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教学实录
开课时间: 2012年4月24日
授课班级:郊尾中心小学四年(3)班
执教老师:郑雪梅
参与人员:“先学后教 高效课堂”课题组全体成员
记录人员:蔡寿坚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几只可爱的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6条长短不一的小棒,请看!
(多媒体出示)
师:这些小棒的长度分别是5厘米、7厘米、9厘米、15厘米、16厘米和17厘米,大家猜猜,哪三条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哪些不能?
生:选择17厘米、16厘米和15厘米的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生:选择16厘米、15厘米和9厘米的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为什么6根小棒中,有的可以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其中的奥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二、出示导学提纲:
师:为了更好地达到今天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读一读导学提纲。
生(齐读):1.自学课本P82页,并通过实验完成实验表。
2.想一想:三角形三条边长度存在着什么关系?
3.什么情况下三角形任意两条边大于第三边。
4.通过自学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学一学(先学):
师:请大家按导学提纲,开始认真自学,看谁学得最好。
(生自学)
四、议一议(后教):
1、学生质疑问答。
2、出示: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想一想,晓婷从家到学校要走哪条路比较近呢?为什么?
生:走中间那条路最近,因为两点间的距离,线段最短。
生:从家到邮局再到学校形成一个三角形,这两条边加起来比第三条边长,所以走中间那条路最近。
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都大于第三条边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验来验证。请大家齐读小组合作活动要求。
生(齐读):小组合作活动要求
①.摆一摆:
小组同学合作,任意取出三条线段,动手摆一摆,看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
②.记一记:
小组长根据操作结果,记录好实验记录单:能围成三角形的就将三条线段的数据记录在“能围成”这一栏,不能围成的则记录在“不能围成”这一栏。注意:实验一次记录一次,并且每一组的数据不能出现重复;
③.议一议:
根据实验结果,小组讨论:三角形的三条边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3、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不同的小棒摆一摆进行验证。
附:实验记录表。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实验记录表
单位:厘米
试验次数 | 小棒的长度 | 围的结果 | 我的发现 | ||
1 | 2 | 3 | |||
1 | 能围成 | ||||
2 | |||||
3 | |||||
4 | |||||
5 | 不能围成 | ||||
6 | |||||
7 | |||||
8 |
4、反馈:
师:谁上台来演示你的实验,并说一说。
(生边上台演示,边说。)
生:我用了9厘米、7厘米和6厘米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
生:我用了3厘米、7厘米和9厘米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
生:我用了7厘米、5厘米和9厘米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
生:我用了6厘米、3厘米和5厘米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
生:我用了3厘米、6厘米和9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我用了3厘米、5厘米和9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我用了3厘米、3厘米和6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我用了3厘米、3厘米和9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通过这些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了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生:我发现了任意两条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的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课件演示。)
师:那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吗?
生: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通过学习和反馈,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是否小于第三边?
生:这里的“任意两边”是什么意思?
师:请同学们围绕这两个问题小组讨论。
(生小组内讨论)
生:“任意两边”就是任随其意,随便两条边。
生: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五、做一做(当堂检测):
1、
2.用长度为2cm、2cm、6cm、6cm、6cm这五条线段中的任意三条线段拼成一个三角形,你能拼成几种不同的形状?拼成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3.用15根等长的火柴棒摆成的三角形中,最长边最多可以由几根火柴棒组成?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明白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生:我学会了判断三条线段是否可以围成三角形。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