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地理试卷
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最近欧盟计划发射30颗卫星,建立地球定位系统。这样,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和人们的野外活动,如探险、考察和旅游都可通过与地球定位系统的连接,确定自己的准确位置。回答1-3题。
1.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
A.经度、纬度、距离B.纬度、距离、相对高度
C.经度、纬度、绝对高度D.纬度、海拔、等高线
2.下图是卫星甲和乙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其服务范围大小是
C.甲小于乙D.无法确定
3.下面关于甲、乙两地卫星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
B.甲地是温暖广阔的浅海,渔业资源和石油资源丰富
C.乙地所在地区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但破坏较严重
D.甲、乙两地都是热带草原,牧场广阔,牛羊成群
下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EF河段河床示意图",丙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4~6题。4.甲图中AB段河流()
A.由西北流向东南B.由东南流向西北 C.A处水流较B处平稳D.不能确定
5.造成该河最高水位的原因是()
A.气旋活动B.梅雨连绵C.冰雪融化D.春雨霏霏
6.关于乙图EF的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
①E岸河床较缓,F河床较陡②E岸河床较陡,F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向,F岸遭受冲蚀力大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刷力大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期叫无霜期。下面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回答7—9题。
7.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A.纬度比甲地低 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C.海拔比甲地低 D.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
8.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
A.100<T<150B.50<T<150C.150<T<200D.50<T<100
9.关于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冬小麦,一年两熟B.乙地:春小麦,一年两熟
C.甲地:春小麦,一年一熟D.乙地:冬小麦,一年一熟
2010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的一年,东南亚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多样,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具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10—11小题
10.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地理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马来西亚可见成片的橡胶园B.泰国可见成群的大象
C.“新马泰”旅游资源最具特色的是热带风光D.新加坡海峡波浪滔天
11.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水热条件
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
根据下表回答12~14题.
12.甲、乙两地所在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青藏高原D.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
13.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类型不同B.气候类型不同
C.海陆位置不同D.纬度位置不同
14.甲所在省
A.是我国重要的油菜产区B.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C.有京广铁路纵贯南北D.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
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完成15-17题。
15.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
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6.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
A.地形更崎岖B.气候更干旱
C.河网较密集D.热量更充足
17.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
①草原开垦②过度放牧③大量捕杀④种群退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读下边两区域局部图后,回答。
18.图中两个区域
A.同属一个大洲B.同临一个大洋
C.同处一个半球D.同为发展中国家
19.甲乙两个城市的气候
A.高温期与多雨期都相同
B.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
C.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D.高温期与多雨期都不同
20.乙所在国家
A.多火山地震B.东部有寒流经过
C.中部水资源丰富D.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图1为世界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
21.下列关于该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位于亚欧板块
B.乙地有世界“雨极”之称
C.丙国洪涝频繁,主要与当地的季风气候有关
D.图中丁附近的河流水运发达
22.丁所在省区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谷地区,主要是因为 ()
A.位于第三级阶梯上,地势低平
B.热量条件相对充足,水源充足
C.东南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土壤相对肥沃
D.该地区有精耕细作的经验
黄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达16亿吨,居世界大江大河之冠,而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仅为500多亿立方米,黄河水沙极不平衡。使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向“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发展。据此回答23~25题。
23.下列四幅图中,可表示黄河下游的是(实线为河流,虚线为潜水线,单位:米)
24.黄河水输沙能力强大,主要取决于
A.黄土高原土层疏松B.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
C.黄土高原中下游落差大D.黄河终年水量丰富
25.当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黄河中游大雨后的流量曲线将会是下图中的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31. 26.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 写出图中有关地理事物的名称:(3分)
甲(山脉) ;③(铁路) ;铁路①与②的交汇城市 。
(2)1949年丙湖面积有4350平方千米,由于泥沙淤积和大量围垦,到1997年其面积只有2691平方千米,缩小了近40%。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并说明针对该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5分)
(3)据统计,乙地区在一年中地表蒸发量最大的月份是8月,说明其主要原因。(3分)
27.(13分)图11为某区域示意图,图12反映图11中的P地河谷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图13反映图11对应的湖泊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1)图11的河流流向是;P地附近的地质构造是。(4分)
(2)若在P处建大坝,对Q处河流的水文特征可能产生哪些影响?(4分)
(3)s城市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的季节,湖泊蓄水范围接近图l3中a、b中的,从科伦坡驶往孟买的轮船航向与洋流流向的关系是。(2分)
(4)简要评价R地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分)
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说出M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5分)
(2)在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容易使图中A、B附近地区的土壤出现
_问题。并简述其原因。(6分)
(3)写出图中EF段铁路线的名称、分布特点。(3分)
29.读图和材料,完成有关活动。(11分)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二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1)图中贺兰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请任列举两项。(2分)
(2)每年初冬和早春,黄河在P河段会发生现象, 容易产生决堤泛滥。简述P河段出现该现象的原因。(3分)
(3)简述法国R地一月份均温比宁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3分)
(4)与法国葡萄园相比,请说出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3分)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地理参考答案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高二年级地理科试卷
温馨提示:1.本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答卷的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业表现为面状②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③城市和工业表现为岛状④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点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
