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逢春生诗意——点评修远的诗集《枯木集》
——兼论古诗新译对地域诗写的价值和意义
□黑惹子喊
一、枯木逢春生诗意——点评修远的诗集《枯木集》
修远,本名李明星,号“枯木先生”,武汉人,是70后的青年诗人。
我与修远不曾相识,天赐诗缘,是通过发星兄,修远给我寄来了他的诗集《枯木集》后,才认识和阅读了这个典雅的笔名和诗意的《枯木集》。
《枯木集》中包含了“现代新诗”和“古诗新译”两部分。“古诗新译”部分,我把它归到“古诗新译对地域诗写的价值和意义”中去谈。这里我要点评的是“现代新诗”部分。
(一)、《枯木集》的精装封面富有联想和创意
当我在封面上看到私章印迹里的红底白字的“修远”二字时,也许“修远”二字还另有其更多的含意。但在我的意识里最先想到的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
当我在封面上看到“枯木集”中的“枯木”二字时,在我的意识里“逢春”二字即刻与“枯木”相连接。“枯木逢春”中产生一种转曲为直,转危为安,转死为生,转忧为喜的联想。
当我在封面上看到那个人形树意的暗影图案时,一种枯木在春天顽强的生命诗意美感,引诱着我阅读的渴望。
因此,《枯木集》精心设计的封面,很有创意,能给人产生一种图文并茂的诗意想象。
(二)、《枯木集》中的诗歌语言特色
《枯木集》中的诗歌语言,自然、流畅、简洁、通透、明亮,没有雕饰的痕迹和晦涩含混的苦味。阅读起来很轻松、愉快、自然和美感。请看《自然人》:
今夜的感觉,明显与往日不同
这么多的山川,河流围绕我
还有鸟鸣与水声。
四十年啊,我混沌、失明
愚不可及
被人所包裹,望不见万物、星辰。
今夜,我是第一次
静静地感受一条河流穿胸而过
一只鸟飞越头顶
多么优美、悄静…
这是多么自然平淡而不失优美的诗啊。艺术往往在自然和平淡中见真淳,见性情。最美丽的诗句,往往是最平淡的;最平淡的诗句,往往能表达生命里最柔软和深刻的隐秘。
(三)、《枯木集》中的新发现
在《枯木集》中有一首诗的题目叫《声母练习》,诗的大概内容是:
……
她念起[b]——
声调极长,就像开始唱歌
孩子们也念“波——”
仿佛一条小河流过
……
后来,校长决定改变她
三十多年了古板的教学方式
他派一个最年轻的女老师
以短促的语调去教一年级的孩子
可是,只要她一念[b]
孩子们就开始唱歌
她怎么也制止不了那条小河流过
最后她也不得不爱上了那音乐
在这首中,诗人可能想表达的主旨是习惯成自然,想改变习惯,反而被习惯所感化淹没了。改变一种习惯很艰难,因此教育要从小注重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也可能表达的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观点。移风易俗,适应环境,才能被群体、大众和自然环境所接纳。
但这首诗吸引我的原因另有所在。我看中的是,这首诗中的“能指”大于“所指”。从[b]——的声调像唱歌,到“波”——的声音像小河流过中,使我想起了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的一对语言学概念——“能指”与“所指”。在中国汉语的表意文字中,字词的所指总是从原始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到象征和隐喻义,所指远远大于能指的字词的音响、形象和形态。在中国的传统诗学中,“所指”大于“能指”则符合人类语言和思维特点及艺术创作的规律。[b]到“波”再到“河流”都是声音的“能指”到声音的“能指”再到形声字的形态的“能指”的过程。能指远远大于了“波”的所指。这是一种对传统诗歌艺术功能的颠覆,是对传统“能指”负担过重的解放和减轻。对于解放能指,一些先锋诗人已做过了尝试,但还未形成气候。从这里,可以改变罗兰·巴特对“中国是一个只有“所指”没有“能指”的国家的”武断的说法。中国的表意的象形汉文字,具有形象、歧意、多意和模糊的所指丰富的诗意外,也具有象形、音响、形态、同音和谐音的丰富多彩的能指。
