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茵陈茶:期待“长大”的品牌
前不久听朋友讲了这么一件事:他去北京看望一位因肝病住院的老乡,贵重礼品带去了一大堆,那位老乡却并不高兴,反而埋怨朋友为什么不带点石城的茵陈茶过来。
因为朋友的这个故事,11月18日,记者在石城采访时,特地抽出时间,试图揭开石城茵陈茶的“面纱”。
说法不一难窥全貌
茵陈,又称绵茵陈和茵陈蒿,有野生,也可人工种植,味苦、辛,性微寒,从医学角度来看,对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口腔溃疡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疗效。茵陈茶之所以受人青睐,大概就是因为它的“药性”。
然而,记者没想到的是,做一次关于茵陈茶的采访,居然很不容易。
据石城县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该县盛产茵陈,年产量在1000吨以上。采茵陈泡茶喝,在赣南许多农村都有这样的习俗,但是以商品形式出现的茵陈茶,是石城人最先搞起来的。上世纪90年代,石城县开始有了茵陈茶生产线,当时出现了数家生产茵陈茶的企业,据说一度生产红火。
记者在石城县城发现,目前有十几家茶叶店有茵陈茶出售。那么,茵陈茶生产企业有几家,其产销情况如何?经打听,有人向记者提供了两个人的名字,称他们是最早办厂生产茵陈茶的。然而,当记者设法与他们联系上,才知道一个已离开石城,早已不干这一行了;另一个虽然还在县里,但也停止生产了。
线索中断。记者寄希望于县里有关涉企、涉农部门。结果,几个单位跑下来,收获依然不大。有的部门只说了一句话:他们对此一无所知。另几个单位勉强介绍了一些情况,但说法不一,有的说估计有上十家生产企业;有的说只有三四家;石城县工商局企业注册名单上有3家,但该县一家茶叶厂负责人又很肯定地说全县只有两家在生产了(但有意思的是,记者采访的另一家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却不在他所说的“两家”之内)。
光是一个关于生产企业的数字,便有多种说法,记者不禁怀疑:也许,这个行业暂时还没有“权威人士”?
至于产品的销售情况,相关部门也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说法。有说销路不行的,也有说销路很好的。而一年下来,全县具体能产、销多少茵陈茶,这个问题显然还是个谜,不管是相关部门,还是有关经营者,没谁能提供出一个数字,哪怕仅仅是“估计”的数字。
各自为政难成规模
在“说法不一”的背后,我们获得了一个大致的印象:茵陈茶还没有纳入有关部门关注的视野,茵陈茶的生产者们也是各自为政,互相之间缺少交流,无法做到“知己知彼”。
记者所采访的企业经营者对同行业的情况掌握得相当有限。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石城县的茵陈茶生产企业数量并不算多,而就是目前这种数量,相关人士也难以掌握清楚,他们对记者坦言:平时大家不相往来。
企业与企业之间沟通不够,企业与相关部门之间情况也差不多。记者问一位企业主,能否成立一个行业协会,起到提供信息、协调关系的作用?他说,当然希望如此,但这得靠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来牵头。
各自为政的状况,导致企业单兵作战,甚至孤掌难鸣。有的企业悄然倒闭了,正如它当年悄悄地开张;有的企业依然在苦苦支撑,但缺乏后续力量;有的企业经营尚好,年年有进步,可也面临发展的“瓶颈”。
总而言之,大家都认识到,石城茵陈茶经营的现状是三个字:规模小。各个厂家都是小规模生产,单家产量不大,单家的名气也大不到哪里去,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展望市场难题待解
客观地说,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石城茵陈茶在省内特别是赣南,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有些企业的产品还远销东北等地。采访中,多数人认为,茵陈茶这个品牌如果做得好的话,市场前景还是不错的,毕竟它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归纳各方说法,目前制约茵陈茶走向产业化的因素,除了上述规模小、沟通少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营销环节薄弱。大家几乎众口一词:企业的营销人才太少,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拓展市场不够,未能很好地把产品推销出去,使企业只能以销定产。
——品牌宣传缺位。酒好还要勤吆喝。一些茵陈茶生产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品牌宣传的重要性,但还未能拿出比较有效的措施,广告投入也远远不够,在外地商场打开局面的困难依然不小。
——包装有待改进。目前,石城茵陈茶包装档次普遍偏低,不适宜外销。但另一方面,本地大多数人喜欢价格便宜的商品,不要贵包装。所以,有必要解决包装问题上的矛盾,做到既稳定本地市场,又能打开外地市场。
——技术尚需提升。石城茶叶制品厂厂长温琴盛认为,做大茵陈茶市场,还需要进行深加工,推出易拉罐式的凉茶等新品种。而这需要较大的投入,且有一定的技术难题。待条件成熟后,该厂将向这方面努力。
石城茶叶制品厂算是这次采访的“亮点”了。该厂生产茵陈茶起步较早,也是石城生产规模最大的一家,产品最远卖到哈尔滨。厂长温琴盛告诉记者,今年该厂的产量比去年多一倍以上,销路挺好,其中外销占六成。2000年,该厂的茵陈茶在杭州参加中国茶叶交易博览会,获了银奖;前不久,南昌某企业在北京搞促销活动,赠送的礼品是该厂生产的茵陈茶;今年,该厂参加广交会时,发现人们对茵陈茶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正因为如此,温琴盛坚定了做大做强茵陈茶的决心。他告诉记者,该厂已在工商部门注册“茶博士”商标,今后将有计划地做大、做好这个品牌。
如果集各方面的力量共同破解上述难题,石城茵陈茶能否渐成气候,成长为赣南茶产业中的又一闪光品牌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