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翻译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
东征时,我登上碣石山,远眺那苍茫的大海。海水起伏荡漾,山岛高高耸立。岸边树木葱茏苍翠,各种芳草丰美茂盛。秋风飒飒而来,林木簌簌作响,海上波涛万顷。日月的运行,好像都出于大海的吞吐之中;星汉的辉煌灿烂,仿佛都闪耀于大海的胸怀之间。真是好极了,让我用诗歌来抒发我的壮志吧。
【导读】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乌桓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触景生情,遂有本诗。本诗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诗的正文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第三层(最后几句),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这首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作者】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袁绍等割据势力,逐渐统一北方。
曹操文学成就很高,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为“三曹”。善诗歌,多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势雄伟。有《曹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