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十年 十一堵在路上

路上10年传奇千年:百公里沿途的深圳故事


转载磨房网http://www.doyouhike.net/forum/sz100km//412744,0,0,1.html作者:深圳的眼睛


10年百公里,我们一起走过这个沧海桑田变迁的城市
10年百公里,我们与这个城市延绵不绝的传奇相遇
10年百公里,我们用行走抚摸家园如歌的往事

宝安,“得宝而安”

明代的百公里线路图,也是宝安县全景图(当时称新安),也是今日深圳、香港的全景图。两个虚线的圆圈,左边是南头古城,右边是大鹏所城,也就是今年百公里大致的起点和终点。



清代的百公里线路图,也是宝安县全景图(当时称新安),也是今日深圳、香港的全景图。

1676年前——公元331年,东晋在南头设置了东官郡,这是深圳地区历史上最早建立的国家行政机构。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深圳市、东莞市、中山市、珠海市及香港地区。所辖6县之首的宝安县意为“得宝而安”。

“中国柏林墙”:二线关

1984年刚刚建起的南头关

1985年3月,一条长84.6公里、高2.8米的铁丝网从深圳中部横穿而过。沿途共有90多公里的武警巡逻路,163个武警执勤岗楼,10个检查站。
这就是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俗称“二线”。
在拥有主权的国土内部,在自己的城市中心,再设置一道戒备森严、岗楼林立的边防线,不仅在当时的国内绝无仅有,在国际上也极为少见,在当时被称为“中国柏林墙”。
1979年春,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去北京汇报,提出建一个出口加工区(深圳经济特区前身),当时,一位副总理提出,广东如果这样搞,就得在广东周边拉起一条7000公里长的铁丝网,以防资本主义的东西向内地渗透。
中央和深圳主张改革的决策者恰巧从此得到启发,决定建立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决策者从政治上考虑:保证特区的改革不冲击内地,缓和内地对改革试验的不理解。从经济上安排:建立特区与非特区分界线后,凡经批准进口供特区使用的生产品和消费品,可享受低税率或免征关税。
特区管理线的建成,标志着深圳进入两地三证时代(关内、关外、深圳户口身份证、暂住证和边防通行证),数千万深圳人,每次进入自己的城市,都要出示相应的证件。早年,来深圳时办边防通行证、找到工作后办暂住证、工作稳定收入增加后设法调入深圳户口,办理带有T字标志的特区身份证,是每一个深圳移民一段难忘的经历,抹不去的记忆。
如今,从南头安乐村海边到梅沙背仔角100多公里的特区管理线,除去检查站,已见不到巡逻和把守的武警,沿途近百个空空的岗楼里,画满了各种涂鸦,有的路段,铁丝网已完全被拆除,有的路段,已被建筑替代,在山野僻静的巡逻道旁,锈红色的铁丝网几乎被茂密的荒草和盛开的野花淹没,有些路段已成为市民休闲散步和户外爱好者拉练的经典线路。
今天的深圳,无论“二线”关是否撤销,都应该好好保护这道深圳独有的风景,它是这个年轻城市一片抹不去的胎记,是这个城市一处珍贵的人文历史遗迹。祈愿这个城市急速的成长,不会把这段条铁丝网,这段巡逻道淹没。



深圳之最——中山公园
百公里经过的中山公园有三个深圳之最:
深圳历史最为悠久的公园:始建于一九二五年,由中华民国宝安县县长、香港绅士胡钰先生为纪念孙中山而建。当时面积仅有1.3万平方米。如今面积49万平方米。
深圳最早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三年十月,深圳建市的第四个年头,中山公园就被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有距今613年的古城墙——明洪武二十七年(一三九四年)修建的南头城北城墙遗址;
全国最大的孙中山头像:中山公园的孙中山大型石雕头像用重达88吨的花岗岩雕刻而成,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孙中山头像。雕像背面刻有中山先生的手迹:“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因能鼓动风潮造成时势。民国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孙文”。

