1981年度院先进集体,陈燮君、李良美、黄蕙馨获1981年度院先进工作者,学术秘书室获1983年度院先进集体,乔桂云、荣颂安获1983年度院先进工作者,情报研究所、院科研处“社会科学情报信息交流会”工作组获1985年度院先进集体,李良美获1985年度院先进工作者,徐觉哉、楼培敏获1987年度院先进工作者,王国荣、徐信林获1990年度院先进工作者等。

在建所30年的时间内,先后担任所长的有:郑开琪(1986.5~1989.4)、沈国明(1995.12~),2000年8月起由王贻志主持工作。先后担任副所长的有:杨国璋(1979.3~1984.12)、许本怡(1979.3~1983.9)、郑开琪(1984.12~1986.5)、金哲(1984.12~1994.12)、沈耀庚(1988.12~1992.5)、宓殿群(1989.4~1993.1)、陈燮君(1992.3~1996.1)、王德华(1993.9~2001.1)、梁新来(2001.1~)。

担任所顾问的有:周煦良(1979.10~1984.1)、杨国璋(1984.12~1985.12)。

担任所长助理的有:金哲(1981.10~1984.12)、周铭德(1981.10~1984.9)、乔桂云(1993.3~1993.9)、徐觉哉(1999.5~)。

所办公室主任于志于1983年1月调离后,金哲任代主任(1983.1~1985.2),此后担任主任的有张学群(1986.11~1990.11)、陈望观(2001.3~2006.1)、程伦华(2006.3~);先后担任副主任的有陈望观(1985.2~2001.3)、高乃义(1985.3~1987.6)、杨丽华(2001.3~2002.8)、程伦华(2002.11~2006.3)。

自1980年起,建立所学术委员会。现届学术委员会由五人组成,主任王贻志,委员张新华、郁鸿胜、楼培敏、徐觉哉。聘任委员会由六人组成,主任王贻志,委员梁新来、徐觉哉、程伦华、武志勇、殷皓洁。预算管理委员会由八人组成,主任王贻志,委员梁新来、程伦华、张新华、徐觉哉、武志勇、李兆雄、陈江岚。

3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信息研究所(情报研究所)的领导机构1990年前为党委,后改为党总支。领导人的更迭:党委书记蓝瑛(兼)(1979.3~1984)、钱镜寰(1984.12~1985.12);党委副书记江波(1979.3~1983.12)、张潄芳(1980.12~1984.6)、沈耀庚(1984.12~1990.8)。1990年所党委改为所党总支,下设党支部。先后担任总支书记的有:沈耀庚(1990.8~1992.5)、陈燮君(1993.6~1996.1)、王德华(1996.4~2000.12)、梁新来(2001.1~)。期间,党总支曾设专职副书记,由施显生担任(1990.8~1996.1)。

至2007年末,全所共有党员28名,下设3个党支部。自建所以来,共发展党员18名。

由于党组织努力为所的发展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团结、带领全所人员锐意创新、不断进取,2004-2006年,信息研究所党总支连续三年获上海社会科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多年来,有多名党员获上海社会科学院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先后获院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的有:蒋荣钧(1993.7)、程伦华(1996.7)、梁新来(2004.7)田作高(2005.7)。2006年7月徐觉哉获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我所人员参加的民主党派主要有九三学社、民进等。目前有九三学社成员1名。

1984年9月,乔桂云被选为出席上海市第五次党代会的代表。

1998年,沈国明由上海市第十届人大代表连选为十一届人大代表。2001年上海市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又当选为上海市人大常委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后被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为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

经组织推荐,张新华连任第七、八、九届上海市政协委员。

1988-2003年,邓伟志被选为民进中央副主席,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我所自1985年始成立所工会。新一届工会于2006年6月改选,现任主席殷皓洁。所工会于2005年获上海社会科学院先进工会称号。李兆雄、殷皓洁获上海社会科学院工会积极分子称号。2007年12月,所工会被上海市总工会评为2007年度上海市模范职工小家。

我所共青团的工作在党委领导下也开展得有声有色。1982年,情报研究所团支部获上海市青年突击队称号。1987年5月,张珠圣被评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优秀团员。

我所自1985年始成立妇委会。新一届妇委会于2006年6月改选,现任主任蔡文之。所妇委会于2007年获2005~2006年度上海社会科学院“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历年来我所被表彰的院“三八”红旗手有:张启新(1983年)、谈春兰、韩美娟(1985年)、蔡文之(1987年)、周梅芳(1989年)、赵向薇(1991年)、楼培敏(1992年)。1990年3月,蔡文之被评为兼职优秀妇女工作者。

截至2007年末,信息研究所共46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44人,其中正高9人、副高20人、中级10人、初级5人;行政管理人员2人。在全所46人中,博士和博士后11人,占23.91%;硕士13人,占28.26%;本科10人,占21.74%;大专11人,占23.91%;高中及以下1人,占2.18%。

截至2007年末,信息研究所离休5人、退休51人,总计56人。

信息研究所在发展历程中,先后有多名科研和行政管理人员调至院外或院内其他部门工作。如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党委书记、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院人事处处长杨鲁民,院工会主席谈春兰,院统战部部长黄定奎,院图书馆馆长周铭德,院妇委会副主任(专职)周梅芳,院图书馆副馆长庄建明等。

(以上摘自2008年所庆材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28110.html

更多阅读

火箭历史上的队徽 中国火箭历史

第一张图案是火箭在圣地亚哥时的图案.1967年火箭队加入NBA,当时就选择了这张图案作为球队的LOGO,但这个LOGO并没有给火箭带来多大的运气,处子赛季仅15胜67负.次年他们得到了"大E"埃尔文-海耶斯,并在海耶斯的带领下,在68-69赛季取得了37胜

我曾经在伏牛山的蓄水池

 我曾经在伏牛山的蓄水池(甲区的水塔)的壁上看到一句诗,写到,伏牛低矮人意浅,湑水长流物情深.应该是人生不如意老战士在离开部队时对人情的淡薄和对部队的留恋而发自内心感慨吧!三十多年过去了

白静,《血色湘西》上的田穗,我唯一的印象 血色湘西2

白静,其实要是在以前,你给我说白静是谁,我还得真的好好的想想,或许结果根本就是想不起来,哪怕是我曾经的时候是那么的热衷于看电视剧《血色湘西》,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是在家电视上看的,可是还没有等到看完,就开学了,之后上了大学,有了时间,一口气

声明:《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我曾经的工作单位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为网友迷途知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