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型现代化企业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前言

未来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高素质的国民,那个国家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是中国国民素质专家解思忠在《中国国民素质危机》一书中其中的一段话。目前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灵魂和舵手,他的素质直接反映企业的状况。素质优,则企业优;素质劣,则企业劣;世界上没有一家优秀的企业不是在一个或一群优秀管理者管理发展起来的,世界上也没有一家糟糕的企业不是毁在一个或一群糟糕企业管理者手上。现代企业管理人才是要适应中国企业发展所需要,世界企业发展所需要。新时代什么样素质的企业管理者,就决定企业在竞争市场中有什么样的表现。自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瞩目。此时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和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人才),例如:海尔总裁张瑞明;联想柳传志、杨元庆;TCL李东生;希望集团刘氏兄弟等,举不胜举。但也有一部分企业和它的管理者却在发展中折戈,有的步履艰难,有的土崩瓦解,有的铛锒入狱。例如:南德集团牟其中、爱多胡志标、巨人集团史玉柱等。这些正处在困境中的企业和已经倒闭的企业,也曾经创造了一个个高增长的神话,也曾经被业界誉为行业标兵,时代楷模。为什么这些看上去发展的很好的企业,转眼间就从此一蹶不振、灰飞烟灭?留给世人一声声的叹息和茶余饭后的谈资。追根溯源,问题出在我们的企业管理者(人才)身上。又是什么问题促使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在重大决策上出现一长串的失误呢?又是什么问题使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在企业日常管理中疏于形式、人浮于事呢?观明星企业的陨落,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素质缺陷。正是管理素质缺陷使他们难于迈过或避开企业的一道道生死关。春秋战国时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是一个素质比拼的社会,不妨可以这样改一下,素质,企业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新型企业需要新型的管理人才,近年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管理学科——工商管理(MBA)在中国正得到了认可和推广,每年报考工商管理硕士(MBA)人数呈现两位数的竲长,各种管理类书籍和书刊也是百花争艳,比比皆是。各大传媒也留下大量黄金时间邀请管理大师现场传经布道,各类管理培训机构也孕育而生。不管是私营企业业主还是国企老总们都在通过不同方式学习各类管理课程。中国大地掀起一轮新型现代企业管理学热。这些已经是企业管理者和想成为企业管理者的人们,都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为新型现代企业的优秀的管理者(人才)。新型现代企业管理对管理者(人才)素质有着全新的要求,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得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和现状说起,我们企业管理者(人才)在这段时间种种表现为研究素材,本文着重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型现代化企业管理者(人才)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参与未来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民营)企业

1民营企业的发展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经历了由少到多,由小到大;从传统行业到信息、生物、电子等高新技术领域,从零星、分散的家庭小作坊到跨地域甚至跨国际拥有世界先进设备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巨大发展,从制假、贩假的地下工厂到现在成为拥有上亿元的知名企业。当初坚持下来的和在新的市场环节下成长起来的大多数民营企业正经历在一个蓬勃的发展阶段。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计资料,到2002年6月底,全国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投资者)为425.5

万户,他们以拥有注册资本总额15495亿元,雇用员工2118.7万人,经营着188.3万家各类企业。2004年度全国500家上规模民营企业纳税总额达到200亿元以上了。民营企业不仅分担了令国家头疼的就业压力,而且对国家税收和经济贡献也是巨大的,据有关专家估计民营(个体私营)企业经济占国家GDP的比重约为1/3。民营企业管理者也积极参于国家政治进程,在民营企业管理者中,被选为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的,全国有5400人,其中全国和省级人大代表分别为48人和372人。被推荐为县级以上政协委员的,全国有8500人。他们把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带到了中央,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障碍和不公,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由于发展时间短、加上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态度一段时间模糊和民营企业管理者(业主)自身素质比较低下等原因,民营企业也暴露大量问题(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概括起来如下:普遍存在偷漏税(或者说成合理的避税) 企业与企业之间缺乏诚信 违法乱纪现象增多(小煤窑屡禁不止的原因) 粗暴的对待员工下属 商业欺诈现象呈上升趋势 严重缺乏创新机制,主要靠仿制和剽窃 对社会公共事业漠不关心 企业管理水平低下,浪费惊人。

