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你知道吗?七十多年前塔城如何纪念“九一八”》的文章后,我手抖百度了一下40年时任职塔城行政区行政长赵剑锋,经过关键词“赵剑锋塔城”的搜索,发现了一本名叫《赵剑锋新疆见闻(1933-1949)》的书籍,及一篇刊登在《新疆地方志》——1997年02期上的文章《爱国将军赵剑锋》。
在《赵剑锋新疆见闻(1933-1949)》一书的精彩摘要中,有这样关于塔城的几段文字:
乔加甫是和丰第七任蒙古王爷多尔吉阿拉什的夫人。婚前就读于迪化女子学院,和赵老的夫人许毓祯女士是同学,关系密切。婚后没过多年,蒙古王爷患肺痨去世,因无兄弟子嗣,1939年乔加甫承袭为第八代和丰蒙古王爷,也是第一个女王爷,这一年她年仅28岁。后来她邀请赵老一家去和布克塞尔她的王府做客。在王府逗留的几天中,赵老看到这样一个水草丰美,宜农宜牧的好地方,却无人开发,十分可惜,经与王爷商议,王爷同意将这片草原划出一部分改为县治,起名“和丰”,逐级上报,就是今天的和丰县。
赵老平生救过不少人的性命。1940年春,塔城南山牧民的大小牧主100余人集中在一起合议划分草场的事,被警察局里的两名线人诬告,说他们在密谋造反,时任塔城行政长的赵老立即与当地警察局会衔,请省上派员共同调查,最后证实确属诬告,将牧主全部释放,将线人依法处决。塔城南山柯勒依部落的千户长马那提感动的说:“赵行政长是胡达(上帝)派来的‘圣差’。”
在那战乱年代,赵老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利安置了大量的牧民、贫民和华侨,使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活干。
在《爱国将军赵剑锋》的文中,提到了更多他主政塔城的细节,摘要如下:
1937年11月,盛世才调赵剑锋接任塔城行政长兼警备司令和边卡大队长职务。赵剑锋到任后勤政廉洁,爱护民众,每天清早打扫街道,传为边城佳话。他发动当地的巴依捐资办学,培养桑梓,造福乡里,先后办起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哈萨克族、回、汉学校共79所,在校学生达4962人,其中女生1204人,举办教员训练班和简易师范。在立山巴依的遗产一座二层红砖大楼,办起医院,解决农牧民看病的困难。发动巴斯巴依捐款,在额敏河上建起“巴斯巴依”大桥。巴斯巴依为抗日捐飞机两架。把小型发电所改建成大型的公私合营的电灯公司,使老百姓用上了电,办起面粉加工厂,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建起塔城、额敏的电影院和公园,丰富了边境小城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发动市民和公务员在大街小巷植树,美化环境。为加强行政管理,在靠近苏联边境的山区增设了和丰、裕民两县,为塔城的机构建设,奠定了基础。
1939年冬季,苏方擅自将界碑向我方移了200华里,赵剑锋接到边卡大队的报告后,冒着零下39度的严寒,赶赴巴克图口岸前哨,命令苏方将界碑立即迁回原位,否则以武力解决。他的这一举动,当时有人劝阻说:“和苏联冲突,违反`亲苏’政策,是要杀头的。”赵理直气壮地说:“宁可杀头,国土一寸不能丢。”几经周折,终使苏方将界碑迁回原址。但这件事和苏领事翻了脸,赵受到“记大过”的处分,并通令全疆。赵事后大笑说:“未丧命,还保住了国土,真是值得。”
文中还提到了赵剑锋在东北参加“江桥战役”的一些故事。
“江桥战役”后,赵任苏炳文部骑兵上校支队长,兼任齐齐哈尔至满洲里铁路检查长,驻守扎兰屯。在富拉尔基火车站,查出日本炮兵大佐山本,赵亲自将山本拉下车抢毙。在扎兰屯车站,查出日本间谍国际监视队队长秦又火(中国人),就地正法。使在场的中国人无不拍手称快。苏炳文明令嘉奖,升任赵为郑润成旅上校参谋长。
