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讲座《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之路遥与萧红》 萧红墓畔口占 赏析

米勒讲座《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之路遥与萧红》

讲 师:米勒

时 间:2013年3月5日

地 点:温煦港湾总群(167346079)

温煦港湾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876509914

整理人:国际米兰

米勒讲师:

大家好,我谈谈这个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萧红的《呼兰河传》。这两部作品呢,一个算是当代文学,一个算是现代文学,都是挺有名的作品。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本小说奇怪了,好像是网络群里,被提到的最多的小说。如果单单是被提到最多的,也还可以理解,而这小说,又可以说是一本并不怎么出色的作品。

花木蓝:

(文笔感觉不好,很难看下去),

米勒讲师:

这就奇怪了,好像很多人,对当代文学不感冒的人,都知道一本书,就是《平凡的世界》,我曾经仔细的考察过这个问题。《平凡的世界》曾经获得过茅盾文学奖,倒是。但是,茅盾文学奖在大家看来,没有什么分量。很多得奖的作家,大家根本不知道;很多获奖的小说,大家嗤之以鼻。比如,刘心武是茅盾文学奖的,根本没得到一丝尊重。那么,为什么大家对《平凡的世界》情有独钟呢?后来,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比如,很多人谈论《平凡的世界》,但是,模仿里面的人说话的,很少,而王朔的作品里很多的语言、词汇、口吻,都被模仿。比如:过把瘾,玩的就是心跳,浮出水面,这都成了俗语了。最新的:梦想照进现实。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虽然很多人谈论《平凡的世界》,但是,几乎没有提里面的情节和人物。而相比而言,贾平凹的《废都》,就总有人提及,包括其中的性描写:唐婉儿怎么口交,还有庄子蝶怎么开会的时候,、耍流氓。通过这两个现象,我发现啊,其实,真正看过《平凡的世界》,真正喜欢《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人很少。当然不排除是有人看过。但是,绝大多数人就是,嘴上声称看过,哎呀,好书,然后,情节和人物,语言,全忘了。据说还深深的被感动了。

这不是我一时冲动的看法,而是我经过几年的思索,对这个现象去考察得出的结论。其实,《平凡的世界》并不是一本多好的小说,同时也不具备流行的因素。而且《平凡的世界》没有引领任何文学潮流。新时期文学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新小说、新写实主义,都不是路遥引领的。因为路遥写完这小说,结果就给挂了,而这个作者,生活比较苦。据说啊,生活比较苦,于是被很多人理解成他贴近生活,贴近底层。好像是说路遥一直生活在农村,最少也是一个小镇吧。于是乎,在普遍攻击当代文学的状态下,中国人就莫名其妙的认为,只有路遥才是一个伟大作家,因为他吃苦啊。

共军主力:

(这部作品凝聚着路遥的辛酸与凄楚,整体上渴望跳出那个生命的怪圈)。

米勒讲师:

对,引起了巨大的同情心。路遥的《人生》,因为拍了电影,高加林巧珍,所以,当时引起相当的轰动。而《平凡的世界》没有。中国人对于文学这个现实主义情结,对这个所谓的贴近生活,深入生活的梦呓,一直就念念不忘。这种观念下,《平凡的世界》是最好的诠释文学的注脚。其实,就真实的情况而言,路遥也并不是扎根农村,什么愿意过苦日子。生活艰苦是因为他送她闺女出国留学,自费出国留学,因为出国需要大量的钱,而路遥,虽然不穷,但是,也支付起来有些困难,那是八十年代啊。所以,路遥本人节衣缩食。同时,他身体也不好,有家传的肺病,这样,导致了他英年早逝。我们中国人对文学的理解,很大程度依赖于作者早死,哪作家死了,哪作家身价就高,再加上刚才说的,所谓的阶级感情。于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就被拔高了,拔高到了很不正常的地步。

我这里呢,把这个事情澄清一下,这个小说,总体讲,当然是水准以上的作品,但是,他不好读,枯燥,乏味,没有多少创新。如果你想看看当代文学,那么我建议你,别看这个,他会让你读不下去。