以上(中小型)民营企业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一方面反映国家法制不健全,另一方面反映了民营企业管理者的素质问题。

2民营企业的组成与文化背景

由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更多是家族制企业和“特殊型”企业,家族制企业有人细分为“夫妻型”、“哥弟型”、“父子型”、“姐妹型”企业等。家族制企业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的基础上,他们靠“哥帮弟”、“姐夫帮舅子”、“表哥帮表弟”等方式把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带到某一个行业,稍加留意,不难发现中国很多行业在某些地方是被家族所垄断控制,比如;河南南阳校大泵在云南某地区(州)就是一家人在经营、福建实际不生产工业阀门,但在云南阀门市场上福建人所占市场份额是比较大的,他们也是靠“亲戚帮亲戚”“朋友帮朋友”带出的。民营企业另外一支不能被忽视的“特殊企业”:有人细分为“战友型”企业 、 “同学型”企业 、“老乡型”企业、“知青型”企业等,这些“特殊型”关系是在特殊年代和特殊的地方一起生活、工作、学习中结成的挚真的友谊,靠挚真的友谊营造的企业,企业结构比较牢固,在社会上活动能力强,能量大、发展也最为迅速。我们民营企业就是通过这些千丝万缕人情关系缔造出来的。他们既是企业的投资者也是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在创业的时候,他们是非常团结勤劳的,彼此之间信任的,工作起来也十分顺手。所以可以取得一个个的成功,完成最初的原始积累。民营企业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土壤,而这种文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曾深刻剖析了华人文化。费孝通把这种文化特点归结为“差序格局”,其特点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构成的社会。这个网络像一个蜘蛛网,有一中心,就是自己。以自己为中心,和别人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企业主是这个企业的核心,环绕着这个核心的是与企业主有家族关系和特殊关系的管理层,再向外推进,则是更低级的管理人员和具体的工作人员。这样一个组织结构的运转靠的不是一般的正常业务和工作关系,而是人际关系,就是家族关系和特殊关系。

(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素质缺陷

民营(私营)企业在中国发展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够完善(二元经济混成),从七十年代末中国就有第一代个体私人经济,他们是计划经济时代被弱势化和边缘化的特殊的人群,他们只是小打小闹,主要目标是养活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使他们过得相对来说比较好。所以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管理者素质低。到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肯定改革开放的成果,中国又掀起新一轮改革热潮,此时一部分国企的先知先觉者和有识之士,凭借一技之长和广泛的人际关系也纷纷加入创业的大军,他们抓住这一良好的机遇,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此时企业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管理者素质也比较高。例如:联想集团华为通讯等。不过也有一部分企业出现了危机甚至倒闭,这些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素质缺陷成了他们不能跨越的障碍。

