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5日 06:08:50分享人:恶魔般旳霸道来源:互联网5
轴对称图形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幼儿时期教师和家长就会有意识的进行渗透,进入小学以后就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编排在不同学段的教材中。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留意对称轴的概念界定,对对称轴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平面图形是否能够“左右对折后完全重合”。因此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考试评价时都没有人对“直径是圆的对称轴”有任何的异议。困扰多年的小难题今天才深入研究,深感汗颜。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在一个平面内,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图形的左右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画线时通常用点画线表示。 六年级教科书中这样描述圆的对称轴: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圆的对称轴是一条直线,直径仅仅是这条直线中的一部分,教科书编写者只不过用直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对称轴的直观方式。当然数学学习非常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教学中我们通过一个图形的折、叠、画等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对称轴的体验,这也是现代课堂所推崇的教学方法,但是数学也绝不是纯粹的生活体验,同时也包含理论上的推理与界定。 在平时的练习中,还有以下几种被大家错判的题目,列举出来。 正方形的对角线是它的对称轴。( V ) 等边三角形的高是它的对称轴。( V ) 线段只有一条对称轴。 (V) 其实,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对角线、高都是线段而不是直线,正确的说法是“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高所在的直线”。线段应该由两条对称轴,一条是线段所在的直线,另一条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至于有的教师提出的教材中的“直线”应该理解为“直的线”、“贯穿图形的直的线”等,我认为这些教师应该不断提升数学素养。这些诡辩绝不是探讨,必将走向死胡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22523.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是丙烯颜料,环保吗?(2012-03-24 23:47:59)标签:杂谈分类: 关于筑梦历经多年不断的尝试,淘汰,我们精选出了最适合墙面装饰的品牌丙烯画颜料作为我们的施工用颜料,它色泽鲜艳、丰富,遮盖力强,环保速干,同时又便于清洗。丙烯颜料是二十

因为圆形的每一条直径是相等的,井盖做成圆形的话,无论从哪个角度盖子都不会掉到井里去。而其它形状总会有一条内径是最长的,例如矩形,其对角线就长于边长,如果把井盖做成矩形,就极有可能从对角线的角度掉下去。所以下水道的井盖总是做成圆

亚洲的首富是印度人!你知道吗?都知道印度穷,没想到印度这么穷!印度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接近5亿人,占全国人口的40%左右。亚洲最大的贫民窟在印度第二大城市孟买。印度至今60%的人口无厕所可上,只能随地大小便!这就是贫穷的印度。(亚洲首

在教学互质数这接内容时,很多老师都问到我这样一个问题: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这说法对吗?要讨论这一问题,关键在于“0”。在办公室老师们发表了三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这道题是对的。理由是:任何两个相邻的自然数,

“梅开二度”是指男女再次欢好吗?现在只要一提起“梅开二度”这个词语,我相信大部分人的脑海中马上就会浮现男女之事,就会联想到男女在一夜之间的再度欢好,而不会想到其本来意义,更不会想到应在一个很雅致的场合使用。其实,“梅开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