江桥战役是1931年11月4日,发生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的哈尔戈江桥阻击日本侵略军的战争,虽然在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指挥下失败了,江桥抗战被评为中国军队有组织、有领导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枪,也被评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还有一段这样的文字:“朱定坎”战役,赵冲锋在前,与日军生死决战,大家尊称他为“勇敢的小胡子队长”。
但是,关于“朱定坎”战役,百度上没有一点信息。搜索朱定坎,也得不到任何地名。不知这段文字所指的到底是哪一场战斗。
附《爱国将军赵剑锋》全文,原文作者自治区政协文史办张晓英,原文编辑殷红梅。
赵剑锋将军是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战士,在新疆生活工作了六十年,经历了金树仁、盛世才、吴忠信时期,是新疆“九·二五”和平起义的将领。他与新疆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迎来了新疆的和平解放。解放后参加了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致力于党的统战工作。他是新疆历史的见证人。
赵剑锋将军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原籍河北吴桥县。其祖父“闯关东”到黑龙江呼兰县定居务农。家中兄弟两人,赵剑锋为长子,他8岁人私塾,12岁人呼兰县乙种农业学校,18岁考入黑龙江省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此时,日本军国主义人侵我国东北三省,赵剑锋想用所学的一技之长报效国家的愿望难以实现,便弃文从武,1918年考入黑龙江省军官养成所骑兵科。1920年毕业后被派往黑龙江第一混成旅卫队连任中尉排长,次年升任连长。因歼灭盘踞在皖达山扰乱铁路交通、祸害百姓的土匪有功,升为骑兵补充营副营长。1921年选送人沈阳讲武堂深造。1922年又被张作霖保送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学习。张学良同时在炮兵科学习。由于张学良的资助,赵才得以完成学业。1923年毕业回国,张作霖任命赵为哈尔滨铁路护路总部上尉参谋兼新兵教练队队长。1924年7月因避免哈尔滨开往牡丹江一列客车翻车事故,抢救了旅客生命,受嘉奖,调任步兵补充团任少校团副。1927年调任黑龙江绥河镇守使署参谋,1928年调任哈满线步兵第一旅卫队连中校连长。1928年6月,日木关东军制造“皇姑屯”事件,这震惊中外的阴谋爆炸案,促使赵剑锋决心抗日,并拒绝了张学良同去内地的邀请。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倒行逆施,中国人民奋起抵抗。1931年10月伪军张海鹏部在日军支持下进犯龙江,发生“江桥战役”。战前赵剑锋受黑龙江救国总部派遣,化装成生意人去长春侦察敌情,被日本特务告发,送宪兵队审讯,遭铜鞭拷打,受尽酷刑,双腿留下残疾,后经组织营救保释幸免一死。“江桥战役”毙伤日伪军二万余人,重创日军,写下了北满抗日史上的壮烈一页。
“江桥战役”后,赵任苏炳文部骑兵上校支队长,兼任齐齐哈尔至满洲里铁路检查长,驻守
扎兰屯。在富拉尔基火车站,查出日本炮兵大佐山本,赵亲自将山本拉下车抢毙。在扎兰屯车站,查出日本间谍国际监视队队长秦又火(中国人),就地正法。使在场的中国人无不拍手称快。苏炳文明令嘉奖,升任赵为郑润成旅上校参谋长。
“朱定坎”战役,赵冲锋在前,与日军生死决战,大家尊称他为“勇敢的小胡子队长”。
1932年8月以后,日军集中兵力西进,苏炳文部失利,在弹尽粮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于1932年12月被迫经满洲里退至苏联。同时撤退的还有马占山、李杜、王德林、张殿九、谢坷等高级将领,率部总约1300。余人。