一 管理者人情管理

处在“人情中国”的环境中,管理者在企业的各方面管理工作,都会被人情所干扰和误导,大到企业决策,小到日常管理。有人统计中小型企业有74.5%的企业主作决策时,会把自己的对外关系网(人情网)作为营销决策重要的一个因素;会把自己的对内关系网(人情网)作为融资的主要渠道。如餐饮业、采矿业、建筑业等这一现象就显得特别严重。企业也是通过人情的方式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比如说:获得大量的订单、企业初期向心力强、管理成本低、融资方便快捷等。人情管理是一部分企业管理者非常喜欢的一种管理模式。但人情管理是一面双刃剑,在创业初期往往可以做到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但取得一定的成绩后或到一定的规模时就暴露出许多问题,使一部分企业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奄奄一息。人情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表现为:1软化制度企业制度在人情面前往往是形同虚设,不管是企业基本的作息制度、采购和销售制度。都会有人情在软化制度,使人情和制度在企业管理中呈现双轨制,孰重孰轻,就得当事人掂量掂量,这对企业是非常不利的。制度&人情,是人在社会上决定行为的两大基本要素,按高低层次划分:在中国,人情在下层面,制度在上层面。人情可以颠覆制度,制度是建立在飘浮不定人情之上,人情是除制度外社会运行的另一种重要的“游戏”规则。在发达西方国家,制度在下层面,人情在上层面。人情很难颠覆制度,制度是一个社会最为坚实的基础,人人需遵守,人人需照章办事。2利益分配矛盾在企业利益分配中,由于各种人情关系,往往分配制度不能书面化、深度化,这就为以后的利益分配纠纷,埋下了一枚定时炸弹。我们常常说:“亲兄弟,明算帐”。但大部分却是,是兄弟就不能明算帐;明算帐的就不是兄弟。这样才够感情(交情)。也使利益分配不能书面化和深度化,就算闹得薄对公堂也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法官也难以裁决。有一定规模企业,现在的问题不是分配原则的问题,而是分配深度化和意外分配补救措施。有很多企业大的利益分配原则是有的,但不精细。更没有意外分配补救措施,这就是企业发展中一大隐患。3 决策干扰人情企业的决策,会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主要干扰为1信息来源有误因为过度依赖于人情,所以一切信息来源都来自朋友和客户,这些信息是有误,或许说这些信息是不科学的、不全面的。2人情左右决策有人统计中小型企业有74.5%的企业主作决策时,会把自己的对外关系网(人情网)作为营销决策的重要的一个因素;会把自己的对内关系网(人情网)作为融资的主要渠道,对企业决策者这些看起来比较好关系网(人情网),或许是一种错觉,或许非常短暂。但决策是长期的,以瞬息万变关系网(人情网)作为决策的主要根据,是有非常大的风险。

人情,即人与人之间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感情交往,本来是很美好的东西;如果不把它置于一定管理制度约束下,就变成了破坏整个社会、组织秩序的帮凶。

二 管理者的学习能力

如今信息时代,各种技术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从一般的传统企业到高科技企业,不但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营销方式和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所有的变化对企业管理者有全新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和中国教育体制问题,大部分企业管理者(业主)受文化教育程度不够高,这就对目前处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提出挑战。有一些研究机构已明确指出:就现在中国的企业管理者们的管理水平很难与国际企业的管理水平相比较,有较大的差距。当然竞争的结果就不言而喻。有差距就得学习,各大高校的MBA、总裁学习班、职业经理人培训就孕育而生,如火如荼开办着。生源也非常的广,涵盖几乎所有行业。企业管理者们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改变了思维,加强了管理。使企业竞争力地到质的提高。但就中国大多数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依然是靠经验摸着石头过河,他们凭借过人的胆量和广泛的人际关系,顽强生存着。他们基本上不参加任何方式的培训和学习,也不会静下心来完完整整的读一本管理书籍,更不会把一些典型的案例加以分析研究。他们效仿着家族企业和老乡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操作方法。难怪有人说中国企业(民营)寿命(3~5)年,而且是一大就死、一大就乱、一大就触法的一大必死的规律。这就是企业管理者们放弃了学习、不愿学习、不肯学习的原因使然。

三 法律意识淡漠

中国是由政治为纲转为以经济为主的国家,在这个变革时期,法律是滞后于社会同步发展的,法律的不完善和概念的模糊,促使一部分人利用法律的空子大发其财,而逍遥法外。于是就有一大部分人效仿之,个个也赚得盆满钵满。是否间中国是无法律的,什么有法必依、有法必究,纯属一个摆设,社会上扬起一股蔑视法律和轻视法律的风气。社会上流行“有钱可使鬼推磨”、“钱可以减刑、可以免法律制裁”。等各种说法,久而久之人们心目中法律意识淡漠、不知什么是犯罪、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更是一概不知。如今的中国社会正向一个法制社会过渡,执法越来越严,法律也越来越完善。作为企业管理者如果是法律意识淡漠,代价就是你和你的企业随时有可能被司法机关查办。例如:曾名噪一时中国首富牟其中——骗取银行的贷款被捕,红极一时的刘小庆——税案风波。

