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斯菲尔德:已知与未知
被美国《时代》杂志称为“五角大楼军阀”的美国前国防部长唐纳德·亨利·拉姆斯菲尔德(DonaldHenryRumsfeld),在2006年11月宣布辞职后一直很低调,但在2012年初,他携自传《已知与未知》,又高调回到公众的视野之中。在这本回忆录里,这名“伊拉克战争设计师”承认,自己当年宣称伊拉克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错误陈述”,但他拒绝承认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错误”。
回忆录取名《已知与未知》,源自拉氏在回应媒体对美方情报可以证实伊拉克并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时,他的那段堪称经典的“绕口令”:“据我们所知,有“已知的已知”,有些事,我们知道我们知道;我们也知道,有“已知的未知”,也就是说,有些事,我们现在知道我们不知道。但是,同样存在“未知的未知”—有些事,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1932年7月9日拉姆斯菲尔德生于芝加哥。1954年普林斯顿大学毕业,获文学士学位。1954年至1957年在美国海军当飞行员和飞行教官。在校期间是橄榄球队的主力,并曾获海军摔跤比赛冠军。
拉氏乃德裔美国人,祖先在19世纪由德国不来梅移居到美国的伊利诺伊州,而拉氏则在伊州长大。他早在年青时代就已加入美国国防部工作,专门负责海军事务,并取得军衔,1975年已被当时美国总统福特委任为国防部长,乃历届内阁最年轻的国防部长。下台后仍留在国防部工作,并担任多项与国防有关的公职。当乔治·布什当选为美国43任总统时,拉氏再次被委任为国防部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两次出任国防部长的人。
中国媒体对拉氏的回忆录并无好感。《国际先驱导报》说:在新世纪日益多元化的国际秩序下中国,拉氏的言行和新环境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这或许也正是他的悲哀,以至于未来的历史记录里,他将被简化成一个只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绕口令的战争贩子,人们会因此遗忘他作为政客所具有的卓越才能。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对这本书的评价则比较客观,他说:“这是一本很有料的书,将会成为历史学家参考的第一手资料……在他身上,野心、才干和财富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
虽然拉氏是美国大财团有忠实代表,对战争情有独钟,但拉氏对美国的军队建设还是有积极贡献的。在拉氏执掌国防部前的很长一段时期,美国的军事部门,就鼓吹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但多年来,这场革命一直停留在口头上。拉氏一上台就努力让美国军事转型,从停滞落伍的冷战时代形态,转型为更精确、快速、灵活的适应新世纪的军事力量。为此,拉氏不惜得罪保守的军队高层、军火商、与军火商利益休戚相关的国会议员结成的“军工复合体”。他大力推动美国各军种的改革,比如推行陆军师改旅的改革,就遇到军内严重阻力。但拉氏用他的铁腕,大力督促实施,不换观念就换人。
在制订伊拉克战争基本战略时,拉氏再次表现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力推自己理念的决心与技巧。从本书中,可以获悉当时墨守成规的将军们,最初拿出的方案就是海湾战争的翻版,即大规模长时间空袭后,地面部队拉开架势,浩浩荡荡开进伊拉克。拉氏要求将作战方案推倒重来,要求新方案要充分发挥美国在技术上的优势。他对不愿意做出改变的将军们,又压又拉又恐吓。最终将军们拿出了令他满意的新方案。结果是美国从2003年3月打响伊拉克战争,不到两个月时间,就以极轻微的代价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拉氏毕竟不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在伊拉克的战后治理上,他就彻底输惨了。
拉氏作为美国国防部长,与越战时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有不少相似之处。两人都曾是成功的私营企业管理者;都以强硬的个人风格重新塑造了美国国防事务,影响力远远超过自己的任期;都深深卷入了美国历时最长、争议最多的战争;都在任期内非议不断并黯然辞职。但两人的回忆录,却风格迥异。麦克纳马拉主要是表达对发动越战的忏悔,交待事实不多;拉姆斯菲尔德则决不认错,但就事论事。
拉姆斯菲尔德在书中披露的故事,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是“已知”抑或“未知”?那就留待读者自己去判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