退入苏联的高级将领,大都携带了不少金银财物,住在托木斯克的大旅馆里,对未来失去信心,终日饮酒赌博。中下级军官,特别是战士及随军的眷属妇女儿童生活困苦,缺乏食品,有些因营养不良而生病。赵看到这些待哺的儿童,心情十分沉重,他找一些军官商量,筹集资金,从当地农民手中换取粮食,分送给饥饿的儿童。
1933年2月,中苏两国政府达成协议,由苏方负责将东北抗日义勇军遣送回国。由郑润成替代总司令,和苏国、杨耀钧带领,从托木斯克乘火车到斜米转阿亚古斯,改乘雪撬到新疆塔城,赵剑锋被编入安云阁的军官大队,人境新疆塔城。
1933年的新疆政局很乱,金树仁主持军政。4月12日,陈中、李笑天、陶明越政变,推翻金树仁,金树仁仓惶出逃。郑润成辞去临时军事委员长职务,改推盛世才为临时边防督办。盛世才为扩充自己的实力,寄希望于东北军。4月18日,盛世才在迪化东门外临时督办公署接见了东北军军官,赵是被接见者之一。盛要大家留下来,安定新疆,共建新疆。要大家填写履历表,以量才使用。盛看到赵的履历后,找赵谈话,要赵为他筹建骑兵养成所,任命赵为督办副官处少将副官长,赵从此进人了盛世才的幕府。
盛世才主政后,马仲英两次进疆,政局不稳。1933年6月12日,马仲英从三台抵阜康滋泥泉,未及造饭即投人进攻。盛世才在一个土好子里设指挥所,陈中任前敌指挥,赵随盛在指挥部参佐军事。战斗开始,马部反复冲锋,被盛靠机枪优势压了下去,黄昏时分,天气突变,雨雪交加,马部40余骑高呼“活捉盛世才”的口号猛冲过来,将指挥部包围,年轻卫兵慌了手脚,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赵挺身抱起一挺轻机枪猛烈扫射,击退马部,使指挥部转危为安。经一夜激战,次日天明,马部东逃,盛令陈中带兵追击,陈以腹疾请假返迪化,赵任前敌指挥率部东进,连克三台、孚远,于16日攻克奇台。马部经木垒向都善逃窜。赵以晓勇善战,闻名军中。
1934年1月12日,马仲英突袭迪化,占领飞机场,夺飞机两架,攻击重点是城东一线,城南攻至南梁一带。“一炮成功”守军姜秀峰营牺牲殆尽。告急求援,赵无援军可派,命姜死守20分钟,危急时刻,赵剑锋骑摩托车亲自到南梁指挥,孟旭旅长带兵反击,经肉搏战,将马部赶回47户以南。赵将生死置之度外,保卫迪化城,保卫迪化城中的百姓安宁。
马仲英攻打迪化,盛世才恐迪化城中各寺坊的回族阿旬和马仲英里应外合,命将城中各寺坊的阿旬全部杀掉。赵坚决不同意并建议说“他们虽然是回民,但马仲英来自外省,作恶多端,不得人心,再说此时杀人,会激变民心,不如把他们暂时监管起来,等事后处理。”这一建议,使得城中几百名阿旬,免遭杀身之祸,骚乱平息后,他们平安回家与家人团聚,保护了无辜的回民兄弟。
1935年赵调任新疆军官学校教育长,盛世才兼校长。因在军校的成绩卓著,1936年提升为中将。
1937年11月,盛世才调赵剑锋接任塔城行政长兼警备司令和边卡大队长职务。赵剑锋到任后勤政廉洁,爱护民众,每天清早打扫街道,传为边城佳话。他发动当地的巴依捐资办学,培养桑梓,造福乡里,先后办起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哈萨克族、回、汉学校共79所,在校学生达4962人,其中女生1204人,举办教员训练班和简易师范。在立山巴依的遗产一座二层红砖大楼,办起医院,解决农牧民看病的困难。发动巴斯巴依捐款,在额敏河上建起“巴斯巴依”大桥。巴斯巴依为抗日捐飞机两架。把小型发电所改建成大型的公私合营的电灯公司,使老百姓用上了电,办起面粉加工厂,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建起塔城、额敏的电影院和公园,丰富了边境小城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发动市民和公务员在大街小巷植树,美化环境。为加强行政管理,在靠近苏联边境的山区增设了和丰、裕民两县,为塔城的机构建设,奠定了基础。