四 急躁贪大心态

曾经有一位外国学者说过:中国的经济是一群“疯子”的经济。为什么说是一群疯子的经济?因为中国企业的扩张是不理智、盲目的。管理者的心态是急躁的贪大的,企业的负债率普遍偏高,有的企业负债率高达300%,正是这些高负债率的企业一遇到风吹草动(宏观经济政策改变)就步履艰难、甚至关门倒闭。例如前段时间零售业“普马事件”。贪大本无过错,因为企业必须发展,必须得壮大,但得遵循一定市场和管理的客观规律,一味的追求高发展、高增长、那是要出大问题的,主要表现为1企业变大后,而缺乏相应的高素质管理人才。2企业在变大过程中,企业的负债率太高,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经济负担。3冒进一些企业有一定成绩后,就盲目进入一些并不熟悉的行业,结果新行业不赚钱还赔上了自己赚钱的老行业。

五 投机心理

企业的投机心理主要表现:1严重缺乏创新机制,主贩要靠仿制和剽窃。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只有很少的产品是中国企业自己开发的,大部分企业靠仿制和剽窃,不是中国没有高素质研发人才,也不是国家不重视,而是广大企业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原创对企业的重要性,没有原创科技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如中国的DVD产品出口到欧盟得向人家上交专利费,而失去竞争力。销售市场在国内的企业也不重视原创,他们获得技术的手段是不道德,通过高薪挖人,盗窃技术等不阳光的手段。例如:中国变频器制造企业两企业成都佳灵与希望森兰为不正当手段获得人才和技术闹得沸沸扬扬。2企业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获。无疑是为制假、贩假的企业提供市场。这一现象在一些(OEM)厂商尤为突出,为了在价格竞争中占明显优势,选择零配件厂商时,往往不会选择正规厂家的,这样做会增加成本,就只好选择一些质量较差或者制假企业,无疑是饮鸠止渴。3恶意拖欠和不归还银行提供的贷款中国老百姓的意识形态有这样的想法,认为银行的钱是可以不用还的或能拖就拖。银行的钱无疑是天上掉下的一块馅饼。久而久之失去信用,当需要银行的贷款时,却拿不到贷款,影响企业发展。4二元经济社会,通过各种手段侵占国有资产是最高效的。有人说:现在瓜分国有资产是最后一顿丰盛的晚宴。也有人说: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的一种必然结果。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经济正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会出现国有资产的流失的现象,但国家不能熟视无睹大量的国有资产被私人占有,因为这对社会安定有极坏的影响,整个社会也不会容忍。具体的产生的效应,参考冯中志《排列子效应》

什么是新型现代化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从单一的国有制企业型式发展多种形式企业型式的格局。从资金性质讲大概分为:国有及控股企业、个体私营企业、集体制企业、外资企业。按资金组成型式大概分为:股份企业、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国家现在把除国有及控股企业以外的企业统称为民营企业(本文只着重研究民营企业管理人才的素质)

什么是现代化企业和现代化公司?在学术界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现代化企业与现代化公司的含义是相同,现代化企业制度与现代化公司制度的含义也是相同,也就是说用现代化制度把现有的企业形式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现代化企业制度具体形式是如何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现代企业的含义,所谓新型概念,目前学术界并无统一的说法,但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认同,新型现代企业必须是信息化、科学化、人性化、节约化;还须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来适应未来市场经济需要。新型现代企业将是二十一世纪企业的发展主流,世界各国企业所推崇较理想的模式。新型现代化企业管理是建立人性化和制度化双重基础上。“以人为本”企业经营理念逐渐形成。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新型现代化企业还必须是学习型的,要做到保持与世界科技术同步,信息与世界企业信息同步,企业管理与世界企业管理同步。

