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文学的林巧云
——浅说林巧云的小说
曹雨河
用这个题目我心里颇为忐忑,眼下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了,那时热爱文学是一件荣耀的事情,就连小伙子征婚谈恋爱也将热爱文学挂在嘴上;时下,人们全神贯注搞经济一心一意谋求利益最大化,文学很难或者根本不能给热爱她的人带来经济利益,再提热爱文学就迂得不识时务了。为此,人前我也不敢提文学的事,可内心还一直敬畏着真正的文学,因为她包含着真善美、光辉的神性、人类的梦想,同时她也在鞭挞着假丑恶,与文学为伴使我们活得更像个“人”。从这个层面上说,热爱文学依然是好事——钦州的林巧云依然真诚地热爱着文学。
身为经济师的林巧云热爱文学,尚且业余创作,还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已出版小说集4本;作品入选《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方阵》、《清风廉雨——反腐倡廉题材小小说集》;小小说《失忆》、《城市上空的鸡鸣》、《惯性》、《打铁三》等获得不同层次的奖励;加入广西作家协会,我认为她更大的收益还是内心获得一份充盈。由于我近来眼睛有点儿毛病,只拜读了林巧云作品的一小部分,现将粗浅的心得简述如下。
先说林巧云的小小说。就我读的这几篇来看,林关注底层人生存窘态的有:《城市上空的鸡鸣》从孩子就学的角度透视乡下人进城的困境,也暗示底层人上升的渠道暗淡无光;《打铁三》让我们看到失业工人不仅生存失去了保障,内心也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尊严。再就是关注机构内官僚们的“病象”:《错位》中局长的堕落司机的蒙辱,对比中“公仆”的嘴脸昭然若揭;《惯性》中一下属习惯不分黑白地讨好上司,弄巧成拙砸了自己的饭碗。《没有断开的链条》讽刺了官僚的“后遗症”,退休后还弄得全家鸡飞狗跳。林还关注少年儿童教育成长问题:《惆怅》一名优秀的女中学生因交了不良朋友被裹夹着走向下坡路;《香火》告诫人们溺爱不是完整的爱,爱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糖另一种是钙,,溺爱孩子就是将他们放进糖水里,缺少钙的成长易得软骨病,很难站立成人,不懂得爱,也不懂得尊重。再说短篇小说《逸》和《风中蔷薇》,前者讲述了一个女强人被“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故事,感叹“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女强人难上加难!”这个题材触动了作者的内心,感情激越文字凌厉;后者讲述一个山里女孩通过努力读书鲤鱼跳龙门进入省城,却在城市的乱花中迷了眼睛,迷失了自己,坠入了物欲享乐的泥潭不能自拔,最终毁了自己。这对农村进城的女孩有着警示意义。就此来看,林巧云的视野较为宽阔,作品内容较为丰富。
小小说讲究个巧字,林在这方面深的要领,如《惯性》、《错位》就写得巧妙,意味深长令人回味;短篇《风中蔷薇》第二人称的使用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气氛,蔷薇与雪梅对比、蔷薇自己前后对比效果显著,达到了作者预期的目的,感染力较强。作为一个业余文学爱好者(作者)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可喜了!如果要我提点建议,那就是作者关注生活广度的同时更要注重深度与细节,如蔷薇坠入物欲泥潭的内心挣扎,如能深入细化会更能触动读者的心灵;作者多用书面语个性化不足。林巧云若再潜心揣摩契诃夫、莫泊桑等人的小说,又找到自己的语言,她的小说创作会更上一个台阶,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