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不会蝌蚪文?——五线谱到底难不难
2014-03-08达达音乐
作者:钢琴烈士
掐指一算,从高中开始长期在少年宫代课到现在也有近十年音乐教学经验了,前几年自己也开起了琴行,也经常有人咨询关于学琴的问题,似乎有许多想学琴的朋友(尤其是成年人和中老年人)都会问,学钢琴是不是要学五线谱?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很多人都会望而却步,纷纷表示自己肯定学不会“蝌蚪文”……
难道五线谱真的这么难吗?
先来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钢琴烈士在幼儿园的时候被很多老师认为智力有缺陷——无论怎样都学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也无论如何都学不会1、2、3等阿拉伯数字。然而做爸妈的总是比较难接受自己儿子是个弱智,于是我爸作为一个懂点音乐的爱好者就尝试教我五线谱,结果一学就会。也许有人觉得这是我有音乐天赋,但我长大之后却渐渐认为其实这件事情真的很正常。大家想想,五线谱五条线,从下往上就代表从低到高的音,是不是很形象?看到“蝌蚪”在下面就说明音比较低,在上面那就是音高一点嘛,这很难理解吗?当然了,之后的经历可能确实能说明钢琴烈士比较擅长形象思维——我在上小学之前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尽管都不会写,却能基本没有障碍的阅读一些名著——大概是冥冥之中注定了我会走上音乐道路……
正如我刚才所说,五线谱是个极为形象的记谱法,远比用阿拉伯数字标记的“简谱”来得好理解。试想一下,一个从未学过阿拉伯数字的幼儿,是比较容易学会这些“数字”记号,还是用上下来区分的五线谱呢?至少从一点来说,这种“蝌蚪文”绝对不会是学不会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学五线谱呢?我们先来说说五线谱的发展史。
在西方中世纪,人们就利用一些上下空间不一的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标记被称为纽姆符。到了12世纪,为了记录格里高利圣咏,渐渐地出现了用线和点来表示音高,并且由最初的一条线发展到四条线……16世纪的法国出现了完整系统的现代五线谱,并且逐渐在欧洲传播,被广泛使用。
1996年修订版的《音乐理论》(A.Danhauser著)中提到,“尽管五线谱作为现代记谱法被广泛使用,但它其实是十一线谱(虚拟谱表)的一部分,我们在十一线谱中几乎可以记录从最低到最高的所有人声。”尽管我没有再在其他文献或史料中看到类似的说法,但这无疑是十分有趣的。按照这个虚拟谱表的说法,下加一间(即紧贴着虚拟十一线谱最下方线的那个音)是大字组F(男低音),而上加一间(即紧贴着虚拟十一线谱最上方线的那个音)则是小字二组g2(女高音),这也恰好符合一般人声的特点,要比这更高或者更低就得经过专业训练了。我们在十一线谱中取上方五条线构成高音谱表,取下方五条线构成低音谱表,取最当中五条线自然构成中音谱表,而第六条线(无论上下,都是最中间那条)则是大名鼎鼎的“中央c”。
五线谱继承了十一线谱完整的特点——它可以表达无限高与无限低的音(因为上下都可以无限加线),而且它比十一线谱更简洁,显然要数清楚十一条线是不太容易的。其直观形象的特点之前已经提过,尤其在十二平均律的地位确定之后,五线谱的地位一直非常稳固,再也找不出比它更科学的记谱法了。而大家认为很简单的“简谱”实则非常复杂,1、2、3、4、5、6、7这7个阿拉伯数字在每首曲子中所表示的音都不一样,当你发现两首歌曲中的“1”在钢琴上是不同的键的时候,你会不会崩溃?!不仅如此,简谱的缺陷实在太多——几乎只适应单线条,调性简单的作品——一旦出现大量转调之后,简谱的表达就开始混乱,两个曲子里“1”都在不同的键上你就会崩溃,那要是同一个曲子前后两个“1”还不一样,那你是不是要用头撞墙了?其次,简谱几乎只适应大小调体系,准确的说,只有大调,因为简谱是基于1、2、3、4、5、6、7=do、re、mi、fa、sol、la、si这一大原则的,当调式不按照这个顺序排列的时候,我们就只能傻眼了……由此可见,“简谱”并不简便,至少对于钢琴,是大大的不适应!
看到这里,你还在对五线谱望而却步吗?那我再说一件事,达达音乐先后两期的“爱乐要靠谱——古典音乐入门”讲座中,都使用五线谱对毫无基础的爱乐者们进行讲解,其实你只要能跟住这些蝌蚪,看出他们的高低,你便能用最简单的“连线法”与“扫描法”来得出音乐的走向,自然欣赏音乐的时候能更上一层楼了。
当然五线谱也并非完美无缺,他毕竟是十二平均律的产物,当这一律制不再占据完全统治地位之时,五线谱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它毕竟只能以“半音”作为最小单位,即相邻的间与线,而这之间的所谓“微分音”便无法表示了,从这一点来说,五线谱能表达的音反而太“有限”了……
但不管怎么说,对于我们大部分爱乐者来说,五线谱仍然是能达到“靠谱”境界的最佳途径,想要绕开它的同志们,请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