新型现代化企业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一信息时代企业管理者(人才)必须是信息人

在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就决定商机,信息就决定生存,信息决定发展。谁的信息滞后,谁的企业就失去商机;谁不能辨别信息真伪,谁的企业生存将面临风险;谁的信息不领先(超前与滞后的问题),谁的企业就不能发展;信息的获得渠道,就目前中国(中小型)企业信息主要来自关系网(人情网),缺乏科学性、准确型、超前性。信息获得渠道不应单一化,应该多渠道。信息获得渠道大致分为1来源关系网(人情网)2来源各电视媒体、报刊杂志、(Internet网)3来源行业内部传播的一些信息4来源科研部门和大中专院校 5来源当事人对社会某事物的认识和感知验证的信息的真伪和超前与滞后。必须通过以上五种信息来源渠道验证。也就是说不能凭借一两个信息来源就作出决定。管理者对信息的处理要求,1良好的哲学思想 2保证信息来源多元化 3用科学的方法调查论证4保证信息具有超前性和准确性

信息的管理

1)信息的收集与刷新

对中小型企业来说,由于没有专门的信息机构,信息收集任务主要落在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和企业业主身上,这样管理者就不得不花上大量的时间来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信息由于具有快速失效性,信息采集是需要以最短时间获得信息,信息获得时间周期越短,你的信息就越新,那么信息采集次数就得多,每一次采集,信息就更新一次。我们就用计算机的一个名词“刷新”来比喻。信息周期长短针对每个行业是不同的,例如炒股就得要求信息刷新率高,房地产的信息刷新要求就不那么高了。不同行业的信息刷新速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企业管理者得根据不同的行业选择不同的刷新速度。坚持不断的收集信息,坚持不断信息刷新。有很大一部分的优秀企业管理者会花上大量时间用于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比如:看行业报、上网浏览信息、实地考查等。

2)信息的整理与提取

信息收集以后,要把杂乱无章信息的进行整理归类、信息分级。整理归类是把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什么样的信息由什么样的具体人员管理,放置什么地点,什么样的信息索引,信息分级就是按照信息的重要性来划分的,我们暂且按五个数量级来划分,一级属对(内外)公开级,二级对内公开级,三级一部分人(中层管理)掌握级四级(高层管理)掌握级五级绝密(总裁)级怎样对信息划级就得对信息有全面深刻的认识,不能将三、四、五级信息随意泄露,还要严格管理,防止被人盗窃。信息也具有快速使用性,对有庞大信息量,要做到快速提取,就得有快速提取通道,通道的建立1与企业内部信息(中心)建立快速通道2与科研信息部门建立快速通道 3与(Internet网)建立快速通道

二制度社会企业管理者(人才)必须是制度人,人情社会还得是人情人。

中国社会目前既不是完全的制度社会,也不是纯粹是人情社会。要做到什么时候是制度人,什么时候是人情人,这个度是非常难以把握的。社会上流行有三种观点,一唯关系(人情)论唯制度(法制)论关系(人情)与制度(法制)并重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不管是支持哪种观点,但有一点是不可以改变的,中国企业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必须参于国际竞争,而我们的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是一群有着悠久管理制度观念的企业,反映在他们的产品无论是质量上,还是反映在先进性上。,国外企业基于有完美的制度,严格的执行,才有比我们好的产品。产品的竞争,其实管理的竞争。管理的竞争其实是文化的竞争。随着国家不断深化改革,不断融入世界潮流。中国企业也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取得不错的效果。就目前的中小型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二)企业管理制度不能严格执行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管理过多依赖人情和社会道德的约束,或许说制度不如选用一个德才兼并的良将。“相马”就是企业管理者必备的本事,而“相马”却没有一套选贤任能的制度,凭借以往的经验感觉和人情,海尔总裁张瑞明有一句话:相马不如赛马。赛马其实就是选拔人才的一个很好的制度。选拔人才要有一个选拔制度,管理人才也要有个管理人才制度,管理人才是用企业制度约束还是用社会道德范畴来约束,就摆在我们企业管理者面前。用企业制度约束是无人情可言,用社会道德范畴约束企业是有风险的。所以管理企业人才也必须制度化。有了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制度的严格执行又是管理者的一大难题,因为企业职员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点点关系(人情)。不是老乡,就是亲戚;不是亲戚,就是同学;不是同学,就是战友;动了谁,“七大姑八大姨”就找上门来,不好交代呀!有一位民营企业家曾感叹到:民营企业难啊!国家不支持(不贷款),亲戚不理解,老乡下黑手。可见处在人情社会,要制度化难,要严格执行企业制度更难。在一个有企业制度却不能严格执行企业制度的企业里,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吗?“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产品”。这是当今一些国际化大公司经常使用的口号。管理企业就必须得做一个不折不扣制度人,也只有严格执行企业管理制度,才能在未来的竞争立于不败之地。但处在中国人情社会,对待我们的客户(朋友)还得是一个人情人。以感情处之,小心翼翼地维持那份暖融融的乡情、同学情、亲情、战友情。不要陷入“不近人情”的被动局面。