(四)、崇低审丑彰显审美张力
看到《枯木集》中《下半身》这首诗,我不由地想起了张嘉谚兄长的诗歌理论著作《中国低诗歌》中的“崇低审丑”的诗写理论和主张。先看全诗,再作点评。
下半身
男人都有成人之前独有的欢愉
这个坏东西,如今只会让我们身不由己
我倒极想回到那没有欲望的年代
几根恐慌的毬毛冒出之前
穿着开档裤,一点也不知作为人的羞耻。
只要不被桑枣树的枝丫挂伤
一般我们不会在意
坐在门槛上,吸吮夏天石头的冰凉
偶尔发炎,也只用万精油抹一抹痛痒
为了寻找那一点珍贵的盐
我们经常躲在猪圈,翻弄包皮
玩弄下体,像小猫甜食
从来不讲卫生,而心灵洁净
张嘉谚兄长在《中国低诗歌》诗歌专著中,提出的“崇低审丑”的诗写理论和主张,是针对中国的“崇高审美”的诗歌在极权政治和极权话语的禁锢下,诗人作家胆怯自束,不敢言真话不敢抒真情的背景下提出的垃圾写作理论。在“崇低审丑”的垃圾诗写中,通过隐秘的生殖和性趣来公开揭露极权和丑恶的东西。
修远的这首《下半身》诗,从诗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是一首“崇低审丑”的诗歌。诗人写的是成熟前的男孩对自己生殖器裸露、好奇和快感。人类自原始,因为需要繁衍后代,所以就崇拜生殖。人类自出生,婴儿就是在舔指中感受性的快感(弗洛伊德语)。此诗可贵之处在于诗人对自己生殖器的抚摸,是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的,诗人回味和羡慕的是儿时没有欲望的年代的自由和快乐。追求的是儿时无污的净土中洁净的心灵。“从来不讲卫生,而心灵洁净”这是最后一行诗,在对比和矛盾的诗语中,彰显出了洁净不在于外表的审美张力。
(五)、《枯木集》中的诗歌表现风格
《枯木集》中的诗歌,多数的诗歌不是浪漫、想象和抒情,主要采取现实、具体和叙事的表现手法和风格。在《枯木集》中的《山中过年》《水位公报》《统计学》《叙述汉南地理》《东荆河分段》等诗作中,充满了地域和时代的气息和意象。甚至在《公园》《当我老了》《兄弟》《写给父亲》《父亲在我这年纪》《丢人的姐姐》《枯木先生》《枯木先生传》等诗作中,诗人毫不隐情,很有几分自传和家史的味道。因为在其中,我了解和感受到了诗人和诗人的父母和姐弟一家人的生活、爱情、亲情、友情、辛酸和苦难。但这种辛酸和苦难,通过诗人诗化的处理和表达,已经不是一个和一家人的辛酸和苦难,在诗的形式和诗的语言中得到了升华。在辛酸和苦难人生道路中,诗人不向命运低头,始终抬头昂扬,充满了坚定的信念。正如诗人在《枯木》中所写:
应该让那些枯死的树
继续埋在地里。
只要有春天,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我相信没有一株枯木
挺得过来自某个春天注定的雨水
正如一个人的时候,我总是
扛不住那万般温柔
在一首首自然、流畅、简洁、平淡而不平淡的诗中,诗人总是在最后以巧妙的表现手法突然将诗题得到升华让人思考,诗的意境和意义也就随之开阔深远。正应爱伦·坡的名言:“整篇故事是为了最后一句话而创作的,而整首诗歌也是为了最后一行而写。”请一起来欣赏《独饮》:
老了,我一定做个纯朴的乡下人
在阴雨天,骨头发痛
我就搬来一口树桩,用苞谷芯引燃
只需一把花生:我一边剥,一边吃
一边把空壳丢进火里;
一瓶低质的烈酒,让我度过整个下午
我将忘记一生的多少事?
多少碰杯不值一提?