光阴如梭,明年,就是中华民国建国100周年了。



深圳之源——南头古城南头红花园出土的东汉人面砖像,这应该是深圳先祖最早艺术形象,一双圆睁了1700年的双眼,见证了深圳沧海桑田的变化


70年代的南头城门,城头上的碉堡是日本人占领时修建的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消息传到深圳,龙华革命党人卓凤康、何玉山带领队伍攻打南头城。卓凤康率先冲进南头的县衙门,手里拎着一包当作干粮的煮鸡蛋,县官们看见,以为是炸弹,吓得魂飞魄散,作揖求饶。所有官员、衙役束手就擒。新安县城宣告光复。清朝在深圳地区数百年的统治结束。
1939年,日军兵不血刃,占领战略要地南头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宝安国民政府从从东莞迁回南头。
1949年10月16日,五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升起后的16天,南头城也升起了五星红旗。一枪未发,滴血未流,解放军接管国民党政权。
“城头变幻大王旗”,2000多年里,虽然各种政权在小小的南头城不断更迭,所幸的是,这座小城基本没有经过战火洗劫。
随着九广铁路的开通,铁路沿线的小镇深圳逐渐繁荣,成为宝安县的经济中心,50年代初,宝安县委迁往深圳,南头日渐冷清,如今,当年号令一方的繁华古城已沦为农民房林立人头涌涌的城中村。

凤凰起飞的地方——凤岗书院和南头中学

南头中学的“始祖”是兴建于1801年的凤岗书院,至今已有200年历史。书院1906年改名为凤岗学校,民国初年,改名为宝安县第一高等小学1958年,改名为南头中学。200年里,从这里走出去的政商文化名人不计其数。其中甚至有一个六十年代红极一时的电影演员——谢芳。

“立德立言立功,士先立志;
有猷有为有守,学必有师”。
清嘉庆年间国学大师、广东布政司康基田为凤冈书院题写的门联刻在南头中学的大门上。2006年百年校庆前夕,季羡林先生为南中题写了校训:“有猷、有为、有守”。校训语出《尚书-洪范》,强调做人要有谋为,有所执守,行为要有所取舍。

深圳现有只有三棵树龄超过百年的木棉树,而南头中学就有两棵,这棵树根部相连,树杆局部相交,算得上生死相依了。

一座大学的风华年代


1984年深圳大学初建时粤海门一带的情景

1983年深圳大学北门,也就是我们百公里要走过的深南大道

1983年3月,筹办中的深圳大学校址最终落实在了当时南头的粤海门。之前,这个城市的决策者们先后勘察过车公庙、莲塘、布心,最终将建市后的第一个大学确定在了深圳湾畔一片滨海的荒地上。
1983年的粤海门,只有一座小秃山和沟沟坎坎的荒滩,板结的风化沙岩土连野草都长不好。无人打理的荔枝树已衰败枯萎。如今校园里风光秀丽的文山湖,当年是个叫“细脚湖”的小水塘,偶尔有附近村里的人在这里放养鸭子,有水牛在泥塘里游水乘凉,后海湾退潮时露出淤泥的海滩上,不时飘来阵阵腥臭的气味……
1983年,深圳市政府的整个财政收入只有3亿元,却决心拿出1亿元来办深大。当时担任市委书记、市长的梁湘对第一批南下筹办深大的精英们充满寄托:“这里有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交给你们了,我们还很穷,请尽量节省,注意实事求是,我们决心贷款来搞教育。这个决心是下定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卖掉裤子也要把大学建起来!我们拿出钱,拨出地,请你们给我们生产人才,人才!”
下面是这个大学诞生的速度:
1983年1月22日,创办深圳大学的报告送呈广东省委、省政府;3月8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5月10日,国家教育部发文通知,国务院批准设立深圳大学;9月27日深大开学、第一批210名本科生到校上课。从申报办学到学生入校开课,仅8个月零5天,这是中外大学史上绝无仅有的记录。
这座中国最年轻的城市里最年轻的大学,在当时开风气之先,创造了许多的第一:80年代,深圳大学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全开放式的,没有围墙的大学;也是第一个开学时由校长带领各系主任到车站迎接新生的大学;也是全国第一个推行学分选修制、双学位制、学生给教师打分的大学;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实行学生校内自治管理改革、勤工俭学,毕业不包分配制度的大学……
1984年11月,“深大实验银行”开业,8名工作人员,从行长到职员,都是在校的大一、大二学生。他们接待的第一个“大客户”就是当时的校长罗徵启,他存了2000元。此后,“学生银行”的业务迅猛发展,在后来的好多年里,深圳大学教师的工资由学生银行发放,学校基建办和公司找学生银行贷款。1995年底,已改名为“深圳大学信用社”的学生银行被合并到深圳商业银行,有流动资金1.5亿元,营业网点5个,学生员工近60名。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一个崇尚与鼓励创新尝试的校园,那是一群敢想敢干的人们,那是一座大学青涩却是风华正茂的少年时光。