三新型现代化企业是学习型的,企业管理者(人才)须是学习的。

学习型企业是从文化角度来定义组织的,学习型企业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组织。这种组织以目标管理,成员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控制,由于信息是自下而上的因此要想使以信息为基础的系统发挥作用,必须要求个人和每个部门都为他们的目标、任务和联系沟通承担责任。每个人都必须自问:我能为组织贡献什么?我必须依靠谁来获取信息、知识和专业技能?反过来谁又依靠我们获取信息、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样的组织能促进成员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学习型企业的特点:1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自上而下层层管理、层层传达组织结构被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代替。2依赖团队力量,从职能性工作向项目工作转变,把工作组织成项目,每个项目都需要一个跨部门的小组,这个小组随着项目的进展一起学习。3创新而不是重复的工作,在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重复性的工作可以交给计算机来处理。人的工作是创新和关心他人,疏理关系。这是计算机做不到的。4学习型企业都着力形成一个宽松、适于员工学习和交流的气份,以利于员工的交流和信息共享。5学习型企业一般有一定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教育、培训,鼓励员工学习,不断更新和深化自己的知识。6学习型企业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住企业所处的大环境,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适应力。7学习型可以把一些在知识和经验上互补的员工集中起来,共同进行研究开发,加快知识商品化过程。

学习型企业管理者一定是学习型的,但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往往是不学习的,靠经验办事,或效仿同行的一些管理经验,机械的照搬照抄,不加以过滤思考。就造成引进的管理模式与自己的企业实际情况水土不复,如:九十年代中期全国掀起学习邯郸钢铁公司管理模式,搞成本倒算法,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时过境迁,有几家企业是搞得比较成功的?在中小型企业最为突出的照搬照抄是营销。营销模式的效仿和克隆在一些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案例如前几年在西南地区白酒竞争是非常的激烈,有的白酒企业就积极创新,改变销售渠道和促销办法,大概具体措施是:1与一些饮食行业合作宣传广告,主要是招牌广告。2向部分生意较好的饮食单位派促销人员3搞有奖销售,在酒瓶里放红包,五元、十元、百元不等。在这套营销策略下酒厂取得的了不错的销售业绩。但没有多长时间,其它酒厂纷纷仿效之,都搞合作广告,都派促销人员,都搞有奖销售。相互争夺饮食单位,促销人员相互诋毁对方,结果是两败俱伤、无利可图。什么样的企业选择什么的管理模式,家族制企业用国外企业的管理模式可能是行不通的,大型企业管理用家族制管理模式也是行不通的。股份制企业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是要出问题的。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模式,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改良管理模式,创新一套属于自己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思考是学习型企业管理者必须的素质要求。学习型企业管理者是企业学习的发起者、倡导者、学习气份营造者。是一定要把整个企业带上学习之路,在企业形成一股学习之风,有一套学习制度,定期的培训、教育考核管理制度。