即使有熟人下乡,我也只点个头
决不起身,也不打个招呼
这首诗,在诗人的想象中,老了也一定做个纯朴的乡下人。这是一种回归,是思想的回归,是文化的回归。在乡下平淡的日子中平淡地独饮平淡地悠闲平淡地过日子。可是,在这首诗的结尾,最后一行诗“决不起身,也不打个招呼”中,突然展现出铁骨铮铮不向威武和高贵卑躬屈膝的伟大形象。
概而言之,修远的《枯木集》中,除了个别的讽刺诗和“崇低审丑”诗外,多数的诗是叙事诗。他的诗歌,自然、流畅、简洁、明亮,具有浓郁的生活、地域、民族和时代的气息。让人读来轻松、愉快、自然、富有美感。
二、古诗新译对地域诗写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翻译,不管是对外文的翻译,还是对古文的翻译;不管是对文的翻译,还是对诗的翻译,翻译理论强调的三大原则是“信、达、雅”。即准确、通顺和优美。在翻译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的三种方式是:音译、直译和意译。
对于科学理论和实用性的文章的翻译,多数按照准确通顺的原则和音译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对于文学艺术,特别是诗歌的翻译,不仅是要准确通顺,还要求优美。不仅涉及音译直译,更注重提倡的是意译。因此,对于文学艺术的翻译,可以说是第二次创作,对于诗歌的翻译,甚至可以说成第三次创作。因为诗歌的翻译比起散文、戏剧和小说等之类的文学艺术的翻译难上加难,必须讲究韵律、节奏和美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第二次创作比第一次创作的难度更大,。诗歌翻译的第三次创作,可想而知,难上加难了。
紧扣主题,我从诗的翻译这个角度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一)外国诗歌的现代汉语翻译诗
一些饮誉世界,属于经典性的国外诗歌,翻译成中文后,总是让人兴奋而阅,叹息而止。我不过多地怀疑诗歌内容翻译上的准确通顺,但我感到逊色了诗歌的优美,即诗歌的语言缺少一种节奏和美感。并且不同的翻译家对同一的诗歌文本的翻译,存在着很大的语言差异。和大家一起来比较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的德国伟大的天才诗人荷尔德林的一首诗的节选的中文翻译。
A、《荷尔德林诗新编》中翻译成《面包和葡萄酒》:
直至英雄们在钢铁的摇篮里成长,
有颗坚强的心,似当年神一般地有力量。
然后他们叱咤风云而来。这期间我常常觉得
如此孤独无伴,如此地期待着
会睡得更香,而这期间该做些、说些什么
我不知道,也不知在贫瘠的时代诗人的使命。
但正如你所说,像酒神的神圣牧师
他们在神圣之夜踏遍每片土地。
B、《海子诗歌研究》中翻译成《面包与酒》:
等到英雄们在铁铸的摇篮中长成,
勇敢的心灵像从前一样,
去造访万能的神祇。
而在这之前,我却常感到,
与其孤身独涉,不如安然沉睡。
何苦如此等待,沉默无言,茫然失措。
在这贫困的时代,诗人何为?
可是,你却说,诗人是酒神的神圣祭司
在神圣的黑夜中,他走遍大地。
上面荷尔德林的这首诗的节选翻译中,A与B两个不同的翻译家对同一诗人的同一首诗的翻译,无论是诗的题目,还是诗的形式中的语言和节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不识德文,很遗憾不能看懂德文版本。因此,我对诗的内容的翻译是否准确不能妄下结论。从翻译出的语言上来看,都是通顺的。但从语言的节奏和美感上来说,我喜欢“B”的翻译。因为B的翻译更富有节奏和美感。
我是彝族,我很喜欢阅读彝文版本的古典长诗,我觉得彝族的彝文古典长诗很优美很动听。但是我看到翻译成汉语的版本时,觉得很枯燥无味,令我大失所望!主要原因是过于忠实于原文而缺少了灵活性。就是失去了原有的节奏和美感。因此,我认为诗歌的原版原文,是最为真实和优美,最富有节奏和美感,最具有阅读和欣赏价值的。若条件允许,最好还是阅读原著原诗原文。
2013年元旦,在西昌趁诗画兼优的彝族青年才女吉克·布的婚礼,诗友们以诗会的形式作了谈论。在谈论中,发星兄给我提出了一个想法:就是用现代汉诗的语言和形式翻译彝族的彝文古典长诗。从发星的启发中,我也产生了一些想法:诗歌的翻译最好由诗人来担当。理由是,诗歌的翻译中最大的难度是诗歌内在的节奏和美感,而诗歌内在的节奏和美感,主要是通过具有诗意的语言来作为载体。诗人在诗写过程中,积累和掌握了丰富的诗歌语言和诗写技巧。因此,诗人在诗歌翻译中,会有意识的注重、保留和创造诗歌内在的节奏与美感。