一条道路和一个城市的传奇——深南大道

1979年建市前的深圳,是宝安县的一个小镇。当时全深圳镇有2.6万人,汽车7辆。两条水泥路穿过小镇,一条是人民路,一条是解放路,全长不到2公里。从深圳到蛇口每天只对开一趟班车,深圳人到蛇口办事,或蛇口人到深圳办事,算出差,有住房补助,因为等车常常要在招待所住一晚上。

1975年深圳-蛇口的“长途汽车票”

1979年,深圳建市。来自陆丰的600名壮汉。硬是用铁锹和镐头,一寸一寸地挖出了一条从蔡屋围到上海宾馆的路,全长2.1公里,宽7米。仅够两辆卡车对开,这是最早的深南大道。
1983年底,时任深圳市长的梁湘率队赴新加坡考察。深受启发。回到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深南路两侧各留出30米的绿化带,并在深南路中间的绿化带中预留16米以备今后修建城市轻轨。当时的深圳不足30万人,这两个极富远见的决策成就了今天深南大道的美丽和气派,为这个城市的后来者造福无限。
如今,深南大道与宝安大道连接,直抵与东莞的交界处,总长达60多公里,超过“神州第一街”——北京长安街,成为我国最长的市政大道。
许多深圳的网民建议,将贯通后的深南大道改为“深圳大道”,如此方能显出这条道路在这个传奇城市里的地位和历史感。

1984年的深南大道,路两旁是今日的深南东路一带

移民城市的地理坐标:上海宾馆

1982年上海宾馆未建前的中航苑;图中右下角小木屋处为筹建中的上海宾馆工地;通向远方的道路就是今日的深南大道;远处楼房就是最近因拆迁诞生了十几个亿万富翁的岗厦村。


在一本给求职者的深圳指南里,有这样一段话:“实在分不清楚方向或者找不到该坐什么车的时候,就坐一辆能够到上海宾馆的车,通常在那里,你会找到到达目的地的公交车,或者至少也能找到一辆车把你带到你认识的地方。”

