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嵩山的名称历来变革甚多,古代称为“外方”。据《书经》上说,从山外看嵩山是方形,故称“外方山”。另有一说,唐尧、虞舜的居地都在现在山西省的南部一带,对于这些部落氏族来说,嵩山距离他们很远,所以叫做“外方山”。夏禹时称为“嵩高”、“崇山”。周公著《尔雅》上说:“山大而高者叫嵩,合而言之称为嵩高”;唐尧时登封县为崇地,故嵩山叫崇山。周平王东迁洛阳以后,始定“嵩高山为中岳”。嵩山这一名称是汉武帝以后才出现的,以后各代均沿称嵩山为中岳。它是根据《诗经·大雅》中的“崧高唯岳,峻极于天”而命名的。意思是说,嵩山最高与天相接。据《方舆纪要》记载:嵩高山就是中岳嵩山,它是五岳之王,气通四岳,凝聚天地灵秀之气,居于四方的中央,巍峨高峻,雄伟秀丽。
嵩山是由太室、少室两座大山组成的。至于为什么叫太室山和少室山,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因两山下有很多石室,太室山的石室大,少室山的石室小,所以一称太室山,另一称少室山。《左传》的著者同意上述说法。有的说,室是妻室的意思,太室为大妻所居,少室为小妻所居,所以分别叫太室和少室。相传大禹在治理洪水的时候,娶涂山娇为妻。婚后,大禹把涂山娇带回崇地,安排在崇山脚下居住。涂山娇的妹妹涂山姚不愿离开姐姐,也一起到崇地安家,大禹把她安排在季山脚下居住。安排好以后,大禹就又去治水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要开凿辕关,就在家门前,大禹这才见到了涂山娇。据故事传说,为了加快开凿辕关,大禹变成力大无比的黑熊凿石运土,涂山娇给禹送饭的时候,发现了丈夫的化身是黑熊,一气之下变成了石头。大禹从石头中唤出了儿子启,然后抱着启去找涂山姚。涂山姚见大禹笃志为民治水,对他十分爱慕,便嫁给了大禹。从此以后,她不仅代替姐姐照顾孩子,还为大禹治水一天三顿做好饭菜。后来,大禹就把涂山娇住的崇山叫“太室”,把涂山姚住的季山叫“少室”,太室山和少室山也就从此得名了。现在,两座山下还有“启母阙”和“少室阙”的遗迹。
中岳嵩山共有七十二峰。太室山和少室山各三十六峰。山峰的名字是人们根据它们的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名人遗迹而定的。如虎头峰、万岁峰、子晋峰、朝岳峰等。在这些山峰中,峻极峰是嵩山的主峰,海拔1491.73米。又因清乾隆游嵩山时在嵩顶赋诗立碑,故又称“御碑峰”。据《登封县志》记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登峻极峰》诗曰:“望望不可到,行行何曲盘;一经林梢出,千崖云下看;烟岚半明灭,落照在峰端。”站在峰顶极目远眺,西有少室,南立箕山,山下颍河东流;北望黄河如带,峰岳连绵,云雾缭绕;夕阳西下,红日彩霞,映射在峰端,瞬息万变。登峻极峰的道路有四条:一从逍遥谷,经野猪坡北上到达山顶,唐、宋名人多走此路;二自万岁峰东侧直上,这是汉武帝登嵩山的旧道;三始黄盖峰(小顶山)后,经青岗坪,过铁链峡登嵩顶,清乾隆游嵩岳时即走此路;四于老母洞后爬坡而上,经二仙洞、白鹤观到达嵩顶,历史上有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走此道,现在游人登山,都依此路。为了便利游人上山,近年来有关部门拨出专款,在登山路上铺设了台阶。
嵩山地处中州,是中原地区的旅游胜地。历代遗留下来的寺、观、塔、庙、宫、阙等古建筑群有七十多处。其中汉三阙、北魏嵩岳寺塔、元代观星台等16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嵩山名胜古迹为中原大地的壮丽河山与悠久历史,增添了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