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静文与《徐悲鸿一生》 徐悲鸿一生
今年的9月26日是我国现代绘画艺术大师、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去世58周年忌日。徐悲鸿先生1895年生于江苏宜兴屺亭桥,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其代表作有《奔马图》、《愚公移山》等,平生积极从事美术教育事业,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鞠躬尽粹,培育了很多优秀人才。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先生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
我从小经常听父亲说起齐白石先生、刘海粟先生、徐悲鸿先生等中国的绘画艺术大师以及他们为老百姓所熟知的代表作,提到齐白石先生,人们就会想到他画的虾,提到徐悲鸿先生,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画的马,而刘海粟先生则是山水画,真正对徐悲鸿先生的一生有所了解是在1982年下半年我拍《西游记》的时候,买到了廖静文女士所著的《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一书,我带到剧组看了好几遍,除了了解到徐悲鸿先生的身世,还知道了他与廖静文女士感人的爱情故事,看到动情处还不禁流下了热泪。徐悲鸿先生去世时,廖静文女士年仅30岁,独自带着一双儿女艰苦度日,为了感谢党和国家对徐悲鸿先生的关怀,她将徐悲鸿先生的全部遗作和藏画、文物都捐给了国家文化部,并捐出了北京的一套寓所以建立徐悲鸿纪念馆。为了写好这本书,她再次进入大学读书,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插班学习,完成大学学业后出任了徐悲鸿纪念馆馆长,曾任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徐悲鸿夫妇
几年后我看了李志舆、丛珊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徐悲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志舆因此剧获第三届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从徐悲鸿先生身上和他的作品中我学到了他的爱国精神,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这与我们从事表演艺术的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是一样的道理,也就是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田横五百士
愚公移山
九方皋
既是机缘又是巧合,去年10月16日我参加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举办的国际西游记文化论坛系列活动,闭幕那天的中午,在午饭前楚州的领导告诉我廖静文女士刚刚参观了吴承恩纪念馆和美猴王世家艺术馆,给予了肯定和很高的评价,如果方便可以见面叙谈,我觉得是件非常好的事,立刻赶到廖静文女士那里并共进午餐,留下了非常美好的记忆,廖女士虽已88岁,但仍精神矍铄,腰板挺拔,我谈到了《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这本书及《徐悲鸿》电视剧对我的影响,廖女士对我表示感谢,说只要有时间就会观看电视剧《西游记》,从我父亲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到我的电视剧《西游记》她都看过,给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午餐结束后,我告诉廖女士我将有新书印刷出版,希望廖女士题词留念,她欣然同意,回京后题下“六小龄童留念,孙悟空是中国的骄傲”寄给了我。这对我是荣誉也是肯定。
我在江苏宜兴张公洞善卷洞拍过戏,但很遗憾没有去参观徐悲鸿故居,下次有机会去宜兴一定要去徐悲鸿故居再次感受大师的风范,领略悲鸿精神。
衷心地祝愿廖静文女士健康长寿,吉祥平安!本博文归六小龄童版权所有,没有书面授权许可,任何网站、媒体及个人博客不得转载、摘登本博文中任何原创文章、照片(美猴网除外),向杂志荐稿也要先征得本人同意。未经授权及签订协议,任何出版社不得将本博客文章集结出版。取得授权请发邮件:guojie417@163.com。
更多阅读
去势男人的狂想曲——马俪文与《巨额交易》 男人去势手术直播
相关影评: 更多>> 我也看过这部电影 还记得那年四月在电影资料馆看《我们俩》,在舒缓的影像镜头、波澜不惊的叙事里被感动,而她的成名作《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更是一部以常人常见的母女深情为主线的感人作品。新作《巨额交易》
《灯下酒纸上醉》之李百药与《北齐书》 李百药
灯下酒纸上醉——汾酒文化漫谈23、李百药与《北齐书》“汾清”一名出自《北齐书》,《北齐书》的修撰者为李百药。李百药生来体弱多病,是个药罐子,否则,他的祖母赵氏也不会给他起这样一个名字。人生百味,“百药”之
《民法通则》司法解释与《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当中关于“经常居 民法通则司法解释2015
笔者在办理一件有关合同纠纷的民事案件当中,在立案的时候惊讶的发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当中关于公民“经常居住地”与《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的经常居住地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
廖静文 百科名片 廖静文廖静文,生于1923年4月,女,湖南长沙人。1943年后任重庆中国美术学院图书管理员,同年入成都金陵女子大学。1945年与徐悲鸿结婚后,协助徐悲鸿工作并照顾其生活。1953年至195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57年任徐悲鸿纪念馆负
陈海鹰:我与《黑海潮》
纪念品介绍:牛田洋——历史的丰碑(DVD)两位广西同乡大学生当年在劳动锻炼之余写的词陈海鹰:我与《黑海潮》七二八反思 2009-07-10 23:53 阅读25评论2字号: 大大 中中 小〖按〗 30年前一篇有关牛田洋七·二八台风的文学作品轰动了潮汕乃至