◆1985年10月8日,有144间客房的上海宾馆建成并正式开业,开业时员工全部都来自上海,宾馆外观仿老上海滩建筑设计,宾馆里面门廊、把手、玻璃印花也全是海派风格。
◆从建成伊始,上海宾馆就成为深圳标志性建筑。在80年代,它是深圳城乡交汇处的地标。它的东部为市区,西部为郊区,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深南路上海宾馆往东的路边,曾竖着一块大牌子,上书:“进入市区”。
◆1986年,二楼的“夜上海”歌舞厅开业,曾有一位歌手叫王燕,身着旧式旗袍,一颦一笑模仿周璇,专唱周璇唱过的老歌。萨克斯管一响,歌声袅袅:“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当时几乎每晚都有上百人从各处赶来听歌跳舞。
◆80年代末,深圳公交公司准备规划公交站牌,一天,上海宾馆的一个员工坐公交车被车门挤伤了脚,公交公司准备赔医疗费,上海宾馆当时的总经理提出了一个条件:医疗费我们可以自己出,条件是以“上海宾馆”名作为附近公交站的站牌名,公交公司一口答应。如今一个企业花再大价钱都难以买下的公交站名,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确定。
◆当年的上海宾馆由上海石化、中航和香港深业一起共同投资750万元建成,如今,上海宾馆每年的利润均都在千万以上,等于每年都赚回一个当年的上海宾馆。
◆2006年底统计:共有48条公交线路和一条地铁线路经过“上海宾馆”站。穿梭如织的车辆几乎可以把你带到这个城市的每个方向。 
◆2005年10月,20余万市民投票的“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揭晓,上海宾馆以票数第一入选。

1982年上海宾馆附近,远处正在兴建的大楼是深圳建造的第一个高楼——今日的电子大厦,那时上海宾馆还未动工,远处就是梧桐山。



沧海桑田华强北

华强北进入开发时,其中一件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拆除碉堡。1979年以前,在边防第一线深圳,边防军和当地民兵、老百姓一起,修筑了大量的军事工事,有纵横交错的防御坑道,有钢筋水泥的碉堡。

1980年的华强北,全部是起起伏伏、长满茅草灌木的小山丘,周边只有与香港一河之隔的赤尾村、岗厦村,村里大部分男人都逃到了香港,田地荒废,鱼塘无人打理,冬天的时候,田里、鱼塘边落满了白鹭。在朝向和风水好的山坡上,摆满了岭南农村常见的“捡经罐”,当年广东好些地方的习俗是:人死了以后先土葬,过了好些年再把坟墓挖开,把尸骨捡出来,用罐子重新装好。1980年前华强北朝阳面海的山坡上,一个挨一个,一排接一排。摆满了装着深圳原住民先祖尸骨的“捡经罐”。
1982年,深圳决定在当时的郊区——也就是今日的上步一带开发轻工小区,在绘制设计图时就开始出售厂房,当时售价每平米800-1000元,轻工业小区建起后,电子工业部、兵器部、航空局进驻了一大批“华”字头的电子企业:爱华、京华、华发,振华、华联……。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华强北是中国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中国第一台国产双卡收录机就诞生在这里。


1983年的华强北

80年代中期的华强北,只有一条9路公交线经过,站名叫“电子厂”。
1988年3月28日,在一个所有商人都认为是吉利的日子里,赛格工业发展大厦一楼的一小半区域被分隔开,变成了1400平米的赛格电子配套市场——深圳的商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选对了正确的行业,奇迹开始诞生:电子配套市场的生意出奇地火爆,一楼的半边远不能满足需要,市场不断扩大,不到两年整幢大厦8层楼面全部被电子配套市场占据。就在这个市场里,为深圳增添了一大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
1994年7月17日,万科创办的“万佳百货”开业,当时的华强北没有一家商场,甚至连一间像样的店铺都没有。万佳平均每天要开出电脑购物小票2万多张,一天的营业额要达到300多万元。过年前几天,人们好像挤公共汽车般,前胸贴后背地在商场里选购年货。
同年,顺电家居广场在华强北开业;
1997年,曼哈商场在华强北开业;
1998年,女人世界在华强北开业;、
随后,肯德基、麦当劳、万商电器城、国际电子城、CEPA港澳购物城相继开业,至此,华南最大的商圈形成。
如今,这条南北长930米、东西宽1560米的商业街,平均每天有50万人次的客流汇集到于此,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人口的总数,有22家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特大型商场在营业;有1.6万家私营业主在纳税;有超过10亿人民币的资金在各种交易中流动;有15万不同职业的人们为汹涌而来的顾客提供服务;有600多家食肆提供200多种风味的美食;在格兰德大厦6楼的深圳献血中心每天要收集到30000cc鲜血……
2010年的华强北,每天有数十个卖唱的歌手在街头演出,有数百个乞丐用各种方式乞讨,有数不清的拾荒者每隔10分钟就翻一遍路边的垃圾桶……
这一年,赛格电子市场一楼正对大门的铺位,卖价30万元一平方米。这个价格已接近纽约商业黄金街的售价。