好了,我们讲第二个问题,就是萧红。

萧红,另一个极端的情况,大家都知道。萧红是一个现代女作家,鲁迅的学生萧军的夫人,后来俩人离婚了。她是一个很短命的,很苦命的女作家,三十一岁就因为误诊而死于香港。萧红的作品也很少,著名的有《生死场》和《呼兰河传》,《马伯乐》,好像还有一个,是和萧军分开后,和端木同居,再遭遗弃。但是,这个萧红却又是一个长期被低估的作家。我们说的乐观一点,她应该算是现代文学大师级的了。过去,我们对萧红实在是太不关注了!后来,因为国外的夏志清等人,还有国内的一些文学研究者的挖掘和重新评价,萧红终于重见天日。在世纪末的一百部华人小说的评选中,萧红居然进入了前十位,我记得好像是第八名。

共军主力:

(矛盾很看重萧红,盛赞她的呼兰河传)。

米勒讲师:

百部小说,第一名是鲁迅的《呐喊》,第二名是沈从文的《边城》,然后是张爱玲的《传奇》,老舍的《骆驼祥子》,钱钟书的《围城》,巴金的《家春秋》,茅盾的《子夜》,白先勇的《台北人》,然后就是萧红的《呼兰河传》。

壬天堂:

(读开头北国刺骨的风把大地吹开一道道口子---震撼人)。

米勒讲师:

她不仅超过了她的两个负心的老公,而且超过了郁达夫、林语堂这样的文学大师。俩老公都挺不是东西的。当年,她跟着萧军一起去拜访鲁迅,主要是推销萧军的小说。萧军当时写了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是一部描写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结果没人出版,因为萧军籍籍无名!他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慕名拜访了鲁迅,约鲁迅见面,鲁迅开始还以为是特务的钓鱼呢,坚决不见,后来听说确实是俩东北来的作者,才在咖啡馆接见了二萧,见了面,推荐了作品,鲁迅说我拿走看看吧,然后就要走,萧军一直就在那犹豫不动,鲁迅问,你还有事情嘛?萧军说,你有钱吗?我们俩好几天没吃饭了,一分钱都没有了。于是鲁迅请他们俩吃了饭,还给了他们几块钱。然后,鲁迅发现萧军的小说很不错,于是,自费出版了,这书当时销量还挺好,从此萧军一鸣惊人。

大家知道当时有一段文学公案,就是《三月的租界》萧军的小说出版以后,暴得大名,很多人都羡慕不已,结果有一位青年作者特别嫉妒,就写了一篇文章,对萧军进行了讽刺,说他写的不好,还说鲁迅自费出版,简直是胡闹。而这个作者,化名狄克吧,就是后来的,大名鼎鼎的张春桥。鲁迅曾经写了一篇杂文,《三月的租界》,对张春桥的这篇批评文章进行回击,但是,他并没有追究张,也不知道后来的事情了。

确实,萧军的事情在中国文坛是一个奇迹。就是因为鲁迅的帮助。原来一个穷小子,而一步登天。而萧红的境地更惨,她是陪萧军去的。鲁迅为萧军看稿子,她也写了,但是不好意思拿出来,于是,她悄悄的把稿件给了许广平,说是请许先生给修改一下,提些意见!而许广平觉得自己看不行,还是给了鲁迅,鲁迅也一块给修改,并且安排出版了。鲁迅对二萧很不错。

而萧军呢,是一个著名的大男子主义者,他始终认为女人是男人的附庸。而且萧军身体健壮,会武术,当后来萧红的作品,越来越受到欢迎的时候,萧军就坐不住了。他不能接受一个比自己还有才华的老婆。也有说法,因为萧军身体健壮,性生活要求多,而萧红身体吃不消,所以,才离开萧军的。现在过了一百年,我们看明白了,二萧,萧红是文学大师级别的,而萧军,时过境迁,什么也不是。