四 回报社会之心

有人说:中国有钱人多,回报社会的少。还有人说:中国企业家缺乏公益事业心。在中国的大地曾把已经一些刚富起来的创业者贬低叫做“暴发户”,暴发户是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创业者(企业业主)的代名词。到后来政府用“企业家”来命名我们的企业创业者,却被社会的某一部分人讽刺到:什么企业家?一群流氓而已,后来就有了“流氓企业家”这一名词。新闻报道:某某部门高官与某某企业集团董事长瓜分国有资产几亿元被查出。一时老百姓痛恨地把这些企业家叫做“腐败企业家”。由于先富起来的人大部分是企业主(老板),而他们的私生活是放荡的、不收敛的。老百姓们又把什么“二奶企业家”“赌博企业家”以冠之。仿佛间我们的企业管理者(业主)只是“一身铜臭,品质低劣”的特殊群体。从“暴发户”、“流氓企业家”到“二奶企业家”“赌博企业家”无一不是反应企业管理者(业主)在我们老百姓心目中的印象。从学术讲,经济学家们喜欢习惯称为“民营企业原罪论”。用社会心理学家的话来讲说老百姓有仇富心理,为什么有仇富心理呢?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不能简单地定论。但可以这么说老百姓的仇富心理是有根据,表现在 1 财富(资产)来路不阳光制假贩假,偷税漏税,坑蒙拐骗,非法侵占国有资产等。2 贫富分化加剧 穷人太穷,富人太富。这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关,也跟地区差异有关。3 社会保障机制严重滞后。4有钱人缺乏应有的品质,只知道拼命地索取财富,不知道如何地回报社会。

回报社会,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服务于社会,取信于社会的良好表现,是建立一个和睦社会必不可少的善举。有不少企业家不忘回报社会,捐助失学儿童,修建希望小学,赈灾捐款,如中国香港邵逸夫、霍英东、李嘉诚等。或许有人说他们都是非常富有了,想捞一把政治资本,捐一点无所谓。而我们中小型企业(业主)是处在风口浪尖,稍有不慎企业就出现危机,谁也帮不了你,所以不能到处搞捐赠。一分钱还得留着,防止企业遭遇不测。中小型企业(业主)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回报社会的事情,平时少抽一包烟,少喝一点酒,少买一件衣服,就可以积攒一部分钱去帮助一位失学儿童、一位下岗工人、一位残疾人等。总之这个社会有了懂得回报社会的企业家这个社会才算是一个和谐、充满希望的社会,我们的企业家才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民素质危机》作者解思忠

2 《私人企业的批判》作者汤顺利

论新型现代化企业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3《人情管理》作者冯中志

4《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作者王德禄

5《中国经济》作者林毅夫、蔡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22963.html

更多阅读

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日益发展,随着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平等对话、师生互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逐步形成……,面对这一切,教师必须重视调整和完善自身素质和能力结构以适应“通才”和“通识

转载 中国民营企业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原文地址:中国民营企业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者:轻舞飞扬中国民营企业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家族式企业弊端在国内众多民营企业里,存在着许多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 复杂的家族关系,派系利益争夺、脆弱的粗放式内部管理、 战略迷失和

工厂活动策划方案 工厂企业管理制度策划方案的制定方法

企业运转效率的高低与其自身的管理体系,商业流程的制定密切相关。所以企业如果想做大做强,提高自己的经营效益,改善整个工厂企业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本文将针对灯具企业的一些行业特点以及相关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运营管理体系。企业

企业 凝聚人心 企业管理中最难的是凝聚人心

有人问,企业管理中最难的是什么?我说,企业管理中最难的是凝聚人心。不过人心是无法改变的。顺应人心人性去设计管理规则,管理就可以由难变易。关于这个问题,我管中窥豹,回答一二,供朋友们参考。当然更欢迎大家批评补充。记得有人在解释企

企业管理难题 无法回避的管理难题(信息篇上)

联络的困惑如前所述,管理者的一大职业隐患是,对越来越少的事情知道得越来越多,最后的极端就是对任何事情一无所知。“联络的困惑”着重探讨这背后的原因:当管理本身要求管理者与所要管理的事务脱节时,怎样才能保持信息畅通、保持联络、

声明:《论新型现代化企业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为网友太多太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