市府大楼的风水格局

1985年的市府大楼

最早建成的市府大楼,位于深南中路和上步路间,楼后有一泓水塘,门前又是一条大路直冲而来,形成了后无靠山,根基不稳,“水射门庭”的局势(城市以道路为水,以屋脊为龙)。“开荒牛”城市雕塑又困在大院之中,意象不佳,据说此前几任主要市领导的结局都不尽人意与此有关。后来,水塘被填,改造成一座假山,把直冲大门的来路分为两岔,东进西出,把开荒牛搬至院外,局面就顺畅多了。
风水学讲究座山面水,早期深圳市政府后面就是荔枝公园,为没有靠,现在搬迁到莲花山前,后面靠着莲花山,有了靠。结果是:有了“靠”的市政府前后还是有两任市长于幼军、许宗衡出事。

深圳在海外媒体“出镜率”最高的画面深南大道邓小平画像


1992年6月28日凌晨,在深南大道和红岭路的交接处,一幅面积达300平方米的画像竖起,一位老人开始了他对这个年轻的城市永远微笑的注视,画面的右上角印着他五个月前在这个城市里留下的话: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死路一条。
无论是这幅画像的倡议者、决策者还是设计制作者,当初都没有想到画像会成为深圳在海外媒体“出镜率”最高的画面,成为深圳标志性的面孔,成为无数深圳人和外地人留影的景点。

1992年6月28日,小平的巨幅宣传画第一次面世


1994年5月,第二幅宣传画竖起


2004年8月15日,小平诞辰100周年,新的小平画像

1994年夏天,一场多年末遇的狂风暴雨席卷深圳,市内多处房屋倒塌,树木折断,无数广告牌被掀翻,全城一片汪洋,但这幅300平方米的巨幅宣传画竟完整无损,成为深圳百姓口口相传的传奇。
1997年2月19日21时零8分,画像上的老人离世。无数市民们自发来到画像前,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老人的敬仰和感恩,一连数日人山人海,送的花圈和鲜花堆积如山。城管部门在深夜将花全部运走,次日一早,市民摆放的花圈又堆满了石阶……
许多市民跪在画像前,泪流满面。


罗芳村
——“发展就是硬道理“最好佐证


1951以前,虽然香港已割让给英国近百年,但与大陆之间基本上是自由往来。50年代初,双方开始封锁边界。在随后的三十年里,边陲小镇深圳名扬海内外的一个原因是它延不绝的偷渡潮。从50年代到深圳建市前,宝安县偷渡到香港的近30万人,接近1979年建市时宝安县人口的总和。

70年代被遣返回大陆的偷渡者

1979年的深圳罗芳村,人均年收入是134元,而河对岸的香港新界罗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13000元;相差100倍。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河对岸本来并没有个罗芳村,居住在那里的人全都是从深圳的罗芳村偷渡过去的。
30年河东,30年河西,如今的罗芳村,繁华热闹甚至收入远远超过对面香港的罗芳村,好些当年远走香港的村民又回流定居。


