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丁圣元作者:投機套利
经历过大的挫折而不颓废,再面对小挫折,就很从容了。人的修为往往以经历中的最大限度为边界,边界以内,容易“从容淡定”;边界意外,容易“慌张失措”。如此看来,要增长修为,便要习惯于自我挑战,从一个边界超越到下一个边界。
“信”字是“人言”,一方面自己要兑现自己之言才称得上“信”,另一方面,还要看他人之言,也就是口碑。归根结底,他人信不信,是你自己积累出来的。
有首歌唱道,“不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而是世界改变了我”。问题是,假如我们跌到一个猪圈里,难道一定要让自己变成一头猪吗?适应环境,还是适可而止的好。
人不可能全才,做大事一定要靠团队,大家取长补短、通力合作。西方对孩子的教育,特别重视团队形式的体育活动,如足球、橄榄球、棒球等,而不是乒乓球,着眼点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将来好做大事。
生活如做选择题,可供选择的项目似乎是有限的。我们普通人看到的选项往往是习惯上的那几个,选择范围更窄;而不凡的人看得更广、更远、更深,因此从更多的选项中选择,和我们一步步拉大差距。
分工、合作,一体两面。当事人越是能够准确清晰地认清自己的角色是谁、该干什么、到底怎么干,越是由衷感到与人合作的必要性——能够认清自己,往往也能认清别人。反过来,当事人对自己的认识越模糊,则越是感受不到合作的必要性——不能认清自己,通常也不能认清别人。
在我小时候,奶奶总是告诫“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当时不明白,难道总要将信将疑才对吗?现在有了一点体会:一方面,我们得到的信息固然不一定准确、全面,要有一点怀疑精神;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我们往往绠短汲深或囫囵吞枣,常常以偏概全、自以为是,所以必须多多反刍、多多反省。
市场技术分析主要依据市场信息,如价格和成交量等,都是既成事实;市场技术分析的目的是借助若干工具及时察觉、辨别趋势已经发生的事实,重点也是既成事实。技术分析从事实到事实,技术分析者做交易做的是既成事实,做的不是预期。
市场技术分析是看图说话吗?不,是看“钱”说话。价格曲线,是金钱得失的曲线。那不是图,是金钱流动,是情绪流动和传播。
技术分析研究的是纯粹事实,已经发生的事实:价格、成交量、持仓量。流言蜚语不算;新闻评论不算;预测看法不算。
人说出的话像飞去来器,往往会飞回来再度影响、强化原有的立场,而我们本该随时保持中立,才能真正客观地观察世界的本来面目、随时适应趋势。因此,我们要敬畏语言。
市场是人群,而人群心理随时不同。譬如工作日开车,大家往往都有事在身,宽容度下降、冒险度上升;周末开车,大部分人心情放松,宽容度上升、冒险度下降。即使同样的人群、同样的车群、同样的路网,群体心理不同,感受就不同,行为当然也不同。
可以基本算清楚的,一定要算清楚,这是价值投资的领域;不可以算清楚的,一定要随行就市,这是技术分析的领域。
我初期交易的时候,缺乏等待行情出现再交易的耐心,老是着急交易,经过多年历练以后我才懂得:行情是等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平常没有行情的时间里,最好静坐,观望。愈少买卖愈好,耐心地等候交易机会的来临的时候再交易。因为要想获得更大盈利,就需要拿时间换空间,所以投资不需要着急,而是耐心
开车的时候,看到情况立即采取合理行动;同时,一定要留有余地,万一判断错误,保留最后的把握,不至于失控。这就像在交易过程中既要及时应对又要采取止损措施吧?
凡有判断,就有可能出错,因此必须留有余地。基本分析中的安全边际大致算“余地”;技术分析中的信号过滤器和止损措施也是“余地”。自然,主观判断的成分越多,则余地应该越大;客观依据的成分越多,则余地可以越小。
称量东西的重量,要给秤砣找准平衡点,偏离平衡点就不是真实重量。寻求真相、真理的过程就像称量,偏离平衡点,哪怕只是稍稍偏离,也会丧失准确性。简言之,挠痒痒,一定要挠在痒处。
可以因为某人把某工具用得好而称赞工具好。反过来却不行,绝不能因为某人甚至很多人用不好某工具,便断言工具不好。道理很简单,要把事要做好,就得处处好;事做不好,原因花样百出。
国内官方向来高调倡导价值投资,殊不知金融市场效率取决于各路参与者行为的多样性,本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基本分析、技术分析百花齐放。
炒豆子、瓜子、花生、芝麻等,只能炒到八分熟,然后它们的余温让它们恰好熟;如果一定要炒到十分熟,结果一定糊——拿捏火候并留有余地,也是做事的法门。
从春到夏,一开始气温总是在低位徘徊,然后几天之内温度一下子就上去了。秋天降温的过程也有这种特点。变化不是均匀发生的,虽然很难预料大幅变化的准确时机,但是顺应趋势,便是站在变化的正确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