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
3.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洞庭湖平原; ⑥湖南省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读下图,回答4—5题。
4.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5.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B.B-C-AC.C-A-BD.B-A-C
6.读山西近年来的产业结构图,该省产业结构变化是
A.第一产业比重略有回升B.第二产业的比重开始下降
C.第二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且占据主导地位D.第三产业的比重下降幅度最大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7—8题。
7.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8.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9.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图中反映该河流域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农业现代化B.养殖 C.冶金工业 D.梯级开发
10.田纳西河流域目前构成了美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先开发的电能为
A.火电B.水电C.核电D.风力发电
“我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心不会动摇,政策不会改变,力度不会减弱。”2009年10月1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西部国际博览会上宣布,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制定新的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同时倡议西部开发加强国际合作。据此回答11——12题
11.下列四组地形区中,全部属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是()
A.四川盆地一阿尔泰山一云贵高原一祁连山
B.柴达木盆地一天山一江南丘陵一云贵高原
C.准噶尔盆地一长白山一青藏高原一横断山
D.塔里木盆地一云贵高原一黄土高原一太行山
12.我国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注意了很多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注意改善生态环境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③借助沿边贸易优势,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国际金融基地④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⑤利用草场的资源优势,加强牧区建设,发展好畜牧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⑤
下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据此完成13——14题。
13.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中西部地带,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①水源②资金③能源④技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①劳动力②矿产③技术④工业制成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5——16题。
15.“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16.“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的优势是
A.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输水
B.有京杭大运河及一些湖泊可以利用
C.东线工程流经的是人口稀少区
D.东线工程水质是最好的
18.京津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
①工农业生产发达②水资源浪费严重③人均江河径流量较少④人少地广,灌溉面积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读美国东北工业区和鲁尔区图,回答19——20题。
19.美国东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不同的区位因素是:()
A.丰富的铁矿B.丰富的煤矿C.充足的的水源D.便利的水陆交通
20.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B.对企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D.增加煤炭、钢铁工业部门的数量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21——22题。
2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2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印度洋海啸所带来的灾难让世人震惊,但这场灾难中也发生了一些幸运的事情:当人们在灾难面前惊恐万分的时候,有一些人则利用现代手段死里逃生。据斯里兰卡海啸救援机构人员称,36名英国游客被困在斯里兰卡南部海滨的希克杜沃海滩,其中一名游客的手机发出求救信号,帮助救援人员发现了他们的地点。海啸救援中心负责人表示,海啸发生后,当地的所有电话公司加入到营救行动中,他们通过跟踪手机信号发现手机用户的地点。这是斯里兰卡首次在救援中利用高技术手段并获得成功。此外,摩根士丹利公司香港总部的35名员工也依靠国际漫游手机,最后成功获救。据此回答23——24题。
23.材料中提到的这些发出求救信号,帮助救援人员发现他们的手机具有的特殊功能是( )
A.彩信B.GPS定位C.求救D.拍照
24.在救援中应用GPS全球定位技术可以帮助救援者()
①快速确定位置②快速赶到并实施救援③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④消除灾害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5.及时掌握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据此回答:
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快捷、高效的手段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二、综合题(共4小题, 50分)
26. 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填出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____工程。(4分)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___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____________工程。(2分)
(3)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______________,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7. 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1999年)图,回答问题。(12分)
(1)A、B、C三种图例分别表示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哪一种?(2分)
(2)①、②、③图分别表示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地带的哪一个?判断依据是什么?(4分)
(3)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地带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差异是什么?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分)
(4)今后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如何?(2分)
28、(10分)图中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主要能源资源是甲,乙,将两区域连接在一起的大型工程是,这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能源的跨区域调配。(3分)
(2)两个区域内相同的经济作物是。(1分)
(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分析两区域各自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2分)
(4)甲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限制该区域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至少3条,4分)
29.(18分) 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分布区,其主要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黑龙江为中俄两国界河;松花江主要流经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流域内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乌苏里江渔业资源丰富。但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三江平原的过度开垦,使沼泽湿地、生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图)。
材料二: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的变化(图)。
(1)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三江”中航运价值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与开垦年限的关系是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的自然原因。(6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答案及评分标准(10分)
(1)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每空1分)
(2)西气东输青藏铁路 (每空1分)
(3)水资源南部多、北部少(1分)
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1分)
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落后(1分)
(4)西气东输、西电东送(1分)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1分)
评析:知识和问题历来不会分家,知识要记忆准确,问题分析要到位明确.