梦想与现实
——深圳河的故事

罗大佑的经典之作、传唱全球华人世界的《东方之珠》,一开头的两句歌词是:
“小河弯弯向南流,
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这里的小河,就是指深圳河。
深圳河是深圳市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香港最长的河流,发源于深圳市梧桐山牛尾岭,自东北向西南贯穿深圳,在香港米埔附近流入深圳湾。全长37公里,流域面积312.5平方公里,其中深圳一侧占60%,香港一侧占40%。
择岸而居,靠水生活。悠悠的深圳河养育了深圳这块土地上最早的先祖。据《新安县志》记载,深圳河在历史上不仅深,而且水流急,每逢下雨便涨起大水,居民来往十分困难,常有人“不知深浅,动遭淹溺”。康熙二十八年,在深圳河上建造了一座“惠民桥”,就是今日“人民桥”的前身。
1898年6月9日,英国和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深圳河成为深港界河。
1980年前,深圳河畔的居民还在深圳河中洗衣洗菜,捕鱼捉虾,深圳第一个游泳池就是直接把河水引进工人文化宫建成,池水里的鱼虾青蛙把胆小的女孩吓得哇哇直叫。

60年代的深圳河里的游泳比赛

1980年后,急速成长的深圳将深圳河当作排污沟,每年直接排进数十万吨的污水和垃圾。深圳河迅速变黑变臭,垃圾污泥淤积,成了一条几乎静止不动、没有生命的死河。这条曾哺育了深圳的河流开始报复深圳,80至90年代,爆发的洪水几乎每年都要将深圳淹没几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93年的“9.25水灾”——死亡11人,损失4亿多元。


水灾期间的深南路,左边是电信大厦,右边是粤海酒店


在路上•十年 十一堵在路上

1995年5月4日,深港两地政府批出全面治理深圳河的第一期工程合同,治理工程立竿见影,2000年后,深圳河再未发生过大的洪灾。只是,铁网重围之下的深圳河依然污染严重,散发着腥臭。
在清澈的深圳河中荡舟,在鸟语花香、碧波荡漾的深圳河畔漫步,是无数盼望着这个城市更加美好的深圳人的梦想。


治理前的深圳河,导致深圳河宣泄不畅的两个最大的回肠处,现已裁弯取直。


深港边界线——几乎被改写的深圳历史

这是108年前一次行走中的合影。
1899年3月16日至1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后,中方代表王存善和英方代表洛克奔走在深圳山水间、最后一次勘定了中港边界线。今天,我们百公里经过的莲塘——沙头角一段的深港边界线,就是他们当年划定。


立在他们中间的那块木碑上写着“大清国新安县界”。当时中方官员主张立石碑为界,英方坚决反对——因为英国人下一个觊觎的目标就是深圳。
1899年5月16日下午5时45分,驻港英军司令加士居率英军越过深圳河,占领深圳及附近的村庄。
未遇到任何来自清军抵抗的英军进入深圳后,解除了清政府深圳驻军的武装。中国驻军全部被迫撤离。占领深圳后的英军,首先升起英国国旗,举枪鸣放21响。然后用中文发布告示,宣称深圳已经是英国领土,实施英国法律,两广总督对该地不再有管辖权。
英国强行占领深圳引起清政府的震怒,5月21日李鸿章照会港督卜力:“中国对此事表现了极大的容忍。英国进军九龙城,驱逐中国军政官员,强令中国官兵撤出深圳。悬挂英国旗,如此种种行为出乎意表。”一向软弱的清政府在要求英国当局交还深圳的立场上,态度异常坚决,寸步不让。
11月13日,英军渡过深圳河,撤回新界。撤退前。英军香港团队的一支部队到深港边境英界内接应,陈兵示威,防止中国人袭击,同时借以威胁中国:英军不是被赶走的,英军随时可以渡河重占深圳。
从1899年5月16日到11月13日,深圳被英国人占领了5个月零27天。
如果当年英国人内部没有各方势力的不同意见而坚持占领;如果已日薄西山、毫无还手之力的清政府再一次做出让步,深圳,就是另外一种命运了。
如果是那样,那位伟大的老人80年后“在中国的南海边划出的一个圈”,也许,就会是在濒临深圳的东莞和惠州吧。
历史,没有假设。

广九铁路
——深圳的动脉

1911年8月14日,广九铁路正式通车,并举行了通车和接轨仪式。在香港,由辅政司在尖沙嘴主持通车典礼。然后乘上火车,抵达罗湖。在广州,由省府官员李清劳从大沙头站乘第一列火车开出抵达深圳站。双方官员步行到罗湖桥上,主持接轨典礼。