(二)、中国古诗的现代汉语翻译诗
从2013年西昌元旦诗会到2014年5月,已经一年多了,发星兄给我发来了罗逢春的《长恨歌新译》《杜甫诗新译》冉安定(阿飞)的《周渔璜诗新译》的电子文本。通过发星兄,修远给我寄来的他的诗集《枯木集》中也有部分古诗新译的。且发星兄建议我结合罗逢春、冉安定(阿飞)和修远的古诗新译,对中国现代诗本土建设之路谈谈看法。从这里可以看出,“地域诗写理论”的提出和践行者——发星,对这方面很注重,肯定有他的一些想法。现在我就顺着发星兄的思路谈谈我的看法。
中国古诗的现代汉语翻译诗,我在20世纪80年代末,读初中时才开始接触。我看到过的版本,都是采用上下对照的形式翻译的。后来我就读彝汉翻译专业,且开始诗歌创作。回想读初中时的那种上下对照的古诗翻译形式,因受上下对照空间的限制,多数都是采取直译的。这种形式的翻译,主要注重于诗的思想和内容,是达到了翻译原则中的准确和通顺,但作为诗的优美,即诗的内在节奏和美感,丢失得太多了。因此,通过现代汉语直译出的古诗,比起对仗押韵的原古诗,读来确是索然寡味,缺少了节奏、美感和诗味。之所以,阅读译诗,不如阅读原诗。但汉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是从繁到简,从单音节到多音节,从文言文到现代白话文。古代汉诗擅长和采用的是单音节词表达诗意。况且,汉字又存在一字多音一字多意的现象,所以古代汉诗给现代人的阅读带来阅读和理解的困难和障碍。出于这方面的原因,现代年青人,越来越疏远中国古代汉诗。但在文化的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看来,传承与借鉴是不可回避和放弃的,是必须和面对的。民族的文化需要有根,民族的文化又需要杂交,才能很好地发展和发挥自己原有的优势。因此,文化的传承和借鉴,需要以扬弃的方式,古为今用,西为中用。诗歌是文化的一部分,诗歌亦然。
在中国古代优秀的诗人诗作中,始终闪耀着宝贵的思想和精神的光芒,始终蕴藏着宝贵的诗歌表达的方式和技巧。比如《诗经》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楚辞》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李白的夸张浪漫的风格;还有相当丰富的诗歌表达手法和技巧。如杜甫的意象并置的简洁美,李商隐的朦胧含蓄的意象美,李贺的奇特怪诞的意象美,白居易的自然明了的意象美,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象美。美国的意象派诗歌的开创者庞德,学习和借鉴的就是中国唐诗的意象美。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本土、地域和民族的诗歌的伟大成果。
我们要去学习和借鉴中国古代地域诗歌的的伟大成果,可随着时间的飞速前进和推移,古诗对现代人的距离将会越来越遥远,古诗对现代人的认识将会越来越陌生,古诗对现代人的阅读将会越来越困难。古诗对现代人的理解将会越来越障碍。虽然许多文人、学者,或者说专家教授,对古诗作了大量的翻译工作,但多数的翻译诗作的文本,注重于思想内容语言表达的准确和通顺,而忽视了翻译诗歌文本的诗歌固有的特性,即诗歌固有的内在节奏和美感。因此,不能很好的吸引现代年青人去阅读、学习和借鉴。
我看了罗逢春、修远和冉安定(阿飞)的古诗新译文本后,特别是罗逢春和修远的古诗新译文本,在古诗新译中,即准确和通顺,又不拘泥于忠实原诗内容和表现形式,采用自由灵活多变的形式,把古诗新译成了具有现代诗的节奏、形式和美感。具有可读性、借鉴性和推广性。由于篇幅的原因,我摘录罗逢春、修远和冉安定(阿飞)的最简短的古诗新译文本,共大家欣赏:
1、罗逢春的古诗新译
《梦李白之二》
杜甫 原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梦李白之二》
罗逢春 新译
天空从未给白云留下座位
你太白,所以你的命运是流浪和放逐。
过去的几个夜晚
你总是在黑暗的时辰进入我的睡眠。
你坐在虚幻的椅子上,低语
向我诉说归来的困难
“老朋友,不要怪我懒散
我们之间,山高水长
而木船会在长时间的浸泡下
发胀,甚至会在忧愁的重压下沉没……”。
我依稀记得,你离开时
夸张地捋着几缕幸存的
比你更白的头发的样子
逝去的年华,似乎带走了
与之相称的抱负。
是啊!京华早已被礼帽和官僚塞满
为什么只有你,受困于越来越瘦的理想?