1939年冬季,苏方擅自将界碑向我方移了200华里,赵剑锋接到边卡大队的报告后,冒着零下39’的严寒,赶赴巴克图口岸前哨,命令苏方将界碑立即迁回原位,否则以武力解决。他的这一举动,当时有人劝阻说:“和苏联冲突,违反`亲苏’政策,是要杀头的。”赵理直气壮地说:“宁可杀头,国土一寸不能丢。”几经周折,终使苏方将界碑迁回原址。但这件事和苏领事翻了脸,赵受到“记大过”的处分,并通令全疆。赵事后大笑说:“未丧命,还保住了国土,真是值得。”
1946年11月,赵剑锋作为新疆代表参加了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伊敏、艾沙借大会之际向大会提交“要求新疆高度自治”的报告,要代表签名,这是明目张胆的要把新疆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的阴谋活动,赵剑锋坚决反对,拒不签字,从而招致伊敏、艾沙的威胁,扬言“赵剑锋你回不了新疆了”,赵面对恐吓决不屈服。爱国爱疆,是他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
新疆和平起义前夕,马呈祥、叶成、罗恕人勾结麦斯武德、伊敏、艾沙,企图仰仗骑五军的力量,在新疆成立独立政府,为妥善解决马、叶、罗的问题,经多次斗争,包尔汉决定准予三人离职出国,派赵剑锋代表政府向马、叶、罗三人每人发放黄金数百两,派卫兵护送至印度边界。当时的警务处长胡国振对赵说:“你是前任警务处长,老百姓最恨我们这些人,留下来你不怕吗?你掌握着发放黄金的要职,为什么不多拿些,和我们一道走,要知道有钱走遍天下呀!”赵说:“我来新疆十几年,没有做过一件愧对老百姓的事,不管什么人来,我都不怕。”的确事实如此,老百姓不会忘记好人。在赵剑锋蒙受冤狱时,时常有不署名的汇款接济他和他的家庭。
1949年8月至9月,新疆和平起义前夕,赵剑锋将军追随包尔汉、陶峙岳参加和平起义。为减少起义的阻力,赵受派遣去奇台安抚乌斯满,要他控制部属,不要侵害地方,干扰交通线,乌斯满阳奉阴违,后被政府镇压。财政厅长贾尼木开反对起义,煽动胁迫1000余顶帐篷牧民东逃。赵一路追赶经阜康、孚远、奇台、木垒直到红柳园,把大部分牧民劝说回来。9月23日回到迪化,未下征鞍,连夜去南山宣抚,解除南山牧民的武装,打通解放军进疆的通道。因此9·25和平起义的通电签字书上未留下赵剑锋的名字。
解放以后,赵历任新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乌鲁木齐市政协、自治区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晚年致力于党的统战工作。1981年10月13日在《新疆日报》上发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的文章,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1982年8月14日对日本文部省审定教科书时,将日军对我国的“侵略”改为“进入”,公然美化日本军国主义,推卸侵略罪责的行径,表示强烈愤慨和抗议,在《新疆日报》发表《日军侵华罪行累累不容抵赖》一文。赵指出“承不承认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是发展中日关系的重大原则问题。如果日本政府有维护中日联合声明各项原则的诚意,就应该正视历史事实,采取措施正确处理文部省审定教科书中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汲取历史教训,正确教育青少年一代,使中日关系得到持久的、不断的发展。否则,只能遭到中日两国人民更加强烈的反对。”
1990年赵剑锋去世。赵剑锋一生追求光明,追求进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艰苦朴素,廉洁奉公,身处逆境时也未动摇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念,表现出始终不渝的爱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