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BOARD(分镜头画面)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影视美术系
剧本《》场景镜头设计年月日
镜号 | 画 面 | 景别 | 摄法 | 时间 | 内 容 | 声音 |
25 26 27 28 29 30 | 大全景到近景 大全景 特写 大全景 近景 近景 | 摇镜头 摇镜头 固定镜头 固定镜头 摇镜头 晃 | 111秒 76秒‘ 19秒 106秒 21秒 57秒 | 音乐停,大号手吹响了号子(主要拍几个打乐的) 颠轿子,唱山歌。 奶奶被颠得难受 唱山歌 乐手们兴高采烈的敲打着 轿夫们得意洋洋的唱着 | 转折 音乐起,大号响,乐队齐鸣。 音乐节奏明快,抑扬顿挫,幽默风趣,铿锵有力。 音乐喜悦 节奏明快 | |
第5 页
STORYBOARD(分镜头画面)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影视美术系
剧本《》场景镜头设计年月日
镜号 | 画 面 | 景别 | 摄法 | 时间 | 内 容 | 声音 |
31 32 33 34 35 36 | 近景 中景 中景 特写 近景 特写主观镜头 | 上下晃动 摇镜头 摇镜头 固定镜头 固定镜头 固定 | 90秒 81秒 14秒 75秒 34秒 22秒 | 奶奶被颠得难受 乐队和轿夫们得意洋洋,完全不顾奶奶的感受 乐手坏笑着,知道奶奶在轿子里不好受。(不过这已经形成了当地的风俗) 欢快的舞步,闹得尘土飞扬 奶奶哭了 奶奶用脚踩了把剪刀,然后拿着揣了起来 | 尽管奶奶在轿子里颠得难受,外面依然是欢歌跳舞,乐队一直是忙得不亦乐乎 | |
第 6页STORYBOARD(分镜头画面)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影视美术系
剧本《》场景镜头设计年月日
镜号 | 画 面 | 景别 | 摄法 | 时间 | 内 容 | 声音 |
近景 中景 特写到中景 近景 近景 近景 | 升镜头 摇镜头 升镜头 摇镜头 跟镜头 跟镜头 | 40秒 73秒 54秒 31秒 9秒 16秒 | 把剪刀当作成自己的自卫武器,紧紧地放在胸口。 欢歌载舞,高兴不已 奶奶偷偷把剪刀放进怀里,哭得更厉害了。 从40到43个镜头,有两个漂亮的切镜头。第一个镜头从乐手摇到前连个轿夫,他们做了个从轿把下面低头穿越的动作,抬头时镜头切成后两个轿夫抬头的动作;第二个镜头同样,是后两个轿夫先做的动作。这两个专场跟第一个镜头专场有点相似,奶奶盖上头巾,然后摘下时,已经切到另一个镜头。 | 爷爷吆喝继续颠,伙计们应着 开始出现哭声 音乐充满喜悦的气氛 | ||
第 7 页STORYBOARD(分镜头画面)STORYBOARD(分镜头画面)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影视美术系
剧本《》场景镜头设计年月日
镜号 | 画 面 | 景别 | 摄法 | 时间 | 内 容 | 声音 |
43 44 | 小全景到远景 | 摇镜头( 简图44) | 187秒 | 爷爷听得奶奶哭得厉害,就叫大家停止了一切活动,也不颠轿子了,也不吹打乐器了,静静的轿子缓缓地向前走去…… | 除了奶奶的哭泣声和轿夫的脚步声音,一切都停止了… 接着旁白起… | |
导演:张艺谋
故事梗概:
这是一段回忆奶奶出嫁时的故事,以及与爷爷间发生的一段默契感情故事,配以传统的民间曲子,小小的故事折射出中国黄土高原浓浓的民族特色,豪爽得人物性格,热辣的西北民歌,美丽的黄土高原,朴实而又勤劳的劳动人民,他们在自己的热地上永远耕耘着这这种性格,培育着这个灵魂,维系着这份永恒……
人物:一共又十一个人物,轿子里的奶奶,四个轿夫,六个乐手
主要人物:奶奶和爷爷(奶奶虽然没有一句对白,但感情交代得很清楚)
色调:黄色调
镜头:共四十三个
精彩:三个切镜头,拍颠轿子一段
发现不足:除了爷爷的对白,其他伙计的对白略显做作。为了更好地体现出地方特色,把普通话改成地方话我觉得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