27.答案及评分标准(12分)
(1)A、B、C分别表示第一、三、二产业(2分)
(2)①、②、③分别表示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带。(2分)主要依据产业结构比重来判定(2分)
(3)东部经济地带比中西部经济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中西部经济地带比东部经济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其中西部经济地带第一产业比重最大。(2分)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东部经济发达,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生产力水平较高;中西部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迟缓(2分)
(4)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三个经济地带都会出现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趋势(2分)
评析:仔细提取统计图表有效信息并相关回答之.注意分析关键词:如"产业结构",否则回答起来"变化趋势"会没完没了.
28.(10分)(1)石油天然气;核能;西气东输(3分)
(2)棉花(1分)
(3)甲区域采用铁路运输;乙区域采用水陆运输.(2分)
(4)土地沙化;生态环境脆弱(或水资源不足,气候干旱,导致生态环境脆弱);交通运输不够发达劳动力素质不高;科技不够发达;当地市场狭小等(4分)29.(18分)
(1)耕地面积扩大,沼泽面积缩小(2分)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旱灾害性增多,气候变干(2分)
(2)松花江(2分)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沿岸人口和城市较密集(2分)
(3)开垦年限越久,土壤质量指数越低,退化越严重(2分)土壤侵蚀的加剧和不合理的耕作制度(2分)
(4)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夏雨集中,且多暴雨;④土质黏重,且有永久性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⑤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6分)(答对任意3点即可,每点2分)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高一年级地理科试卷
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
审核:陈学峰校对:陈亮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太空绕地球运行的“神舟”六号飞船,直接构成的天体系统是:()
A、总星系 B、其它行星系C、太阳系 D、地月系
2、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太阳辐射能B、地球内部热能
C、风能D、生物能
3、与其它行星相比,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主要是因为()
①地球的质量适中 ②地球的体积适中 ③日地距离适中 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03年11月太阳爆发发生三次巨大的耀斑,使东亚受到严重影响。分析该事件,判断4~5题。
4.文中提到的耀斑,应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日珥层
5.该轮耀斑爆发,最有可能导致世界部分地区()
A.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B.森林火灾C.臭氧层空洞扩大 D.海平面上升
6.读右图以下哪个代表太阳日( )
A.AB.BC.B-A D.A+B
7.下列现象中,属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四季更替B、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C、昼夜现象 D、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
8.北半球夏半年日数多于冬半年日数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线速度因纬度而异
B、地球在远日点的公转速度快于近日点
C、地球在远日点的公转速度慢于近日点
D、北半球陆地面积大
9.我国科学考察船6月份在赤道附近考察,有一天正午船上听到上海广播电台广播9点钟,此时船位于:()
A、165ºE附近B、150ºE附近C、90E附近D、75ºE附近
10.纬度相同的两个地点()
A、日期不同 B、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地方时相同
读右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与图中β角的数值相等的纬线是:()
A、南北回归线 B、赤道
C、南北极圈 D、日界线
13.若图中α角变为30º时,则地表各温度带的面积变化为:()
A、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扩大
B、温带增大,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C、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D、温带热带面积增大,寒带面积缩小
读图1和图2,回答14~15题
14.图l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示意图,正确的说法是()
A.地球自转是造成太阳直射点移动的主要原因
B.太阳直射点从A运行到B的时间是一年
C.太阳直射点从B运行到C的速度逐渐变慢
D.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是四季更替的重要原因之一
15.图2中A→B,C→D是物体水平运动的初始方向,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则()
A.都向西偏B.A→B向东偏,C→D向西偏
C.都向东偏D.A→B向西偏,C→D向东偏
读“北京 2008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境外传递路线图”回答 16~19题。
16.“奥运火炬” 4 月 30日回到祖国,地球运行到右图中的()
A.A处 B.B处 C.C 处 D.D处
17.4 月 30日,下列四城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海口 B.广州 C.上海 D.北京
18.4 月 30日,下列四城中,白昼最长的是()
A.海 口 B.广州 C.上海 D.北京
19.下列四城市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海口 B.广州 C.上海 D.北京
20.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南北移动造成了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图1.26中的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其中能反映上海地区白天最短的是:()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9月27日16时59分,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右图是翟志刚太空漫步照片。根据以上资料完成第21题。
