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皇帝明玉珍原来是元末状元 武状元苏乞儿皇帝

大夏皇帝明玉珍原来是元末状元

撰训扬忠厚,文采也飞扬

明丽

近年来,由于随州开始重视区域文化,明玉珍因此而特别受到关注,很多人开始研究明玉珍,因为,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唯有明玉珍是出生在随州地区的。

由于本人姓明,所以很多人见到我就会问:你是否和明玉珍有关联?说实在话,开始,我并没有特别注意这方面的信息,仅知道自己和明玉珍同姓而已,其它并不知晓。后来,问的人多了,也就不自觉地开始关注了。为此,我专门走访过一些老家的长辈,老辈人说玉珍公和我们是同宗的(关于宗支问题,容以后详述),并说我们宗支的祖先就是明玉珍手下的大将。老辈人说:玉珍公去世后,昇公继位,封母彭氏为皇太后,垂帘辅理朝政。当时先帝尸骨未寒,朝中各大臣不甘居于人下,发生内讧,虎狼相残,可怜老母弱子,难以控制局势,致使大权旁落(此情明氏总谱《昇公传》有记载,容以后详述),大夏因此倾覆。我们这一宗支的祖先为了避难,来到应山的一个小集镇,卖掉战马,解甲归田了。这个小集镇后来因此而被人称之为马坪。

现在,随州有些文化人在致力于明玉珍的研究,我读过一些这类的文章,很是感激。作为明氏子孙,为他们所作的一切深表谢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程卫国先生所写的一些关于明玉珍的作品,说实在话,我很感动,感动于程先生多年来对于明玉珍研究工作的坚持不懈。同时又感到很惭愧,自己身为明氏子孙,居然无动于衷,突然觉得自己也应该行动起来,为自己的祖先和后人做一些事情,因为,这当是作为一个明氏子孙的责任和使命。

我于近期走访了一些族人,收集到一些资料,特别是见到了一份由玉珍公亲撰的家训。过去,人们可能以为大夏皇帝明玉珍仅仅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马上皇帝”,但根据玉珍公这份亲撰家训的自述,他是元末状元郎。通过“家训”可以看出,玉珍公不仅善于行军布阵,而且还精于文字。读此家训后令人不甚感慨:原来,“马上皇帝”明玉珍并不“稍逊风骚”,其文笔较之饱学之士也不见逊色!

这份明氏家训是玉珍公于公元1365年(大夏天统三年)亲笔撰写的,我有幸在一部明氏总谱中见到。此文在总谱里被冠名《玉珍公家训》,落款为“玉珍撰”,主要是讲祖先都希望子孙发达,而子孙更需求光宗耀祖。追述“余家乃泰伯之裔”,以忠厚二字为根本;自述为光宗耀祖曾参加元末科举考试,并且状元及第;说自己被推为帝是忠厚的果报等等。作为汉人的玉珍公能在元代不公平的科举制度下中状元,说明他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这大概是元末其他诸路义军领袖所不可企及的。而以忠厚立国,并且强化果报思想,更说明玉珍公深受儒家、佛家思想的影响。

这份家训的原文是:

玉珍公家训

臆,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训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光显其父祖?而卒龃龉趑趄,不能跨青云而直上,以光显其父祖,故人谋之所不及,而天道之所难周者也。何者?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受,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惟积阴德于冥冥之中,自可为子孙长久之计。余家乃泰伯之裔,寔自后稷肇基,而卜世三十,卜年八百,名位赫赫,载之史册,彰彰可考。要皆以忠厚二字为根本之苗,兢兢勿替。自清河而迁峨眉(嵋),珍于元末状元及第,奉命征进,屡见大功,民心悦服,群推为帝,不亦忠厚为果报哉。自兹以往,吾顾后世之为父祖者,善教训其子孙;为子孙者,思光显其父祖。则不替先代之簪缨,即世守相传之忠厚也。又奚虑世系之不绵其远哉,是为训。

天统三年甲辰仲夏月玉珍撰

这份《玉珍公家训》为明玉珍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史料,并且对我们了解元代科举制度都很有帮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26924.html

更多阅读

阅兵彩排十大外军方阵亮相:原来是他们

阅兵彩排十大外军方阵亮相:原来是他们阅兵彩排十大外军方阵亮相:原来是他们_空穴来风_军事头条  网友拍摄9.3胜利日大阅兵预演,外军方队经过天安门!(央视

原来是酱紫啊!餐后犯困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 犯困是癌症征兆

原来是酱紫啊!餐后犯困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高胰岛素水平是人体餐后困倦状态的原因之一国人的饮食有以下特点:A.午饭吃得很多;B.午饭碳水化合物比例很高;C.午饭血糖生成指数很高。这样一来,饭后血糖总负荷非常大,其变化如过山车:在半个小时到

声明:《大夏皇帝明玉珍原来是元末状元 武状元苏乞儿皇帝》为网友游鲤醉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