我早就开始质疑天空,这无网之网
我早就不信天意,这最高的存在
它挥霍了你的年青,还要继续租用你的老境
用它那毫无礼貌的意志。
我始终相信,时间会洗去你游荡的风尘
总有一天人们会承认时代亏欠了你
你的名字将拖着全世界的歉意
但仅凭这迟到的安慰难以补偿。
《孤雁》
杜甫 原诗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孤雁》
罗逢春 新译
像个流浪的诗人——
它不喝水,也不动用优雅的喙
它只专注于唱一首没有名字的歌
关于呼唤,找寻和拒绝遗忘。
云朵覆盖云朵,也覆盖飞翔的信使
有谁会关注如此轻盈的消逝。
我似乎还看得见它的背影,它似乎也
看到了同类,它的歌在空气里回荡
独唱者发出一种应和,仿佛又是质询。
而鸦群粗野的合唱,接管了剩余的耳朵。
群氓审判孤独的灵魂。
2、悠远的古诗新译
《夜归鹿门山歌》
孟浩然 原诗
山寺鸣钟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唯有幽人自来去。
《夜归鹿门山歌》
修远 新译
黄昏将近,山寺传来钟鸣
渔梁渡口,挤满争渡喧哗的人群
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迈近
我也乘坐小舟
归隐鹿门。
鹿门明月朗照,树木
朦胧而清晰
忽然间就到了庞公栖隐的住处
岩石当门,在松林长径里
多么幽深,寂寥
只有我这个隐者
山中独自来去
3、冉安定(阿飞)古诗新译
《新东县道中》
(是日逢滇抚入觐)
周渔璜 原诗
惊尘黄叶两纷飞,
乱逐寒风上客衣。
食畏饥鸢攫残肉,
行同孤雁趁斜晖。
建牙节使辉煌过,
策蹇词臣寂寞归。
行路强为分别相,
太行山色本忘机。
《新东县道中》
(是日逢滇抚入觐)
冉安定(阿飞) 新译
滇抚的车马经过,惊起尘土、枯叶纷飞,
追随寒冬的风,扑向我单薄的衣裳。
饥饿的猛禽扑下掠夺残食,令人生畏,
我在霞晖里赶路,同那只孤雁一样。
巡抚朝京的旗鼓仪仗,排场真够显赫,
一个写诗的穷翰林赶着瘦马,寂寞回乡。
途中相遇,这点对比实在不必在意,
我志存高远,全无心机,象雄伟的太行。
(三)中国现代汉诗的本土建设发展之路
1、中国现代诗歌与西诗的两次大碰撞与大吸收。
第一次是在20世纪初的“五·四”社会变革大运动。“五·四”运动举起了反帝反封建反文言的伟大思想旗帜。开始迈出了学习西方自由诗的白话现代诗的创作的大步伐。但事物都存在着发生、发展、成熟和消亡的过程。“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白话新诗毕竟是处于幼儿期。怪不得著名诗词家,一代开国领袖毛泽东,在点评现代白话新诗时,毫不掩饰的说出:“让我看白话诗,给我一百块大洋我也不看。”我想,毛泽东说出这样的点评,一方面是阅读上的不习惯,另一方面是现代白话诗还未成型,比起古诗是不够诗味。从反面来说中国古诗具有一定的魅力。毛泽东也在当时,提出了自己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出路的看法:“借鉴中国民歌”。通过不断地对中国民歌和西方自由诗的学习和借鉴,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现代诗人。
第二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社会大改革的“改革开放”思潮。中国的诗歌大量地吸收和借鉴了西方现代诗的表现形式和修辞技巧。在中国大地上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了各种诗歌流派和诗歌民刊。一直到现在长盛不衰。
2、中国现代诗歌的现状
中国现代诗歌从产生至现在,其发展基本上都受两股力量的牵制:一是受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影响和引导。一是受西方自由诗的引诱和刺激。如果顺着这两方面,诗歌的方向不会出现偏离,诗歌总是体现着杂交的优势。但目前来看,中国诗歌发展好像偏离这个方向。中国处于现代主义思想与后现代主义思想并存时期,但后现代主义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在现代诗歌中体现于:去中心、平面化、反权威、反崇高;诗歌不再追求精神内涵,而是朝着平面化的方向发展;诗人创作的历史感消失了,诗人的关注点由普遍性转向了个体性,由人文关怀,终极关怀,转向了瞬间即逝的自我体验与经验描绘。“个性化”使诗歌,最后摆脱了社会意识和权威主义的笼罩,但也留下了很大的弊病和隐患。自此,诗人关心的只是自己,而对自己以外的淡漠而疏远。不少的诗人沉迷于朦胧含混的迷雾和无休止的自我抚摸的小家子气中。因为诗人只关心自己,于是公众也就自然地疏远甚至拒绝了诗歌。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现代诗歌中的后现代派,主要是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形式的割裂,以及对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中确定性内容的反叛,从而实现自己“个人化”与“口语化”主张。由此产生了中国后现代派诗歌既缺乏诗歌外在形式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又缺乏诗歌内在的深厚度和恢宏度。