广九铁路建成通车,纵贯深圳南北,为深圳提供了交通便利,使原来的小镇“深圳墟”迅速繁荣起来,逐渐成为宝安县的商业政治中心,原来宝安县的中心南头古城也逐渐衰落。

1949年10月,解放军大军南下,为了避免和香港英军冲突,在布吉就停下来。仅派一小支队伍以文艺宣传队的名义,乘火车接管深圳,图为居民在车站欢迎解放军,背后可清晰地看到当时深圳火车站的站名“深圳墟”。


50年代,九广铁路因政治动荡而中断,1979年4月,中断30年的直通车恢复通车,港督麦理浩主持剪彩


国共两党如烟往事
——沙鱼涌北撤纪念亭

1939年8月16日凌晨1时,日军登陆南山,一举侵占宝安;随后沿香港与宝安的边境线前进,于上午8时占领深圳;下午6时占领沙头角。

在大鹏湾登陆的日军


1943年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成为共产党继八路军、新四军后的第三大武装。
日军投降后,广东国民政府将其定为非法武装,加紧围剿。当时,国共两党正在美国人的斡旋下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5月,国共双方签署停战协议。6月30日,东纵2583人在沙鱼涌分乘美国3艘登陆艇,向山东烟台北撤。
但最终,所有的和平的努力付诸东流,内战随后还是爆发。
东纵主力北撤山东解放区,扩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编入三野作战序列。部分将士3年后又随部队打回深圳,其中就有后来的改革风云人物袁庚。

童年深圳的遗迹
——咸头岭新石器遗址


2007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评选出2006年中国6大考古发现,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榜上有名。咸头岭遗址位于百公里第二天路程咸头村的附近。
测定表明,咸头岭出土的锛、斧、凿、铲、刀等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是6000年至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中期深圳先祖的作品,从而将深圳本地文明的历史推至距今7000年前。

大鹏所城:
因军事而兴因军事而衰

大鹏所城全称“大鹏守御千户所城”,伴随着明清两朝的军事移民而诞生。最早城中的居民都是从全国各地随军迁徙而来,特别像今天的深圳,是个移民之城。
经年的聚居生活,令城中人自我形成一种叫“军话”的语言,也就是现在的“大鹏话”,这种语言介乎于粤语与客家话之间,还夹杂些许普通话。更有趣的是,几千居民就有近80个姓氏,其中最辉煌的,莫过于赖氏家族。他们三代之中出了五名将军,而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赖恩爵将军。他曾为大鹏营参将,防守香港九龙洋面,打响了鸦片战争第一炮。

鸦片战争前英国旅行家画笔下深圳沿海军民自娱自乐的生活

大鹏所成自诞生至今600多年来,曾受倭寇之害,抵御过葡萄牙人的侵扰,处在和英国人鸦片战争的最前哨,又被日本军人占领过,和平最终降临,古城因为军事而兴,又因此而转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6/322142.html

更多阅读

如若我在你眼里-第十一章完结 在你眼里

第十一章如若我在你眼里几年后,我在美国拿到了我的本科学位。回国的那天,我来到如若的墓前。夏日的阳光照耀在她的照片上,我抚摸着它,露出淡淡的笑。我按照她的要求好好地活着,不知道她在那边是不是也会好好的呢?“如若,我想你还记得密码吧

感动最初——往事十一年 回到最初的感动

by mymom这时谁也没有注意到,一行眼泪从那个喝醉了的客人的眼角流了出来,落在光洁的桌面上,发出清脆的“啪嗒”声。——《往事十一年》的结局。我想喵喵在落笔时盯着电脑屏幕的眼睛里的内容一定丰富无比,心里一定咬牙切齿地哼哼着:会

声明:《在路上•十年 十一堵在路上》为网友捂风挽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