萧红创造出了一种东北黑土地气派,文笔细腻又诡异。我们看《生死场》,或者《呼兰河传》,在女性的细腻的笔触之外,还有一种参杂着奇幻的色彩。现在,很多写东北的文学作品里面的那种黑土地的广袤和诡异的调子,都是从《生死场》开始的。甚至于说,很长时间都没人这么高度评价萧红,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如果大家读不进萧红的《生死场》,那么可以看看她写的《回忆鲁迅先生》,那个文笔,就是这个特点。往复滑动,颇具陌生感。

这个萧红是怎么被发现的呢?这也有一段文学公案。大家知道在美国有一个学者夏志清,他是现代文学的研究大家,他写的文学史和我们国内的文学史大相径庭。像沈从文、钱钟书这样的作家,在解放后我们的文学史里只字不提,而在夏志清的文学史被高度评价。为中国现代文学保留了一个声音。但是呢,文革后,很多大陆的学者就说了,你夏志清水平不高,你其实就是和大陆的文学界反着来,所以大陆的蔑视的,你就捧,这样,不是你有多高的水平。于是夏志清就说了,不对,你们看,在我的文学史里,还有一个作家也被高度评价,就是萧红,这个人,也是你们文学史里有的人物。同时,萧红也不是反动作家。也就是说,我夏志清评论文学,并不是根据意识形态,作为左翼作家的萧红,我照样捧。后来,这段争论在汉学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连带着,人们开始重新的看待萧红了。

萧红,是一个左翼作家,虽然她没参加左联,但是,作为鲁迅的学生,公认为左翼。鲁迅去世后,在日本召开追悼会,主持人就是萧红。当时萧红已经离开中国,到了日本东京,在那里留学。鲁迅活着时候,萧红就没问题。她从一个童养媳,一个贫苦的,差点被卖到妓院的东北小姐,成了一个作家,还到了日本留学,成了当地的知名人士。而这个时候,鲁迅死了,抗日战争也开始了,萧红命运多舛,从此就倒霉了。萧红先是去了延安。注意,萧红到过延安,开始的时候,还有相当强烈的革命的愿望,而不知道怎么回事,没过几天,萧红就离开延安,只身回到南方。而萧军,干脆就留了下来,后来随着大军进入东北,成了一名文艺干部。萧红,则没有跟着萧军走,她挺有主见,她看到了什么,于是离开了,离开以后和另一位青年作家端木蕻良同居。端木蕻良大家知道吗?就是《曹雪芹传》的作者。但是,端木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乱世爱情,就那么脆弱。据说,解放后,萧军和端木还见过面,萧军怒斥了端木。萧军对于萧红的惨死,心里很是内疚。萧红后来去了香港,贫病交加,又赶上生病,是阑尾炎吧,好像阑尾炎,误诊为其他的病,最后就给耽误了,惨死在香港的一家教会医院的走廊里。

好了,这两位作家,路遥和萧红,俩苦命人,讲完了,谢谢大家!!

米勒讲座《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之路遥与萧红》 萧红墓畔口占 赏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25536.html

更多阅读

读《世说新语之管宁与华歆》有感 管宁与华歆翻译

原文:《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文法评:本文主要讲了管宁与华歆绝交的事情。而绝交的理由,作者只选

《亡命千万里-自由之路》 亡命之路 纪录片

2011-8-29《亡命千万里-自由之路》向北,是北冰洋和北极;向西是越来越密集的苏联军队和苏德战场;向东,仍然是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和西太平洋;唯一的可能是向南,却是漫无边际的未知。这就是一群试图越狱、亡命天涯的古拉格之囚的选择。

怎样写作文学作品赏析短文 英美文学作品赏析

怎样写作文学作品赏析短文李真微从2005年起,湖南省语文高考推出了一个新题型:在阅读文学作品后,要求写一篇赏析短文,考生应按照试题中所提出的三个赏析角度,任选一个立意写作成文。这道题的推出,其意义不只在于更新题型,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其

声明:《米勒讲座《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之路遥与萧红》 萧红墓畔口占 赏析》为网友大萌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