中国现代诗歌审美特性的消退,除了诗歌主体及内容缺乏内涵美外,还在于诗歌主体在追求“口语化”和“平民化”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形式美。
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无论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无论是古典诗,还是现代新诗;无论是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无论是高贵化,还是平民化;无论是书面化,还是口语化。无论是什么主义,什么流派,什么方式化,我想诗歌的诗形还是诗质,诗歌应该遵循的是诗歌固有的审美特性和艺术规律,诗歌应该坚持和追求的是新奇异,诗歌应该体现的是地域、民族和时代性,诗歌应该举着超前与叛逆的思想和精神的旗帜深入现实和生活去伪存真,诗歌应该追寻和赞美真、善、美,鞭笞和摒弃假、恶、丑。诗歌应该永恒追求创新、美好和崇高。
3、中国现代汉诗的本土地域诗写的发展之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如果不是玉石,自山之石也不可以攻玉。即使是玉石,但攻技拙劣,玉石也会变成废石。翻译国外的诗和国内的古诗也如此。翻译得好就是玉,翻译得不好就是石。在学习和借鉴写诗也如此。
诗歌是一切文学形式中最早出现的文学形式,诗歌最为敏感和最能直接反映一个民族的生存意识和存在状态,因此诗歌最具民族性。诗歌的形式集中体现了一种语言的精妙的节奏和美感。之所以,诗歌很难翻译,甚至有人还提出诗歌不可翻译。难就难在翻译诗歌精妙的语言的节奏和美感。从外国翻译过来的诗歌,还是从以前翻译出的中国古诗,让人们最能领略的往往是它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内涵,至于它的形式美,即语言内在的节奏和美感,除非是非常精通原创的历史文化和原创母语,否则便很难翻译出原诗的语言节奏和美感。我在前面的“外国诗歌的现代汉语翻译诗”中的不同译者对荷尔德林的同一首诗的同一节选的不同的翻译中比较出的巨大差异,就是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现象。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的现代诗歌时,不要因著名的诗人,更不要因获得过“诺奖”的诗人,而盲目的去模仿外在的诗歌形式。学习和借鉴,不是去照搬和拿来。
学习和借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创新和发展本土、地域和民族的诗歌。像学习武术一样,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的诗歌表达手法和技巧前,我们应该要有自己扎实的基本功。这个基本功,应该是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应该是自己民族的诗歌思想精神,应该是自己民族具有的最具生命力的诗歌艺术形式。不存在无源之水,不存在无本之木。有了源头后,不断地接纳和汇聚,小溪才能壮阔,才能长远,才能奔向苍茫的大海;有了根本后,不断地吸收和伸长,树苗才能直挺,才能高大,才能成为壮观的风景。
因此,中国现代汉诗的本土地域诗写的发展之路,在于掌握了自己本土、地域和民族的基本功后,再去博采众长,学习和借鉴国外和其他民族的优秀的武艺,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武术套路和内在功力。达到无往而不胜的境界。
中国古诗新译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古典现代化。具有了现代诗的诗形、诗质和诗味。中国古诗新译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对现代的年青读者和年青诗写者们,提供了欣赏、学习和借鉴自己本土、地域和民族的武艺基本功的“名师高手”和“密藏经典”。
20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