21.当“神七”飞船遨游太空时,全球不同纬度上正午太阳高度分布最接近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08年10月14日,中俄双方在黑瞎子岛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据此完成22-23题。
22.关于黑瞎子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比扬州大B.此日该岛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C.一年中有可能有太阳直射现象D.在岛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23.该日,下列城市中,正午日影最短的是()
A.黑瞎子岛B.莫斯科C.悉尼D.纽约
24.下列4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新华网11月26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上午举行隆重仪式,发布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象。下图是“嫦娥一号”卫星变轨运行示意图及月面图像,读图回答25—26题。
25.火箭点火成功后,升空向偏东南方向飞行,主要原因是()
A.使卫星尽早进入工作状态 B.可借助地球自转线速度,减少发射能耗
C.便于地面控制与观测 D.有利于卫星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
26.当“嫦娥一号”升空时,在美国洛杉矶(西八区)观看发射现场直播的留学生们一片欢腾,此时当地时间是 ()
A.10月24日2时05分B.10月24日8时 05分
C.10月25日2时05分D.10月23日8日05分
27.右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A.赤道上B.北半球
C.南半球D.回归线上
28.某恒星8月17日22时位于观测者头顶,8月18日再次位于同一地点观测者头顶的时刻为()
A.22时B.21时 3分56秒
C、21时D、21时56分4秒
某同学将太阳能热水器支架改造成可以升降的活动方式(如图2)。据此完成29-30题。
29.将支架改造成可以升降的活动方式,主要依据的地理原理是()
A.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
B.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
C.昼夜长短的日变化规律
D.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30.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效果最好的应该是()
A.海南岛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D.东北平原
二、综合题(4大题,40分)
31.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1)图中所示区域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天体中,表示地球的是__。比太阳系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2)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位于质量之首的是。它与_______星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要求填序号)
(3)按照结构特征分类,天体②属于行星,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将图中______星“开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填序号)
(4)当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时,地球绕日公转约周。
(5)人类在不断尝试到宇宙空间寻找地外生命。请简要说明可能存在地外智慧生命的天体需要具备的内外部条件。外部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部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20分)
⑴此时为_(节气)日(北半球)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如果C点所在的经线为180°,那么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________°。
⑵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_(快、慢),这一天,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⑶A地地处五带中的__带,如果黄赤交角缩小,该带的范围将会____________(扩大还是缩小)。A和B两地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 ,角速度的关系是A____B 。
⑷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______°,这一天中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 °,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
⑸某物体从A点向正南作水平运动,先是向_(东、西)偏,后向_(东、西)偏。
⑹A和B都随地球自转一周,所移动的距离A比B____(长、短)。
⑺ AB线正处于(晨、昏)线上。A点的昼长为____小时,A点的日出时间是 ______时,C点此时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时。
3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8分 )
(1)在图中公转轨道上分别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是在至期间。(填字母)
当地球位于A处时,长沙(纬度大约为28°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3)当地球位于B、D两处时,醴陵昼长为小时。
(4)当地球位于C处时,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或最小值)。
(5)当地球从C转到D时,醴陵的昼长(渐长或渐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或变小)。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高一年级地理科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60分)
二、综合题(4大题,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